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文明礼仪 > 正文

生命的顿悟|诚信的顿悟400字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日本电影《入殓师》用一种柔和、温暖又不失幽默的方式对死亡这一人类永恒的文学主题进行了新的思考。本文拟通过几个不同的方面去解读这部经典日本影片,以便更准确地理解日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日本文化的独特内涵。
  关键词:入殓师;死亡;日本文化;生命
  [中图分类号]: I2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6-0241-02
  一、生命乐章的华彩
  《入殓师》在八十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荣膺最佳外语片,仿佛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的片海之中走进了观众的视野。颁奖典礼上的熠熠星光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退,而电影带给我们的精彩却定格在了人们的脑海中。整部电影宛若主人公小林大悟那优雅的琴声,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成为人生这首感人乐曲的鲜活音符,或低吟浅唱,或雄浑壮阔。而小林大悟仿佛一名优雅的乐队指挥,生命之歌在这里炫出了最美的华彩。影片保持了日本电影里常见的细腻和委婉,倒叙和插叙手法的运用让整部电影节奏连贯而又别具匠心,电影情节的掌控恰到好处。影片的主题看似平淡无奇,却通过巧妙地节奏掌控带给人深深的触动。 
  影片中有两个普通的物品成为整部电影情节贯穿的主线,那就是大悟的那把大提琴和那块小小的石头。从一开场便通过一场演奏会将情节的主线引出,紧接着乐团解散,主人公失落沮丧地和未婚妻回到了山形的老家。刚开始接触这份工作时小林脸上的诧异表情告诉我们,他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工作的。但生活要求他必须去面对,必须去尝试,这个时候主人公的内心已经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了。随后大提琴再次出现的时候,已是小林大悟的妻子无法接受他的工作现状而离他而去,他和社长及助理在公司用餐的时候。这次演奏是影片的一个小的高潮,也是剧情的转折,在大悟的琴声中,周围的人也开始了对生命的重新审视和思考,这个场面和小林在旷野独自拉琴的影像交替出现,大气舒缓而又略带忧伤的琴声再次引领观影者对人性和生命进行深入思考。而关于那块小石头的记忆,出现的两次都是小林和父亲交换的情景,而影片最后大悟在给父亲入殓时,从父亲指尖滑落的那块小石头再次让大悟在泪水中记起父亲昔日的面容。大悟怀着复杂的心情给父亲整理遗容,以一个礼仪师的身份送别了父亲最后一程,影片再次达到高潮。影片细节的处理上非常有特色,如入殓师在为死者入殓时的动作和投入的面部表情的特写,每次都会让凄凉的情景生出几分暖暖的温情。此外,逝者家属的前后态度的变化也是影片避重就轻的巧妙细节处理,无论是不屑还是侮辱的态度,在入殓工作结束时,逝者家属总是态度转变得十分明显,这样的细节处理给观众思想上一个缓慢的冲击过程,虽然没有形式上明显的张力,但却更能丝丝入扣地将观影者的心理和剧情融为一体,带给人别样的感动。
  二、永恒的温存与静谧
  《入殓师》这部电影在讲述一个个人生故事的同时,引领我们去重新审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浓重的抒情色彩通过小林大悟平凡的生活经历和细腻的内心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涉及了众多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往往取材于此类内容的电影总是呈现出一种沉重的话题气氛。影片的片名“入殓师”其实也是一种略带文化含义的翻译,其实它的日语原文“おくりびと”从字面意思上看其含义就是“送行的人”,所以才有关于这部电影的诸如“送行人”、 “礼仪师之奏鸣曲”、“为逝者送行的人”这些译名。不管怎么说,这些字面意思上的差异丝毫不影响我们对电影的整体认识,而电影的男一号演员本木雅弘则通过自己的细致入微的演绎,让整部电影的外在表现和主题内涵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影片虽然涉及了死亡这个看起来十分沉重的话题,但是在导演泷田洋二郎高超的电影语言艺术下,我们所感受到的是涤荡心灵的静谧和那份永远停留在心中的温暖情怀。中日文化的渊源让我们似乎比较容易日本文化中的死亡主题。人的一生是一个很奇特的生命历程,现实中的人们为了各自的目标在努力地奋斗着,抗争着,但是对于人生来说最重要的出生和死亡却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自己选择的。入殓师这一特殊身份仿佛就是人生的送行者,漫漫人生路终将走到尽头,在生命弥留之际人的态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微妙的变化,入殓师仿佛两个世界之间使者,在人生的最有一个驿站上,入殓师通过自己的特殊照顾,让逝去的人在默默的温情中走完最后一程,死亡在这里变的没那么沉重,而死亡在入殓师的手下也不再是生命的终结,虽然死亡是形式上的一种结束,但也在此被赋予了新的理解和内涵,成为一个新的开端。
