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作手法 > 正文

朝耕写作手法

时间:2017-03-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朝耕写作手法

新雷张维屏范文一:浅论张维屏的诗歌创作

浅论张维屏的诗歌创作

作者:戚薇

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5期

【摘要】:张维屏是近代重要爱国诗人,也是岭南文化的代表人物。张维屏少年闻名,中年为官,晚年归隐。张维屏诗歌数量多,类别丰富,大致可分为恬淡清新的山水田园诗、沉郁沧桑的宦途诗、厚重感怀的咏史诗、激昂愤慨的爱国诗歌四类。其中以爱国诗歌成就最高,张维屏冲破传统诗歌禁锢,开拓了时代的新风。张维屏晚年诗风的新变也直接影响了其弟子和后辈诗人,在古近代交接的岭南诗坛上,有着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张维屏 诗歌创作 诗歌类别

张维屏字子树,号南山,广东番禺人。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卒于咸丰九年

(1859),是岭南诗派的代表诗人,“乾隆秀才、嘉庆举人、道光进士、咸丰老渔”可尽括其一生。张维屏年少颇负文名,科举之路坎坷,为官清廉爱民,后因厌倦官场黑暗,辞官归里。晚年亲历国灾民难,作有许多爱国诗篇,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

张维屏传世诗歌数量大约有2100首左右,以爱国诗歌著称。他的诗歌大致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宦途诗、咏史诗和爱国诗四种类别,各有千秋。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诗人一生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一段特殊历史的时代变迁。

(一)山水田园诗

张维屏的山水诗在350首上下,占其总诗歌量的六分之一。张维屏的山水诗颇具特色,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浪漫气息浓重。他深受陶渊明、李白的影响,寄情于山水田园中。张维屏用他那观察入微的独到工力和写景状物的纯熟技巧,将如画山水尽显笔下。

《晓望太湖》

琼云倒泻玻璃天,白鸾飞破包山烟。

谁能直跨洞庭脊,唤起老龙耕玉田。

蒙蒙三万六千顷,红镜徘徊素波玲。

翩然七十二芙蓉,齐整鸦鬟照娇影。

我家远在南海头,临风洗眼销羁愁。

灵威丈人拍手笑,笑我废书成浪游。

吁嗟乎,人生当学鸱夷子,报国功成乐忘死。

五湖浩荡一扁舟,载得美人泛烟水。

不然大呼道人携笛来,铁虬一吼青冥开。

便骑赤鲤踏波去,御风游戏金银台。

这首诗作于嘉庆十三年(1808),张维屏赴京会试下第南归途中。开篇前四句用“琼云倒泻”、“白鸾飞破”、“洞庭脊”、“三万六千顷”、太湖七十二峰等勾勒出太湖的浩瀚无际、壮丽磅礴,给人大开大合,一气流注的感觉。后四句用灵威即令威丈人取书,范蠡功成身退、范蠡载西施浮游太湖的典故和“铁虬”、“赤鲤”、“金银台”的传说,以浪漫的笔调,表达了对功成身退生活的向往,豪放飘逸,想象丰富。抒发豪迈奔放的感情,流露出对自由的狂热和追求。

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为了表达自己喜爱自由之情,借用传说典故,塑造出仙境之感。这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楚辞的风格,加重了诗的浪漫主义色彩。明显可以看出受到李白歌行体诗歌的影响,整体风格和内容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极其相似。构思奇特,运用了比喻、夸张、联想等手法,使全诗飘逸洒脱,极具气势。

张维屏的山水诗极富浪漫气息,他的田园诗则清新恬淡,明白如话。颇有陶渊明遗风。

《小憩田家得句》

夜绩朝耕课子孙,高低茅屋自成村。

竹林阴合孤烟细,涧水流分众瀑喧。

能使劳人生静念,即从尘境悟仙源。

无田我亦思归去,白石清泉闻此言。

这首诗,首联中“夜绩”是指夜间纺织,“课”是教授的意思。夜间纺织早晨耕田还教授孩子知识,高高低低的茅屋组成了一个村子。颔联用“竹林”、“孤烟”、“涧水”等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前半段用白描的手法写田家生活起居和小村自然环境。颈联中的“劳人”原为忧伤之人的意思,这里是诗人自指。让我这忧伤的人生出静念,从尘境中领略的仙源的感觉。尾联是从苏轼的“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游金山寺》)化用而来,没有田地“我”也想回归乡野,此刻也只有白石清泉知道“我”这种心情。后半首表达的是张维屏的归隐之念,有种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感觉。语言质直,写景抒怀的次序井然,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官场宦途诗

张维屏为官十余载,长期的困顿不得志,频繁的流迁生涯,使张维屏对人民痛苦的同情逐渐加深。张维屏的宦途诗体现了他的为官情怀和思想感触,也是对当时官场不平的一种记录。

《雀角曲》

雀角雀角,善穿尔屋。鼠牙鼠牙,能破尔家。劝君听讼师言,嗦人兴讼开祸门。祸门开,讼不息。两造费钱,雀鼠得食。

这首诗是《县言》十首中的一首,这首《雀角曲》说的是讼师包揽词讼,敲诈勒索,危害民间的现象。写出了刀笔吏的恶毒贪婪,奉劝人们不要上当受骗。以雀角鼠牙来比喻讼师,抓住其贪婪狡猾,无孔不入的特点,生动形象,非常的贴切。

《雀角曲》的创作手法是模仿《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表现的是女性为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爱情尊严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的抗争精神。两首诗整体上的艺术特点是:善用比兴以说其理、以表其志。用“雀角”、“鼠牙”来比作贪得无厌的刀笔吏。先用雀角穿屋、鼠牙破家来引起讼师嗦人开祸门的实情。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全篇杂用四言、六言,音节急促、有力,感情也急剧趋于厌恶、愤怒!突出了刀笔吏的面目可憎,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怀古咏史诗

以诗言志,由古及今。张维屏仕途坎坷,多有借古抒怀的的无奈;生活在清朝末年,官场腐败,国家危难,也多有叹历史兴亡之感。代表作有《珠江》、《秋夜登黄鹤楼》、《飞将军》等。

《江陵》

江陵春水漾晴沙,寒食轻阴几树花。

欲访渚宫何处是,草痕青入野人家。

《江陵》前两句写江陵春景,第三句转入历史的探究,最后又回到现实中来。昔日高楼深苑,歌弦曼舞的楚国别宫,而今的遗址上,早已野草丛生。这里的主人,也早已由权势显赫的楚王帝后,变成了寻常农夫村民。张维屏面对这变迁的景象,抒发了今昔盛衰的历史感叹。

《江陵》的整体风格与刘禹锡的《乌衣巷》有些相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两首诗的开头都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眼前所见的情景。再用“渚宫”与“野人家”、“王谢堂”与“百姓家”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两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四)激昂爱国诗

张维屏亲历两次鸦片战争,面对国破家亡、百姓生灵涂炭的景象,他感慨颇多。虽是一介文弱书生,张维屏还是愤笔写下来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以诗写史,成为现在的珍贵史料。历代以来,以诗写史,首屈一指的莫过于“诗圣”杜甫。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的的爱国诗代表作有《春望》、《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张维屏也有与杜甫诗作类似的作品。

《书愤》

汉有匈奴患,唐怀突厥忧。

界虽严异域,地实接神州。

渺矣鲸波远,居然兔窟谋。

鲰生惟痛愤,涕洒向江流。

这首诗作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前两句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汉唐两朝的外患困扰。后两句写的是现在中国面临外国侵略者的残酷事实。全诗贯穿着一个“愤”字。用古今对照的手法,写出了对来自海外的外国侵略者的满腔愤怒。“鲸波”指的是外国侵略者远涉重洋,侵略我国。“兔窟”即“狡兔三窟”,指外国侵略者图谋觊觎我国领土。“鲰生”是诗人的谦称。以痛哭流涕,泪洒江河作结,可见其忧愤之深。张维屏看到了现实与历史的根本区别,历史上的是外患,现实面临的是侵略。足见张维屏对残酷现实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沉郁苍凉的诗风,接近杜甫后期的作品。

但是张维屏的爱国诗歌与杜甫的还是有区别的。杜甫的爱国诗歌多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从诗人自身的角度表达对国家灾难,战争的伤感之情。而张维屏不止是从自己主观出发,还第一次塑造了下层人民群众爱国斗争的群像。“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家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键儿,犁锄在手皆兵器。”《三元里》从百姓的角度出发,真实地记录了我国近代人民群众第一次伟大的反侵略斗争经过,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伟大力量,也对懦弱媚外的统治者作了深刻揭露。另一名篇《三将军歌》从爱国将领的角度出发,“夜深雨止残月明,见公一目犹怒瞪,尸如铁立僵不倒。”即使枪弹洞穿胸口,满脸鲜血也依旧奋力抗敌。全诗刻画了爱国将领们为保卫国家,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英勇形象。张维屏诗歌数量多,内容丰富。从总体看,诗歌语言平易晓畅,感情率真,显豁而不务雕琢,不堆砌故实。张维屏的爱国诗歌有着显著的时代特点,与以前的爱国诗歌相比,有质的区别。首先,以往的爱国诗歌反映的大都是国家境内各民族间的政权斗争,而张维屏爱国诗歌反映的是全中

华民族反帝爱国的斗争,是完全意义上的爱国诗歌。其次,与以往诗人相比,张维屏诗中的人物形象并非以诗人自我形象为主,而是刻画了众多爱国将领和下层民众英勇抗敌的形象。再次,与同期诗人相比,张维屏亲自体验下层人民痛苦,亲眼见大规模群众抗敌场面,所作诗歌思想更为深刻、气势更为宏大。后人评价“在鸦片战争诗歌中,其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的英雄史诗。”张维屏用自己的诗歌发出了近代进步文学最初的几声呐喊,在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批宝贵的遗产,给后代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清)张维屏著;黄刚选注,《张维屏诗文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黄国声,《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张维屏》,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

[3](清)张维屏著;《张南山全集(三)》[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4](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M],中华书局,1982年。

[5]谢思炜选著,《白居易文选》[M],中华书局,2005年。

[6]姚小鸥,《诗集译注》[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

[7]吴在庆,《刘禹锡集》[M],凤凰出版社,2007年。

[8]阿英,《鸦片战争文学集》[M],北京古箱出版社,1957年。原文地址:

范文二:武维屏诊治支气管扩张经验

关键词:名医经验;武维屏;支气管扩张;病机;辨证论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8.038

中图分类号:R259.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8-0088-02

武维屏教授是本院呼吸科首席专家、博土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50年,治学严谨,讲究实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笔者作为北京市首届西学中高级研究班学员,有幸随武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武师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总结如下。1 虚、痰、瘀、热为病机之要

中医古籍中无“支气管扩张”病名的记载,依其咳嗽、咯血、咯吐脓痰等主症,可将其归为“肺痈”、“咳嗽”、“咳血”范畴。支气管扩张患者多在幼年时患有麻疹性肺炎、百日咳等疾病,或继发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因此,禀赋不足,或因后天受邪伤肺,致肺络受损,或致气阴两伤,是该病的自身特点。

古人云:“最虚之处便是客邪之地。”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气亏虚,失于宣化通调,不能输布津液,而生痰浊;若肺阴亏虚,阴虚生热,火热灼津,更生痰浊;肺气虚,或肺阴虚,导致肺失宣肃或肺气郁滞,气不行血则成瘀;又痰可蕴瘀,瘀可生痰,痰瘀互结,阻于肺内,由于脏腑相关,气血相依,肺脏自病,或他脏先病及肺,均可致肺虚痰瘀内伏。正虚痰瘀内阻是支气管扩张迁延期的病机特点,痰瘀蕴久,易化热成毒,且本虚与邪侵二者互为因果,若遇外邪或饮食劳倦所伤诱发痰瘀热毒壅肺,则易导致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总之,支气管扩张的病机以虚、痰、瘀、热为要,急性发作期重在痰瘀热壅,迁延期重在虚、痰、瘀。2 清、化、通、调为治法之纲

武师临证根据患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提出“清”、“化”、“通”、“调”为支气管扩张治法之纲。

所谓“清”,即清热,依病期及主证不同,又分为清实热和清虚热。清实热又可分为清肺热、清肝热和清胃热。肺热盛者重用桑白皮、黄芩、苦杏仁、知母、鱼腥草、金荞麦;肝火盛者加青黛、牡丹皮、栀子等。胃火炽盛者重在清泻肺胃之火,方用清胃散加减,药用生地黄、牡丹皮、黄连、石膏等;大便秘结者佐加大黄以通腑泻热。清虚热多以滋阴清热为主,其用药又详分为滋肺阴如百合、麦冬、南北沙参,滋肾阴如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女贞子、龟甲、鳖甲,滋肝阴如当归、白芍等。

“化”即化痰和化瘀。化痰又分为化湿痰、化热痰、化燥痰:化湿痰多用法半夏、陈皮、茯苓、白芥子等;化热痰多用瓜蒌、浙贝母、海浮石、胆南星、天竺黄等;化燥痰则多用瓜蒌、川贝母、百合、天花粉、麦冬等。化瘀则分为活血化瘀法和养血活血法。活血化瘀法药用桃仁、红花、茜草、牡丹皮等,而养血活血药用当归、赤芍、仙鹤草、丹参等,伴有咯血者则多加用三七粉、花蕊石等活血止血药。阅读详情:

范文三:雷士新思维

雷士有着非常明确的思路,那就是:影响有影响的人。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却并没能明白其背后的深意。

采访5月底刚刚在香港成功上市的雷士照明董事长吴长江,记者还真颇费了一番周折。5月28日,当记者按照之前约定的时间到达雷士总部所在地惠州时,吴长江却因为临时有地方政府代表团来访而爽约。第二回虽然采访得以如愿,不过吴长江还是比既定的时间足足迟到了2个多小时。

这并不是因为吴长江爱耍大牌。事实上,出生于重庆的吴长江性格非常豪爽。

“主要是太忙了,时间根本不够用。”吴长江向记者抱怨说,他每天的休息时间不会超过6小时,经常晚上谈事到凌晨一两点,早上七八点就得起来继续第二天的忙碌。

不过,吴长江倒是乐此不疲,他说他正在一个很特别的行业里,干着一件很特别的事儿。

中国的照明行业确实很特别,这似乎是一个长不大的行业。长期以来,照明行业一直波澜不惊,无论是资深老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或是跨国公司,抑或是大资本,在这个行业似乎都长不大,销量最多只能维持十几亿元的规模。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飞利浦,另一个则是雷士。

2009年雷士仅归到上市公司的销售额就达20多亿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内第一品牌。

渠道的魅力

雷士何以能够打破照明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做不大、缺乏行业领头羊的怪圈?吴长江给出的答案是:建立属于雷士的专卖店体系。

而与很多创业者被迫剑走偏锋不同,创办雷士的那一天开始,吴长江就有了建立专卖店的想法。换言之,建立专卖店,是吴长江的主动选择。

通过长期观察,吴长江发现,照明行业的市场现状过于松散,无论是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还是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关系,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层面,厂家很难把经销商留住,经销商也很难把消费者留住。

