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通知书 > 正文

民族认同研究综述_民族认同研究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作者简介:任青;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9级社会学研究生          摘 要:民族认同是当今社会多民族国家特别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民族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回顾了民族认同研究的一些成果,但民族认同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
   关键词:民族认同;族群认同;综述
   建国后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一度沉寂,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此类研究才得到开展。九十年代以后,学者们从多种角度展开探讨,对其逐步深入研究。民族认同的研究对于现代多民族国家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民族认同的概念
   对于民族认同的界定,Phinney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不但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还包括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个体对群体活动的行为卷入情况等[1]。Carla曾对其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民族认同是指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2]。国内学者王希恩指出“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3]。不过,民族认同不仅是对自身所属民族的心理上的趋同,而且包括对“他族”的区分。费孝通教授指出:“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4]。孙九霞认为“族群认同是在族群间互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一个族群中的个体,从未接触过异质的文化,那么就无从产生认同,首先存在一种差异、对比,才会产生将自己归类、划界的认同感”[5]。可见,民族认同是在民族互动过程中以民族间的差异性为基础而产生的。
   二、民族认同的理论
   关于民族认同,当前学术界存在着“根基论”和“情境论”两种针锋相对的理论,前者认为民族的情感纽带是“原生的”,这种“原生性”在时间上是第一性的,是原始的。民族认同主要来自于根基性的情感联系。对于个人来说,生长在一个特定的群体,既定的血缘、语言、宗教、习俗等是先赋的,因此,他从该群体中获得原生的情感联系,从而否定民族认同来源于社会互动。“情境论”又被称为“工具论”,其立场与“根基论”相反,它关注社会互动,强调群体成员的理性选择,认为在政治、经济、文化互动与竞争过程中,维护自身利益是群体成员做出选择的出发点。随着情势、环境的变化导致民族认同的可变性、不稳定性,因而民族认同也呈现出多重性。
   罗柳林通过对比这两种理论,指出“原生论将族性作为族群社会的基本组织原则,从而成为‘多元的’社会。但是这一研究路径过度强调了族性的原生维度,没能理解民族认同的灵活性与工具性。因而,原生论被认为是一种静止的、自然主义的族性观,缺乏解释力”,而工具论解释了“一个群体为了适应多元社会中的经济生境,可能强调共享的族群认同作为增强协作的手段,将族性视为不同利益和地位群体的社会、政治、文化资源”。“族性被视为可以为工具目的而选择的东西”,“然而与族性相关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和心理需求则被忽视了”[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把“原生论”和“工具论”组合起来解释社会中的族群互动现象。周大鸣指出“族群认同的根基论与情境论两种理论在实践上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族群认同是以族群互动为前提的,同时经过认同与运动过程的族群关系呈现的是多元模式的局面”[7]。
   三、民族认同的要素
   对民族认同要素的分析也是学者们对民族认同研究的重要方面。周大鸣将民族认同的要素分为两类:基础要素和一般要素。基础要素包括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遭遇;一般要素包括语言、宗教、地域、习俗等文化特征。同时,家庭、亲属、宗族的认同也会影响到族群的认同[8]。王亚鹏、万明钢指出“民族认同有其一般成分和特殊成分,一般成分主要包括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民族态度和民族卷入等(社会参与和文化实践)。而民族认同中的特殊成分则因具体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像民族文化,包括民俗、民族历史等,都是民族认同中的特殊成分”[9]。
   张海超从微观层面对民族认同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族群认同的依据最少包含三个方面:文化是族群认同的基础和天然边界;历史记忆为其提供合法性,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成为认同本身的组成部分;上述两者必须接受社会因素的改造”[10]。文化认同对民族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在民族互动中维持着本民族的主体性地位;而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必然引导人们区分“我族”和“他族”。
   四、民族认同的层次
   一般来说,个人认同可以包含对家庭、社区、地区的认同,也可以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刘吉昌认为“民族认同的逐步发展过程,体现出民族认同的层次性,即由语言、地域、经济的认同发展到价值观念、审美意识、道德、宗教的认同,由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扩大到异民族的认同”[11]。王鉴、万明刚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构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认同,分别是族群认同,即最初的民族认同;“民族―国家”认同和广义的文化认同[12]。周建新、罗柳宁指出,多样性民族文化互动中所产生的民族认同包括多样性接触中的自我意识、民族意识、多重认同、超民族认同等四个层次[13]。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频繁互动造就了认同的多重性。
   我国学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对民族认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研究深度不足,理论及方法的运用单一。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社会历史背景有关, 另一方面与缺乏系统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有关。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关系,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Phinney,J.S.(1990).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2] Carla J.Reginald J “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1998(01).
  [3] 王希恩. 民族过程与国家 [M].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140.
  [4] 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M] . 北京: 中央民学院出版社, 1989 : 7.
  [5] 孙九霞. 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1998(1).
  [6] 罗柳林. 族群研究综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7] 周大鸣. 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5) .
  [8] 周大鸣. 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2).
  [9] 王亚鹏、万明钢. 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04,8.
  [10] 张海超. 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发展[J]. 云南社会科学,2004(3).
  [11] 刘吉昌. 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 [J]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3(4).
  [12] 王鉴, 万明钢. 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 [J]. 广西民族研究, 2004(2) .
  [13] 周建新、罗柳宁. 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 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

标签:综述 认同 民族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