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四年级日记 > 正文

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浅谈构建和谐历史课堂的经验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实施素质教育也便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提出的和谐教育则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具体模式。构建和谐课堂无疑是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环节。就历史课而言,构建和谐课堂就是要改变以往机械、沉闷、僵化的课堂气氛,代之以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历史 和谐课堂 构建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实施素质教育也便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提出的和谐教育则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具体模式。所谓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
  构建和谐课堂无疑是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环节。就历史课而言,构建和谐课堂就是要改变以往机械、沉闷、僵化的课堂气氛,代之以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心情才能愉悦,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不会被压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具体地讲,创建和谐课堂,实现历史学科的最优化教学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为创建和谐课堂铺平道路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因此,需要做到: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深挖教材,最恰当地组织内容,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和好奇心的内容,内容分量要适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对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如教学语言的节奏、师生的双边交流等都要精心设计,力求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升华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历史课堂。
  例如,讲到清王朝对西藏达赖、班禅的册封时,可以联系今天的十四世达赖和十一世班禅,让学生认识到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藏传佛教的最高领袖,是来源于清朝所确立的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且联系今天达赖集团所进行的藏独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明确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达赖集团的叛国行为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的空间充满着无形的但又是最敏感的人为因素,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师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师生关系影响着班级社会气氛,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师生和谐是创建和谐课堂的关键。只有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那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方面师生之间关系应融洽、民主和平等。教师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多去关爱学生,满腔热情、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在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学校中,师生交流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如何借助这种交流来发展师生关系就值得研究了。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热爱、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在课堂上展示风采的机会。在这过程中,尤其要善待后进生。我特别注意给她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课堂上总是把适合的差生层次的问题留给他们解决。这样既增强了差生的自信心,又使他们逐步走近老师。反之,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注意上层生,久而久之,下层生对教师产生偏见,认为教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讨厌差生。这样的想法一旦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产生矛盾。这样,教师的工作就很难开展。因此只有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他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教师才会受到学生的爱戴,教与学才能共融互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教学的参与性。
  同时,在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师积极引导下,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共同体验历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真正打成一片,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使师生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学习得更深刻。
  三、重视生生之间互助合作,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
  学习虽是个体行为,但在教学中不可忽视集体行为的作用。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生生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生生对话赋予了教学浓厚的情意色彩,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生生对话给每个人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能使同窗真正成为学友。作为一个班集体,要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求得同学间的“和谐”,能做到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实现大面积提高质量的目的。
  学生间“和谐”的主要方式是学生之间良好的课堂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有两种方式:一是竞争方式,比如历史知识竞赛等。学生在竞争的气氛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二是合作方式,通过相互间的讨论交流、帮助去解决历史问题,气氛活跃而融洽,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学生也更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并形成更熟练的学科技能。
  四、课外的交流是和谐课堂的润滑剂和补充
  笔者认为课外的交流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真正去了解学生的心灵,使很多在课堂上无法了解的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课外的交流中迎刃而解。因此,下课后教师不要马上急着就离开教室,应让学生先离开,这一点有很多教师可能并未在意,殊不知这小小的一个举动会让学生觉得是老师对他们的极大的尊重,会引起学生对老师极大的信任,师生之间的沟通会变得自然而然,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同时教师可以询问一下学生这节课听得怎样,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懂,哪些地方需要老师作进一步改进等等,这些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有益的,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会让人感觉更自由一点,因为课余时间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相对要小得多,沟通的话题可以更广泛一些。在球场上、在食堂里、在宿舍中、在劳动时都是师生进行沟通的好机会,学校、社会、家庭、朋友、同学都是师生沟通的话题,只有在这些时候,教师才能发现学生身上不易觉察的闪光点,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老师除了上课以外的另一面,这样的沟通更自然也更亲切,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也就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可惜的是,除了班主任以外,能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的课任老师却并不是很多,这很值得广大课任老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注意。
  总之,课堂是学校开展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打破旧有的课堂模式,重建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课堂模式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良好、宽松的和谐课堂,是学生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教师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温床。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善思乐学,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标签:浅谈 构建和谐 课堂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