如何不和消费者做一锤子买卖,而能让消费者记住企业品牌,着实让吴长江思考了一阵子。最后,吴长江想出了一个办法:建立雷士专卖店。

吴长江的思路很清楚:建立雷士专卖店,就等于建立了雷士的形象。如果产品质量可靠、服务到位,消费者能记住的可能会是雷士的品牌,而不是这家专卖店的背后老板是谁。

这在当时却是一个破天荒的想法。此时的照明产品主要都是集中在建材城、家居城这样的场所,每个渠道商都代理着各种不同品牌的产品。如果要转变成为雷士专卖店,就意味着雷士的竞品有可能被清除出去。

一方面,竞品的清除大大损失了渠道商的短期利益,另一方面,雷士当时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未来前景如何,一时还无法判断,因此,吴长江建立专卖店的想法从一开始就遭遇到了来自渠道和经商商的强大阻力。

为了缓解阻力,雷士通过现金的方式对经销商实行补贴,“每建一个专卖店,给2~3万补贴。”即便如此,渠道商也没有完全按照雷士的意愿行事,有的在专卖店的店头上打上了自己的LOGO,有的则在专卖店里面摆上了竞争对手的商品。有雷士员工前去理论时,有的经销商甚至还动手将其打伤。

面对这一切,吴长江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因为雷士当时真的很小,经销商完全可以不做雷士的产品。”时至今日,说起当时的情景,吴长江仍然感慨万千。

毕竟,从沈阳的第一家雷士专卖店开始,雷士专卖店体系开始逐步成形,并渐成气候。用吴长江的话说,随着专卖店体系的建立,雷士也在不知不觉中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反过来对渠道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强,雷士的专卖店渠道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顺畅。“因为他们靠雷士赚的钱越来越多了,离不开雷士了。”

不过,为了维护这一套渠道体系,雷士并没有少花心血。“十年前的照明行业,毛利率很高,但是雷士却没有赚到钱,所有的钱都投入到了渠道的建设之中。”吴长江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目前雷士花在维系渠道上的费用已经占据了其总体运营费用的50%~60%。

成熟的专卖店体系,也给雷士带来了不少的惊喜。由于拥有专卖店,雷士与消费者获得了更多直接沟通的机会,使得雷士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让雷士的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贴近市场。

此外,借助于专卖店与消费者的沟通,雷士敏锐地意识到,个性化的需求将成为更多人群的选择,因此,早在两年前,雷士就开始推行个性化定制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相比于标准化的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所带来的利润更高。与此同时,它也因为能打包雷士更多的标准化产品而促进大大增进雷士产品的销量。

吴长江告诉记者,个性化定制产品比例越来越大,已经占到了全部需求的20~30%,“未来,这个比例还会提升。”

影响有影响的人

虽然此前为业内所诟病,不过雷士的成功,也让照明行业掀起了一阵大建专卖店之风。雷士照明常务副总裁殷慷告诉记者,目前的雷士已经不是行业内专卖店数量最多的企业。不过,这却并不妨碍雷士一直领跑照明行业。

“竞争对手只能学到你的‘形’,却学不到你的‘神’。”吴长江告诉记者,相比于竞争对手没有目的的盲目追赶,雷士则“对照明行业看得很准,每一步都踏得很准”。

经典的市场营销理论告诉我们,决定买卖交易过程最后结果的有三种人:使用者、决策者和购买者。在不同的阶段,起关键作用的人往往不一样。吴长江则是这一理论的坚定支持者。

雷士品牌塑造前期,由于消费者缺乏对品牌的足够认知,购买权就集中在设计师和家装公司手中。他们的专业化的建议往往能够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个时候,雷士的宣传重点就放在了这些设计师和家装公司上,通过举办各种家装设计大赛,邀请设计师和家装公司来雷士参观等一系列行为,让设计师和家装公司充分了解雷士的产品和品牌,进而对雷士形成品牌认知和认同。

随着雷士品牌的崛起和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加强,作为使用者的消费者则成为了影响购买的决定性因素。这个时候,雷士的做法则变成了围绕目标客户打造雷士照明专家的形象:我懂照明,照明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针对大型工程,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出资人和直接购买人员。此时雷士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通过提供更专业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欲望,来影响其采购意图。

“如果要一句话概括雷士的思路,那就是:影响有影响的人。”吴长江说。事实证明:雷士的方法贴近了其与“有影响的人”的距离,并能够让其近距离地对雷士有着更深刻和直观的了解。相比之下,竞争对手虽然看到了雷士的专卖店体系,看到了雷士与设计师和家装公司的合作,却并没能明白其背后的深意。

处于成长期的雷士的很多做法,竞争对手还能轻易模仿。那么,雷士现在的做法,竞争对手在模仿之前可能都得先掂量一下。因为雷士已经将品牌推广的重心放到了大手笔的“我有实力”这样的诉求上。

吴长江给记者举例说,如果开着一辆经过改装后很拉风的奥拓上街,有可能会有引来很多人的关注,但是人家只会觉得你脑子活、有创意,或者干脆被认为是哗众取宠。如果你开的是宾利或者劳斯莱斯的话,那人们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就会觉得你有实力,并愿意和你合作。“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人相信雷士是宾利,是劳斯莱斯,和奥拓远不在一重量级上。”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针对目标消费者经常出入的机场,雷士的广告一签就是两三年,一出手就是几百万。相比之下,竞争对手的推广周期一般只有两个月左右。

“我目的就是为了展示企业的实力,让目标客户明白我是开着宾利、宝马、劳斯莱斯来的,我是有底气的。”吴长江告诉记者,以目前来看,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大家都不做广告的时候。”

5月份,雷士耗资800万元在北京开出的全国第一家面积达2000平米的光环境体验馆在模拟各种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视觉体验时,更加强化了目标消费者对雷士“财大气粗”的印象。

吴长江告诉记者,“未来雷士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设10家光环境体验馆。”仅此一项,雷士就有可能要投入8000万元的真金白银。

这确实是一个危险的烧钱游戏。吴长江直言,雷士现在是在给他的竞争对手“挖一个很深很深的坑,就看别人跳不跳”。

向宜家学习

当然,吴长江也并不是挥金如土之人。之所以在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上投下重金,就在于吴长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竞争的激烈,照明产品的同质化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严重,渠道和品牌则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所在。

“产品再好,没有渠道,消费者没法接触到,产品一样卖不出去,企业一样强大不了。”在吴长江看来,渠道不仅仅是一个物流通道,还是一个服务通道。

对于雷士的定位,吴长江也有着很明确的规划:“与其说雷士是一个制造商,还不如说是一个渠道商和服务商。它最核心的就是渠道体系。”

对此,吴长江体会深刻。借助于雷士覆盖全国的2000多个销售点,以生产简单的灯具起家的雷士短短十年间一跃成为产品覆盖了光源、灯具和配套电器三大领域,涉及领域最广、产品种类最多的照明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吴长江认为,只要有渠道体系在,雷士的产品就可以不断扩充,“就像国美苏宁一样”。只不过,进入国美电器的产品贴的是其他的品牌,而雷士的渠道里流通的产品贴的是雷士的标识。从这一点看,雷士现在正在打造的商业模式更接近宜家。

当然,要想让雷士现有商业模式发挥威力,渠道本身的效率不容忽视。为此,雷士一直在进行查漏补缺。“雷士有很多不足,比如农村市场的网点还远远不够。”

因此,在一二线城市通过升级、改造、扩建等方式来提升单店的销售额的同时,雷士开始把眼光投向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市场。

“未来城镇化,会有更多农民进城,全国有50000多个乡镇,雷士只要铺到一半,就有25000多家, 如果一个镇一年卖10000元(两户家庭装修就够了),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能增长25亿元之多。”吴长江由此认为,在能够看得到的未来5~6年内,雷士还会保持一个高增长状态。

渠道一旦通畅,雷士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把产品往里填充。“销量自然不愁,可以不相信我,但一定要相信雷士的渠道体系的威力。”吴长江告诉记者。

这并非吴长江吹牛。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只要输入一个产品,通过雷士现有的通道,就可能在销量上超越对手。

当然,这一渠道能够让雷士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让雷士的损失最大化。如果产品质量稍有不慎,其给雷士带来的损失也将极其惨重。

为此,雷士坚持所有的产品都自己生产,以便对于质量有着更为可控的把握。而对于一些不太成熟的技术,如LED,虽有研究,但是雷士却非常谨慎。“担心一旦推出去,让人形成雷士LED很差的印象,砸了雷士的牌子。”

吴长江并不就此担心雷士会失去先机。只要产品一成熟,雷士可以在一夜之间将LED产品推向全国各地,与消费者直接接触。而“目前的几个对手的渠道体系和服务体系都不健全,即使有新产品,消费者无法接触到。”

“行业很大,空间很大,需要做的事情还太多。”吴长江告诉记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他还会继续在照明行业深耕。阅读详情:

范文四:布雷默“百日维新”

对风度翩翩的美国前外交官保罗??布雷默来说,8月16日这一天有点不同寻常。因为刚好在一个月前,美军在伊战中的阵亡人数增加到148人,与1991年海湾战争的阵亡人数相同,令白宫感到空前的舆论压力;也因为是在5月6日,布雷默被布什任命为“总统特使”,正式出任负责伊战后重建的最高文职长官,截头去尾,刚好过了100天――正是对其在伊拉克“维新”成果作初步评估的时候。

伊人治伊,大势所趋

布雷默5月12日到任之前,美国在伊拉克的官方代表是“美国重建与人道援助办公室”主任杰伊??加纳。“我得为拉姆斯菲尔德干点活”就是加纳复出的动机,它保证了五角大楼对伊拉克的控制权。这位曾在伊北部库尔德地区执行过人道使命的退休中将,仅比布雷默大四岁,却显得老气横秋,全无麦克阿瑟戴墨镜视察日本四岛的神采。当加纳4月7日在一组廓尔喀族人保镖的陪同下在伊拉克亮相时,他看上去更像是来东方旅游度假的现代殖民地总督,而不是许诺给当地人带来面包、自由和秩序的传教士。

从萨达姆垮台的4月9日算起,加纳将军作为美英联盟代表在伊拉克短暂主持了一个月。由于听命于五角大楼的错误指令,加纳丧失了许多机会。比如,美国务院和其他一些机构曾花费数百万美元,就伊拉克战后法制建设到恢复石油出口等问题起草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计划,但当五角大楼赢得了白宫赋子的重建使命后,这些工作都被当成了废纸。再如,五角大楼以为依靠伊拉克的反萨力量,就可以“三下五除二”解决全部历史遗留问题,甚至期望伊拉克警察能积极投身美军及其扶持的民事机构来开展重建工作。这种“解放者”的心态遭到现实无情的嘲弄:一方面,那些长期在海外居住的“反萨人士”在国内太缺乏组织性和代表性,而且非常不适应当地的艰苦生活,使得他们无法取得伊民众的信赖。另一方面,遭受多年压迫的什叶派穆斯林通过抢劫、破坏公用设施发泄对前政权的不满,也令巴格达的人身安全和水电供应受到威胁而在从巴格达到提克里特之间的“逊尼派三角区”内,预感己方政治特权将受损的逊尼派穆斯林不断举行反对美军占领的集会。五角大楼对此视而不见,美军甚至在占领巴格达后,以“保证安全”为由,让本应立刻进驻的加纳将军推迟了两周时间才开展工作,浪费了争取民心的最佳机会。

布雷默作为反恐专家,一开始就得到了布什和鲍威尔的信任。他将治安问题摆上了首要日程,恫言“对于抢劫者,我们准备开枪打一批,以示惩戒”。在他到巴格达后的两天时间内,美军训练的伊拉克警察就逮捕了300多名嫌疑犯,他们都属于战前被释放出来的暴力犯罪分子,这使得巴格达市民包括国际社会都开始对美军控制局势的能力有了积极的评价。布雷默还召集“准备摘桃子”的各派反萨达姆组织,要求他们“将妇女、基督徒和部落领袖吸收进来”,以保证“代表最广泛的民众”;并宣布在此之前,他们只能参与联盟的顾问委员会,而不负责组建临时政府及担任要职。这样一来,渴望总统宝座的“伊拉克国民会议”领导人沙拉比,还有吵闹着要在巴格达筹建新法庭的两派库尔德组织都傻了眼。沙拉比不仅灰溜溜地将办公地点从豪华俱乐部转移到了相对普通的地点,还被迫解散了手下那700多名所谓的“自由伊拉克武装”。另外,鉴于复兴党党员有20万之众,难以完全让其“靠边站”,所以布雷默摆出了宽宏大量的姿态,称其中一些人“作为个人可以既往不咎”。这一“特赦令”影响深远,因为与什叶派的宗教党派相比,伊拉克复兴社会党属于世俗化的力量,在萨达姆掌权之前更是进步势力的代表,美军要想恢复伊拉克社会秩序,抓捕萨达姆及对付居心叵测的外来势力,免不了要利用其中一些人。

7月底,由布雷默任命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临管会)选举产生了一个由九人组成的领导机构,其中什叶派穆斯林五人、逊尼派穆斯林和库尔德人各两人,他们每月轮流担任主席。这一政治安排是基于对伊拉克人口构成现实的承认,显露出用“黎巴嫩模式”搭建伊新政权的意图。而此前白宫之所以在新政权组建问题上畏葸游移,一是担心让与伊朗暗通款曲的什叶派当权是一件“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的事,二是考虑到逊尼派一直是伊拉克的统治民族,颠覆这一传统会激起更大的反抗,但在“逊尼派三角区”内屡屡发生美军遭袭击的情况下,布雷默也顾不得上述利害,径直让什叶派政治力量崭露头角,借以报答什叶派群众对“倒萨”的支持,惩罚逊尼派民众的暴力不合作。随着临管会开始运作,据称下一步将成立制宪委员会,通过全国性的参与和辩论,起草新宪法,根据宪法举行大选,最后实现主权归还。布雷默希望伊拉克能够在2004年举行大选,但他指出,这最终要由伊拉克人民来决定。他说:“由伊拉克人自己制订宪法十分关键……他们需要就相当多的重要政治问题做出决定。我认为,这些问题对伊拉克社会的前途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把我们的观点和方案介入进去。”联想到二战后美军为日本制定的一部和平宪法今天正面临被大幅修改的命运,布雷默“不介入制宪”的表态可谓有先见之明。

代价不菲,进展有序

目前,美军在伊拉克驻扎近16万人,每周遭袭数十次,一个月的开销就高达40亿美元。但老实说,比起越南战争中美军死亡近6万人和接近30万的伤亡总数,这样的代价还是很轻微的。即使把美军子以保密的算上,在伊拉克的伤亡总数估算为1000人,那也只不过是0.67%的伤亡概率;由于医疗设施的“近水楼台”,美军死亡率在战后进一步降低,与香港市民今春感染非典的几率大致相同。这还是在美军经常一次拘捕几千人,一天发动几十次突袭的情况下付出的代价。由此不能不佩服美军“武装到牙齿”的自我保护能力,并且怀疑媒体日复一日报道美军的伤亡是否在无意中夸大了占领的成本。

