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托福 > 正文

国产手机新品牌:一招鲜之后还有什么:69堂视频一招鲜吃遍天-百度

时间:2019-02-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国产手机新军依靠一款手机的卓越外观设计和一流性价比,一战成名。但后续系列的产品力不足,原来甩手掌柜式的渠道操作手法已撬不动渠道和市场。难道要重归波导之路吗?   
  一线案例
  
  风盾手机是2005年取得手机牌照的一支国产手机新军。2006年,借助省级包销商渠道启动全国市场。但两年操作下来,却将市场开发成了“豆腐渣工程”,留下了渠道硬伤。
  当初选择省级包销商时,风盾对其资金实力、市场能力均作了严格把关。产品经销协议也明确约定,风盾取消价格保护、不承担KA连锁进场费用、收取窜货保证金、对省包商给予市场经营指导,以及必要的市场物料支持;省包商则要承担零售网点开拓、进入KA卖场、专职促销员招募、终端建设、执行各种促销活动等工作。
  市场启动之初,风盾明星机型P888依靠卓越的外观设计和一流的性价比,备受渠道追捧,相当旺销。风盾借机进一步向省包灌输思路,要求省包商加强区域市场规划、开拓和推广,比如,在主流卖场上柜,树立品牌经营理念,大搞终端建设,提高终端操作力度。
  在这样的格局下,风盾厂家要做的是进一步开发好的产品,设定极有吸引力的价格和渠道利润空间,而区域销售经理则要扮演好区域营销专家的角色,为省包商制定价格体系、渠道规划、终端推广、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策略服务。
  随后,风盾手机P系列产品陆续上市。省包商的业务体系也随即按照先易后难的市场开发策略铺开,并派驻了更多的促销人员,但风盾P系列产品差异不大,省级经销价过于坚挺,KA连锁进场费用问题迟迟没有落实,省包商的售点开发日益吃力,销售疲软。与此同时,风盾在外围市场也受到了后进国产手机新军和三码、五码机的强烈冲击。
  由于销售任务完成较差,部分省包商被淘汰,而新开发的经销商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纠缠渠道遗留问题。而且,为了恢复下级渠道的信心,他们不得不一再让步:原价购买老省包的库存;部分机型加价30元、40元就卖给了地级包销商,有的客户还得进行铺货、价保。由于老省包砸价甩货,导致价格极为透明,销售毛利极为微薄,无力支撑市场操作,部分市场也由此陷入了恶性循环,到了无人敢销的境地。
  出现这些问题后,风盾公司将原因归咎于销售人员的能力不强或不够勤奋。于是轮番撤换销售人员,但是残棋依然无人能下。
  手机行业的消费容量依然在快速增长中,有人做五码机10个月内就能挣到七千万元的利润。那么2007年,风盾手机的机会在哪里?
  手机营销人:秦天水
  
  分析篇
  做甩手掌柜,你够不够格 郝志强
  
  让经销商为你打工,凭什么?
  我要是案例中的经销商,就会想: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厂家到底给了我什么呢?
  很明显,这个厂家基本上什么都没给!
  所谓的“取消价格保护、不承担KA连锁进场费用、收取窜货保证金、省包商必须承担区域零售网点开拓、KA卖场的进场工作、专职促销员的招募、终端建设、节假日促销活动的执行等”,基本上都是商家在做,天知道厂家在市场中到底做了什么。
  厂家只提供所谓的“卓越外观和性价比高的机型”,派出不知能力如何的“区域营销专家”,这样的业务合作,和做贸易有什么区别?市场风险,完全由经销商承担,还谈什么厂商一体的伙伴关系呢!
  当然,如果你的产品很畅销,像当年的厦新A8一样风靡市场,那你怎么折磨经销商都可以。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市场上的国产手机大多采用“多子多福”战术,厂家换面板,或简单更改配置,然后给经销商高利,发挥渠道推力,而不是市场拉力。
  国际品牌怎样玩呢?它们采用“优生优育”策略,把产品品牌打响,发挥市场拉力,这样面对经销商时,才有资本牛。我们国内的品牌行吗?
  因此,国产品牌的手机款式,做出大销量的机会很少。而风盾公司推出的强势政策,必然导致渠道的犹豫和观望,因为产品利润高是相对的(难道比相同款式的黑手机还高?)、未知的,而经销商的前期投入却是真金白银。任何公司的某个产品只能一时占优,随后别人的蜂拥而上很快让你的产品优势荡然无存,你让经销商怎么放手去干?
  再换个角度,即便一时你的产品很俏,你把所有的牌都抓在了手上,但产品同质化之下,利润终究要逐渐降低,好牌转到了经销商手上,调整政策就是必然的,而不是一味坚持。这里说的调整,是说厂家承担起一些费用,和经销商双赢,而不是冒最大的风险来切换客户。
  
