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通知 > 正文

政治启示类高考题_一道高考题的写作启示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觅踪溯源   2008年高考山东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一题: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这篇阅读理解所采用的文章是《歌德之勺》。《歌德之勺》是一篇采用了以小见大表现手法的典型文章。从文章的标题――“歌德之勺”,我们就不难看出,作者就是通过选取歌德生活中的一件细小物品――一把不同寻常、硕大的平底铜炊勺,来触摸歌德,再现歌德那颗伟大的灵魂;并以此展开联想,表现歌德的不同寻常。正如作者所说:人的一生无非是“取一勺饮”,而对于歌德那样的天才,其勺必大,也必然地与众不同。
  正如这道题目所给出的答案: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如果单纯地从这个题目的设置来看,那就不能否认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与作文写作的密切关系。这个题目的出现,也就把阅读理解与作文的综合学习推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更何况阅读理解之语言的凝练、手法的运用、思想情感的抒发,实质上就是作文教学的一个自然范本。因而这篇阅读理解也是我们摸索“以小见大”表现手法的范本。
  
  二、“以小见大”原理
  “以小见大”,实质上就是“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从“小”的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或社会现象中反映出“大”的社会主题。具体而言,“小”是我们生活中客观的、具体的、细小的事物现象,既可以是社会中的一个现象、一件事情、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人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背影、一个眼神等;而“大”则是抽象意义上的内涵,既可以是社会上的突出问题背后的实质、国家的传统美德,也可以是一个人的精神灵魂与美德情操。两者之间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小”是外在的,可观可感的;而“大”则是内在的,只能意会。“小”,是“大”的内涵的载体与外在表现;而“大”的内涵,则是寓于“小”的事物或现象之中的。
  所以在作文的时候,我们重点要把握住“小”,把握住“小”中所蕴含的“大”。这里就有讲究了,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不能随意地选取生活中的任何细小的现象或事情来写作,因为这样,不仅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我们所想要的“大”的主题,反而会使文章显得不伦不类,游离主旨之外。所以,“小”的现象,一定要是能够反映出文章主题的现象,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小事,能够提示社会主题或人性美的事物。一句话:“小”的现象要蕴涵深刻的内涵,与所要表达的“大”的主题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1 巧借“小”物体,承载“大”感情
  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虽说平凡且“小”,但它往往是承载“大”感情、彰显人性美的重要载体。古代文人骚客尤其懂得这种“小中见大”手法的运用,如“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写出了人们对世间万物因“空”而见其“大”的禅意的理解。再如具体的“大雁”“黄花”等,都成为李清照寄托其亡国家恨、思念亡夫之“大”感情的“小”物体。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巧借“小”物体,承载“大”感情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运用象征的手法进行联想;二是睹物思人,寓情于物,用眼前的“小”物体来承载“大”感情。上文中所阐述的《歌德之勺》就是一篇运用象征进行联想,巧借“小”物体――炊勺,来承载歌德与众不同、灵魂伟大之“大”感情的典型文章。
  2 巧用“小”事件,进行“大”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小事,但如果我们能以一颗敏感的心来观察,这些小事也会蕴藏着无限深刻的“大”道理。那么我们如何来发现并挖掘“小”事中的“大”道理呢?我们可以运用类比、联想等手法来发掘“小”事的“可读可感之处”。
  高中人教版教材所收录的课文就有这么一篇,作者就是通过运用类比、联想,对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进行思考,来阐述对社会独到的见解,从而达到了“小”中见“大”的效果。这篇文章就是《剃光头发微》。
  《剃光头发微》是一篇杂文。杂文一般是千字文,要求内容特别集中、精粹,这就决定了文章的选材要“细小处切入”,文章的主题要“小中见大”。而要做到小中见大,则要求作者高屋建瓴,从日常的社会现象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那一点,使文章能透过“小”的现象反映“大”的问题。这篇文章其实就是由平凡的生活小事(剃光头)引发对社会重大问题“有权就耍”的思考:
  (小)理发师――握刀――拒绝理发
  (大)当权者――掌权――办事没门
  不难看出,文章选材的“细小切入”,就是作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件琐碎小事――剃光头,而文章主题的“小中见大”,就是由此暴露出社会当权者“有权就耍”的重大社会问题。经过作者的这么一番思考,“小”事也就不“小”了。
  3 巧用“小”画面,突出“大”主题
  对于叙事或抒情性散文而言,巧用“小”画面,突出“大”主题,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因为这样创作的美文,读者不仅可以享受散文的语言美,更为重要的是感受其“小中见大”的“大”智慧。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巧用“小”画面,突出“大”主题呢?我们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用素描的方式来描摹两幅不同的画面,让读者自行对比,读出两幅画面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主题。
  如李汉荣的《唐朝的牛》一文中的两幅不同的画面:
  画面一:“但是,唐朝的牛背上,有牧童跳上跳下,含着一枚柳笛,信口乱吹起来。有时,对着河流吹,把一河春水吹成起皱的绸子;有时,对着新月吹,把月牙儿逗得久久合不上嘴;有时,竟对着不远处的大人吹,骂他吧,又怕他不小心从牛背上滚下来。牛听着,尾巴轻轻卷起来,摇啊摇,夕阳就缓缓地从牛背上摇落进了小河。牛和牧童的倒影,一直在夕光里持续了好长时间,被一位散步的画家临摹下来,成为一幅名画,至今还收藏在博物馆里……”
  画面二:“如今,这个世界,有牛,但牛背上没有牧童短笛的风情,牛的身影里没有漫步沉吟的诗的踪影……真正的牛,真正的诗,已经死去。牛的身后,诗的身后,是一片由化学、商业、皮革、利润组成的现代和后现代荒原,虽然它有时貌似郁郁葱葱,但毫无疑问,它是真正的荒原。”
  作者先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勾勒出一幅唐朝的牛与自然环境、牛与人和谐相处的画面,回首牛所生活的那片充满诗情画意的草原,咀嚼着诗人与牛在那片草原上因偶遇而迸发出来的心灵鸡汤。作者又在文章的末尾勾勒出一幅“后现代荒原”的画面,这幅画面没有唐朝的牛,没有唐朝的草原。作者浓墨于这两幅画面的对比,只为衬托出当下人和自然的生活现状,文章的主题也就在这一对比下得以升华。
  4 巧用“小”言行,传递“大”智慧
  一个小小的言行,不仅是行为人心理的表征,更是他向世界传递出的一个处世哲学。有时一个小小的言行,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智慧,感人良久,启人心扉,令人回味。
  那么我们在作文时怎样巧用“小”言行,传递“大”智慧呢?我们所需要捕捉的一个“小”言行,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这个“小”言行必须是正面的描写,不能是间接侧面的,因为间接侧面的描写没有很强的表现力;二是这个“小”言行必须是行为人思想感情集中表现的言行,是能够引起他人情感共鸣的言行。
  如《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中,有如下一段描述:
  云纵马过桥,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后人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在这段描述中,作者先描写了赵云单骑救主回来,拜伏在地,双手捧上阿斗,含泪向刘备告罪的场面。然后笔锋一转,重点描写了刘备接过阿斗后的一个动作――扔,并动情地说:“为了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儿,几乎损我一员大将。”刘备这一“小”的言行,不仅是对赵云这员大将的重视和尊重,更是对他举足轻重地位的认可,而且传递出刘备在大军面前收拢人心的大智慧。
  当然,诸如这样的能起到“小中见大”的“小”现象、“小”事物还有很多,如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背影”,只要我们用心去捕捉,定会写出感人的篇章。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中学)

标签:启示 写作 高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