至于伊拉克方面的伤亡,有媒体预计至少有5000人死亡,数万人伤残,但现在根本无法统计其中到底有多少“冤死鬼”。美军声称,将通过信件来通知伊拉克人其赔偿请求的受理情况。另有美国军官说,伊拉克人的性命同美国和英国人比较起来,“价值要小得多”,最多只能给予数千美元的补偿。似乎对于在萨达姆时代每月只能领到几十美元工资的伊拉克人来说,美军士兵一个月的薪水就够补偿其一条人命了。堪作比较的是,美军在伊北部城市摩苏尔击毙萨达姆的两个儿子,却付出了每个人头1500万美元的赏金。可见,美国也不是怕花钱,只是想花在刀刃上。由于击毙乌代、库赛解除了伊拉克人心底挥之不去的恐惧,美军随后接到如潮水般涌来的关于萨达姆行踪的举报,并连续抓捕多名萨达姆亲信及侍卫,用美军的话说,“套在萨达姆脖子上的绳索越来越紧了”。

7月下旬回国一周的布雷默23日在华盛顿说,如今,伊拉克所有大城市和85%的城镇都有自己的市政委员会,所有的医院和95%的诊所都已恢复接诊,所有的大学都已复课,学生们正在参加期终考试,已有90%的公立学校重新开课;经济方面,近两周来已经发行了统一的伊拉克货币,这是12年来伊拉克人首次可以使用同一种货币在全国各地购买商品。他还指出,国际社会已开始为伊拉克的重建工作提供支持,有19个国家派出了军队,超过24个国家保证将为伊重建捐款。他希望定于10月举行的捐助国会议将能导致更多的财力援助保证。当然,布雷默也承认,由于伊石油出口增长缓慢,伊拉克在未来的年月中仍将是一个贫穷国家,预期在2004年以后才能消除财政赤字。

巴格达的年轻人已经等不及了,他们久旱逢甘霖、及时行乐的场面,比之塔利班倒台后阿富汗人的兴奋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伊拉克曾是英国殖民地,懂英语的人很多,石油国有化之后,他们又曾“阔过”,懂得消费和享受,更知道补回失去的时光,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除了摇滚乐、可口可乐和好莱坞大片,他们还迷上了到新开的网吧上网冲浪,并把语音聊天看成是和国外朋友和亲戚保持联系的最好方法。客观地说,美国人在伊拉克建立互联网中心、解除互联网浏览限制,固然是想“把传播美国的外交政策和观点融人到阿拉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节目中去”,但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此外,修改教科书,剔除其中的反美主义内容也是联盟当务之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伊拉克的负责人卡纳尔8月5日称,伊拉克中小学生所需的500万册教科书已经全部印刷完毕,在开学前即可发放到相关学生手中。据最新一期澳大利亚《全球观察周刊》披露,因为时间极为仓促,布雷默及临管会决定先行编纂中小学生教科书,大学教科书稍晚时候再行具体修订编纂。同时,美国国际开发署将负责为伊拉克提供黑板、笔和书包等教学物资。

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敦促安理会承认作为过渡政权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由于各大国在伊拉克问题上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对这样一个“因为美英入侵而更迭的政权”进行事后承认是迟早的事。与阿富汗不同,伊拉克作为“中东民主样板雏形”的地位决定了它将长期获得充分的资源供给,包括像布雷默这样曾先后在耶鲁、哈佛以及巴黎政治学院等顶尖学府深造的西方精英,将为给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嫁接上现代西方文明,使之与温和的伊斯兰文明交融而殚精竭虑。尽管IMF首席经济学家瑞占警告说,如果无法确保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财富得以在更广泛的国民中进行分配,那么将伊拉克转变为自由民主国家是非常困难之事。但值得期待的是,伊拉克的明天会更好!南阅读详情:

范文五:维达:跨界新主张

将小纸巾做出大价值

中国生活用纸市场向来是群狼共舞,王子纸业、金佰利、APP等世界品牌早已进入中国市场,恒安、金红叶、中顺洁柔等国内品牌扎根市场多年,近年来更是不断有新品牌崛起。

面对老对手越来越得心应手的品牌运作,新势力新鲜创意的品牌推广,经典老牌维达有些坐不住了,开始谋划改变打法。2011年,维达推出“功夫熊猫”系列、“FEEL”系列、“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子品牌,强势整合社会高效热点资源,以此丰富自己的实力及活力。

不久前,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11年财报,实现营业收入47.65亿港元,较上年增加32.3%;利润12.97亿港元,比上年增长22.1%。这份出色的成绩单表明,维达的多品牌跨界整合策略,有力助推了销量的提升。

与高效资源巧妙整合

生活用纸市场多年来热衷于价格战与终端战。近年来,为抢夺年轻一代这一黄金市场,恒安、洁柔都下足了功夫,在产品包装上绞尽脑汁,不断推出迎合年轻人潮流的包装设计。恒安推出了吉米系列,将漫画形象搬上了包装;洁柔更是选择小S为形象代言人,推出了百花、古龙等多种香味的产品,来迎合消费者的各种感官需求。

占据中高端市场的维达,早有扩大市场之意。在眼花缭乱的“品牌战”中,维达该如何定位新的品牌运作方向?可以明确的是,维达既不能走明星代言的老路,也不能简单地套用动漫形象。基于自身的品牌定位、推广的投入产出比和品牌契合度的考虑,维达做跨界整合是最为理想的。

从《功夫熊猫》、《喜洋洋》的热播中,维达看到了当下消费者的偏好流向—将生活小物点石成金,表达自我,彰显追求。维达的跨界整合思路出来了,在以年轻一代为目标客户群的细分市场中,只要能做到与社会高效资源的巧妙整合,纸巾也能成为有大价值的精彩小物。

维达细分了0~12岁(涵盖年轻妈妈)、青少年、时尚白领几个细分市场,针对纸业市场的明星和金牛市场,展开了产品和营销攻势。其中,维达绵柔系列主要面向0~12岁(涵盖年轻妈妈)市场。绵柔系列传承了“喜羊羊”活泼向上、开心快乐的精神,以“轻松、童趣、酷尚、快乐”的产品设计,吸引0~12岁的儿童及年轻妈妈,对“喜羊羊”热爱的动漫迷以及有着积极人生态度的年轻一代,符合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和购买力。“功夫熊猫”系列,是维达与全球顶级动画公司“梦工场”跨界合作的结晶。《功夫熊猫》在中国大陆的上映,给观众带来很多欢乐和启发,影片内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维达推出“功夫熊猫”系列,意在将阿宝憨态可掬的形象和柔韧自强的精神,与维达的品牌理念融合在一起。由于影片叫座叫好,维达“功夫熊猫”系列产品一路畅销,强化了消费者对维达的品牌忠诚度,提升了品牌的年轻形象,很受青春一族和动漫爱好者的青睐。

“这几大卡通形象并非一时的热潮,而是得到全民认同的‘大品牌’。维达纸业与其品牌地位比较一致,同时热点高效的资源又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维达与他们联合,不仅将其他品牌排挤在外,而且它们所具有的影响力,也可以为己所用。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创意的品牌跨界整合。”维达公司负责人说。

针对白领市场推出的FEEL系列,是以其时尚潮流的包装为标志,打破传统产品沉闷守旧的形象。FEEL系列目标消费群以年轻女性为主,细分为外向型的城市白领、时尚达人,她们个性鲜明,潮流触觉敏锐,对生活品质要求高,注重社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特点表明,像纸巾这样的贴身用品,要能反映其审美、个性和情趣。所以,FEEL系列的推出,迎合了年轻时尚白领的心理需求。

创新传播方式

为配合品牌内涵的整合,维达还进行了传播手段的整合。利用新的媒介传播手段,即以网络为特色的整合营销推广,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携手土豆网,维达掀起了一场“幸福风暴”。在土豆网上开辟“维达专区”,从2010年8月到2011年12月,通过一系列以“幸福传达”为主题的视频和活动,维达与消费者进行网络互动,让他们成为活动主体和传播主体,轻松实现对新兴消费群体的有效传播。

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DIY属于你我的幸福纸巾盒”活动。操作方式非常简便,只要上传4张照片,就可以自动生成以这些照片为画面的纸巾盒。DIY 的纸巾盒不但可以进行3D预览、打印,还可以分享到SNS、微博,让朋友们欣赏、投票。当周票数最高的人,更会获得由维达为其精心制作的DIY纸巾盒。轻松温馨的DIY小游戏倍受网友喜爱,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上千个参赛作品被上传,产生了愈40万的点击量。

总体来说,无论是品牌联合的跨界整合,还是传播手段的跨界整合,维达的做法不仅让品牌内涵与形象得到了提升,而且吸引了大众的关注,可谓是既吸睛也吸金。未来,生活用纸市场将更加细分,同时外来国际品牌的挑战也会更大。如何创新品牌推广手段,巩固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保持业内领导地位,维达依然任重道远。

* 作者系北大纵横消费品及零售事业部合伙人阅读详情:

范文六:创新思维,张扬个性

创新思维,张扬个性

摘要:文章从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创设开放的教学氛围;加强“个性化作文”的训练两个方面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个性化作文”训练。

关键词:小学生;“个性化作文”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4-0136-0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新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教育的个性化,新的课程标准关照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尊重学生个性地发展。如《语文课程标准》一反传统作文教学常规,在“教学建议”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同时,还强调指出“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等。《语文课程标准》把作文的自由权让给了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材,自主立意,自定写作方法,自由遣词造句,畅所欲言,突出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笔者曾对本校三、四、五年级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喜欢作文的学生22.41 %,不喜欢作文的学生34.48 %;喜欢上作文课的学生29.31 %,不喜欢上作文课的学生39.66 %;认为作文轻松的学生13.79 %,认为不轻松的学生51.72 %;能在作文中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想的学生31.03 %,不能做到的学生24.14 %;对老师评改过的作文注重再修改的学生25.86 %,注重看评语的学生43.10 %,注重看分数的学生31.03 %。调查表明:我校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作文、作文课兴趣不浓,认为写作文不是很轻松;有一定数量的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作文素材不丰富,在作文中不能表达真情实感,不能表达独特的生活感悟、体验和理解;多数学生不注重作文修改,作文评改能力差。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减轻学生作文上的压力,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如何为学生创造一种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生活感受的空间;如何摆脱对范本、教师的过分依赖;如何改变学生安于现状的作文习惯和作文态度,突破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势的局限,让学生写出有独特的生活感悟、体验和理解的“个性化的作文”,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创设开放的教学氛围

为克服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训练形式单调划一,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努力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开放且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使他们快乐地学习语文,轻松地创写习作,其操作要点如下:

1.1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做到师生间民主平等的沟通;以和平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给学生以童心、母爱;重视学生个性的存在和发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相互争辩讨论,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

1.2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习的效率取决于学习者主动心理的发挥程度,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力,也是调动积极性的有利因素,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我采用以下方法:命题求“趣”、教学中谈话激趣、教学形式有趣、作文评价高分政策、鼓励表扬政策、优秀习作交流展示等。

1.3拓宽作文题目的范围

给学生一个灵活、宽松的作文空间,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给学生留一定的选择余地,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去选材,避免了学生去“虚构”,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因此,作文题目通常采用半命题、选择命题、自由命题等多种形式。

1.4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先写后导,导评结合

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性格特点,酿造了不同的认识及感受,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由写作,除作文的基本要求外,不受教师过多限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自拟题目、自主选材、自由遣词造句、自由表达。强调更多的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做”、“我手写我想”、“我手写我心”。

1.5创设新颖、生动的作文教学形式

我们变单一作文教学形式为多种教学形式,采用多样化训练方法让学生放开胆子去写。我们根据不同的写作主题,进行了以下尝试:谈话式作文,即教师出作文题目,启发学生打开话匣,让学生在写作时感觉像谈话一样轻松自如;图画式作文,适合于写景状物的作文,可以先画图再作文,也可以先作文再画图,还可以边画图边作文;游戏式作文,目的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寓教于乐;活动式作文,通常先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然后再引导学生写作;表演式作文,即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材料用故事、小品、朗诵、讲演等形式表演出来。

1.6举办作文专题讲座

虽然文无定法,但基本的章法还是要的,如基本格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等等,无一不重要,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才会写文章,才能写好文章,我们除了通常作文课让学生学习写作外,还举办作文专题讲座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在研究中,如举办专题讲座“怎样抓住特点写人”、“怎样做到叙事真实”。

2加强“个性化作文”的训练

“个性化作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努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我们把加强“个性化作文”的训练作为研究的重点,其操作要点如下:

2.1进行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多角度作文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赖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类型。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多方面选材,改变表达形式。根据命题的要求,打开学生的思路,多方面选择习作的内容,如《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可以是学习中的发现,也可以是实验制作中的发现,自己发现的人、事、物都行,如市场里出现了新品种的瓜果、发现电话号码的快捷记忆方法、发现一道难题的解法等等。

2.2进行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写逆向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角度反映事物、表现事物,使学生不被“陈规”束缚,不人云亦云,提出独到见解。如:写《一堂印象深刻的课》一文,大多数学生都会写那堂课如何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一堂课如何枯燥、乏味、难熬,发展他的逆向思维。

2.3进行学生想像力的训练,写想像作文

训练学生的想像力,我们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写童话寓言故事,可以根据教材进行续写、改写或仿写,如学了《穷人》《凡卡》后,让学生续写;另一方面是写“异想天开”,学生可以畅想生活,畅想未来,写出自己既奇特又合理的想法或幻想,如《我的发明》《未来的××》。

Innovative Thinking,Inp>

—— Discusse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dea

the Elementary Student “the Personalized Thesis” the Training

Tan Yanwu

Abstract: The article from breaks ossified the educational model, establishes the open teaching atmosphere; Strengthens “the personalized thesis” the training two aspects elaborated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dea the elementary student “the personalized thesis” the training.

