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明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腰间盘突出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R1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251-01    我队自1998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2例急慢性腰腿痛患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一 临床资料
   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22~43岁。全部病例均经CT或核磁共振(MRI)确诊。单纯腰间盘突出症11例,腰间盘突出合椎管狭窄1例。病程1周-2年。L4-5椎间盘病变者5例,L5-S1椎间盘病变者6例,1例为L3-4突出病变。全部病例主诉均腰痛伴腿痛。11例有相应神经支配的肌肉疼痛,皮肤麻木和跟、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受累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2例有间歇性跛行及腰过伸时下肢放射痛。?
  二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病变部位定位,参考影象学诊断(CT或MRI),找出腰椎棘突旁深压痛的部位,在相应腰椎棘突下缘旁开1.5-2cm处做好“X”标记。常规碘酒、酒精消毒,用1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吸8-10ml混合液(地塞米松4mg、利多卡因80mg、复合维生素2ml),换6号无菌长针头,在上述标记处垂直于皮肤快速进针直达椎体小关节,抽无回血后缓慢推注药液。注射完毕用无菌干棉球压迫,胶布固定。然后给患者行传统的中医手法治疗。先揉腰20次;嘱患者屈膝90°,夹紧双膝部。利用双小腿作为杠杆,环形摇腰20次,边摇腰边向下牵引腰部,先同步后交替的摇晃。双手提拿患肢,配合平推,点腰眼、肾俞、17椎穴、环跳、委中、承山等穴,改侧卧位斜扳腰椎,先患侧后健侧,此时能听见腰椎小关节弹响。然后改仰卧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在屈髋伸膝牵拉下被动抬高患肢1次,顺时针、逆时针各摇髋5次,共10次。被动蹬腿5次,拨腿1次,踝关节过伸1次。最后嘱患者屈髋屈膝,环转摇晃腰骶部20次后结束手法。嘱患者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每4d一次手法,每8d注射一次为一疗程。?
  三 治疗结果
   12例共治疗69个疗程,最短2个疗程,最长9个疗程。7例临床症状消失(占60%),随访5年未见复发;5例症状消失,功能自如(占40%),但其中4例留有腿麻感,2例留有慢性腰肌劳损症状。(主要表现为受寒及天气变化时腰骶部酸胀不适),1例1年后复发,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
  四 讨论
   腰腿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好发机制,一是由于腰椎能量流密度大(与胸廓及骨盆相比),加之下腰椎的杠杆力学负荷比其它部位椎体大。因此,腰部急慢性损伤较其它部位的机会为多,尤其是下腰椎活动度大,更易损伤。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慢性腰腿痛,可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我们认为腰椎后关节注射,旨在加速下腰腿痛的痊愈。因为麻药可以阻滞窦椎神经,打断软组织疼痛肌紧张的恶性循环,使神经肌肉得到休息和修复的机会,改善了病变局部组织营养及代谢状况。大量的药液局部注射,一方面注射区域形成人为的水肿区,使失稳的椎体达到暂时性内固定,局部软组织得到休息,另一方面地塞米松在疼痛区的浸渍,能够稳定浸渍区内组织细胞溶酶体膜,使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细胞释放的各种致痛物质明显减少,从而有效的消除了软组织的破坏及疼痛,减少胶原纤维的合成,防止组织过多的瘢痕增生。
   手法推拿,目前在急、慢性腰腿痛的非手术治疗中,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与人体的特定部位,其应力的直接作用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伸筋理筋、解痉止痛的效果。摇法和斜扳手法,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整复小关节紊乱、解除滑膜嵌顿,矫正骨关节软组织的不正常位移,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另一方面,手法动态波动信号可能通过穴位 经络 脏腑的传导途径,反射性的影响津液、气血、脏腑、脑髓以及情志等种种生理活动和病理过程,从而起到全身性的调治作用,且作用能持久。作者认为非手术治疗腰腿痛的复发率的高低,关键在于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姿势,注意劳动保护,引导患者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医疗锻炼方法。
  
  作者单位:125108 辽宁省兴城市武警8623部队卫生队

标签:中西医结合 治疗 腰间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