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协议书 > 正文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与对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为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却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融资难的原因,探索解决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成为当前一个重要举措,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道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问题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至2005年10月底,中小企业总量在4000万家左右,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20万家。目前,中小企业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国家税收的5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此外,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新产品的80%、专利产品的60%都来自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助推器。但随着中我国中小企业的日益发展,融资困难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中小企业继续发展的一个难题。统计显示,现阶段我过中小企业融资依然以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但现阶段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中小企业得到贷款的难度远远高于大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贷款被银行拒绝的数量和次数逐渐减少。
  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和国家信息中心相关调查公布的数据显示60.5%的中小企业没有中长期贷款,81%的中小企业认为1年内的短期贷款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症结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利于就业的增长和劳动份额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的上升,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小企业发展目前最主要的障碍是金融支持严重不足。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金融支持都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金融体系形势不利
  中小企业之所以得不到金融支持,和当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以四大国有银行和股票市场为主有关。由于上市成本以及上市以后信息公布的成本,对资金需求量相对小的中小企业来说都是太高,因此,股票市场对绝大多数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来说,不是合适的制度安排。至于银行,由于中国的银行以四大国有银行为核心,而一般来说,大银行较难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首先,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信息成本比较高。当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侯,要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资信审查;贷款发放之后还要对所放贷的资金的运用情况进行监督、监察。这些既依赖于企业的管理水平信息,也依赖所掌握的关于企业从事项目的质量信息等。由于大银行的规模大,必须采用多级的分支行代理体制。可是,大银行这种多级分支行代理体制所带来的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大银行分支行的工作人员经常会随其工作业绩的优劣而产生职务流动和升降。因而,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很难对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建立起足够的信息积累。同时,即便是这些地方分支机构的银行职员能够了解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他们向其上级机构传递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的渠道和路径也不畅通,信息难以直达,或不具有说服力。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没有上市公司那种制度约束,企业信息披露不足,生产经营信息缺乏透明度。这种经营信息的不公开性,造成在贷款时银行分支机构的经理人员很难向其上级证实企业的信息和信誉。
  其次,当大银行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资金的交易成本较高。在我国,大银行集中的资金量比较高。与此同时,大银行发放贷款的审批链条长、审批环节多、审批程序复杂。当银行将一笔资金贷出时,贷给大项目和贷给中小企业的小项目,其交易成本大不相同。例如,同样额度资金,如果分散地放贷给多个中小项目,就必须按照几乎同样复杂的程序进行多次审批,逐个将每个相关的中小企业进行核查审批。但是,如果把这一笔资金时,贷给一个大项目,只要进行一次复杂的审批程序。由此可见,单位资金分摊的交易成本相差甚远,贷给中小企业的单位资金分摊的交易成本就比较高。
  另外,大银行资金庞大,它们拥有更多的放贷机会,其客户非常充足,所以它们常常会忽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这也造成了很难与中小企业建立紧密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很难解决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者之间仿佛隔了条鸿沟。因此,大型金融机构倾向于较少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二)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不好
  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首先是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以及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据调查,有80%的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或没有会计报表。此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等情况,因而其资信等级不高。由于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不愿冒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其次是企业寿命周期短。在美国每年有50多万人创办企业,而其中至少有40%的人所创办的企业当年倒闭,80%以上的人所创办的企业不5年就倒闭。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指出:“中小企业的存活率很低,即便在发达的美国,5年后依然存活的比例仅为32%,8年后为19%,10年后为13%。”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周期可能更短,看看央视标王孔府宴酒、秦池轰然崩塌“要赔全赔,要赚却只赚利息”,严重的风险与收益如此不成比例,要想得到外部融资,确实相当的困难。
