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语言学概论_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秦观词中的借代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我国古典诗词中借代这一用法通常被修辞学家仅仅作为一种修辞格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代表作进行分析,说明诗歌中看似数量庞大,无迹可寻的借代,实际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归纳为几个借代原则;它是诗人们把日常语言中常见的某些借代通过心灵慧眼进行了提炼和拓展,从而创造出的鲜活的意象。
  关键词:秦观词,借代,认知语言学,修辞学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1.修辞学中的借代
  传统修辞学认为借代是一种纯修辞手段。通常被定义为“借用与本体事物相关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的一种修辞格”[1]。比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是用“旌旗”这一专有名词来代替军队或者武装力量,是具体代抽象; “读点鲁迅”是借作家鲁迅来代鲁迅的文学作品,这是用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传统修辞学研究更多关注的是词格的划分以及新词格的发现。例如借代通常被根据借体与本体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分为旁代、对代两种。这种从修辞和语言的角度来看待借代的研究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修辞学家们仍然有一些基本问题并未涉及到。比如,借代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也大量存在,难道人们运用它只是为了达到更加巧妙的表达效果?亦或是我们在对事物进行认知的时候就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借代这种思维模式?
  2.认知角度的借代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借代进行了研究。作为认知概念的借代,就是通过某一事物内部较突出和教清晰的一部分来指称和理解该事物的全部或该事物内部另外的较模糊的部分[2]。例如:
  远处走来几个红领巾。
  (始源:红领巾;目标: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借代:部分代整体)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把借代列为除比喻之外的另一个理想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的结构原则[3],可见其非常重视借代的认知作用。诗歌中的借代便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对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作品分析为例,传统的词评家有以下评价:
  “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异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不袭其貌。”[4]
  “少游词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5]
  “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6]
  上述评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只有词评家才能体会到的非常玄妙,非常印象派的感悟。那么秦观所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真的远离普通人的生活,其中的诗歌意象难以被普通人所欣赏吗?本文将通过以下论述解答这些问题。
  3.秦观词中的借代
  3.1 部分代整体
  这是一个在日常语言中频繁运用的借代原则,它反映的是我们在言及某物时,有时并不直接言明该物,而是用该物体某一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来指称它。比如:十年后他回到母校见到的都是新面孔。这个例子是用脸来指代人,是最常见的部分代整体。。
  在秦观的作品中,也有不少“部分代整体”的例子,例如:
  他的词《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中,始句“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描写的是一位女子登上连着园林的小楼,往下看到人们都骑着马纷纷去春游。“绣毂”的“毂”指的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它是车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就是用部件来指代车。“雕鞍”是精心雕刻的马鞍,是可乘之马的重要部件,这里指代马。
  3.2 典型代一般
  这也是我们在日常言语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借代原则,它反映的是我们习惯于用某类事物的典型成员指代同类事物中的其他非典型成员。例如:孤单无聊的生活使得那个王老五终于下决心要尽快找个媳妇。“王老五”是单身汉中的典型,这句话是用这一典型来指代一般的单身汉。这一借代原则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一致。用典型代一般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多的是人们的一种认知和思维定式。
  这一借代原则在秦观的词中也有体现,更具体来说,它在秦观的词中是以一种变异的形式出现,即“历史典故代眼前事件”,例如:
  “桃源望断无寻处”是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中的句子。“桃源”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一个躲避战乱的世外乐土。这里秦观用它来指代自己心目中能够使他逃脱被贬谪之苦的理想的避难场所。
  3.3 特征代物体
  用某物体的特征来指代该物体也是经常体现在语言学中的一个借代原则。人们在认识一个物体的时候,通常留意它有哪些特性,有时某一特性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人们只记住了这一特性而忽略了其它。比如,有一位著名歌星,不论在任何场合下都以甜美可爱的小姑娘形象出现,因次被人们成为“小甜甜”。
  秦观的词中也运用过这一借代原则,比较典型的一处是:
  《千秋岁?水边沙外》的结尾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表达的是春光已逝,落花飘零,诗人心中的愁苦像海一样深。“飞红”即飘落的残花。该句中用“红”来指代花,因为很多美丽的花是红色的,它是花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特征。
  3.4 地点代人
  用人的居所、籍贯等与人相关的地点来代人也是一个使用频繁的借代原则。一种开玩笑的说法是“你是你所居”,虽然这只是戏言,但也反映出人们思维中确实存在一种将人与他周围的环境及他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看的趋势。人们会将一个住在红砖瓦房里的人想象为一个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低的人;同样,会将一个住在高级公寓里的人想象成一个高收入,穿名牌服装的白领。
  在秦观词《满庭芳?山抹微云》中的一句就运用了地点代人的借代原则: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秦观在这句词中用了杜牧《遣怀》诗的典故:“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青楼”即妓院,这里用来指代居住在青楼里面的女子,即妓女。
  秦观的代表作中的借代可以归结为以上“部分代整体”、“典型代非典型”、““特征代物体”及“地点代人”四个借代原则。这些借代原则都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结论:本文比较了从修辞学角度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研究借代的差异。在修辞学家眼里,借代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格;在认知学家的眼中,借代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更大量地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学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借代只是日常语言中平实借代的拓展,而后者的产生又根植于人们大脑中大量存在的借代原则。
  
  参考文献:
  [1]濮侃.词格比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45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80
  [3]Lakoff, George,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5]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6]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标签:借代 语言学 认知 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