Key words: elementary student; “the personalized thesis” trains阅读详情:

范文七:我看翠屏新闻宜二中八年级二班张万洁

我看翠屏新闻

今天,坐在电视前的我忽然看到这次翠屏新闻的主题:四川文化旅游节,山水宜宾。这几天,城里城外装扮的很是多彩,绚烂的彩灯,充满文化色彩的街道。处处透露着宜宾特色。古色古香的李庄,翠色盈盈的的竹海,都变成了旅游的好去处,记者采访的几位外国友人,大家都对我们宜宾的各个景点赞不绝口!当然,这正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不禁感到自豪。现在宜宾的建设是越来越好了,这次旅游节更是一次把宜宾推向世界的好机会!正是自豪之余,下一则新闻,则让我陷入了沉思。几个赫然的大字:李庄景点不文明现象屡屡发生。将我引入这则新闻。紧接着的,是几张草坪堆积着空饮料瓶,垃圾桶前乱放着几包垃圾及地上随处可见的烟头。让环卫工人们苦不堪言!不止这样,这更让旅客们在欣赏风景之余,微微皱起了眉。其次,新闻又把我们的视线转到了街道上,记者的追踪报道,我看到了更不堪的一幕:虽为下雨天,李庄居民们却许多都光着上身。我感慨道,这是一种风气的不俗!在平时,在同为宜宾人的市民眼里都是一种不堪,更何况是在这种非常的阶段!这让外国的游客怎样看待我们呢?新闻已经结束,而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讲文明,乃为人之基本德也。在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文明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

基本形象。也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是应该高度重视素养的时期。文明在我们的眼中应该为金,为本。讲文明,懂礼貌,是老师天天强调的东西,是她们口口教导的美德。我们要真正的把只注重外在美转化为内在美,从自身修养上提高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观看新闻,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是国际制社会,我们要学会看世

界,知天下。随时关注一些具有政治价值的新闻,学会以自己的思想去分析事例,然后升华自己的思想,三观,做一个“真”学生。

宜宾市第二中学 八年级二班 张万洁阅读详情:

范文八:学雷锋,树新风-张馨元

学雷锋,树新风

五年二班 张馨元 指导教师:王志芳

每当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的三月到来时,总会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战士浮现在我们眼前,那就是雷锋。

雷锋,一个熟悉而又响亮的名字,他的一生打动人心。雷锋,一个未满七岁就成了孤儿的人;一个很小就当了儿童团长的人;一个曾被记过无数次功,做了无数次件好事的人;一个年仅22岁就牺牲了人,却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雷锋还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坐公交车,有一个妇女抱着孩子,拿着行里,很累。雷锋看见了,对她说:“我来帮你拿吧!”那位妇女点点头说:“谢谢!”车站到了,要回车上,这时,妇女说:“您叫什么名字?”雷锋回答说:“我们做这些事都是应该的,您不用问我的名字。”说完就回到了车上。

这就是雷锋精神,一个做好事从来不留名的人。

今天,我发自内心呼唤大家:弘扬雷锋精神,踏踏实实的生活,从点滴做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为心灵播下一颗崇高的种子!阅读详情:

范文九:显示屏维修

一、控制系统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1 、控制主机是否开启 2 、通讯线是否插好

1、整屏不亮或出现方格

3 、发送卡是否已插好

4 、多媒体卡与采集卡 , 发送卡之间的数据线是否连好

5 、接收卡 JP1 或 JP2 开关位置不对

2 、每次启动 LED 演播室时提示找不到控制系统 3 、整屏隔十六行数据闪或常亮

1 、检查电脑与大屏之间的通讯线

4 、整屏画面晃动 或重影

3 、发送卡坏。

二、驱动部分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1 、 +5V 电或 GND 是否供给 2 、 +5V 跟 GND 是否短路 3 、 138 第五腿的 OE 信号是否有

1、一单元板不亮

故障分析处理 ?? 给上 +5V 电或 GND ?? 把短路的?? 把 OE 信号供上 ?? 把断路的连好把短路的给断开

1 、 138 的第 5 腿 OE 信号是否有; ( SCLK 、 RCK )

(断路或短路) 3 、相连的 OE 信号是否正常;

双排插针与 245 相连的 SCLK 、4 、RCK 信号是

2、一单元板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不亮或显示不正常

否正常;(断路或短路)

?? 把 OE 信??

把 、

2 、 74HC595 的第 11 、 12 腿的信号是否正常;号连上

SCLK 好

?? 把断路的连好把短路的断开 ?? 把断路的连好把短路的断开

3、一单元板上一行或相应一个模块

1 、 查看其所对应模块的行信号的管脚是否虚焊或

漏?? 把虚焊、

1 、COM 口至数据发送卡之间的信号采集线没有连接或电脑本身 COM 口已坏。

1 、检查 LED 演播室里的设置

?? 打开 LED 演播室打开调试 - 硬件设置(密码 168 )-系统设置,把行顺序设置为 +0 或 +1 ?? 把通讯线重插或更换 ?? 更换发送卡

检查多媒体卡与发送卡的 DVI 线。2 、 ?? 把 DVI 线冲插加固

?? 连接好该数据线或更换电脑

故障分析处理

?? 打开主机 ?? 把通讯线插好 ?? 把发送卡重插

?? 连好多媒体卡与采集卡 , 发送卡之间数据线.

?? 调整好 JP1 ,JP2 开关位置

(断路或短路);4 、 245 相连的 OE 信号是否正常 给断开

RCK 信号连

的行不亮或不正常显示 漏焊;

2 、 查看其行信号与 TIP127 或 4953 所对应的管脚是否断开或与其它信号短路

焊的给焊好 ?? 把断路的连好把短路的

3 、 查看其行信号的上、下拉电阻是否没焊或漏焊 断开 4 、 74HC138 输出的行信号与相对应的 TIP127 ?? 把没焊的或 4953 之间是否断开或与其它信号短路

给补上把漏焊的给焊好 ?? 把断路的连好把短路的断开

1 、查看模块所对应的两行信号是否短路

4、一单元板有两行同时亮(显示文字时其中一行正常、一行常亮)

2 、查看查看138的输出腿、上下拉电阻和模块管脚及TIP127的输出腿是否短路

?? 把短路的断开 ?? 把短路的断开

1 、查看输入排针脚是否正常或与 GND、+5V短路 ?? 把断路

5、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 红色或绿色不亮或不正常显示

2 、查看输入排针到 245之间的信号是否正常(短路或断路) 3 、IC245坏

的连好

?? 把短路的断开

?? 更换 IC

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部分) 铜芯线截面积 2.5 mm2 4 mm2 6 mm2

允许长期电流 16A~25A 25~32A 32A~40A 直径(mm) 1.78 2.2 2.78

至于 1.5mm2的话大概6-8A,用于热水器短期用可以看作8-10A

绝缘导线(铝芯/铜芯)载流量的估算方法

以下是绝缘导线(铝芯/铜芯)载流量的估算方法,这是电工基础,今天把这些知识教给大家,以便计算车上的导线允许通过的电流.(偶原在福建省南平供电局从事电能计量工作)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平方毫米)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量(A 安培)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5 3 2.5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看不懂没关系,多数情况只要查上表就行了)。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

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

朝耕写作手法

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

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CLK时钟信号:提供给移位寄存器的移位脉冲,每一个脉冲将引起数据移入或移出一位。数据口上的数据必须与时钟信号协调才能正常传送数据,数据信号的频率必须是时钟信号的频率的1/2倍。在任何情况下,当时钟信号有异常时,会使整板显示杂乱无章。

STB锁存信号:将移位寄存器内的数据送到锁存器,并将其数据内容通过驱动电路点亮LED显示出来。但由于驱动电路受EN使能信号控制,其点亮的前提必须是使能为开启状态。锁存信号也须要与时钟信号协调才能显示出完整的图象。在任何情况下,当锁存信号有异常时,会使整板显示杂乱无章。

EN使能信号:整屏亮度控制信号,也用于显示屏消隐。只要调整它的占空比就可以控制亮度的变化。当使能信号出现异常时,整屏将会出现不亮、暗亮或拖尾等现象。

数据信号:提供显示图象所需要的数据。必须与时钟信号协调才能将数据传送到任何一个显示点。一般在显示屏中红绿蓝的数据信号分离开来,若某数据信号短路到正极或负极时,则对应的该颜色将会出现全亮或不亮,当数据信号被悬空时对应的颜色显示情况不定。

ABCD行信号:只有在动态扫描显示时才存在,ABCD其实是二进制数,A是最低位,如果用二进制表示ABCD信号控制最大范围是16行(1111),1/4扫描中只要AB信号就可以了,因为AB信号的表示范围是4行(11)。当行控制信号出现异常时,将会出现显示错位、高亮或图像重叠等现象。阅读详情:

范文十:多一维度看屏幕

当几年前人们还对QVGA的手机屏幕习以为常时,iPhone4却用超越极限的细腻带来印刷品般的清晰画面;如果当我们只懂得在显示器上阅读时,谷歌Project Glass却用一个眼镜将虚拟和现实重叠。屏幕作为数码产品最直接的交互界面,它的革新一直是消费IT领域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华硕TF700T:看得更清晰

手机屏幕的高清革命推动了高像素液晶面板的发展,于是,平板电脑也开始向印刷品级的清晰挑战。华硕Transformer Pad Infinity TF700T(无限变形平板)应该是最早发布的高清平板,虽然从年初CES亮相到上市历经数月,但至今仍是屏幕最清晰Android平板电脑,像素密度达到224ppi,在正常的观看距离下,屏幕上看不到任何颗粒或锯齿,清晰得就像杂志封面。

当然,成倍的画质提升就需要更高级的硬件支持,Nvidia Tegra 3 核心,配合12核心的图形处理器明显发挥了强大的力量,让TF700T相对于前代Transformer Pad实现了画质倍增性能不减。

三星OMNIA M:换个方向看

面对触屏的手机时,我们总是习惯地向下拖动屏幕来寻找没有显示出来的文字,但是Windows Phone却告诉我们,可以换个方向,像阅读杂志那样左右滑动页面。诸如近期上市的三星OMNIA M S7530手机,由于采用了Windows Phone 7.5系统,其Metro UI能让人在并不宽广的手机屏幕上阅读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不是通过越来越长的滚动条来堆积内容。

特别是在“人脉”这一功能上,OMNIA M将电话、短信、邮件、即时聊天、状态更新聚合在同一联系人下,让用户在短信、彩信、聊天工具间自由切换,无需打开各种软件便能得知朋友的动态。另外OMNIA M的4英寸Super AMOLED炫丽屏也令这种沉浸式的阅读更加轻松。

·10.1英寸1920×1200

全高清IPS屏幕

·Android 4.0操作系统

·Nvidia Tegra 3四核处理器·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

·4寸Super AMOLED显示屏·Windows Phone 7.5 操作系统·1GHz处理器

·500万像素摄像头阅读详情:

朝耕写作手法

诗词及楹联写作 荀运昌 著 前言 我中华民族的诗歌,源远而流长。

仅就传世两千多年的诗 歌总集诗经来说,其中如周南 ??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小雅 ?? 蓼莪篇中的“蓼蓼者莪,匪莪伊 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其整齐的句式,用韵的部位和押韵等, 都和后世诗歌中的绝句一模一样;只是由于社会和语言的发展, 变四言字句为五、七言字句而已。

汉字为独体单音,后来又发现 了四声,便给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开创了新局 面。

由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 清以来的民歌、小调等,几乎都是讲押韵,讲平仄,讲对仗的。

上述这些情况,本属诗歌本身发展的必然,于是便成为中国 诗歌发展的自然传统。

在新诗盛行的现代,这一传统虽不被重 视甚至于被遗忘,然时至今日诗人们除了大多写新诗外,也还有 那么一小部分人(老、中、青都有)仍然偏爱旧体诗词,原因不外 乎:隆重场合的挥毫题词,婚丧嫁娶的志喜致哀,亲朋离别的赠 言留句,画家作画的留白题诗显意,书家们奋笔挥洒时更是不可 或缺的内容。

特别是由诗的格律派生的楹联(“对联” 或“对 子”) ,还给锦屋华堂、名山胜地、园林亭榭、古刹宝寺等增添了特 殊景观和无限风光。

从而美化了生活,欢畅了旅游。

多年来作者给高校研究生讲授“诗词及楹联写作”这门课, 有所心得体会,也积累了点滴经验和一些相关资料,年年虽在 1 诗词及楹联写作 讲,但始终只是一份讲义,未能印成书册。

近年来,由于学员及 朋友们的敦促,以及社会上部分偏爱旧体诗词及楹联者的嘱望, 才下决心把它稍加整理而印了出来。

它较全面、细致又较切合 实用地介绍一些关于写作旧体诗词及楹联的道理和方法。

其中 有正文的读诗与写诗、读词与填词以及楹联的制作等,还配合写 作而多选了些以唐宋名家为主的名篇佳句,旨在使读者手此一 册便可为作诗填词写楹联打下一些基础。

此外还列了几条附 录,俾便写作时查阅、借鉴之用。

本书基本上是一份讲义,其中也有些许是借鉴他人的,谨此 致谢。

又由于本书既乏学术性又无时尚味,实质接近工具书。

故不请审于专家,求序于名人,写个前言就行了。

凡有错误或不 当之处尚望读者不吝赐教。

荀运昌于西南师范大学白壁山房之求实斋 2003 年 3 月21 日 2 第一章 诗 第一节 读诗与写诗 一切文艺作品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 式应为内容服务,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但是从我国古典诗歌(包 括词)这一文体来说,又有其特殊之处,它的某些形式(如格律 等)却是向来就固定了的。

因此,在阅读一首古典诗歌(特别是 “近体诗”)时,如果忽略了这一形式,就不能达到深入理解的目 的,如果还想写几句,那就更无法下笔了。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

从这一家 传户诵的口头禅中说明了作诗并不难,可是真要吟(即作)起来 却并不那么容易了。

不过这倒是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读必须熟, 在熟读的过程中还必须边读边领会诗的写作方式和方法,才能 达到“会吟”的目的。

我国古典诗歌从唐代起就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继唐以前的 五言诗,称“古诗” ,另一类是新兴的五言、七言格律诗叫做“近体 诗”或“新体诗” ,这两类诗体从唐以后便历代不衰地并驾齐驱 了。

五言古诗还发展成为七言(包括杂言)而可以转韵的歌行 体。

从表现形式来看,古诗的篇幅、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都 1 诗词及楹联写作 无硬性规定,相当自由;而近体诗却恰恰相反。

随着社会和诗歌 本身的发展,我们今天当然要以写作新诗为主了;但也不能不照 顾到有些人还对古典诗歌仍有读和写的兴趣爱好,而他们的兴 趣爱好往往又多集中在篇幅短小整齐、音乐性较强,读之琅琅上 口、听之悦耳的近体诗上。

这就说明了近体诗这株古葩,迄未萎 绝的原因所在。

那么就让它在百花竞艳的诗苑中聊备一品吧。

至于古体诗,由于它的自由形式很接近今天的新诗,与其读、写 那种用古汉语写成的古香古色的自由诗,倒不如就读、写用现代 汉语写的新诗了。

下面就来简略谈一谈读古典诗歌近体诗应注 意的一些问题。

第二节 篇幅、字句、押韵及举例 近体诗有五言、七言八句的律体,有五言、七言四句的绝句 体,有五言、七言不限句数的长律(排律)体。

不论哪一体,除了 第一句也入韵的外,都定为双句句尾押韵;又除五绝外,正格的 律(包括长律)绝体诗,都只能押平声韵。

近体诗的篇幅和字数 都是固定了的,押韵的部位虽也固定了,但还得先弄清楚一下, 什么是韵和为什么要押韵。

每个汉字都可分成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例如“班”(bn)的 声母是 b ,韵母是 n(韵头不同的如“关”〔 - un〕 ,“间”〔j - i ?? ?? n〕) ,从诗韵来说,凡同韵或同韵母而不同韵头又同声调(旧诗 词把阴阳平并作一个平声调) ,叫做同韵。