  日本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特质便是注重细节,这也许与日本海洋岛国的地理环境有关,日本独特的岛国文化处处都透露着精致细腻的特征。从小林大悟为逝者化妆的细节刻画上,我们就能深切地体会到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特别是在入殓这种特殊的场合,每一个细节的刻画、每一个准确体贴的动作都会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感动,甚至让人对生命和死亡产生一种崇高的敬畏,也对入殓师所奏响的非凡乐章肃然起敬。死亡在这里不再是让人感到沉重和压抑的恐怖现象,它可以变得比生更优雅和超脱。电影始终没有离开生和死的主题,从小林放生的章鱼意外地在水中死去,到小林在桥头静看逆流而上的鱼而引发对生命的重新思考,电影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死亡,抒发对生和死的终极人文关怀。这似乎也是日本电影的一个传统,但在《入殓师》中却被发挥到了极致。日本电影似乎更乐于探索诸如生和死、爱与恨这样的永恒命题,但是它的格调却总是充满了温暖。《入殓师》这部电影的名字甚至有些让人生畏,而且影片自始至终的格调也是以冷色为主,但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却用沉静、平和的基调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更深刻的思考。这种清新从容、唯美优雅的风格似乎也是日本影片的一贯风格,从岩井俊二的《情书》,到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从佐藤纯弥的《追捕》再到冲田修一的《南极料理人》,日本电影总能在从容与唯美中触发我们心灵深处的温情感动。
  三、生命的顿悟与超越
  文学艺术作品中死亡从来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往往无法坦然而冷静地面对生命的死亡这样一个事实。在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上,如何使人从忧伤和困顿的姿态中抽离,让人从对死的接受中引发对生的思考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而《入殓师》这部电影则通过生者对死亡的尊重,来宣扬一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爱,并通过这种爱与死的情感交融引发我们队生命的顿悟和超越。
  影片中入殓师与逝去的人的关系其实就是生和死的鲜明比照。入殓师温柔而崇敬地为逝者整理遗容,帮助他们完成最后一段宁静和美的历程,这个过程本身就透射着每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一个沉重而又严肃的话题。生命的终结和消逝必然带给我们无尽的伤感与悲怆。但是在《入殓师》这部电影中,生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死亡似乎成了生的一种另外的形式而被延续。生和死之间并不是用不交汇的两个世界,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二者之间的情感而变得超越了一切外在形式。这段特殊的旅程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带走有质的行李,而唯独有爱可以随逝者而去并与生者同在。入殓也是逝者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享有爱的过程,它也给生时所有的恨与爱一个和解的机会,让恨最终转化为了爱。小林大悟本身的经历就是如此,从小便被自己的父亲抛弃,以至于长大成人的小林甚至回忆不起父亲的容貌,对于父亲小林大悟是怀着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但是得知父亲临终时是孤独一人,他最终选择了用入殓师的方式送父亲最后一程。也正是通过最后一次父子的这种特殊的经历,小林也明白其实父亲是一直牵挂着自己的。
  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在《入殓师》中成为最后一次爱与情感的机会,而且这种爱不仅仅存在于亲人之间,因为生命逝去而令人涌出的同情和自怜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超越了家庭的范围局限。小林在期初接触到入殓师的工作时,表现出极度的不适与低处,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在感受到死亡的冰冷与恐惧后,他急切地需要从现实中感受生命的温度,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他对生命也有了重新的思考,对生命也有了追求与热爱。影片中入殓师的每一个动作都细致入微、小心翼翼,仿佛在呵护出生的婴儿一般倾注了极度的安静与轻柔。中日文化都强调入土为安,逝者最后一程走得安详也是圆满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就像影片中反复穿插的小林在旷野拉奏大提琴的片段,在悠扬的琴声中孤独的个体与广袤的大自然进行着充分的交融,人类本身就是广阔天地的一部分,从生到死的历程就如同季节的自然更替一样,自然安静而又美好。影片为我们展现了七位不同的逝者,仿佛七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都表达着理解宽容和珍视情感的主题。七个故事各有侧重却在入殓师的相同的大背景下殊途同归,向我们讲述着与生命和死亡有关的深刻哲理。
  总之,《入殓师》这部电影用散文式的结构,通过环境与心理的侧重表现来营造营造意境感染观众。通过人生存的不同层面,揭示人存在的不同状况。影片用看似缥缈的虚无意境将人类自身永恒的哲学命题――死亡带入我们现实的生活。并在充满美感与诗意的镜头语言中让我们重新领悟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影片通过艺术家般的入殓师的双手,让我们在一种静谧和厚重中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立川昭二,日本人的生死观[M],东京:筑摩书房,1998年
  [2]、凌洁,入殓师:因生命最初的热度而感动,观察与思考,2009年第13期.
  [3]、王勇,日本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3月.
  [4]、土居健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年6月.
  [5]、田晓虹,读解日本,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11月

标签:顿悟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