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明书 > 正文

【榆次区1963~2006年流脑流行特征分析】流脑最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15岁以下儿童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为探索流脑流行规律,了解其流行特征。判定可行的防治对策,并为预测流行趋势提供依据,现将榆次区1963~2006年流脑疫情资料和流脑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资料来源
  榆次1963~2006年流脑疫情报表、传染病疫情分析,人口资料来源于榆次统计局。
  一般情况
  榆次地处山西省晋中盆地中部,东经112°34′~113°8′,北纬37°23′~37°54′,北依罕山、南傍潇河、东连太行、西临汾河,面积1328平方公里,现辖6镇4乡9个街道办事处,人口54万余人,交通便利,流动人口较多。榆次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时数2662小时,无霜期158天。
  流行概况
  40年来榆次区的流脑经历了3个阶段:①第1阶段(1963年~1980年)为自然流行阶段,在此阶段经历了2次流行,即1965年1次大流行,发病率294.75/10万;1970年、1975~1980年左右为两次小流行,发病率分别为20.03/10万,10.32/10万。②第2阶段(1981~1987年)一般发病阶段,此阶段流脑发病率波动在0.97~3.33/10万。③第3阶段(1988~2006年)为低发病阶段,发病率波动在0.00~1.00/10万。由于及时采取对15岁以下儿童每年普种流脑疫苗,对疫区重点人群进行了预防接种,使流脑发病率很快控制在1.00/10万以下。
  流行特点
  周期性:在实施规范的计划免疫前,流脑在我市每隔4~5年出现1次小流行,8~10年出现1次大流行,1965年的大流行形成的峰尖最高,维持时间短;1975年左右形成的波形低而钝,维持时间长。
  季节性:流脑虽然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无论是流行年,还是非流行年,均有明显季节性。处于大流行的1965~1966年,2~5月病例占全年病例的77.48%;处于非流行年的1986年,1994年与1997年2~5月病例占全年病例的66.67%。这与国内外文献报告流脑发病高峰在2月~5月相符。
  地区分布:从1965、1966年大流行的资料表明,城区、平川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数的83.47%;丘陵、山区较低,占总发病数的16.53%。
  年龄分布:1965年大流行时发病年龄3个月~62岁,虽然各年龄几乎均有发病,但以15岁以下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6~10岁年龄组、1~5岁年龄组、11~15岁年龄组、<1岁年龄组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409.27/10万、312.72/10万、301.38/10万、298.02/10万。可见当时流脑多发生于儿童。
  讨论
  在1975年以前,榆次区每隔4~5年发生一次小流行,8~10年发生1次大流行。因当时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传染病发病呈自然流行趋势。每次流行后由于自然免疫人口增加,人群易感性下降,而使流脑发病率逐渐下降至一般发病率水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人口流动,易感人群积累、人群易感性增高到一定程度,如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可能造成下次流行。1965~1967年的流行由于受感染人数多、涉及范围广,人群易感性迅速下降,从而形成势态高、持续时间短的波形;而1975~1980年由于在此期间曾进行过大面积的口服磺胺药或黄连素滴鼻等防治措施、同时在部分人群中进行了流脑疫苗试种,对控制即将发生的大流行起了一定作用,形成了1975~1980年的钝圆流行波形。1980年以后,开始广泛使用冻干提纯A群流脑菌苗,特别是1984年以来计划免疫工作逐步规范,对15岁以下儿童及疫区重点人群普种A群流脑多糖菌苗,使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流行周期被打断。1983~1986年流脑发病率控制在
  2.65/10万左右,1987~2006年控制在1/10万以下。
  自1965年流脑大流行以后,流脑在榆次区虽已42年未发生大流行,但防治工作仍不能放松,据有关资料报导,全国流脑发病率有所回升,我区人口流动性大,易感人群积累;加之近几年有关部门对预防接种工作采取不合作态度,中小学生没有进行流脑疫苗的大面积加强免疫,人群免疫水平下降,一旦有A、C群流脑发生,有可能发生流行,因此要采取以预防接种A、C群流脑菌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65-467.
  2 卫生部:2006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
  

标签:流脑 特征 流行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