  最后是缺乏一个完善的全国范围的社会信用体系。全国范围内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缺乏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关键原因。这种不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导致较高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授信成本。而银行体系高度集中、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合适的中小银行,也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突出的原因之一。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企业的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人才缺乏等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三、现有解决方案不能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学术界也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多方面的政策建议,但却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一)上市融资不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当前,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如所谓的“二板市场”,这种方案不能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这种方案只能部分地解决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在我国经济中占有大份额的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他们却是这一政策的二等公民,所以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上市融资方案对其没有任何帮助。
  (二)设立专门部门无法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近年来,为方便中小企业贷款,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部门,督促他们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可是,由于交易成本和信息等问题,由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费用较高。如果为了履行国家政策,强求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必然为这些银行施加了 “政策性负担”,形成新的问题。
  (三)信誉体系建设短时间内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目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济中尚存在许多扭曲,市场竞争还不充分,已经建立的中小企业商业信誉评估体系,尽管能够推进信息的收集和分享,但是与其相关的各种信用体系和社会公正机制不健全,不利于完善的传递系统和信息生产的建立,所以这一方案至少在短期内难以奏效。
  由此可见,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银行在对待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时,一定要放弃原有的以物品抵押、财务数据分析、质押为核心的交易型贷款评价模式,转而以一种更为灵活的,基于对贷款申请企业软信息长期全面了解的关系型贷款评价模式为代替。
  (四)贷款担保机构不能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万能钥匙”
  为了便捷中小企业的融资,在政府的参与下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但是,除非贷款担保机构有能力、有动力对使用担保的中小企业进行监督、鉴别外,担保方案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信息不对称问题,只是将风险从商业性金融机构转嫁到国家或政府身上,这样的结果可能会造成担保方的损失,或担保方案的失败,从而使出于“一片好心”的贷款担保机制的夭折。
  
   四、通过关系型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融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提高融资渠道的顺畅程度。目前,关系型贷款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的便捷之路。
  关系型贷款是一种有助于增进银企双方价值的金融中介活动,相对于交易性贷款来说它更加依赖于一些不易量化、不易指标化的软信息进行贷款风险的评定,也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对于那些处于成长期,财务报告不透明,可抵押质押物品相对较少的中小企业来说,关系型贷款是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改善企业融资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
  银行资金转移定价模式是通过建立总的资金调拨中心,向资金的提供方支付利息,同时向资金的使用方征收利息的一种资金管理模式简称FTP。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资金转移定价制度可以很好地使各分支行的管理任务单一化,从而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去了解辖区内的企业,深入企业的运营内部,为有效地实施关系型贷款并收集真实可靠的信息。
  (一)资金管理模式的改变对关系型贷款的促进作用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往来主要包括联行汇差资金和调拨资金两个方面。总行和分行根据各自的资金状况,以同业市场利率或中央银行公布的标准利率为基础,分别制定辖区内资金划转价格,即通常所说的调拨资金利率和辖区内联行利率。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一方面,各个分支行迫于完成存贷款新增指标、利润指标等任务的压力,在大力吸收存款的同时,还必须抢先放贷,为资金寻找出路。其结果是,总行和分行都在不同程度上承担了流动风险和利率风险,这就造成了各分支行不能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来管理贷款质量或低成本的存款,也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来了解自己辖区内的企业的各种情况。
  银行完善FTP体系可以有效的将利率风险、流动风险从各分支行剥离并集中在总行的资金管理部门,各分支银行只对信用风险负责而不对利率风险和流动风险负责。这样将使各分支行的管理目标清晰化、明了化、简单化,于是会让各个分支行有精力、有能力、有动力发挥自身地优势,能更全面、更好地了解其辖区内的众多企业信息,特别是那些对关于一个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来说至关重要的软信息。
  (二)净收入核算方式的改变对关系型贷款的促进作用
  推行FTP体系前,分行的净利息收入等于计息负债业务的利息支出与计息资产业务的利息收入之差,其中,与总行间的上存、下借业务以及联行往来业务都属于分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而推行FTP体系后,分行的净利息收入等于每笔业务产品利率与FTP价格间的FTP净利差之和。这样一来,各分支行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就会主动去寻求低成本的存款和高收益低风险的贷款,显然关系型贷款便是各分行应该实行也必须实行的有效方法。因此,现阶段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完善和准确的资金转移定价制度是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宜主编.经济管理学科前沿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6
  [2]李伯涛著.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与财政对策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07
  [3]黄泽民主编.中国金融运行研究 2006-2008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2
  [4]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编.理论茶点大家.广东出人民出版社,2009.08

标签:对策 中小企业 融资难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