所谓押韵,即把同韵 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的位置上(一般是双句的句尾) ,让 这种韵调在一定位置上重复,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和谐美,读起 2 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押韵的道理就在于此。

第一章 诗 关于作旧体诗押韵依据的韵书,过去都是采用南宋江北平 水人刘渊依据唐人作诗押韵规律所著的 107 韵的“平水韵” ,清 代改称“平水韵”为“佩文诗韵” ,又合并为 106 韵,成为作诗押韵 的准绳。

平水韵 106 韵是: 上平声十五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 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十五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 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二十九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八荠、九蟹、 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俊⑹六铣、十 七、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I、二十三 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二 十九。

去声三十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 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 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q、二十三 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 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十七韵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 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 七洽。

上举这些字都只是韵部的代表字,它们每个都统率着几十上百 个同韵(或同韵而不同韵头)的字。

从前的人对近体诗押韵的要 3 诗词及楹联写作 求非常严格,再好的一首诗,如果其中有一个韵尾字出了韵(首 句入韵的句尾按习惯可押邻韵的字,不算出韵) ,就不算是好诗 了。

其实,近体诗限押平声韵,只要把平声三十韵熟习掌握,也 就够了。

熟习掌握的方法可以多记忆,或临时翻检韵书,但最有 效的方法还是多读诗。

只要能熟读若干首近体诗,在读时有意 地注意其押韵情况,到用时自会举一反三。

这比死记硬背既省 力又牢靠,特别是一些今天我们读起来声韵无甚差别而韵书却 列为不同韵部的字,如:“ 东” 、“冬” ,“江” 、“ 阳” ,“真” 、“文” , ,坐使甘泉照夕烽。

② “寒”、“删” ,“先”、“萧”、“肴”、” ,”、”、,”、 “盐”、“咸”等韵部的字,在多读熟读若干首押这些韵的诗之后, 就会辨得清,记得熟了。

下面结合上、下平声三十韵的押韵情 况,先举一些唐宋近体诗中字句较多而押韵整齐的五言、七言律 。。。。

① 诗例子来读一读。

(下面加“ ○ ”号的是平声韵字,加△ 是仄声韵 。。

④ 。

③ 字,又这些诗大都是唐、宋传世名篇,注本颇多,较费解者,可依 照当句后的注码查阅本节最后的简注) 。

上平声,一东韵(五言律诗)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 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 ――― 唐?? 李白秋登宣城谢岜甭 上平声,二冬韵(七言律诗) 庙堂无策可平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 孤臣白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 4 ――― 宋?? 陈与义伤春 第一章 诗 上平声,三江韵(七言律诗) 霸主孤身取二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 ――― 宋?? 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录一) 上平声,四支韵(五言律诗) ,,子孙多以百城每日江头尽醉 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 拭泪沾巾血,梳头满面丝。

⑦ 地卑荒野大,天远暮江迟。

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期 ! ⑧ ――― 唐?? 杜甫遣兴 。。。。。。

⑥ 。

⑤ 。。。

⑨ 上平声,五微韵(七言律诗) 朝回日日典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 ――― 唐?? 杜甫曲江( 二首录一) 上平声,六鱼韵(七言律诗)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 5 ――― 宋??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 诗词及楹联写作 上平声,七虞韵(五言律诗)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 △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 ――― 唐?? 杜甫江汉 ,渚青沙白鸟飞。

上平声,八齐韵(五言律诗) 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 △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 适往言犹是,浮生理可 。。。。

。。。。

zz 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 。。

。。。。。

zz ――― 宋?? 梅尧臣梦后寄欧永叔 上平声,九佳韵(七言律诗)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 △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 ――― 唐?? 元微之遣悲怀(三首录一) 上平声,十灰韵(七言律诗) 风急天高猿啸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 6 ――― 唐?? 杜甫登高 第一章 诗 上平声,十一真韵(五言律诗)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 △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 ――― 唐?? 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今日飘蓬过此 上平声,十二文韵(七言律诗) 曾于青史见遗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 。。。。

z 。。。。

z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 。。。。

z 。。。。

zz ――― 唐?? 温庭筠 过陈琳墓 上平声,十三元韵(五言律诗)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 ――― 唐?? 贾岛题李凝幽居 上平声,十四寒韵(七言律诗)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 7 ――― 唐??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诗词及楹联写作 上平声,十五删韵(七言律诗) 早岁那知世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z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 ――― 宋?? 陆游 书愤 下平声,一先韵(五言律诗) ,,,金尊对绮鸣鞭出渭中原北望气如 银烛吐清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 。

z 。。。。。。。

z 。。。。

z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 ――― 唐??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

z 下平声,二萧韵(五言律诗) 骏马似风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 ――― 唐?? 李白塞下曲(六首录一) 下平声,三肴韵(五言律诗) 望极春城上,开筵近鸟 △ 白花外朵,青柳槛前 池水观为政,厨烟觉远 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 8 ――― 唐?? 杜甫题新津北桥楼 第一章 诗 下平声,四豪韵(五言律诗) 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 △ 金络洮州马,珠装夏国 度沙风破肉,攻垒雪平 明日受降处,甲齐熊耳 ――― 宋?? 陆游小出塞曲 ,离情终日思风 下平声,五歌韵(七言律诗) 永巷长年怨绮 湘江枝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 。。。。。。。。

zz 。。。。

z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 ――― 唐?? 李商隐泪 。。。。

z 下平声,六麻韵(五言律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 ―――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下平声,七阳韵(五言律诗) 皎皎新秋月,分明照洞 △ 几人千里别,今夜九回 皓彩穿珠幌,澄辉上璧 画楼兼绣户,浑是可怜 9 ――― 宋?? 文彦博华月 诗词及楹联写作 下平声,八庚韵(五言律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 ――― 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太息燕然未勒 下平声,九青韵(七言律诗) 腰间羽箭久凋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 。。。。

z 。。。。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 ――― 宋?? 陆游夜泊水村 。。。。

z 。。。。

zz 下平声,十蒸韵(七言律诗)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 ――― 宋?? 黄庭坚寄黄几复 下平声,十一尤韵(五言律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 10 ――― 唐?? 杜甫登岳阳楼 第一章 诗 下平声,十二侵韵(五言律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 唐?? 杜甫春望 ,,夜静无风势转花雨娱人落半 下平声,十三覃韵(五言律诗)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 △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 。。

。。。。。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 。

。。。

z z。。。

――― 唐?? 白居易秋思 下平声,十四盐韵(七言律诗) 黄昏犹作雨纤 但觉衾p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

试扫北堂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 ――― 宋?? 苏轼雪后北堂书壁( 二首录一) 下平声,十五咸韵(七言律诗) 残春醉着钓鱼 岂是天公无皂白,独悲世俗异酸 妄身似梦行当觉,谈口如狂未易 已作沉舟君勿叹,年来何止阅千 11 ――― 宋?? 陆游残春 诗词及楹联写作 以上所举近体诗的押韵情况,从唐迄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今天 写旧体诗中的近体诗,起初还该如此押韵。

尽管我们读起这些 诗来,好像许多韵部的韵调大致都相同,都该合并,可是今天如 写近体诗还必须按照这些韵部来押韵。

因为其一,可以保存我 国古典诗歌语言艺术的传统:古人之所以如此分部押韵,在当时 一定有其客观具体的需要,一定是不这样读起来便不顺口,便不 足以突出近体诗音乐性强的艺术特点;其二,可以避免方言音的 特殊性而达到书面语音的统一性:我国幅员辽阔,语言情况很复 杂,有些地区的方言,至今仍读“儿”为 ní ,读“书”为 xū ,读“他” 为tuō ,读“庐”为 lü ,而“侵” 、“覃” 、“盐” 、“咸”等韵部中的字仍 多读闭口音,特别是古入声字的读音更是紊乱(如“ 日” 、“吃”等 字可读几种音) 。

这些语言现象只有在近体诗的押韵中还能反 映出来。

既然是近体诗,那么不论是读还是写,就得符合近体诗 的一切要求,即除了要求积极健康的思想外,还要求符合表现思 想内容的种种艺术形式和技巧。

押韵还只是起码条件(平声三 十韵常用韵字,见附录) 。

〔简注〕 ① 谢公――― 谢郏南北朝齐名诗人,李白很敬其人。

② 庙堂――― 指北宋朝廷;甘泉,原为秦宫殿名,此代指北宋 汴京宫阙。

③ 穷海看飞龙――― 指宋康王赵构南渡成立南宋朝廷;飞龙, 指皇帝。

④ 向延阁――― 即南宋词人向子伲延阁为其官衔,向曾率长 沙军民抵抗了强大的金兵。

犬羊,古时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⑤ 霸主两句――― 二江,即以今南京为中心的附近长江两岸 12 地区。

南朝的几个朝代都是当朝的重臣篡夺了帝位,王朝的子 第一章 诗 孙们带着上百的城镇向新朝投降了。

⑥ 后庭句――― 即当年陈后主制作的“玉树后庭花”艳曲,至 今声音还响在渔家的船窗里。

⑦ 梳头句――― 古时男子也蓄发也梳头;丝,言年老发白。

⑧ 汝――― 此处指“你们” 。

⑨ 属玉――― 水鸟名。

⑩ 古来两句――― 春秋时,齐桓公伐孤竹国,春往冬返,迷惑 失道。

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

便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后来 用于年虽老而能熟悉工作情况者。

此处诗人慨言, 自己年虽老 而尚有可用之处。

z 不趁句――― 言自己很久不参加早朝参拜皇帝了。

z 山王句――― 山涛、王戎为三国魏末竹林七贤之中显贵者。

z 谢公两句――― 晋谢奕,其女道蕴为历史上有名之才女;黔 娄,战国时有才而不仕的齐国穷隐者,死时衾不蔽体。

z 与君句――― 斋、奠,即后世超度亡灵之道场。

z 知祢两句――― 后汉祢衡有才名,孔融荐之于曹操;丘为亦 有才名,作为举荐人才的献纳臣子王维,虽知道丘为而不能推 荐,甚感羞惭。

z 石麟两句――― 三国时陈琳曾为袁绍的臣子,作檄文讨伐 曹操,后来袁绍失败,曹操不计前仇仍重用陈琳。

而今陈琳墓前 的石麒麟埋没于秋草之中,而曹操当时赫赫大名的铜雀台也荒 凉地向着暮云。

z 云根――― 云生之岩壑,一说即石头,移石似乎动了云根。

z 羞将两句――― 晋 ?? 孟嘉九月九日登龙山,风吹落帽而不 自觉,别人拾取还他,后来即成为重九登高之典故, z 茱萸――― 植物名,味香烈。

旧传重阳节日佩戴茱萸,可以 祛邪避灾。

z 塞上句――― 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屡立战功,被称为塞上 13 诗词及楹联写作 长城。

z 出师一表――― 即诸葛亮的出师表 。

z 天骄――― 即当时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

z 功成两句――― 汉宣帝图功臣像于麒麟阁,简称麟阁,汉霍 去病官嫖姚校尉,嫖姚,劲疾貌。

诗的最后一句,大有愤懑不平 之意。

z 远庖――― 远离厨房,是孟子“君子远庖厨”仁心的浓缩。

z 龙韬――― 古兵书六韬之一。

z 熊耳――― 山名,东西两峰相峙如熊耳,在河南省,一说在 湖南省。

甲齐熊耳,是夸张写法。

z 永巷以下六句――― 一句是帝王后妃被打入冷宫之泪,二 句是至亲好友分别担心征途遇险之泪;三句是舜死于苍梧之野 二妃(娥皇、女英)哭夫而洒在竹上使竹成斑之泪;四句是湖北襄 阳人哭念羊祜在岘山碑前洒的泪;五句是昭君和番出塞之泪;六 句是楚霸王兵败自刎垓下时别姬之泪。

第七、八两句特写一般 仕宦不得志者穿着青袍在灞水桥边送别飞黄腾达者之泪。

这泪 也许就是作者自己的泪吧。

z 皓彩两句――― 洁白的月色穿过绣幕,照亮华饰。

z 远芳两句――― 远芳、晴翠皆指草色,古道、荒城,言草无处 不生长。

z 太息句――― 东汉窦宪破匈奴,于燕然山刻石纪功。

慨言 自己无所作为。

z 诸君句――― 东晋初,过江诸贵族常宴饮于新亭(亭在今江 苏南京市) ,感河山沦丧,痛哭流涕。

z 三折肱――― 古人谓三折肱(即手臂折断三次)为良医,意 即自己折臂三次,对医治别人的折臂就有了经验。

引申为阅历 多即有了经验之意。

14 z 马耳――― 山名,两峰对立如马的耳朵,未随雪埋没尚看见 第一章 诗 双尖。

此与注z 同,但恐非同一山名。

z 已作两句――― 此即化用唐 ?? 刘禹锡诗“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之意。

第三节 四声与平仄 今天我们说的、写的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共有四个声调: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代汉语呢? 也是四个声调:平声,上 声,去声,入声。

比较一下,古代汉语的平声,包括了现代汉语的 阴平声和阳平声;古代汉语的上声、去声,基本相同于现代汉语 的上声、去声;古代汉语的入声,现代汉语却没有了。

如果不写 近体诗,大可不必管什么古代四声和现代四声,但若要写近体 诗,那就非有一些了解不可。

否则让古今声调混淆,对于读、写 和研究近体诗都是不利的。

汉语的声调是我国中古时期(南北朝)才被提出来的,从此 便把中国文学的形式又朝着唯美方向大大推进了一步,给唐代 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根据和物质基础。

汉字本来多是发单 音的,在发现了声调之后,使这些单音自然地归了类,于是出现 了四声。

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当时的语言实际出发,分辨四 声是很容易很自然的;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语言的声调也 渐渐起了些变化,再往后,古四声已有些人不能自然掌握了,于 是便流行着一个如何分辨四声的口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力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15 诗词及楹联写作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个口诀对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和内地某些地区的人来说,没有 多大意义,因为他们的语言里至今还自然保存着古四声的声调; 而对于这些区域之外的人来说,就很有意义了。

起码知道了古 四声里还有个读音很短促的“入声” ,这个入声今天都转到现代 汉语的四个声调里去了。

且看下表: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古 期齐 启 气 七 汉 语 烘红 哄 讧 斛 声 调 先贤 显 献 血 伸神 审 慎 室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现 代 期(七) 齐 启 气 “七”转入阴平 汉 语 烘 红(斛) 哄 讧 “斛”转入阳平 声 调 先 贤 显(血) 献 “血”转入上声 伸 神 审 慎(室) “室”转入去声 现代汉语中入声的消失,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由繁到简的 一大进步,但却给今天搞近体诗的人带来了一些麻烦。

