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培养人的主体意识的基本途径是 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策略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关键词]主体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18-01   一、当前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镜头一:上课铃敲响了,一位老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个个无精打采,一副懒散的样子,上课的激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上课提问时应者寥寥,这位老师无可奈何,只能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这堂课死气沉沉,效率十分低下。
  镜头二:这是一节示范课,教师设计了许多琐碎的问题,师生间一问一答,似乎效果颇好。几个学优生在课堂上频频举手,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只能旁观,学困生更是雾里看花、糊里糊涂。而教师还是按照自己预设的“教案”惟妙惟肖地表演着,老师好比“导演”,学生则是“演员”,可谓配合得天衣无缝,整节课一帆风顺。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反思:从以上情境,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的课堂状况。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变成“听众”、“记录员”、“演员”。有的老师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是停留在表面,导致课堂沉闷、低效,学生对学习没有热情,没有兴趣,完全丧失了主体主动的意识。针对目前的教学实际,要让课堂从低效走向高效,必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拜的偶像,学生往往敬畏老师,导致师生间缺乏平等交往和相互交流。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必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将激情、微笑、爱心带进课堂,营造出宽松的课堂氛围。
  1.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教师要放下“严师”的面孔,真心地走近学生,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亲切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理解、信任,使学生充满自信,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从僵化、沉闷走向和谐融洽。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参与探求知识。
  2.巧用激励机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赞扬与激励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评价学生时,多一些赏识和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优秀的学生多用:“你说得真好!”“太棒了!”对于反应较慢、自卑的学生,要耐心地给予鼓励:“别急,慢慢说!你能行的!”“瞧,你说得多好啊!相信自己,好吗?”这些友善的语言评价,会使学生极大地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肯定、激励,有了自信,才会在心理上真正接纳老师,与老师成为朋友。通过师生彼此间交流沟通,课堂气氛才会融洽,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
  (二)鼓励学生质疑,调动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实践证明,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问题比教师设计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这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鼓励学生“敢问”,帮助他们树立敢于质疑的信心和勇气。其次。使他们“会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文眼”,即课文的题目.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等人手进行质疑。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三册第七课《有趣的发现》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紧扣课文题目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这个发现有趣在哪儿?”还有学生说:“这是谁发现的?”又如在教学第九课《青蛙看海》一课时,引导学生提问:“青蛙生活在池塘里,怎么能看到海呢?青蛙真的看到海了吗?”让学生大胆猜想课文内容,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灵感,充分挖掘出他们的巨大潜能,知识在不断质疑中更新、累积,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面对课改,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多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出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打造出高效课堂。
  (责编 黄鸿业)

标签:主体 意识 培养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