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委托书 > 正文

城镇化率为什么要到70%【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推进探讨】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城镇化水平是衡量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加快农村城镇化、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必须走发展非农产业即第三产业服务业的道路。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联系,这为解决我国现今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关键词:城镇化 第三产业 集聚效应
  
  “十一五”时期,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城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所赋予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全面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引导城镇化遵循以下五个发展新理念,即:重规划,促协调;省资源,降能耗;有依托,能承接;人为本,善创新;宜居住,便出行。城镇化水平提升是世界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
  所谓城镇化,指的是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变,城镇主导产业的定位同样存在着相应的调整。迄今为止,在城镇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和和谐城乡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城镇化水平及作用
  (一)城镇化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43%,提高到2009年的46.6%,年均增长0.9个百分点。截至2009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2亿,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63亿,城镇化率提高了10.4%,年均提高约1.2个百分点;为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比欧盟多出四分之一,城镇化规模居全球首位。
  1.城镇就业人数稳步增加。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继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转移。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增加2170万人,年均增加542.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年均增加947.3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见图1)。
  2.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消费市场愈加繁荣。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达到了2.1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达到1.9万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比2005年的1.05万元增长了8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59.0%,年均实际增长9.7%。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各分项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长(见图2)。
  3.城镇居民消费方式明显改善。我国城镇居民满足温饱的生存型消费正逐步迈向个性的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在各类消费呈现增长态势的同时,热点消费也快速增长。据统计,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13471元,比2005年的7943元增长了69.6%;其中人均食品支出4805元,比2005年增长了64.9%;人均衣着支出1444元,比2005年增长了80.4%。此外,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手表支出大幅度增长,5年间年均增长分别为26.2%和24.1%。对于各项个人服务的消费支出也大大增多,2010年人均理发洗澡费和美容费相对2005年分别增长104.7%和109.6%。
  (二)城镇化地位和作用
  城镇是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各种经济要素和环境要素的汇集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城镇化作为推动我国三元经济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支撑点,发挥着重要的轴心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镇的吸纳功能实现了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造成剩余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出路,城镇的发展不仅改善了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困境,而且吸纳了大量外地的富余人员,缓解了就业压力。可见,推行农村城镇化,让广大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的非农产业部门,就地转移,就地消化,是促进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最现实可行的途径。
  第二,城镇的集聚效应推动着乡村工业的大力发展。城镇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根本的一点体现在集聚效益上。城镇化的最大经济效应是创造出持久增长的需求,城镇化对需求的创造源于人口城镇创造出来的消费城镇化,它使市场需求获得倍数扩张的能力。此外,城镇化还会直接或间接创造投资需求,包括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住房投资需求。城镇的发展,从根本上改革了乡村企业分散无序的格局,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促进了乡村工业的大发展。
  第三,城镇的“增长极”效应促进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长核心,它处于支配全局的优势区位,集中了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势,是资金、人才、信息及各种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集散地,发挥着重要的“增长极”效应。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进程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而且,待城镇这个增长极或中心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发挥应有的扩散效应,即以城镇为核心,向乡村扩散信息、技术和城市文明,推进腹地的经济发展。
  第四,城镇的调节功能协调着三元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元经济结构(传统农业部门、农村工业部门及现代工业部门)的内部关系,既存在相辅相成、连锁带动发展的一面,也存在相互摩擦、矛盾、牵制的一面。城镇的兴起与发展,通过其特有的调节功能,促使各部门的经济在资源上得到最佳配置,通过市场开拓,促进各部门经济进入一体化良性循环的轨道,从而减少三元之间的矛盾,弥合其关系的裂缝。
  第三产业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首先,第三产业通过其较高的就业弹性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大的特征内在地决定了其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特殊作用。在工业化的中后期,由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资本有机构成逐渐提高,资本、技术对劳动的替代能力增强,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空间会不断缩小,因此,仅仅依靠发展第二产业来解决中国艰巨的就业问题不太现实。相反,第三产业本身具备就业弹性大的天然属性,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可以广泛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且也不至于使工业部门因产业升级而被排挤出的失业人员(其主体为农民工)回流至农村,从而阻止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其次,第三产业通过强化城镇聚集效应提供了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我国的第三产业通过为工业和城镇提供有力的服务环境和完善的基础条件,强化了城镇的吸纳能力,并逐步演化为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其他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使得城镇的产业结构日趋完备、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功能更加完善、吸引力更强,最终使工业化后期的城镇发展找到了产业支点,使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可能。
  第三,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之间存在着互动性规律。第三产业的发展,意味着城镇产业的延伸、城镇就业的增加和城镇功能的完善。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形成和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消费需求,增强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市场容量。可见,发展城镇第三产业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是目前小城镇进一步发展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调节器和稳定器,必将为城镇的发展带来繁荣的景象与难得的契机;而城镇化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寻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空间依托,城镇所具备的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带动作用等均为第三产业所共享。因此,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良性联动关系。
  我国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受到重工业倾向发展战略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大大制约了第三产业吸收就业能力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项发展战略的调整,第三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同比增长10.3%,其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达到了17.1亿元,增长了9.5%。
  1.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十一五”时期,我国三次产业全面快速发展,服务业水平及比重明显提高。2006-2010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2.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下降了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4%下降为46.8%,下降了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40.5%上升为43.0%,上升2.5个百分点。