因为近 体诗的形式的基础就在于平仄声的区分和运用,而区分平仄声 的先决条件又在于能否分辨四声。

上面讲的只是一般常识,能 否掌握,关键还在于多练习。

当你读到或写到“社会主义好” 、 “改革开放” 、“爱国精神”等词句时,就可结合着默想每个字的四 声调:“社(去)会(去)主(上)义(去)好(上)” 、“改(上)革(阳平 16 〔古入声转来〕)开(阴平)放(去)” 、“爱(去)国(阳平〔古入声转 第一章 诗 来〕)精(阴平)神(阳平)” ,能这样持续练习,不愁四声不能掌握。

其实辨四声还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近体诗把平声(现代汉语阴平、阳平)列为“平” ,把上、去、入 (现代汉语的上声、去声和散入四声的入声)列为“仄” 。

“平”就 是声调平稳,“仄”就是声调不平稳。

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调 在一句诗中交错替换着,便产生了抗坠疾徐的节奏美和音乐感。

像“社会主义好”即“仄仄仄仄仄” ,“改革开放”即“仄仄平仄” , “爱国精神”即“仄仄平平” 。

当然,这些都是非诗歌的语言例句, 它们只能说明每个字的平仄声调,而不能表现诗句的节奏美和 音乐感。

在以下各章节中将要大讲特讲这方面的例诗例句,这 里就不赘言了。

至于古入声分散转入现代汉语四声的情况,大 致是:大部分入阳平和去声,小部分入阴平和上声。

字数并不 多,必要时记一记,或查一查韵书,翻一翻某些字典、词典,问题 就基本解决了(后面附的入声常用韵字举要可以参考) 。

第四节 格式与对仗 先谈格式: 近体诗有五言、七言八句的律诗,五言、七言四句的绝句和 五言、七言八句以上的长律(排律)等三种。

这三种都有一定的 平仄格式,近体诗就是按照这种格式来写的。

下面先谈谈一些 特殊规定,然后再结合诗例来具体了解一下近体诗的各种格式。

律诗的第一、二句叫做“首联” ,第三、四句叫做“颔联” ,第 五、六句叫做“颈联” ,第七、八句叫做“尾联”(或“末联”) 。

各联 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上句中的平仄必须与下句中的平仄 17 诗词及楹联写作 相反,叫做“对” ;上联对句中(双位字)的平仄必须与下联出句中 双位字的平仄相同,叫做“粘”(绝句中首次句和第三、四句必 “对” ,第二、三句必“粘”) ;凡首句第二字是平声的叫做平起,是 仄声的叫做仄起;凡首句即入韵(包括押邻韵)的,叫做首句入韵 格,凡首句不入韵但必须是仄声的,叫做首句不入韵格。

( 下列 各格式及例诗中句尾字下加“ 。”的,表示押韵;格式中的“ ― ”表 示“平” ,“ 丨”表示“仄” ,“十”表示可“平”可“仄” ;例诗中字下加 上 。

(尤) 深居俯夹 春去夏犹 人间重晚 黑点的为古入声;每首诗最后括号里的字,表示本诗押韵所属韵 部。) 1畅 五言律诗格式 (1)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出)十一一丨丨 空山新雨后, 首联(对) △ △ (对)十丨丨一 。

(粘) 。。, (出)十丨一一丨 明月松间照, 颔联(对) (对)一一丨丨 (粘) (出)十一一丨丨 竹喧归浣女, 颈联(对) (对)十丨丨一 (粘) (出)十丨一一丨 随意春芳歇, 尾联(对) (对)一一丨丨 ――― 唐?? 王维山居秋暝 (2)平起,首句入韵式: 一一丨丨 十丨丨一 十丨一一丨 天意怜幽草, 18 一一丨丨 第一章 诗 十一一丨丨 并添高阁迥, 十丨丨一一 微注小窗 十丨一一丨 越鸟巢干后, 一一丨丨 ――― 唐?? 李商隐晚晴 (3)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十丨一一丨 闻道黄龙戍, 况乃未休 十一一丨 丨 可怜闺里月, 十丨丨一 十丨一一丨 少妇今春意, 一一丨丨 十一一丨丨 谁能将旗鼓, 。

( 庚) 。

。。

十丨丨一 。

( 庚) ――― 唐?? 杨炯从军行 (4)仄起,首句入韵式: 十丨丨一 一一丨丨 十一一丨丨 露从今夜白, 十丨丨一 十丨一一丨 有弟皆分散, 一一丨丨 十一一丨丨 寄书长不达, 十丨丨一 ―――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 2畅 七言律诗格式 (1)平起,首句入韵式: 19 诗词及楹联写作 (出)十一十丨丨一 首联(对) (对)十丨一一丨丨 (粘) (出)十丨十一一丨丨 残雪压枝犹有桔, 颔联(对) (对)十一十丨丨一 (粘) (出)十一十丨一一丨 夜闻归雁生乡思, 颈联(对) (对)十丨一一丨丨 (粘) (出)十丨十一一丨丨 曾是洛阳花下客, 尾联(对) (对)十一十丨 丨一 野芳虽晚不须 但见群鸥日 樽酒家贫只旧蓬门今始为君隔 世味年来薄似谁令骑马客篱呼取尽余 京 深巷明朝卖杏 晴窗细乳试分 ――― 宋?? 欧阳修戏答元珍 (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十一十丨一一丨 舍南舍北皆春水, △ 十丨一一丨丨 十丨十一一丨丨 花径不曾缘客扫, 十一十丨丨一 。

, 。

十一十丨一一 丨 盘飧市远无兼味, 十丨一一丨丨 十丨十一一丨丨 肯与邻翁相对饮, 十一十丨丨一 ――― 唐?? 杜甫客至 (3)仄起,首句入韵式: 十丨一一十丨 十一十丨丨一 十一十丨一一丨 小楼一夜听春雨, 十丨一一丨丨 十丨十一一丨丨 矮纸斜行闲作草, 十一十丨丨一 20 十一十丨一一丨 布衣莫起风尘叹, 第一章 诗 十丨一一丨丨 ――― 宋??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十丨十一一丨丨 皱白离情高处切, △ 十一十丨丨一一 腻红愁态静中 十一十丨一一丨 眼随片片沿流去, 十丨一一丨丨 十丨十一一丨丨 总得苔遮犹慰意, 将军夜引林暗草惊 没在石中。

( 东) 黄河入更上一层海 十一十丨丨一 犹及恨满枝枝被雨若明日教泥污更伤池塘是绿清明可到 十一十丨一一丨 临轩一盏悲春酒, 十丨一一丨丨 ――― 唐?? 韩惜花 3畅 五言绝句(律绝)格式 (1)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

( 尤) 。

, 十丨一一丨 白日依山尽, (对) △ 。。。。。

((麻侵)) 一一丨丨 (粘) 十一一丨丨 欲穷千里目, (对) 十丨丨一 ――― 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2)仄起,首句入韵式 十丨丨一 一一丨丨 一一一丨丨 平明寻白羽, 十丨丨一 ――― 唐?? 卢纶塞下曲(六首录一) (3)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十一一丨丨 长江悲已滞, 21 △ 诗词及楹联写作 十丨丨一 十丨一一丨 况属高风晚, 一一丨丨 ――― 唐?? 王勃山中 (4)平起,首句入韵式 十一丨丨 十丨丨一 十丨一一丨 独立扬新令, 鹫翎金仆燕尾绣蝥 千营共一万里念将山山黄叶 一一丨丨 崔九堂前几度闻落雨里鸡鸣一花时节溪村路板桥又逢君两 。。

( 文) 竹 秦时明月不万里长征人未教胡马度阴汉时 ――― 唐?? 卢纶塞下曲(六首录一) 4畅 七言绝句格式 (1)平起,首句入韵式: 十一十丨丨一 (对) 十丨一一丨丨 。。。, ((微虞)) 。

(粘) 。。, (删) 。, 十丨十一一丨丨 但使龙城飞将在, (对) 十一十丨丨一 ――― 唐?? 王昌龄 出塞 (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十一十丨一一丨 岐王宅里寻常见, △ 十丨一一丨丨 十丨十一一丨丨 正是江南好风景, 十一十丨丨一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仄起,首句入韵式: 十丨一一丨丨 十一十丨丨一 22 十一十丨一一丨 妇姑相唤浴蚕去, 第一章 诗 十丨一一丨丨 ――― 唐?? 王建雨过山村 (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十丨十一一丨丨 荷尽已无擎雨盖, △ 十一十丨丨一 十一十丨一一丨 一年好景君须记, 十丨一一丨丨 ――― 宋?? 苏轼赠刘景文 上举这些平仄格式,就是近体诗的一些主要形式和规则。

还有 把律诗中颔、颈两联随意拉长的“长律”(排律)和仍具五绝形式 但不大讲究平仄粘对并且可押仄声韵的“古绝” ,前者古今以来 写的人不多,后者比较随便、容易,就不举例了,但也是读、写近 体诗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忽视了这些,要想深入到近体诗的 艺术领域去,多少要受到些影响。

当然,还不止此,下面再谈。

次谈对仗。

(麻) 。

( 支) 利用汉语言单复音节的特点,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 来,形成整齐美和显出和谐感就叫做对仗或对偶。

对仗的规则 是:除了上述的平仄外,在字面上要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从律诗的艺术特色来说,还特别要求突出数词、量词、名词、动 词、虚词、颜色词、方位词和专名词等的对仗;同时还要求相对各 词词组的结构必须相同。

对仗一般只限于律诗的颔、颈两联(也 有不限于此的,那属于破格) ,这两联里各对句中对应各词的平 仄必须与出句中的相反,词义则须相对。

下面举些例子。

绿树― 村边― 合 (颔) 青山― 郭外― 斜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开筵― 面― 场圃 (颈) 把酒― 话― 桑麻 颔联:“绿树”对“青山”(皆偏正结构;绿、青,形容〔颜色〕词 23 诗词及楹联写作 相对;树、山,名词相对) ,“村边”对“郭外”(皆偏正结 构;村、郭,名词相对;边、外,方位词相对) ,“合”对 “斜”(动词相对) 。

颈联:“开筵”对“把酒”(皆动宾结构;开、把,动词相对;筵、 酒,名词相对) ,“面”对“话”(动词相对。

面名词用作 动词) ,“场圃”对“桑麻”(皆联合结构;又皆名词相 对) 。

草枯― 鹰眼― 疾 (颔) 雪尽― 马蹄― 轻 唐?? 王维观猎 忽过― 新丰市 (颈) 还归― 细柳营 颔联:“草枯”对“雪尽”(皆主谓结构;草、雪,名词相对;枯、 尽,形容词相对) ,“鹰眼”对“马蹄”(皆偏正结构;鹰、 马,动物名词相对;眼、蹄,动物形体词相对) ,“疾”对 “轻”(形容词相对) 。

颈联:“忽过”对“还归”(动词带修饰副词相对) ,“新丰市”对 “细柳营”(专有名词相对) 。

客散― 青天― 月 (颔) 山空― 碧水― 流 唐?? 李白谢公亭 池花― 春― 映日 (颈) 窗竹― 夜― 鸣秋 颔联:“客散”对“江空”(皆主谓结构,客、山,名词相对;散、 空,形容词相对) ,“青天”对“碧水”(皆偏正结构;青、 碧,形容〔颜色〕词相对;天、水,名词相对) ,“月”(名词 用作动词)对“流”(动词相对) 。

颈联:“池花”对“窗竹”(皆偏正结构;池、窗,名词〔此处用作 形容词〕相对;花、竹,名词相对) ,“春”对“夜” ,名词相 24 对,“ 映日”对“鸣秋”(皆动宾结构;映、鸣,动词相对; 第一章 诗 日、秋,名词相对) 。

清新― 庾开府 (颔) 俊逸― 鲍参军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 渭北― 春天― 树 (颈) 江东― 日暮― 云 颔联:“清新”对“俊逸”(皆联合结构) ,形容词相对,“ 庾开 府”对“鲍参军” ,专有名词相对。

颈联:“渭北”对“江东”(皆偏正结构;渭、江,水名相对;北、 东,方位词相对) ,“春天”对“ 日暮”(皆偏正结构;春、 日,名词〔用作形容词〕相对;天、暮,名词相对) ,“树” 对“云”(名词相对) 。

九月― 寒砧― 催― 木叶 (颔) 十年― 征戍― 忆― 辽阳 唐?? 沈缙独不见 白狼河― 北― 音书― 断 (颈) 丹凤城― 南― 秋夜― 长 颔联:“九月”对“十年”(皆偏正结构;九、十,数目字相对; 月、年,时间词相对) ,“寒砧”对“征戍”(皆偏正结构; “寒冷砧声”对“远征戍守”) ,“催”对“忆”(动词相对) , “木叶”对“辽阳”(皆偏正结构;“树木的叶子”对“辽河 的北岸”〔不同类名词的宽对〕) 。

颈联:“ 白狼河”对“丹凤城”(皆偏正结构;又皆有专有名词 相对;白、丹,颜色词相对;狼、凤,动物名词相对,河、 城,名词相对) ,“北”对“南” ,(方位名词相对) ,“音书” 对“秋夜”(皆联合结构;又皆名词相对) ,“断”对“长” (形容词相对) 。

25 诗词及楹联写作 一去― 紫台― 连― 朔漠 (颔) 独留― 青V― 向― 黄昏 唐?? 杜甫 画图― 省识― 春风― 面 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颈) 环佩― 空归― 月夜― 魂 颔联:“一去”对“独留”(带副词的动词相对) ;“紫台”对“青 V”(皆偏正结构;紫、青,颜色词相对;台、V,名词相 对) ,“连”对“向”(动词相对) ;“朔漠”对“黄昏”(皆联 合结构的名词相对) 。

颈联:“ 画图”对“环佩”(皆联合结构的名词相对) ,“省识”对 “空归”(带副词的动词相对) ,“省识”对“空归”(带副 词的动词相对) ,“春风”对“月夜”(联合结构的名词 〔又是偏正结构〕相对) ,“面”对“魂”(名词相对) 。

涛声― 夜入― 伍员庙 (颔) 柳色― 春藏― 苏小家 唐?? 白居易杭州春望 红袖― 织绫― 夸― 柿蒂 (颈) 青旗― 沽酒― 趁― 梨花 颔联:“涛声”对“柳色”(皆偏正结构,涛、柳,名词用作形容 词而相对;声、色,名词相对) ,“夜入”对“春藏”(皆带 副词的动词,夜、春,名词用作副词而相对;入、藏,动 词相对) ,“伍员庙”对“苏小家”(皆偏正结构;伍员、苏 小,人名又作为定语而相对;庙、家,名词相对) 。

颈联:“红袖”对“青旗”(皆偏正结构;红、青,颜色词相对; 袖、旗,名词相对) ,“织绫”对“沽酒”(皆动宾结构;织、 沽,动词相对;绫、酒,名词相对) ,“夸”对“趁”(动词相 对) ,“柿蒂”对“梨花”(皆偏正结构) ;柿、梨,果木名词 相对;蒂、花,花木名词相对。

