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谈判技巧 > 正文

新课程下“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首先通过课前预习学案的预习,初步了解教材、发现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教师精讲点拨;最后进行当堂达标检测学案整理,反刍消化。“学案导学”真正实现了“以学定教,以生为本”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学案;学案导学;教学法实施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推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涌现。“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旨在回归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越来越引起各地广大教师的关注。
  所谓“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以学案为载体,首先通过课前预习学案的预习。初步了解教材,发现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教师精讲点拨;最后进行当堂达标检测学案整理,反刍消化。下面我就谈谈“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课前发放学案。学生自学.教师引导
  教师在授课前一天把编制好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预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把学生预习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人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授课的方向和重点。
  二、课堂讨论交流。学生展示自我,教师参与
  教师通过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首先通过小组个体发言,展示个体在学案预习时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一些生成性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组内进行第一次思维碰撞,组内展示应该关注学困生的接受情况,解决最为基础的问题。组内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由学习组长汇报给老师,便于老师进一步把握学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展示。教师积极巡视,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他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小教师”,面向全体生讲解,教师及时点评和激励。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为点拨精讲、解难释疑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这一环节,就切实做到了“以学定教”。
  三、点拨精讲,解难释疑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及学生自学、组内展示和班内大展示过程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意义、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对于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重点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一语道破天机。同时,以这些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四、当堂反馈。巩固提升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结构后,教师出示―定量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有启发性的突出教材重难点的训练题,让学生当堂训练,限时完成。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对于不同层次的练习。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此间教师巡视,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并搜集答题信息,引导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内化整理知识的机会,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提高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学案整理,反刍消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领悟,往往缺乏系统性、综合性,教师若能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扣标反思、归纳整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如:整理本节课学习要点及重难点、纲要体系、知识系统归纳、错题的订正修改等,并将重点内、易错的、易混点用双色笔标记,以方便于方法以后的复习巩固。
  “学案导学”真正实现了“以学定教,以生为本”,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师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中学)

标签:教学法 新课程 策略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