  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继续提高。随着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我国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继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23.8%、31.4%转变为2009年的38.1%、27.8%、34.1%,第一产业年均下降约1.7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多降约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多升近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年均上升0.7个百分点,略低于“十五”时期0.8的升幅(见图3)。
  3.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特征。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增加就业、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3%,占GDP的比重由14.2%下降至11.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8.6%上升至20.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占GDP的比重由5.6%下降至4.7%。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等的需要,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呈加速发展态势,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2005-2010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7%,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由8.1%上升为12.0%,提高了3.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所占比重由11.4%上升为13.0%,提高了1.6个百分点。
  (二)城镇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快速的进步,但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还比较低,不仅与发达国家的65%-75%相差甚远,就是与总的生产力水平大致相仿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近40%相比也有明显差距。其中城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使得第三产业的发展失去了空间上的依托,发展速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体现在发展仅局限于量的扩展,而忽视了质的提高。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得益于由改革开放释放的制度生产力和低起点提供的广阔增长空间,而不是社会分工、产业演进的自然过程。市场经济改革使长期受到压制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那些进入门槛较低的部门在短时期内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改革进入较深的层次,传统服务业市场逐渐饱和,第三产业加速成长的表象也随之消退,至今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生活服务领域,例如:餐饮、理发、服装加工、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等,而在房地产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艺术、网络服务、咨询策划、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第三产业所占份额较小。因此,我国城镇第三产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随着产业的分化和深入,第三产业在传统领域的供给过剩与现代领域的供不应求格局无论是对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还是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均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路径
  第一,协调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同步发展。根据产业演化的规律,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制造业对它的带动和关联作用的强弱。要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就必须重视第二产业的发展。在结构调整中不能因为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大而忽视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是决定人均收入提高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产业,通过加快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把提高附加值和加工深度及延长产业链条作为第二产业发展的目标,将有利于促使第二产业增强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就业的持续有效增加。
  第二,发挥传统服务业优势,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目前,我国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项目,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较低。我们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知识创新和传播,提升技术型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发展诸如设计、咨询、管理、技术专利、金融、通讯等高层次服务行业。尽管我国的第三产业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某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服务领域仍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在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要适度发展传统型和社会型服务行业,如旅游和社区服务业。
  第三,加快第三产业的创新发展。在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第三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城镇化制约中的产业断层进行产业创新,即以信息化改造主导产业为基础,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与下游产业对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使高技术产业与中技术产业有机结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促进城镇人口的有效聚集。此外,产业创新将带来生产方式的创新,将使长期劳作于有限土地上的农业劳动力开阔眼界,走出小生产的束缚,并且不断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头脑,形成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观念意识;通过市场销售网络,引进国际营销、国际贸易以及现代管理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搜寻、处理、运用市场信息作为产品生产的首要任务,将不断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第四,增长方式的适度转变。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然依托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这一过程又往往会导致对劳动力的排斥,致使产业增长方式转变与扩大城镇就业之间矛盾加剧。为了缓解这样的矛盾,我们要适度选择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实现增长方式的稳步转变;其中,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技术部门难度和成本较低,有利于扩大文化素质较低的劳动力就业;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技术部门,如一些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或者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改造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有利于扩大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就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引导,避免出现“经济增长快,就业创造少”的尴尬局面。
  第五,制度的完善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传统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凝固的农地制度、低效率的城镇土地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落后的城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模式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城镇集聚经济效应的发挥,而且难以突破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口门槛和外部综合环境门槛,导致我国城镇第三产业发展长期严重滞后。因此,要加快各项制度的改革,使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产生超出单个要素的聚合作用,形成有利于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宽松的制度空间。实现制度创新的重点是要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积极培育市场机制,促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第六,加强对第三产业的金融支持。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国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应该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大力扶持城镇第三产业相关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吸引国际、国内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资本化。以土地作为股本投入、以优势资源的市场潜力作为资本投入,换取产业建设的宝贵资金。政府通过向基础建设投资,提供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公共物品,创造吸引外资的良好环境;同时还可以利用BOT形式吸引外资,通过股份制进行市场融资,争取世界银行贷款等。另外,在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前提下,还可以吸引民营经济投资于中小企业,通过多方面资金的聚集,完成第三产业发展的资本积累。
  
  参考文献:
  1.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
  2.刘铮.城镇化障碍因素及路径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3(8)
  3.姜长云.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几项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7(6)
  4.曹宗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的作用及发展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4).
  5.郭彩霞.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9(12)
  6.辜胜阻,易善策,李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7.何建林,李慢.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机理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9(5)
  8.李炳坤.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标签:产业发展 城镇化 探讨 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