26 第一章 诗 蝴蝶― 梦中― 家― 万里 (颔) 杜鹃― 枝上― 月― 三更 唐?? 崔涂春夕旅怀 故园书― 动经年― 绝 (颈) 华发春― 唯两鬓― 生 颔联:“蝴蝶”对“杜鹃”(动物名词〔联绵字〕相对) ,“梦中”对 “枝上”(名词带方位名词的偏正结构相对) ,“家”对 “月”(名词相对) ,“万里”对“三更”(皆偏正结构;万、 三,数目词相对;里、更,名词相对) 。

颈联:“故园书”对“华发春”(皆偏正结构;故园、华发,又是 偏正结构,作名词书、春的定语而相对) ,“动经年”对 “唯满镜”(皆带副词的动宾结构相对,又用作“绝” 、 “生”的副词) ,“绝”对“生”(动词相对) 。

以上所举五、七言律诗中颔、颈两联的对仗,有的属于工对(天 文、地理、时令、动物、人伦、服饰、器用、宫室等同类名词) ,有的 属于宽对(不同类名词) 。

工对的,如:“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 轻”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 梨花”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宽对的,如:“开筵 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故园书动经 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

此外,还有一种对仗,把一联中的上下 联从意义上合为一句,叫做流水对,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唐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 征”(唐 ??李白送友人)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对仗只是诗歌的一种必要的修辞手段,原则上不能因辞害 义。

工对固然好,而在内容需要的情况下,采用宽对或流水对, 也是好的,传世名篇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从以上所举例子中 便可看出) ;甚至在内容需要时,即使取消了律诗中的一联(颔或 颈联)对仗(如唐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颔联和唐?? 27 诗词及楹联写作 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颔联,都不对仗) ,仍不失为不朽名篇。

本 来律诗的严格格律对作诗者来说,已经够束缚的了,如再追求工 对,势必束缚得更紧,卒至流于纤巧、庸弱或生硬,效果则适得其 反。

所以,尽管是对仗,还须以自然为主。

下面再谈谈绝句: 绝句又叫做律绝或截句,从形式上看,它像律诗(五言、七 言)的一半,但只要求平仄粘对,并不要求对仗。

但是,既是律诗 的一半,就不可能不受律诗形式的影响(实际上律诗与律绝是同 兴共存的) 。

前人认为:绝句有后两句对仗的是截取律诗的前四 句,前两句对仗的是截取律诗的后四句,四句两联皆对仗的是截 取律诗的中间四句,四句全不对的是截取律诗的前后四句。

当 然,这只是一种说法,绝句既然自成一体,应该有它本身的独特 之处。

它要求在短短的四句诗中,典型、概括而精练地表达一个 内容,呈现一种意境。

因此,有人不但主张五言绝句来自五言古 诗,七言绝句来自七言古诗和民歌,而且主张绝句成体于律诗之 先,律诗当由绝句扩充而成。

这些属于诗歌形式起源的问题,皆 不去讨论;但从形式上看,有不少绝句确乎存在着与律诗有密切 关系的痕迹。

例如: (1)五言绝句前两句对仗的: 日暮― 苍山― 远, 天寒― 白屋― 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 唐?? 刘长卿连雪宿芙蓉山主人 二句― 三年― 得, 一吟― 双泪― 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28 ――― 唐?? 贾岛题诗后 第一章 诗 (2)五言绝句后两句对仗的: 九日龙山饮, 黄花笑逐臣。

醉看― 风― 落帽, 舞爱― 月― 留人。

――― 唐?? 李白九日龙山饮 爱此江边好, 留连至日斜。

眠分― 黄犊― 草, 坐占― 白鸥― 沙。

――― 宋?? 王安石题舫子 (3)五言绝句四句两联皆对仗的: 白日― 依山― 尽, 黄河― 入海― 流。

欲穷― 千里― 目, 更上― 一层― 楼。

――― 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4)五言绝句四句全不对的: 燕赵悲歌士, 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 前路日将斜。

――― 唐?? 钱起 逢侠者 流水阊门外, 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 今日自魂销。

29 ――― 唐?? 刘禹锡别苏州 诗词及楹联写作 (5)七言绝句前两句对仗的: 岐王― 宅里― 寻常― 见, 崔九― 堂前― 几度― 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荷尽― 已无― 擎雨― 盖, 菊残― 犹有― 傲霜― 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桔绿时。

――― 宋?? 苏轼赠刘景文 (6)七言绝句后两句对的: 日落辕门鼓角鸣, 千群面缚出蕃城。

洗兵― 鱼海― 云― 迎阵, 秣马― 龙堆― 月― 照营。

――― 唐?? 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一)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 莲叶― 无穷― 碧, 映日― 荷花― 别样― 红。

―――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七言绝句四句两联皆对仗的: 两个― 黄鹂― 鸣― 翠柳, 一行― 白鹭― 上― 青天。

窗含― 西岭― 千秋― 雪, 门泊― 东吴― 万里― 船。

30 ――― 唐?? 杜甫绝句(四首之一) 第一章 诗 岁岁― 金河― 复― 玉关, 朝朝― 马策― 与― 刀环。

三春― 白雪― 归― 青冢, 万里― 黄河― 绕― 黑山。

――― 唐?? 柳中庸征人怨 (8)七言绝句四句全不对的: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 唐?? 韩寒食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 宋??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上举绝句各例中,以四句全不对的形式最常见,其次是前两句对 仗的;另外两种形式,即使大作家的诗集中也不多见。

今天我们 写作旧体格律诗,仍以四句全不对的形式最为方便。

它既少字 句琢磨推敲方面的费力,又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并不比写新 诗难多少;而传统诗歌形式的特色,还可有所保留。

总之,对仗是近体诗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近体诗作者精心 锤炼推敲之所在。

传世近体名诗,有不少是由于一联或两联对 仗的精工奇警而著称,甚至有的诗人因先吟得满意的一联,然后 敷衍成篇,也会成为不朽。

从诗经到20 世纪初“五四运动”的3000 年中,我国的诗 人们写的都是旧体诗,特别是唐以后,更多写近体诗,直到今天, 爱读爱写近体诗的也还大有人在。

这一方面主要是因为近体五 31 诗词及楹联写作 言、七言诗短小整齐的形式、简练易懂的语言、和谐的声调以及 便于推敲琢磨等自然有利条件的促使;另一方面也为它那丰富 的内容、深厚的意味和突出的古典美学价值所决定,而这些又都 具有古为今用的积极便利因素。

它好比一所开满名花异卉而又 门禁森严的园圃,只要你能进得去,准会使你悦目赏心,怡情满意。

前面谈了怎样读诗,以下将谈谈怎样写诗。

本来读和写有 因果关系,也有辩证道理:只有读得多读得精,才能写得好;也只 有写得好才能对所读的体会深,理解透。

这中间掌握基本写作 方法和熟习一般艺术技巧,则是完全必要的。

第五节 写诗的一般方法 一、章法――― 起、承、转、合 凡写文章,总要谋篇布局,总要分段落、层次,写诗也不例 外。

可是就近体诗来说,它已有了固定的句式句数(五言、七言 四或八句) ,在一首诗的几句中,把要表的情和达的意,表达明白 不就行了吗? 其实不然。

近体诗的形式虽固定了,但写起来却 另有讲究。

即所谓起、承、转、合,这在写文章已成为老八股,但 写诗仍然有用。

绝句第一句是“起” ,第二句是“承” ,第三句是 “转” ,第四句是“合” ;律诗首联是“起” ,颔联是“承” ,颈联是 “转” ,尾联是“合” 。

下面先谈谈近体诗起、承、转、合的一般情 况,然后再举点章法的具体例子来加以说明。

起,即开头,可以叙事、写景、抒情、说理,可以直接入题也可 以间接关联题意(即比兴) 。

起句(联)可以突兀峥嵘,也可以平 32 顺淡远。

起句(联)突兀峥嵘的,如: 第一章 诗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 唐?? 钱起 逢侠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唐?? 元稹离思五道之一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 唐?? 王维观猎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唐?? 杜甫蜀相 这些诗的起句(联) ,或蓦地写事,或突然发问,都给人以突如其 来之感。

起句(联)平顺淡远的,如: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唐?? 贾岛寻隐者不遇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 唐?? 刘禹锡杨柳枝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3 ―――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诗词及楹联写作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试分茶。

布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宋??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这些诗的起句(联) ,不是平平着笔,就是淡淡说来,都给人以平 淡之感。

承,指绝句的次句,律诗的次联(颔联) ,意即承接,是对起句 (联)的阐发、说明、铺叙、描述,或续完首句(联)之意思,或对举 足意。

如上举钱起诗次句“相逢剧孟家” ,说明燕赵悲歌士相逢 的处所;元稹诗次句“除却巫山不是云” ,与起句属对以足意;贾 岛诗次句“言师采药去” ,紧承起句所问而作答;刘禹锡诗次句 “二十年前旧板桥” ,铺叙曾与美人作别处的宛然景物;王维诗次 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承起联描述将军猎渭城的具体情 景;孟浩然诗次联“绿树村边舍,青山郭外斜” ,承首联描述至田 家途中所见的村树山郭;杜甫诗次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 鹂空好音”承起联描述今天祠堂内使人感慨的草色莺声;陆游诗 次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承起联叙写客京华从 春夜雨到卖花朝的感想。

凡律诗中的次联必须对仗,而且与起 联的关系非常密切。

故前人有把律诗中的首、次两联叫做“前 解” 。

转,指绝句中的第三句,律诗中的第三联(颈联) 。

转必须转 出新意,或另辟思路,或别开境界,或放开一步,或深入一层,但 必须既对第四句(联)有影响,又和诗的主题相关联。

如将上举 各诗第三句(联)和第二句(联)的表达关系,与第三句(联)和第 四句(联)的表达关系作一比较(下面将结合“合”来详谈) ,道理 自会明白。

故前人有把律诗的第三联与尾联称之为“后解” 。

转 34 这一句(联)在近体诗中极为重要,一首近体诗的优劣成败,往往 第一章 诗 取决于此句(联) 。

律诗中的这一联与上联“承”一样,必须对仗, 并要求不能与次联成为“合掌”(即两联都是写情、抒情、叙事、说 理,当然也有少数例外) 。

前人把诗中的抒情、说理叫做“虚” ,把 叙事、写景叫做“实” 。

一首律诗中的颔、颈两联,一般必须是一 实一虚,或一虚一实,这样才符合格律,也才能突出律诗的艺术 特点。

合,指绝句的末句,律诗的末联,即收合,结束。

这一句(联) 既要与第三句(联)的“转”一致,使语完意足,顺理成章,又须回 合“起” 、“承”句(联)以完足并突出全诗的作意。

因此,这一句 (联)既不可率然而止,又不可平平结束,必须有不尽之意,弦外 之音,方入上乘。

上举各诗中,钱诗末句“前路日将斜” ,紧接上 句“寸心言不尽”而来,在交代时间的同时,还有点弦外之音,回 合前几句,说明这些“悲歌士”在当时尽管豪情满怀,但前途却是 黯淡的。

元诗的末句“半缘修道半缘君”是解释“转”句,说明自 己为什么从此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也懒得回顾的原因,突出全 诗忏悔情场的作意。

贾诗末句的“云深不知处” ,是从“转”句的 “只在此山中”而来,是童子答话的补述,并说明作者的怅惘之 情,同时又是对此隐者高逸的赞美,只觉神韵悠然。

刘诗末句的 “恨无消息到今朝”是从转句“曾与美人桥上别”而进一步说明和 抒慨。

回合前两句,大有伊人虽无由再见,但这种忆念之情,并 未随着二十年来这桥下江波流逝之感。

王诗末联“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既点明时间,又极写猎归途中将军回顾壮阔猎场 而产生的踌躇满志情感;回合前各联,打猎时的热烈气氛和猎毕 遄返的经过,尽包含在这十个字之中了。

孟诗末联“待到重阳 日,还来就菊花” ,是再订后约,表示兴尚未尽,回合前三联所描 写的田家优美风光、淳朴生活和待客之殷勤,深表对故人感谢之 情。

杜诗末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对“三顾 频烦” 、“两朝开济”而未能终成其志的深沉惋叹;满襟英雄泪,是 35 诗词及楹联写作 融汇了诗人自己之泪的,回合前各联,曷胜吊古、伤今并慨己之 情。

陆诗末联“布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是对第三联 “闲作草” 、“细分茶”无聊生活的厌烦并决心与之决裂,清明到家 即可免受帝京尘污,回合前各联,一种不愿出仕的心情跃然纸 上。

上述的起承转合,为写作近体诗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

起承转合本来是一切文学作品中客观存在的从思维到语言表达 的一种逻辑规律,这在先秦的诗经和荀况、韩非的文章中,触 目皆是。

只是发展到后来科举应试的八股文和试贴诗,才成为 僵化的写作公式,但对初学写作诗、文的人来说还是有利有益 的。

其实在古人的诗作中也有不拘于此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 ,叙事、抒情一气直贯而下;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 句句写景;苏轼的琴诗 ,通首说理。

这些诗的起承转合以及虚 实对仗等情况都不明显,但都自然而优美,都是好诗。

所以,合 于章法而又能不拘于章法,且意义又好,同样可以写出好诗来。

下面再举点章法的具体例子,先看: 唐 ??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一句,“起”写春天早晨醒来。

第二句,“承”写醒来后耳畔传来 各处的鸟叫声。

作者此时身在床上,忽然想起了昨夜不是又刮 风又下雨吗? 这时作者的思想已转向了另一方面,这就是“转” 。

末句“花落知多少”即从第三句的“夜来风雨声”而来,同时回合 第一、二句所述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惜花心情及美好事物横遭摧 残的怅恨,这就是“合” 。

次看: 唐 ??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36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第一章 诗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首联,从送别环境写“起” ,颔联紧“承”首联写送别,此联采用流 水对法,两句一意直贯而下,言在此地分别后,友人像“孤蓬”随 风一样,将向万里飘荡。

颈联,“转”写深深惜别之情,用此时所 见飘动浮云和西下落日作比喻,慨言行者如“浮云”非走不可,居 者如“落日”欲挽不能。

末联别出心裁,言不但两人别情依依,就 连彼此的马在分别时也萧萧哀鸣。

既深化了颈联无可奈何的离 情,又回“合”到首、颔两联所描述的送别情境,从而产生了强烈 的感人艺术效果。

再看: 唐 ?? 刘禹锡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第一句,“起”写此宫人打扮得异常匀称而走下朱楼来,目的在于 能得到君王的驾临宠幸。

第二句“承”写君王并未来,使她的希 望变成失望,于是面对着被关锁着的满院春光而哀愁起来。

第 三句“转”写此宫人在百无聊赖之余只有自寻安慰,便走向中庭 无意识地数着花开的朵数。

第四句,就在这时候一只小蜻蜓竟 然飞上她发髻上的玉搔头来了,似乎它还能欣赏她的容饰,真是 人不如物 ! “合”句从“转”句来(因人立花丛中,蜻蜓才会误把人 当花) ,又回合到首句的宜面新妆以收结全篇。

