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五年级日记 > 正文

像鸟儿一样守候 鸟儿拼音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行走在日见富饶的大地,绵延的高压线钢架间,总能发现三三两两的鸟窝点缀其间。喜悦总是难免的。我对鸟窝有着异样的亲切感,这源于幼时的我曾和一大片树林同长在荒漠的沙地里。好像树林总是绿的,绿树间又总有鸟窝高悬,鸟窝边始终有鸟儿临风盘旋。给我极为贫困的少年时代平添了许多乐趣。
  记得一次我攀到树梢,想去看看鸟窝的究竟,坚挺的树叉在风中轻轻摆动,窝中的两只小鸟惊讶地看着我和它们一同摇曳于风中,我们都没有害怕。那就是我的摇篮了。不过,钢架间的鸟窝断不会摇曳风中的。鸟儿踞于钢筋铁骨之上兀自发呆,模样绝对怅然。尽管它落脚于可靠的港湾,生活中有一份难得的安定,但没有了绿色和风中的律动,仍然挥之不去远离故土的失落感。人的所有遐想最终都会皈依到自身,我便如鸟儿一样失落了。在异乡行走20余年,早已成家立业,安身立命,我的灵魂却已渐行渐远。
  一位很沧桑的大作家说过,所有埋葬过自己血亲的地方都是故土。这句话冷硬而且腥气。我宁愿理解为所有魂牵梦绕的地方都是故土。我喜欢把自己标榜为一个彻底的漂泊者,处处为家,处处无家。对异乡异域的饮食起居、风土人情的普适和泛爱,也助我窃来一些洒脱。然而我深知,也只有我深知,我本质上仍然是一个魂有所牵梦有所绕的人。
  准确地说,1978年2月我作为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走进江苏徐州师范学院(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此前,曾有人好心劝我放弃,待来年考一个名牌大学。我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幼稚的我认定人们趋之若鹜的那些名牌大学与我无关。原因很简单,先前我曾被一首抒情诗《接班人之歌》深深打动,而诗的作者就在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更重要的是他还是我的同乡。仅这点感情的粘带铸就了我对母校最初的向往,这颇有些一见钟情暗将心许的味道。我庆幸自己当初的坚定,以至12年后和当年的同桌、今为知名作家的龙吟兄偕一批叱咤风云的青年学子聚于京华,听到他们惊讶赞羡同门学友们学养深厚富于创造时,真有同学当道我升天的飘飘然,眼光自上而下一一看过,那感觉……不说也罢。毕竟那时还年轻,现在应该虚怀若谷了。
  浩劫过后,百废待兴。那真是一个鲜花重放的年代。我至今依然惊奇于母校何来那么多奇葩异卉,含天地日月之华,秉人间青春之诚,像花儿一样等待于一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下子让人目不暇接起来:仁厚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睿智的,则如醍醐灌顶,风清月明;或长枪大戟断然一喝;或惊鸿照影伶然一顾;有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有挑灯看剑梦回连营。知识的丰富和风格的多样蔚为奇观。好像那么多的生命历经十数年、数十年的磨难、积淀,全是为了这一段因缘。感谢造化,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向我洞开命运之门。我这个小小的花骨朵流连其间,如风行于萍,鱼游于渊。感谢我的师长们,为我们这些小花骨朵消得人憔悴。一个师长犹如一个以心作炬的丹娘,我便沐浴在一片光明之中了。
  大凡改弦更张的年代,往往搀杂太多的悲喜交加。在阳光明媚的教室里,我们耳濡目染几乎全是悲剧。这还不算,还要追逐到影院、剧院,男女同学都带着手帕,真是如痴如狂。回来必定吵成一锅粥,有论战,有独白,也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悲剧的内容大都与爱情有关,长此以往,男同学自然对爱情去掉了许多幻想成分,女同学则更加守身如玉。这大大减少了青春作伴的浪漫,莫名其妙的念头好像就没有过。一位哲人说,苦难比欢乐给人的东西更多。这话在我们身上验证了。苦难是人生的底蕴,我们有幸把这个底蕴经营得很厚,有了别样的眼光和心情,再多的挫败和瓦解,与我何忧?一个强有力的时代必定要给它的宠儿打上烙印,我想我们这一代人的烙印大概就是与古为邻的人文精神了。
  我是一个本质上浪漫而没有浪漫机会的人,但我毕竟拥有过秘密。在曾经沧海以后,我依然固执地认为当年许多个黄昏,走出校门沿北墙东行约150米向南拐角处,从一只更年轻、纤细的手里接过的瓜子、包子和随便什么小零食,是世上最美味的东西。这只是一种感觉,但我一直坚决地认定这是现实。就像毕业分手时,我留下的一首诗中说的那样,“我是一滴水,渴望回到大海”,言之凿凿,其实还是一种错觉。母校才是海,中文系才是海,77级(2)班才是海。毕业了,我便是一滴游离大海的水珠,片刻间蒸发。岁月如炽,能保持些许湿润已属不易,恐怕再也难以成珠,渴望怕是永远渴望了,只好任由魂牵梦绕去吧。
  踞于钢筋铁骨间兀自发呆的鸟,何尝不是一种执着的守候,守候着绿色的故土,守候着故土上的森林和穿梭林间的季风。
  那就让我像鸟儿一样守候吧。

标签:鸟儿 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