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明文 > 正文

高校教师如何协调科研与教学 [浅议青年教师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针对青年教师解决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基于长期存在的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当前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青年教师协调两者关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学;科研;协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19-02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最为重要的两项职能,但较长时间以来这两种职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1]4号文专门列出一点“大力提倡教授上讲台,加强本科基础课教学”,要求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必须为本科生讲授课程,而且最好是基础课程,就是因为高级职称教师只愿上研究生课,不愿从事本科教学。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由此可见一斑。形成该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和高校的管理机构对大学的评价机制不够合理,客观上,科研上的成果属于“硬指标”,科研成就易于得到国际国内的承认,因此也容易比较和评价。教学是“软任务”,其主要成果是毕业生,毕业生的能力评价不仅周期长,而且不容易准确量化高校对毕业生所取得成就的贡献。微观到一门课程的学习上看这个问题,学生考试成绩与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之间只存在间接关系难以建立直接联系,这样就难以量化老师对学生的作用。与此同时,科研成果则能显著地体现在奖励、职称评定等对教师能力的评价方面,既能得名,又有利可图。在现实面前许多教师放任了自己的教学天职,全力以赴于科学研究而敷衍了事于课堂教学,使教学环节受到严重冲击,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激化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众所周知,本科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心,作为一名高级职称的教师不为本科教育工作服务,其反映的就不仅仅是工作量的饱满与否的简单问题,而是如何看待本科教学,如何理解“教师”这个概念及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问题。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政策、制度上保证两者的协调发展,就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两大职能,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应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同等重要,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青年教师首先要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顺利过渡,还要正确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裨益。
  一、角色转换(概述)
  由学生成为一名教师后,青年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过去以科研为中心的状态就需要进行调整,教学内容虽相对简单,但并不是每一个研究生毕业后就能对教学内容有全面准确的把握,更谈不上多高的教学技巧了。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更是进行科研的基础,青年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同时做好教学与科研两方面的工作。在教学方面,过去高校青年教师会得到老教师的“传、帮、带”,在正式上课前已有较为满意的教学能力,但随着大学的扩招和优秀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这块工作几近停滞。当前青年教师大多是博士毕业后直接任课的,从而上课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较弱的教学能力对学生也是一种不负责任。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通常存在的问题有:(1)重点与难点分不清。对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够好,难点是学生在理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重点则是从知识体系或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判定的。重点知识不一定很难,难点也不一定是本科阶段的学习重点。青年教师经常担心难点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思维的连续性,因此在难点讲解上花的功夫比较多,占用较多学时,对授课时间把握不够好,很难控制好学时进度。重点的地方往往觉得难度不大,没有特别强调讲解。这种讲课方法会导致学生感觉课程太难,从而产生厌学情绪。事实上,大多例题都是难度适中的,不一定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理论的建模过程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应按照教学大纲来指导教师的授课。(2)重理论轻运用。注重讲理论的建模原理和例题的基本分析方法,对例题的具体解题过程重视不够,对典型例题的覆盖面也不够宽。其主要原因是青年教师过去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研上,容易用科研的思路去看待教学,认为只要把问题分析透彻,具体的解题过程根本不在话下。由于学生没有充分地面对典型例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题,导致学生考试成绩偏低。这种做法的主要错误在于把自己当学生,认为学生具有老师的学习水平。教学的特点是要不仅自己会还要教会学生,更不能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强加给学生,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上备课和讲解,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在科研方面,青年教师通常是延续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课题或者正在寻找新的研究方向,虽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但科研成果还比较少,在申报研究项目时容易受阻。我认为,必须做好手头的事情,把现有的比较好的科研想法实现,发表让同行承认的研究成果。青年老师没有主持或完成项目的经验,在申报项目时就必须在实力上证明自己,说服别人给你一次尝试的机会。此外,还应积极加入研究团队,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青年教师科研上也有很多想法,但大多没有按照该想法做过任何尝试,也就是空想;团队的学术带头人的想法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科的前沿,而且一般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比较务实,短期内可以实现。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写作和相互学习,不仅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还可以在学科交叉过程中相互借鉴研究方法,甚至发现新的科研成长点。
  二、教学是科研的基础