  不拼综合实力,还能拼啥?
  现在的手机市场已今非昔比,进入了成熟阶段,而不是快速成长阶段。
  过去几年,手机是一个成长快速的市场,比的是产品好坏,有无核心卖点、新奇功能;比的是广告量多少,敢不敢投;比的是政策好不好,是否全程价保;比的是促销多不多,有无新鲜的点子,且执行到位;比的是服务好不好,能否及时维修;比的是价格低不低,看谁可以靠价格掀动市场,尤其是比赛式地把新产品的价格卖穿,来吸引顾客。因为,有很多新入网的客户,靠新机型、靠外观,就能打动他。
  但现在是换机市场了,消费者对手机有自己的理性评价,更认品牌。靠产品的某个特点来打动消费者,靠一两个产品带动企业整体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是手机巨头如何搏杀洗牌的时代,大家在成熟市场上比的是综合能力和综合管理,别人已经做得很好了,你要比他们更好才能赢。
  作为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除非找到细分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否则很难生存。
  
  厂家一定要当渔夫
  即便找到了自己蓝海,“打渔”的主角也不能是经销商。因为厂商之间有天然的矛盾,操作市场的思维也有差异,厂家只有把手伸到经销商的地盘上,亲自主导市场,帮助经销商做好市场,双方才能结成伙伴。厂家对经销商放任自由,各地经销商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思路不同步,步伐不一致,整个公司也就没有了竞争力。
  仅靠利润吸引到的经销商,往往是短期赚钱,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长线合作者。厂家缺乏市场掌控能力,最终的结果不是他们掌控商家,而是被商家掌控。
  
  对策篇
  虾米品牌如何吸引经销商 常玉龙
  
  强势代理商对三、四流手机厂家的最大担心是:产品不适应市场,没有竞争优势;质量不过硬,返修率高(必须控制在5%以内);厂家投机性介入行业,做大了,会甩掉代理商,不赚钱了就撒腿跑了,给代理商留下一大堆市场问题。
  厂家要有持续发展后劲,代理才可能视厂家为战略合作伙伴,才能自发地看得长远一些,脚踏实地地做市场。对风盾来说,只有种好梧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以下做法必不可少:
  1.产品要新颖,有卖点。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94个手机品牌历经市场洗礼后只剩下68个时,市场已经处于成熟阶段了,风盾也只有打“性价比”这张牌:外形上,取当前市场最受欢迎的,如小巧可爱/钛金/时尚前卫;功能上,只取市场形象产品前端,如手写或MP4,或500万像素拍照,或收发邮件之类的PDA;如果二者兼备,则定位为形象产品,走高端路线,选择春节前50天上市;否则只能走性价比之路,吸引消费者攀比。
  2.利益有保证。
  区域内利益保证(窜货乱价管理),当前利益保证(产品价格政策,有利润空间,售后和遗留问题),持续合作利益保证(后续发展)。
  由于风盾重点依靠渠道推力,那么构建渠道阶梯落差是产生推力的关键。厂家―代理商―分销商―零售商,三节渠道(甚至二节、五节)必须稳步加大落差,才能有强大推力;抓住黄金销售旺节制订相应促销方案,促销方案一定要做到一主要三激励――以终端激励为主、兼顾“渠道激励+店员激励+消费者激励”,才能真正实现终端销售。
  其中,与省代理的合作利益点就是作为“利润产品”来补充其产品线,利润空间保持在150元350元/台就非常有吸引力了。
  风盾要想二次起动市场,必须直面原来的市场遗留问题。波导手机曾经采取以下做法:回收存货,集中竞拍一次性处理,渠道甩掉了旧货压力,更容易焕发生机;高效处理产品的售后服务问题,一方面要控制故障率,主流经销商大都是十年老店了,非常注重商誉,这也是能否挤入KA店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要当场快速处理,最好控制在3天之内。
  3.产品品牌建设,这是厂家做大做强必由之路,也能给渠道商树立长久信心。其策略不仅仅局限于宣传投入,也有产品拉动和价格拉动,如格兰仕就坚持成本领先,同样做到了产品品牌建设。品牌建设肯定是厂家的责任,渠道不会对此负责。
  4.厂家对市场负责的态度,这也是得到渠道认可的关键。
  5.市场工作,集中突破,有先有后把握节奏:
  前期市场工作由于资金费用所限,一定要集中使用,一方面是区域上的集中,另一方面是宣传手段上的集中,比如,最容易控制并起效果的就是手机配置或终端促销费用;随着手机销量增加,而逐步增加市场各个环节的投入,比如,产品配置一终端促销一终端形象一市场整体建设一品牌形象。
  6.前面借助形象产品(或高性价比产品),打开市场缺口,后面则快速跟进后续产品,进行产品线延伸,使产品系列化,以追求利润回报。厂家第一款产品目标是打开市场,注重的是现金流,而不是赢利,跟进的产品才是利用集中制造和渠道共享,来低成本扩张,追求利润回报。
  
