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谈判技巧 > 正文

[味精的起源与爱国情操]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简介:作者出生于芝加哥,后来随父母迁居圣地亚哥,大学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并获得新闻硕士。在大陆住了8年,决定从中华美食下手,写出她所看到中国近年崛起的风貌,以及社会百态。
  
   根据中国菜的标准,烤肉风味洋芋片中那股叫人一吃上瘾的香味,一如甜、咸二味,称其为“鲜”。近年来,西方厨师采用日文中“鲜味”的说法,来形容此味。
   1907年,有位名叫池田菊苗的日本化学家从浸了热水的海带中,萃取出麸胺基酸,他判定麸胺基酸正是海带中能增添风味的成份,其形式最纯粹的化合物便是“鲜”。为使消费者更觉得美味,麸胺基酸中添加了钠,第二年有家名为“味之素”的日本公司开始商业生产此物。这家公司宣称味精是使得晚餐美味可口的快捷方法,向家庭主妇推销味精。味之素公司后来在欧、美取得专利权,将产品推广至海外。在忒爱鲜味的中国,这项以味之素为名的商品大为轰动。
   然而,日本产品销售得这么好,令不少中国人心里不是滋味。20世纪初,美、英、法、日等外国强权在中国各地设立港口,开立租界,中国人情绪高涨,也指控日本人在中国市场“倾销”味精,并号召抵制味之素,但未成功。
   在外国势力最明显的上海,有位姓吴名蕴初的本土化学家,开始研究味之素,解析出其成份后加以仿制,制造国产味精。他们将工厂取名为“天厨”,并将产品改名为“味精”,意节味之精华。腌渍酱菜贩开始兼售味精,推着车子走遍上海大街小巷,免费给顾客试吃味精,呼吁大家“爱用国货”。到了1929年,天厨一年生产逾14万磅的味精,不到10年,年产量提升到逾50万磅。吴蕴初和中国其它味精制造商终将味之素赶出中国大部分市场。
   在中国,吴蕴初因为在经济战上打败日本,而成为民族英雄。天厨的影响力亦扩及至中国以外地区,输出到东南亚的味精量节节升高。他返回大陆时,周恩来总理对他表示热烈欢迎,赞扬他是“味精大王”。
   1956年,中国的味精产量仅占全球的4%。在中国引进市场改革,莲花等新工厂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后,一九八0、九0年代时,味精产量逐渐增加。到了这一世纪初,中国的味精产量占全球七成以上。
   上世纪六十年代晚期,味精在美国首见争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当时刊登一位华裔医生的投书。“我来到这个国家几年以来,只要到中国餐馆用餐,特别是供应中国北方菜的馆子,就会出现奇怪的症候群。”郭浩文(译音)医师在1968年四月号的杂志上写道。这封投书的标题为“中国餐馆症候群”,不久之后,全美各地纷纷有民众开始抱怨有郭医师所描述的症状,好比颈部后方灼热、麻痹、心悸。科学家把大量的味精喂给实验室老鼠吃,数年后,宣称食味精与脑损伤有关的报告公诸于世,美国联邦政府官员根据这项报告,建议禁止婴儿食品添加味精。
   虽然这项措施迄今有效,但是味精始终未受进一步的规范限制。联合国在198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味精对一般大众无害,应被归入与盐、醋相同的类别。
   话说回来,一般对味精的观感似乎与更大的社会风气有关。根据有些历史学家的假设,味精在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之所以激起强烈反对,和当时风起云涌、要求减少食物链中化学品用量的社会运动有关,这项运动有一部分是受到瑞秋?卡森创时代的环保书籍《寂静的春天》所激发。味精被视为“外国”东西,大概也并未带来多少帮助吧。在同一时期,中国刚从饥荒中喘过气来,文化大革命方兴未艾,味精当时在中国并未被当成毒蛇猛兽,因为根本就没有多少人用得起这项昂贵的调味品。
  (摘自《味人民服务》)

标签:爱国 情操 味精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