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作技巧 > 正文

【小学数学知识应用生活化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教学初探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在学生周边发生事实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如何才能做到这样教学效果呢?我就谈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所采用几种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问题,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还原给学生,并且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创设的情境,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元角分"时,教学生认识了元、角、分是人民币单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后,设计一个游戏:模拟了一个商店,请一名小朋友当售货员,其他小朋友是顾客,用复印的人民币来买东西。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里,学生轻易就巩固了知识,进一步认识了"元角分"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在活动中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又如: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活动情景:让一名学生当顾客,另一名学生当营业员,现在顾客有537元人民币,他选购的商品总价为198元,由于他没有零钱,就付给营业员200元,营业员根据他所购买商品总价又找回2元,这时顾客还有339元人民币。提炼出数学算式:537-198=537-200+2=339元;如果营业员原有885元,现在又收回收198元,现实有人民币1083元,提炼出数学算式:885+198=885+200-2=1083元。购物对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事情,在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活动情景,并且从活动中提炼出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的算理,既抓住了教学重点,又引导学生轻易突破了教学难点,理解"多加了要减,多减了要加"的道理,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具有非常紧密联系。?
  二、提供活动空间注重动手操作。?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我在教学"加法含义"时,就安排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1、学具操作:根据课本课例要求让学生进行学具摆放操作,⑴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操作。⑵操作"并"在一起的含义。⑶两堆"圈"在一起的操作。经过学具操作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以班级实际练习:⑴各组女生站在一起。⑵各组男生站在一起。⑶男女生站在一起。让学生体验"众"、"多"的含义。为"加法"含义的理解增加许多体验。?
  2、探索规律:以上学习与操作的基础上,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加法的含义。学生对加法含义的了解自然是水到渠成。?
  3、应用延伸:两小组合作,一个小组9人,一个小组12人,面对面地坐,要求把两小组的人数合并起来。分别列式:9+12=21或12+9=21同一情景用两个算式表达,结果是一样的。安排这样的教学活动,一方加强对"加法"含义的进一步理解,另一方渗透"加法交换律"的思想。?
  经过学具操作,体验"合、圈、叠",等形象的操作,将"加法"的含义深深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三、创造生活实际问题加深数学知识理解。?
  数学实践活动的创设要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通过老师的引导,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也动手设计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引导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交流,找出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强。例如:我在教学完长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就让学生亲手测量学生自己的笔盒,首先测量笔盒的长、宽和高;然后计算笔盒的表面积;这一实践活动综合了测量、计算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当学生在教学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我就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例如,我在教学了"按比例分配"的数学知识后,让学生根据各户的用电数量,帮助算一算自己住宅楼每户居民应付多少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小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教师主要做教学与生活的有心人,就处处存在引导学生巩固新知识积累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活动 ,在这样的生活实践活动中既能极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活动中的愉快氛围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以学生作为材料体现亲和力和生活性。?
  要想让学生不死读书,读死书,真正能在课堂里学到有用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将数学的知识生活化,这样,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就不能局限于运用文本材料。在教学中多用来自学生的材料会对学生有更大的亲和力,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具有生活性。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尽可能地让学生有最多呈现学习材料的机会。教师出示开放式的条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积累,根据要求编题。例如我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 "笔算乘法练习"时,就让学生每人出(四道)一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式题,并选出其中自己认为出的最好的一题写到黑板上,让全班同学共同分受自己的杰作。结果按照学生的意愿可以将自己编的式题分成四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按类进行演算并总结计算方法,在这一片断教学中,学习材料完全来源于学生自我需要,题目是他们自己编出的,并将学生自己出的有效的习题用足用够。这样一来,让学生有足够量的练习,并且不会让学生产生重复练习的厌烦心理。同样的题目多次的练习,并经过认真分类→计算→归纳(方法)→验算,使学生不但在练习中掌握了计算方法,而且体验到了自己参与教学的快乐。达到课堂教学愉快化的教学目的。
  

标签:初探 生活化 数学知识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