  新玩家如何跑赢老江湖 戴 克
  
  案例中风盾手机经过两年的运作,越来越在渠道的泥沼中难以自拔。问题从一开始就存在,只是前期产品力造成的成功假相,掩盖住了问题的实质,以至于问题不断累积,在产品力稍有滑落时集中爆发。分析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没有明确的战略,自始至终都在瞎子摸象,打到哪里算哪里,没有产品、渠道、人员等层面的战略组合,产品好时靠产品,产品不行靠渠道,渠道不行就换人,基本在靠天吃饭,更没有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出充分的估计。
  第二,只找原因,不找方法。这是营销的一大忌,每个人都能成为报时者,但只有少数人有造钟的能力。风盾的发展过程中,问题找出来不少,但没有提出可行的方法,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反而越医越乱,乱了章法。
  第三,营销手段单一,死板、僵化,没有系统性。风盾手机采用传统省包代理制以来,一条道走到黑,不停地在这种模式中折腾,随着产品系列增多,没有考虑根据不同产品特征,采用不同的渠道模式,例如卖场直供,而是把过多产品推给了承载力不足的省级代理。此时,若采用立体化渠道战略,打出组合拳,结果可能会截然相反。
  现在的风盾手机,急需找到简易实用的方法,以系统的观点,明确战略,调整节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根源,对症下药。
  先看清局势
  2006年,当主流媒体和圈外大众仍在惋惜老国产大品牌的日益暗淡时,一股诡异暗流在市场上涌动,业内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新取得手机牌照的新兴品牌身上。虽然大多数品牌步履维艰,然而在一片质疑声中,天语手机如一匹黑马横空出世。没有大规模的品牌宣传,没有大规模的终端投入,没有大规模的分销队伍和分支机构,借助看似简单粗糙的渠道,却源源不断地把产品输送到了消费者的手中,骄人的业绩诉说着“无声胜有声”的黑马之姿。
  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市场,不难发现,产品、渠道和终端,都已经与曾经国产手机辉煌的那个年代截然不同,主要表现为:
  1.后台研发集成产业链基本成熟,并揭去了它以往蒙着的面纱,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
  2.产品功能同质化增强,无非是MP3、MP4、照相、摄像的主流功能,竞争的焦点集中在外观创新和概念炒作上,从超薄概念到“巧克力时代”;
  3.消费者手机知识普及,消费更加理性,消费群体逐步清晰划分为国外品牌消费群体和国产实用消费群体;
  4.市场进一步向大卖场集中,它们在与渠道的博弈中主动性加强,利用各种活动控制终端销售机型,来向厂家和代理商索要资源,甚至开始定制自主品牌;
  5.渠道模式日渐清晰,可以概括为:省级区域代理、卖场渠道、运营商渠道和贸易化渠道(俗称“炒货”渠道)的“3+1”模式。无论国外品牌或国产品牌,在渠道运作中,无非是对这几种模式的选择和组合,不断激发它们潜力,并协调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
  但是,作为刚取得手机牌照,品牌力和渠道不够成熟的新品牌,不能全部照搬大品牌模式,否则便是照猫画虎、东施效颦。因此,跳出局来看局势,梳理游戏规则,创新模式,成为必然:简单实效的渠道才是最好的渠道,刀下见菜的策略才是最高的策略。手机行业竞争节奏很快,行内甚至以5元/台/天的折旧计算存货,任何厂家都等不起,因此,速度是关键,首先要让自己先活下来,然后求发展。
  
