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校园作文 > 正文

窗|《窗》阅读答案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窗:墙壁上通气透光的装置。    窗帘:挡住窗户的东西。   ――《新华词典》    古时,窗大多没有窗帘;现今,人们将遮光的任务交给了窗帘。有趣的是,在我的卧室之中,窗帘似乎早已成了摆设。清晨,我趁着太阳还在熟睡时就已来到学校;晚上,我在路灯的仪仗队中穿梭回家。总而言之,我在家中时,外面的世界总是漆黑一片。最后,我将那条老而无为的窗帘“辞退”了,留下窗子和玻璃在那里坚守岗位。
   某个夜晚,疲惫的我抬起头,舒展筋骨,突然发现空中那轮久违的明月。月亮圆溜溜的,院子在它的恩赐下换上了新衣,熟悉的一切多了几分朦胧。哎,月啊,你在城市辉煌的灯光下失去的光芒,却在一扇窗户中被点亮!是因为光辉暗淡,因为被人冷落,所以你哭落一地寒霜吗?
   窗与窗帘的关系容易走向极端,要么窗帘挡住了窗户,独自占尽风光;抑或是窗帘缩成一团靠边站,让窗户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风采。而窗与月的组合却是相互点缀的。它们虽然在空间上相距甚远,但却可以超越时空的阻隔而彼此结合,成为一幅深藏玄机的画卷。
   其实,对于这种景色的喜好并非我的首创,古已有之。《三国演义》中关羽在一柄残烛,星辉月光之下夜读。美髯飘忽,气宇非凡,这一场面深深打动了华歆,使华韵放弃了烧死关羽的念头,没有让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中途夭折。大诗仙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中那皓洁的月光直照床前,诗人望着窗中月回忆故乡,这是多么惬意的事啊!或许今后我会漂泊异乡,也会在窗下赏月吧。但现在还在小城之中转悠的我,怕是没有与诗人产生共鸣的经历。
   喜欢一个人在月下窗前读书,感受那寂寞的月光和诗一般的情景。月是无私的,她与太阳一样会均匀播撒光芒。我不求满世界的月光,只要一窗的月色便好!
  
  学校:湖北省沙市中学
  
   题记一般交待写作缘由,创设环境,或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其特点是意蕴丰厚,情味绵长,开宗明义,简洁明了。此则题记,似乎预示要以窗、窗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写作主要内容,但从标题和全文内容来看,颇似“蛇足”。
  
   “月亮圆溜溜的”。但见其形,尚未见色,就被“院子”“灯光”喧宾夺主。何不接着写“它”洒下了满院清辉,“它”让窗外的一切多了几分朦胧,还有它无尽的心声……
  
   首段写窗帘“成了摆设”,窗与玻璃“坚守岗位”;本段又写窗帘“靠边站”,窗与月“彼此结合”。作者对窗帘的情感究竟是赞扬还是嫌恶呢?
  
   关羽夜读,既是“一柄残烛”,就与“月光”关系不大,与文题“窗”就更是毫不相干了。再者,从小说《三国演义》中选例,定为“古已有之”,是不确切的。倒是可以从窗外人看窗内人,而窗起到了独特作用的角度着手。
  
   尾段是全文的精华所在。可惜,前文的诸多内容,涣散而矛盾,并不能通达结尾展现的主题。
  
   总评:总评:作者的立意是好的,想把自己钟爱的一方小窗,放在月光柔美的背景下,来一番写景抒情,还像钱钟书先生那样谈一些对窗的感悟。但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有些片段偏离了主题;二是行文思路不顺畅,段与段之间既无语言的过渡,又无意脉的衔接。第一段写窗、窗帘、玻璃,第二段突然写月,第三段又提到窗帘,最后把窗帘不管了,把窗也淡化了,一心谈赏月。写景阐理抒情类文章,学生一要加强主题意识,二可多贴近生活现象来写,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关于窗的、引人遐想的画面的。
   特别想说一下的是,不知从何时起,好多学生喜欢在文章开头加上一个“题记”,似乎这样就很新潮,就能取悦于读者或阅卷老师,殊不知文学大师们的文章并不靠什么“题记”来吸引眼球,却永不过时,光耀千古。
  
  (诊断人:黄春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