  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任何教师都应该以教学为基础,尤其是青年教师一定要树立教学第一的观念。教学是科研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学为科研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一名优秀教师应当具备宽广的材料知识,扎实的力学理论功底,系统的力学分析能力,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教学有助于教师思路更清晰、知识更加系统化。教学需要教师用简易的语言来表述课程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思路可以得到整理,知识也得以系统化,从而为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过程能够夯实理论基础,健全知识体系,为科研工作提供强大的后劲和创新潜力。2)教学有助于发现新的科研方向。基础课程的知识往往是伴随着多个假设,最为理想化的,而在备课、讲课过程中教师会经常举例说明某知识点。在去除和添加假设的思维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现知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全面仔细的思考之后往往会发现新的科研方向,因此教学能够给予科研更宽更广的科研视角,为寻找合适的研究方向提供帮助。3)教学为科研提供全面的思维方式。科研过程中,青年教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死抱着过去的方法不放,严重限制了思维的拓展。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师拓宽知识面,理清基础知识的脉络,全面掌握该知识领域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理论分析方法和知识运用技能。教学不仅为科研提出问题,也为解决问题提供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
  三、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具有高水平科研的高校和教师,一般都具有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是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掌握学科前沿的重要途径。科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充实和拓展教学内容。通过科研,可以时刻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通过科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不断地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改革;有了科研之源,在教学上就会得心应手,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也会更加生动、翔实,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科研成果以及经验都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以科研为支撑才能得到延伸和发展,在教学中加入研究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和新动向,让学生感悟到教学和科研之间的魅力,这样的老师才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2)提升学生的建模和分析能力。把科研过程中缜密的逻辑应用于教学(较适合多学时课程),强调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建模能力。(3)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的科研活动要与教学紧密结合,同时吸引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中来,借此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一方面提高了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很好的选题;高校的科研既要服务于社会实践,也要为教学服务。
  四、几点建议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根本矛盾不是我们一个或几个教师能够解决的,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然而,我们青年教师不能过多地怨天尤人,一定要克服“等、靠、要”思想,努力做好自身的工作,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尽量协调到最好。个人的自由发展与大学组织的制度约束要有机结合,只有准确把握制度才能达到双方共赢。年轻教师教学科研两方面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进入状态,因此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就成为关键问题。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意识到教学与科研的联系,不能对教学眼高手低,应该从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发现可用于科研的思维方法和基本分析方法,对教学内容的深挖往往能够促进科研工作的突破;科研的缜密思维也有助于增强教学过程的逻辑性。从而建立教学课程与科研方向的紧密联系,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补。科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升高校的知名度,而教学则难以在很短时间内改变或扩大学校的名气,短期利益不明显。社会也要客观认识到教学效果体现的长周期性,合理评价大学的教学职能,不能只看到大学耀眼的科研成果。作为大学生和大学生家长,应该更多地关注所在大学的教学水平以及科研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否则高校再高的科研实力也很难与大学生的成长建立直接联系,能够在教学环节中体现的科研成果才是有用的科研成果。社会应该促使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够从科研成果中获益,开阔眼界、培养知识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高校现在的评价机制决定了教师重视科研,副业压过了主业。做科研工作有名也有利,而教学成果则有学生的天资聪慧和自身努力在里面,不全是老师的功劳。如何评价教学的价值,如何合理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如何在奖励政策上与科研相当,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是解决教学与科研矛盾的重要途径。应当积极培训新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上岗前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建议保持青年教师助课制度。科研发展环境不好时,能够茁壮成长为专家的青年人就较少,这样,可用的后备人才力量就不足,会严重制约学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院系领导应当切实协助青年教师加入科研团队,学校应该认识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给予两年的过渡考核期和较为有力的科研启动支持。
  参考文献
  [1]范守信.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教学研究,2004,27(4):317-319.
  [2]李嘉瑶.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1,(12):23-25.

标签:青年教师 协调 科研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