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明书 > 正文

【推进我国劳动关系国际化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劳动关系存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生产力的提高的同时也改变着生产关系,劳动关系在当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各国的劳动关系都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制约。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相比之下,劳动作为资本的对应物在与资本的对抗中处于一种更加不利的弱势地位。本文从三个层面对我国劳动关系进行国际化调整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在劳动关系方面如何与国际化接轨做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劳动关系 国际化
  
   一、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各国总的劳动关系现状
  (一)工会组织作用衰退与劳动关系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使得劳动法当中作为团结保障的这一支柱失去了以往作用。首先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日趋明显,使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困境; 其次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关系国际化使工会传统的运作模式受到挑战;第三西方工会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会及工人之间的矛盾加剧。
  (二)企业集团化与劳动关系
  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解除了对纯粹控股集团的禁令,控股集团合法化使得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应运而生,不仅企业集团内部以及母公司、子公司间劳动关系千差万别,工会组织也经常是多元化、矮小化,如此复杂缺乏保障的就业环境更加不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
  (三)资本、企业的跨国发展与劳动关系
  全球经济一体化作用下,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国际资本越来越多地向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地区转移,随着跨国企业的发展,原料、生产、销售全球范围内广泛地利用资源、地域等相对比较优势,也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劳动保护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国内法以及双边协议就能完成。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全球自由流动也破坏了工会的结社,工会会员的参与率大幅度降低,团结力量遭到了极大削弱,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日趋明显。
  
   二、三个层面分析我国劳动关系的国际化调整原因
  (一)高端层面――国际劳工标准的强势推动
  国际劳工标准是指由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书和建议书,以及其他达成国际协议的具有完备系统的、关于处理劳动关系和与之相关联的一些关系的原则、规则。 “核心劳工标准”的内容包括:结社自由和有效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消除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或强迫性劳动;有效废除使用童工;消除职业和就业中的歧视等四个方面的权利,还包括八项国际劳工组织已经通过的公约,国际劳工组织认为这八项基本公约是最基本的人权保护,所有成员国都应该遵守,无论经济发展水平或民族宗教信仰。应该来说,国际劳工标准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产物,当自由贸易对市场的整合超出国界之后,作为抑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劳工标准也应当消除国界意识,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统一标准,即劳工标准也应走向国际化,其与国际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消极层面――发达国家的强制要求
  是否将贸易与“社会条款”挂钩,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过程中,劳动成本处于劣势地位的发达国家掀起的一场争论。
  所谓“社会条款”又称“蓝色条款”,相对应与环境保护的“绿色条款”,将劳工标准和人权等内容作为认定贸易和投资和发行的依据之一。对于不能达到这些劳工和人权标准的国家,别国可以对其进行贸易制裁。虽然“社会条款”明确排除在贸易保护范围之外,但无可疑问的是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以其作为提高自己贸易壁垒合法性的合理借口,对于此强势发展尽头严重触犯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们是应该进行联合抵制并主张自己合法利益的。
  (三)积极层面――民间组织的强烈呼吁
  没有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政治宗旨做约束,没有代表国家强制力的公共权力做后盾,没有严密稳定的组织体系做保证,但民间组织似乎一直活跃于市民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且其力量通过自发自主性的滋生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清洁成衣运动”是以改变成衣工人与体育用品工人工作条件为目标的一项运动,目前已发展为有11个欧洲国家参与的非政府组织,该组织与各地的非政府组织合作,在亚洲、非洲、东欧以及中美洲不断开展旨在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的劳动保障运动,这是具有社会良知与正义感的消费者自发联合起来发动的“消费者劳工运动”。
  与此同时,由于广大民间力量的强烈呼吁,企业社会责任被抬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一种以保护劳工权力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的管理标准体系.很大程度上说,民间组织力量正是“正义”与“法”的唤起者,在呼唤公正合理的劳工标准和体制面前,他们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劳动关系国际化调整的应对措施
  第一、要加强劳动立法,规范劳动标准,缩小与世界劳工标准的差距,进一步保障工人权利。目前,我国政府已经签署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二、强调政府职能定位,加强三方协调机制。这里的三方协调机制有别于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企业、个人三方纵向排列、国家主导型的劳动行政关系。中国的劳动行政应该以劳动争议处理以及监督检查为中心,政府应该在劳动关的协调中起到指导性作用。
  第三、在强化工会职能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规律,完善我国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如果说劳动者在与资本的较量中必须通过集体谈判、集体协商等集体行动才能在交涉力量上与之达到均等,那么结合我国现实状况,除了在发挥工会职能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我国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文献:
  [1]叶静漪,周长征.社会正义的十年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甘春华,张丙申.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36期
  [3]肖盛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 工会理论与实践第l7卷第3期
  [4]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国际化与社会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改革与修复――当代中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研究[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标签:劳动关系 国际化 对策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