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明书 > 正文

【构建学生和谐心理和个性发展的研究】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培养具有和谐个性的新一代公民。和谐个性包括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学生具有和谐个性是各级各类学校承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学生阶段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和谐个性进行了探索研究,给出了发展和谐个性的班级管理原则、人性管理的操作方法,同时介绍出初步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和谐心理个性发展
  
  1 问题的提出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状态,这就要解决社会主体的人的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及其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其中和谐社会的主体心理构建是不可缺的一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培养具有和谐心理和个性的新一代公民,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创新,创新的领域宽广无穷,反映在学校是对学生特长和思维多样性的培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又给予以创新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这就要求学校塑造人的培养模式发生转变一和谐心理、和谐个性、具有创新思维才是适应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和谐心理和个性的综合表现就是能和谐地生活,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以及学习与创造、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独处与交往、工作与休闲、竞争与协作的和谐等,具有和谐心理和个性的创新更能为社会发挥作用,学校是培养人的阵地,肩负着对学生和谐的心理和个性的培养任务。
  
  2 培养学生和谐心理和个性的实施策略
  
  2.1 学生和谐心理和个性发展的班级管理原则
  学生认知理性化原则,认知是一切人格障碍的根据,是调节和控制行为的最高层次系统,人们学习生活受阻,工作失误,思想出错,人际关系失调等无不与认知有着密切相关,班级管理加大学生认知训练,帮助确立真正内心的理性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对待生活,排除障碍,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发展。
  班级管理人性化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让每一位学生既有指挥管理才能,又有服从意识,既接受管理又管理他人。建立切合个性和谐发展的班级规章制度,巧妙利用学生好胜心、自尊心、从众心理,让学生个性在班级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张扬班级管理的人性。
  学生行为的规范化原则。学生行为规范化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它要求学生学习品质规范,实践操作规范,社会言行规范,充分体现出现代文明人的形象,它是现代人基本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个性发展和谐健康的保证。
  学生心理健康化原则。心理健康指对事物有一种常态的认识,情绪和行为适度,心理状态和社会要求相适应,受挫后能冷静分析掌控自身情感,回归正常状态。加强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学生情商,净化学生情感,使其保持愉悦心境,具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人际关系互助化原则。班级的气氛应是民主、愉快、和谐的,这是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尊重的前提,是现代教育对人际关系提出的更高要求。师生关系互助,以平等合作为基础,和学生交朋友。学生之间互助,建立在谦让,宽容,关心的基础上,它要求学生既注意表现自我,学会竞争,又注意理解他人,学会协调。
  学生成长自主化原则。现代教育要求学校赋予学生学习生活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个性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此班级管理要注意培养学生克服依赖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学会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为今后独立生活、适应社会、开创事业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班级学生特长化原则。现代教育讲究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这是因为学生受先天和后天等因素影响,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只有根据差异扬长避短、挖掘潜能发展,才能使之成为有用之人。班集体鼓励学生发展爱好,弘扬特长。做到两个统一,即: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统一。
  班级管理开放化原则。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要求班级活动与管理面向社会生活,因此班级建设要加强课内外和班内外活动的开展,设置多样化形式,静态和动态管理相结合,使学生活动自主、有序,高效。
  
  2.2 学生和谐心理和个性发展的班级人性化管理模式
  博采个性特长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教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愿望、爱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操作:①组建班委融合个性特长,学生自愿自荐,施政演说,根据个性特长承担某种职务。②班级管理发挥个性特长,创设“角色管理”,改变一手包或指定少数,“一任终身制”的做法,实行轮流上岗制。③活动开展博采个性特长,尽其能、尽其长,发挥个性,展示特长、特技。
  学生养成教育的管理模式,养成教育是通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的常规训练,使学生形成自动控制的行为习惯,增强法约观念,社会责任意识。操作:①讲解示范“集会出操”、“一日常规”、“劳动卫生”等行为规范要求。②反复训练实践、监督、制约,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规范,③发现问题及时矫治、防止反复,形成行为的规范化。
  赏识成功教育的管理模式,人的需要除生理需要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自我实现、受人尊重的需要,赏识成功教育正是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而产生的良好教育,它可以克服学生的自卑、怯懦,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操作:①学生取得成绩或受挫失败时,用肯定语言或激励语言加以赏识。②因材施教,掌握适度性,对抑郁型学生适当夸张赏识,对自傲妄为者则谨慎赏识,③与随机教育相结合,赏识主张肯定鼓励,但不等于学生犯了错误依然赏识,错误时应及时指出错误,给予教育。
  学生人格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人格包括一个人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的特质,也包括知、情、意、行等道德品质方面的特质,是人的品格的底蕴,是个人整体素质的核心。操作:①加强认知教育,形成正确坚定的认知准则。②组织“创造活动”,“兴趣活动”、“特长发挥”活动,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重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肯定和个性的发展。③开展交往活动,拓宽学生的心理空间,引发人格个性的自我完善。
  学生挫折教育的管理模式。挫折指日常生活中的挫败、失意。在心理学上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障碍、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而引发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操作:①渗透挫折教育内容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②培养健康的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向人适当的倾吐和渲泄,释放抑郁。学会自娱自乐,防止长期压抑,③进行挫折务实教育,变挫折为动力,加倍学习,或改变策略,降低目标。
  平等师生关系的管理模式。建构平等、 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和和谐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操作:①充分体现师生的平等,尊重学生的观点、看法,允许学生发问、怀疑,甚至反对,②充分体现管理民主、多沟通、多协商、少专断、强迫、压抑,保护学生创造的个性幼芽。③充分体现教师的信任,积极看待学生超越“标准”和条条框框的行为,自觉地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欣赏者,激发者和培养者。
  
  2.3 学生和谐心理和个性发展的班级教育活动途径
  “明理、激情、导行、内化”思品课的途径,以思品课为依托,实现德育工作的“三落实”、“三转变”。即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落实德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转递知识向塑造和谐个性转变。
  “书香班级”活动的教育途径。创建书香班级,加强对学生课外书阅读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阅读爱国主义书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振兴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向。
  “科技小明星”活动的途径。加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创造技能的基本培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观察、学会实践、学会设计、学会制作、学会写作的技能,注重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文娱艺术”活动的途径。开展书法绘画、表演朗诵竞技等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发展爱好特长,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艺术鉴赏能力,陶冶性格情操。
  “五自实践”活动的途径。开展“我能行”活动。注重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不设固定模式和结论,注重群体协作,互相启发默契配合,发挥集体智慧作用。注重实践技能,把动脑思维和动手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操作的可行性。
  “户外”活动的途径,引导学生到农村、工场、商场,军营等参观、调查,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培养社会的适应能力,开展远足野游、负重行军、蹬山活动等磨炼学生的意志。
  “八荣八耻”活动的途径。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小讲诚信知荣辱,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开展唱八荣八耻的歌曲,办八荣八耻的手抄小报以及八荣八耻的演讲活动等。
  “迎奥运”活动的途径。以2008年奥运活动为切入点,宣传奥运理念,弘扬体育精神,提高健康素质。引导学生收集奥运资料,特别是反映中国奥运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欣赏其中的精彩,开展迎奥运的阳光体育活动。

标签:构建 和谐 心理 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