  新品牌的活路
  犹如程咬金凭三斧头横扫天下,高手过招几招便见分晓;在残酷惨烈的手机行业竞争中,越是简单、明确的做法,越容易以简对繁,化敌于无形之间!
  1.借用上游成熟集成开发平台,挖掘高性价比的好产品。
  选择产品有两个原则,一是“贴身粘人术”,二是不求精,但求全。
  “贴身战术”是篮球比赛中弱队对强队常用的战术,选择手机产品时,看准一个全球性大品牌,或者是市场最热销的某款产品,从功能、外观(注意不能侵权)、上市时间、营销模式上迅速进退,扣除大品牌机庞大的推广/人 员费用后,以价格优势,鲜明的直观对比,最大限度地扩大性价比。
  “不求精,但求全”,指产品的功能不求在某一方面做到专精,但主流功能必须都齐全。就像你每门功课都是第二名,但总分可能第一。例如三星的高像素手机或索爱音乐手机,客观技术决定了新品牌暂时做不到,同时非专业消费者的要求也不会那么高,那么,开发像素、音乐、外观等各市场主流功能都齐全的产品成为当务之急。这种产品切合了实用消费群体的虚荣心理――以便宜的价格买到功能最多的手机。
  2.组建一支具有狼性的顾问化营销队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队伍不在大,有人才则成。销售队伍不在于人数多少,特别是不能再采取“保姆式营销”,雇用庞大的终端促销人员,因为费用的剧增会减小性价比优势,而且复杂的关系极端影响渠道效率。只要严格筛选,科学培训,充满激情和团队意识的小队伍足以冲锋陷阵。
  那么,人数太少怎么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呢?那就需要“顾问式营销”,以总部为核心,销售人员直属总部,实行派驻制。销售人员不仅面对商家的业务员,更是商家的指导员;不仅卖的是手机,更卖的是营销思路和见解;不仅要和商家成为朋友,更要成为商家的老师。
  我曾经的一个手下,到任区域销售经理的第一天,不是和商家“谈心下货”,而是给当地最大商家的300名促销员连续讲了4个小时的课。且不论这次授课的真实效果如何,但连续4个小时,至少让商家明白了,这个新来的经理有思路,有才。这自然给后续的交往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3.渠道成员选择初期,以二、三线经销商作为主力,逐步在“3+1”模式中寻找适合本企业的组合。
  新品牌和一线大商家谈合作,商家开出的条件都比较苛刻,而且基本不太可能主推,而二、三线代理商一方面拿不到大品牌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还希望有机会成长为一线代理商。这就给新品牌提供了一个生存的缝隙,而共同成长的愿景能使厂商紧密联合起来,共同把这条缝隙推广拉长。
  与此同时,在产品资源充足和能力所及内,多层次、立体化采用组合渠道策略,逐步引入平台直供卖场,或厂家直供卖场。
  4.渠道建设早期重价格,轻品牌;在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口碑后,则重网络建设,轻价格,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商人都是趋利的,进出货价格的差价最大化是一切渠道商追求的根本目标,新品牌只有靠比大品牌更高的获利空间才能吸引资金,迅速突入市场。而商家对新品牌信任不足,必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减少库存,盘活资金,必然主推。终端出了货,商家挣了钱,信心自然提升了,合作也就开展起来了。
  当然从长远出发,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厂家必然提高自身利益,提升单台产品的附加值。
  5.建立和维护信息渠道。
  在实体渠道以外,以往隐藏着的业内人士的信息渠道,随着信息工具的普及,日渐浮出水面。例如139手机网,各种QQ群等,网络平台已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做手机的人电话最多,这个行业的价格等信息的敏感度最高,各种信息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透明。但正是这个开放、透明、高效、庞大的信息网络,也成为了新品牌最宝贵的资源。借用媒体的一些运作手法,像炒作“超女”一样炒作一个品牌或一款手机,使之成为市场的焦点,关注度高了,知名度高了,销售也不难了。
  高性价比的产品,能征善战的团队,核心的渠道商家,简单实用的策略,信息工具的整合,勾勒出一幅共赢的画卷。新品牌多了敢想敢做的勇气,少了瞻前顾后的犹犹豫豫;新品牌多了创新的思路,少了墨守成规;新品牌多了灵活,少了迟钝;多了激情,少了平淡……变不能为可能,才是成功的捷径!
  编辑:范超伟jamesfan@vip.sohu.net

标签:国产手机 新品牌 一招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