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明书 > 正文

“微”传播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大学生媒介素养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微博时代”社会网络化和网络社会化的发展态势,不可避免地拓展至大学生的心灵,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分析了媒介环境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主张加强媒介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实现和谐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微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中国信息市场的日益繁荣,“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一种传播方式,微博以其交流的便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在带来变化和影响的同时,这种基于现实的虚拟也不可避免地拓展至大学生的心灵,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撼动,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应对这一挑战,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一、微博的传播特征及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
  微博,又称微型博客,是一个可与他人分享自己感想、意见、经历的地方,微博之所以被称为“微”,与传统博客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篇幅短小。在Twitter中,所有的信息都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并且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客户端等随时随地发微博。
  在发生巨变的新传媒环境中,微博以其简单、迅捷、开放、互动性强等特点,让碎片式的信息迅捷传播,深得大众喜爱,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其中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网民占网民总数的22.2%。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从2010年底至今,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比例从15.5%上升到34%??[1]?。再据万瑞数据发布的《微博媒体特征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微博”用户年龄以 18-30 岁的年轻用户为主,占比高达 67%,而其中大学生使用“微博”人数所占比例较高??[2]?。由此可见,在时尚浪尖的大学生是微博客的主要用户群之一。“微博”正以其强大的功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及大学生身边的世界。
  首先,“微博”为大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微博中,普通人从接受者变成传播者,在微博上即时直播突发事件,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总数的22%。如汶川发生大地震,Twitter 的用户在约 14 时 35 分 33 秒披露了这一震撼性的消息,其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超越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微博”正在成为撬动中国的一个微小杠杆,具有造成飓风和海浪的蝴蝶效应。“微博”操作便捷、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发布即时、阅读个性化等特点,对于对时尚有天然敏感、追求快节奏生活和喜爱“指尖文化”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为他们而设的,微博的便捷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乐于用微博进行信息交流和获取信息。
   其次,处于青春期中期的大学生成人感和独立性要求逐渐增强,他们在心理上对自我满足及个性张扬的需求较大,渴望表现自己,张扬自己,实现自己。此外,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关注度高,倾诉欲、表达欲强烈,敏感度高,渴望被认同、被关注、被肯定。微博的出现,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3]?”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自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正如Twitter拥趸所认为的,Twitter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微博,作为一个相对隐秘又充满乐趣的新鲜载体,满足了他们倾诉和被关心的心理诉求。
  再次,处于移动社区发展新阶段的微博,在一定意义上推动着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社交平台,不仅给青年学生带来新的话语空间,也改变着他们的交流方式,即从以门户网站为中心的“点对面”传播模式向以个人为中心、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网状”信息传播的转变。微博创造了一种新的交互方式――“背对脸”follow(跟随)式,它无须与人“脸对脸”交流,却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交往,呈现出一种纵横交错的立体交互模式??[4]?。开放、平等的交流方式为大学生营造了全新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发展空间。“微博”之间的交流由于没有面对面的尴尬,大学生容易表露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方便快捷地与他人沟通,进行网络信息交换。满足了他们进行健康愉悦的社会交往需要、提升自我学习求知的情感需要、归属群体得到爱与尊重理解的情感需要。
  二、“微博”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预测,“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2012年-2013年左右,市场将在2013年进入成熟期。中国井喷式的“微博”发展昭示着网络世界“微博时代”的到来??[5]?,微博以其显著的优势,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等学习、生活方式,也在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它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对大学生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虽是虚拟空间,但绝不虚无,汇集了各种信息,它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获得社会的瞩目。新媒体对于中国媒体格局的最大影响就在于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信息传播功能的不断增强。网络空间以不可估量的速度不断延伸,网络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极大地发展了公开的“显”传播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隐蔽的“隐”传播,新媒体的隐性传播渠道对于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构建,对于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对于公众舆论引导的挑战应该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新媒体主要用户群的大学生,不良信息的传播以及对舆论引导的影响更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
  在网络海量信息爆炸般增长的年代,我国传统相对单一、同质的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正日趋多样化,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介平台的发展,大大扩展了大学生所能接触的信息和内容,也给不良信息的传播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大学生在拥有更多资源条件和资讯选择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成长环境。从媒体传播和媒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对于新兴传播媒介的认识和相关网络监管的规章制度都是相对滞后的。目前我国有关调整网络行为的法律规范并不健全,由于对被称为“无主管、无国界、无警察”的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传播者的非专业化导致虚假信息不断增加,大学生在信息阅读和选择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垃圾信息干扰大学生识别判断自己所需的信息,一些暴力、色情的网络文化垃圾也通过这些渠道传播到广大学生中。
  然而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阶段。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大学生渴望认知和了解新事物,并对新事物有极强的感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在行为上,他们往往表现出对旧事物的排斥和对新体验的追求,然而大学生的心智相对还不太成熟,对信息辨析力还较弱,很容易迷失在海量信息中。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此外,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竭力利用网络信息超越国界传播的渗透性特点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在网上建立诸如“西藏独立”、“中国人权”等网站进行价值观的渗透等等。各种非主流文化与消极价值观念如果占据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就必然影响他们顺利地完成社会化过程,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就需要高校积极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模式,创设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效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信息辨析能力,使他们在各种媒介信息包围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构建和谐校园。
  三、“微博”持续发展,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应对
  1、实现和谐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接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和哈罗德•尼尔斯都认为,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以离散性、多元网状的立体性结构和运作模式为特征的网络文化,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产生和存在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作为一种全新文化形态的网络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表达的重要传播平台。而我国现阶段正在大力推行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和谐文化,包含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社会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某些方面来说,和谐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将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度重视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这就说明网络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敌对势力竭力利用网络信息超越国界传播的渗透性特点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论及我国时曾说,“中国不会拒绝网络,拒绝网络就是拒绝现代化。中国只要不拒绝,我们就有武器。”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企图毫不掩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强调:“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性任务”。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既当把关人,又当引路人,以实际行动赢得青年。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能否接受和怎样接受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能否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这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高校要认真研究网络的特点,密切关注网络发展新动向,善于利用这个重要平台开展工作,迎接挑战,掌握网上斗争主动权。
  3、切实转变观念,坚持正确的传媒导向
  高等学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而且体现在全面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道德观,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传媒本身所具有的宣传、教育、鼓励、引导和批评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决定了传媒必须努力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关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主动研究、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稳定工作服务,不断丰富工作的新手段,开拓育人的新空间。因此,在高校传媒还负有把学生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的职能。
  作为教育主力军的高校,切实转变观念,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努力将现代传媒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和各种信息资源,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实现自我,参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以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传媒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传媒导向,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侵蚀,努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4、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
  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与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最终融合,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它的成功推广不但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每位现代社会公民的自觉追求和参与,每个网民都应自觉实践网络道德。作为道德主体的大学生应该自觉地养成自律意识,自觉建立起一种道德信念和道德内省机制,在网络社会中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而高校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阵地,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指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和各种信息资源,让其了解媒体语言,懂得媒体再现现实的特性,反思媒体信息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和传播影响及效果,变媒介消费的自发状态为自觉状态,提高他们的信息免疫力。同时在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媒介社会的责任感与能动参与精神为最高追求,增加“网德”教育,促进大学生自觉树立网络自律意识,培养大学生内在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面前坚定信念,把握方向,拒绝堕落,真正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网上网下联动的机制,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 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nic.省略/dtygg/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l,2011-07-15/2012-02-19.
  [2] 媒体特征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EB/OL].省略ad.com/html/Article/2010/0819/20100819092152827.shtml.
  [3] 140字发言限制将平民与莎士比亚拉到同一水平线[N].南方都市报,2010- 03- 03.
  [4] 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省略/view/1567099.htm?fr=ala0_1_1.
  [5] 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EB/OL]https://wenku.省略/view/b669ed05bed5b9f3f90f1c7d.html.
  【作者简介】
  李 杉(1976-)女,回族,云南蒙自人,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法学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
  (上接第183页)?
  作,开辟企业实训基地,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去企业打工或实习,以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同时,建立专业的由高校创业导师和职业经理人组成的大学生创业咨询指导队伍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扶持;加快建设创业信息平台,方便大学生创业者查询各个行业比较完整和真实的信息,为大学生创业者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佚名.冒险精神待回归―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低于1%[J].职业技术,2007.(01)43.
  [2] 朱健.解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三年之痒”―以上海某著名工科高校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1)70-73.
  [3] Olson,P.D.&Bosserman,D.A.Attributes of the entrepreneurial type[J].Business Horizons,1984,27(3)53-56.
  [4] 龚丽,谢丽芸.大学生创业心理特征及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2009(3)68-72.
  [5] 王玉帅,尹继东.江西地区创业者创业动机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8.(05)82.
  [6]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6)88-91
  【作者简介】
  王 浩(1968-)女,汉,新疆乌鲁木齐人,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军事心理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心理与教育.

标签:语境 素养 媒介 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