又看: 宋 ?? 王安石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别,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首联,“起”写兄妹们(长安君是作者大妹妹王文淑的封号)从少 到老离别时心情总是沉重的。

颈联,“承”写见面很不容易,既见 37 诗词及楹联写作 到面就亲亲热热地在夜深的昏昏灯光下,边吃着随便的酒饭边 谈笑话家常,是何等亲切。

颈联,“转”笔突然写出了虽然见面可 是又要离别,而且还是到遥远的异国去(出使辽国) 。

末联,“合” 写这次分别后再见面又不知何年何月,你只有等着那鸿雁南飞 时看见我寄给你的书信吧。

这一联既推演颈联,言后会难期,只 有捎书寄信,又回合首、颈联的会少离多,应珍惜眼前的欢喜相 聚。

不仅紧扣题意,还自然地表达了极深厚的友爱之情。

二、铸词与造句 句是由词组成的。

根据汉语有单、复音词的特点,五言、七 言句中由于受自然节拍(四言两拍子、五言三拍子,七言四拍子) 的限制,一般只能而且必须有一个单音词,这个单音词在句中的 不同位置,以及它和复音词的各种化起来结合在句中的变化运 用,使近体诗的固定呆板句式得以灵活多样,既适应了格律的种 种要求,又增加了近体诗的艺术表现力。

下面就近体诗句和词 的一般情况说明几点。

(一)词的结构与句的节奏 近体诗句中,由于词的组合运用方式的不同,自然形成了不 同的意义节奏(和固定的五言三拍子、七言四拍子的音调节奏不 同) ,读、写近体诗,这点必须了解。

例如: 变弓― 辞― 汉月, ① 唐?? 李白塞下曲 插羽― 破― 天骄。

古墙― 犹― 竹色, ② 唐?? 杜甫滕王亭子 虚阁― 自― 松声。

青― 惜峰峦― 过, ③ 唐?? 杜甫放船 黄― 知桔柚― 来。

半朽― 临风― 树, 38 ④ 唐?? 白居易勤政楼西柳 多情― 立马― 人。

第一章 诗 高阁― 客― 竟去, ⑤ 唐?? 李商隐 落花 小园― 花― 乱飞。

生― 当作― 人杰, ⑥ 宋?? 李清照绝句 死― 亦为― 鬼雄。

九月― 寒砧― 催― 木叶, ⑦ 唐?? 沈缙独不见 十年― 征戍― 忆― 辽阳。

映阶― 碧草― 自― 春色, ⑧ 唐?? 杜甫蜀相 隔叶― 黄鹂― 空― 好音。

沈舟― 侧畔― 千帆― 过,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 ⑨ 病树― 前头― 万木― 春。

初逢席上见赠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⑩ 唐?? 杜甫野望 南浦― 清江― 万里― 桥。

于今― 腐草― 无― 萤火, z 唐?? 李商隐隋宫 终古― 垂杨― 有― 暮鸦。

蝴蝶― 梦中― 家― 万里, z 唐?? 崔涂春夕旅怀 杜鹃― 枝上― 月― 三更。

上举各例,表面看来无非五言、七言句,但从构词成句来看,又各 不相同,读起来也各有其意义节奏(如例句中横线所隔开的) ,原 因就在于句中单音词的不同位置,以及与复音词结合所起的作 用的不同。

单音词不论放在词头(如例句③ ⑥ ) ,放在句中(如例 句① ② ⑤ ⑦ ⑧ z z ) 还是放在句尾(如例句③ ④ ⑨ ⑩ ) ,都会影响 整个句子的意义节奏,特别是五言句的第三字、七言句的第五字 的位置上,影响更大(道理后面要谈) 。

由于这个单词的不同词 性在句中与其他复音词亲和的结果不同,不仅可以决定这个句 子的语言结构、意义节奏,还可在一联中起到使对仗精工而又有 变化的作用。

如果我们无视这一情况,在读诗吟句时体会便不 会深,写诗造句时下笔更难得好了。

39 诗词及楹联写作 (二)名词、形容词用如动词 汉语言中本存在词类活用这一现象,而在诗歌中有时显得 更为突出,这既是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也体现了诗人们高度驾 驭语言的能力,精心琢磨推敲的结果。

例如: 怜君不得意, ① 唐?? 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况复柳条春。

空山新雨后, ② 唐?? 王维山居秋暝 天气晚来秋。

尽日解鞍小店雨, 宋?? 司马光 ③ 晚天回首酒旗风。

寒食许昌道中寄募府诸君 鸡声茅店月, ④ 唐?? 温庭筠商山早行 人迹板桥霜。

春风又绿江南岸, ⑤ 宋?? 王安石泊船瓜州 明月何时照我还。

马蹄残雪六七里, ⑥ 宋?? 方岳梦寻梅 山嘴有梅三四花。

上例① ② ③ ④ 中,下加黑点之字皆为名词用如动词;⑤ ⑥ 中下加 黑点之字皆为形容词用如动词。

① 中的“春” ,② 中的“秋” ,③ 中 的“风” ,与押韵有关;④ 中的“声” 、“迹” ,⑤ 中的“绿” ,⑥ 中的 “残” ,则系推敲的结果。

总之,都是既具形象,又有动态,自然有 了浓厚诗味。

(三)省略 省略是古代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 但文章有时为了故求简略,诗歌则为了平仄、押韵和句式的要 求,多属迫不得已。

在五言句里意义上要求六个字,或在七言句 里意义上要求八个字,这时如不采取省略办法,便无法成句成 诗。

但省略必须根据汉语的规律和习惯,要做到词省而意不妨。

40 省略的情况非常复杂,下面只举点近体诗中常见的例子: 第一章 诗 长风万里送归雁, 唐?? 李白 ① 对此可以酣∧ 高楼。

宣城谢崧ソばJ槭逶 蓬莱文章建安∧ 骨, 唐?? 李白 ② 中间小谢有清发。

宣城谢崧ソばJ槭逶 心知洛下贤才子, ③ 唐?? 刘禹锡春日书怀 不作诗魔即∧ 酒颠。

桃叶含情竹枝∧ 怨, ④ 唐?? 刘禹锡上行三首之一 水流无限月明多。

上穷碧落下∧ 黄泉, ⑤ 唐?? 白居易长恨歌 两处茫茫皆不见。

人面不知何处去, ⑥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依旧笑∧ 春风。

相见时难别∧ 亦难, ⑦ 唐?? 李商隐 无题 东风无力百花残。

我居北海君∧ 南海, ⑧ 宋?? 黄庭坚寄黄几复 寄雁传书谢不能。

曾向钱塘住, 闻鹃忆蜀乡。

⑨ 宋?? 家铉翁寄江南故人(全诗) 不知今夕梦, 到蜀∧ 到钱塘? 上例:① 中省略了“酣饮”中的“饮”字,② 中省略了“风骨”的“风” 字,③ 中省略了“即作酒颠”的“作”字,④ 中省略了“竹枝含怨”的 “含”字,⑤ 中省略了“下穷黄泉”的“穷”字,⑥ 中省略了“笑于春 风之中”的“于”字,⑦ 中省略了“别时亦难”的“时”字,⑧ 中省略 了“君居南海”的“居”字,⑨ 中省略了“到蜀还是到钱塘” 的“还 是”二字。

(四)词群和词组代句 这种句子只有一群词或一个词组,没有谓语,按照写文章的 41 诗词及楹联写作 要求就是不通,但是这种句子在诗中不但是通的,而且还别具风 格。

例如: 五湖三庙宅, ① 唐?? 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万里一归人。

细草微风岸, ② 唐?? 杜甫旅夜书怀 危樯独夜舟。

鹫羽金仆姑, ③ 唐?? 卢纶塞下曲(六首之一) 燕尾绣蝥弧。

桃李春风一杯酒, ④ 宋?? 黄庭坚寄黄几复 江湖夜雨十年灯。

孤臣白发三千丈, ⑤ 宋?? 陈与义伤春 每岁烟花一万重。

楼船夜雪瓜洲渡, ⑥ 宋?? 陆游 书愤 铁马秋风大散关。

上例各联中的句子,有的像偏正词组,如② ③ ,有的像并列词群, 如① ④ ⑤ ⑥ ,因此,也有人认为这都是谓语省略句或名词作谓语 句;但是任何人读了这些诗句,意念都很明确,无丝毫含混或缺 欠感。

这就是不同于散文的诗歌语言魅力之所在。

(五)倒置(或倒装) 一句话中哪些词应在前,哪些词应在后,这是语法的规定; 两句话哪句应先说,哪句应后说,这是逻辑的规定。

在诗歌语句 中违反了这两个规定,而又不妨碍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就叫做倒 置。

倒置有词语倒置和句子倒置两种:词语的倒置,大都由于格 律(平仄、押韵、对仗、音节等)或修辞的原故;句子倒置,则多是 为了强调某种语气或突出某种思想。

且看下列的举例: 欲穷千里目, 42 ① 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更上一层楼。

第一章 诗 两水夹明镜, ② 唐?? 李白秋登宣城谢岜甭 双桥落彩虹。

白花外朵, ③ 唐?? 杜甫题新津北桥楼 青柳槛前梢。

绿奔穿内水, ④ 唐?? 韦庄延兴门外作 红落过墙花。

香稻啄余鹦鹉粒, ⑤ 唐?? 杜甫秋兴八首之一 碧梧栖老凤凰枝。

城阙辅三秦, ⑥ 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望五津。

回日楼台非甲帐, ⑦ 唐?? 温庭筠苏武庙 去时冠剑是丁年。

春风疑不到天涯, ⑧ 宋?? 欧阳修戏答元珍 二月山城未见花。

上例各联中:① 上句本为“ 目欲穷千里” ,为了与下句对仗,故把 主语的“ 目”倒置于谓语后;② 上句应为“夹明镜两水” ,为了与下 句的“彩虹”对仗,故把作定语的“明镜”后置;③ 为了突出花白柳 青的春郊景色,故把“朵”的定语“白花”和“梢”的定语“青柳”前 置(顺说应为“外白花朵,槛前青柳梢”) ;④ 也是为了突出水的 态和花的容,故把“绿”“红”两定语前提(此一联可写成“穿内绿 奔水,过墙红落花” ,或为“穿内水绿奔,过墙花红落” ,或“穿内奔 绿水,过墙落红花” ,可是这样写来不但形象欠鲜明,音节欠响 亮,而且这一联的平仄、押韵、对仗都要改变,从而影响了全篇; 于此可见诗人铸词造句时的惨淡经营) ;⑤ 本应为“鹦鹉啄余香 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为了突出秋光中的“香稻”和“碧梧” ,故 而前提,使两联中的定、谓语都倒置了;⑥ 为了与下句的“五津” 相对,故使上句的主、宾语替换(上句本应为“三秦辅城阙” ,如对 为“五津望风烟” ,也还可以,但这样不仅全诗要改韵,第一、二两 43 诗词及楹联写作 句也失粘) ;⑦ 两句把苏武往返匈奴的时间颠倒过来,既使句势 峭拔,又使“甲帐”和“丁年”成为“巧对” ;⑧ 为作者出贬夷陵满腹 牢骚时所作,把开首两句诗的构思顺序一颠倒,怨望之意便自然 流露出来。

(六)借代 诗人在写作时有些事不便直写出来,或者不能写出(字太 多) ,或者是务求典雅,或者是将就对仗,故常采用借代的方法。

例如: 红粉楼中应计日, ① 唐?? 杜审言赠书记苏绾 燕支山下莫经年。

醉月频中圣, ② 唐?? 李白赠孟浩然 迷花不事君。

赐浴皆长缨, ③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与宴非短褐。

汉皇重色思倾国, ④ 唐?? 白居易长恨歌 御宇多年求不得。

誓扫匈奴不顾身, ⑤ 唐?? 陈陶陇西行 五千貂锦丧胡尘。

暮云收尽溢清寒, ⑥ 宋?? 苏轼中秋月 银汉无声转玉盘。

上各例中,下有横线之词皆为借代。

① 中的“红粉”借代苏绾妻 子,并与下联的“胭脂”为对。

② 中的“中圣”借代饮酒,取与“事 君”为对,高雅而又得体;如写成“醉月频饮酒” ,那还成什么好 诗。

③ 中“长缨”借代达官贵人,“短褐”借代小老百姓,还很富于 形象性。

④ 中的“汉皇”实借代唐明皇,“倾国”指女色,身为其子 孙的臣子,能直指其“重色思倾国”吗? ⑤ 中的“貂锦”借代士兵, 如果直写“五千士兵丧胡尘” ,那就欠高雅了。

⑥ 中的“玉盘”借 44 代明月,因为前有一“转”字,不仅形象,而且生动,如写成“银汉 第一章 诗 无声转明月” ,那成什么诗句? 作者在另外一首也是咏中秋月的 水调歌头词,一开头便写道:“ 明月几时有?” 如改作“玉盘几时 有?” 岂不成了笑话 !可见遣词应因意、因句制宜,也是写诗的一 项基本原则。

(七)重叠与重复 写文章偶用重叠词,是为了加强语气的需要。

作诗用重叠 词除了加强语气外,还有增强艺术性的作用,特别是在一联的对 仗中,有了重叠词,既给人以整饬之美的感觉,又能唤起人的深 味沉思。

至于重复,在文章向来是忌讳的,可是在诗中有时故意 为之,反而获得特别的艺术效果。

例如: 落花寂寂啼山鸟, ① 唐?? 王维寒食汜上行 杨柳青青渡水人。

无边落木萧萧下, ② 唐?? 杜甫登高 不尽长江滚滚来。

苍苍竹林寺, ③ 唐?? 刘长卿送灵澈 杳杳钟声晚。

袅袅城边柳, ④ 唐?? 张仲素春闺思 青青陌上桑。

梨花院落溶溶月, ⑤ 宋?? 晏殊 寓意 柳絮池塘淡淡风。

草草杯盘供笑语, ⑥ 宋?? 王安石示长安君 昏昏灯火话平生。

家临九江水, ⑦ 唐?? 崔颢长干行 来去九江侧。

愁作秋浦客, ⑧ 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一 强看秋浦花。

何谓先生死, ⑨ 唐?? 杜荀鹤经青山吊李翰林 45 先生道日新。

诗词及楹联写作 上例从① 到⑥ 中的“寂寂” 、“青青” 、“萧萧” 、“滚滚” 、“苍苍” 、“杳 杳” 、“袅袅” 、“溶溶” 、“淡淡” ,或写花愁,或状木落,或拟钟声,或 恋月色,或描风情柳态,或叙亲情,都达到无以复加的妙境;从⑦ 到⑨ ,重复的效果远胜于不重复,尽属诗人高艺。

(八)特殊的对仗 对仗是一首律诗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无对仗即不 成其为律诗。

律诗中的颔、颈两联,例应是两幅工整的对联(对 仗) 。

对联的要求,除格律的平仄相对外,词性、词义甚至色彩、 数字也必须相对。

但在某种情况下,只有平仄和字面形式的相 对,却仍不失为好的对仗,这叫做巧对。

还有一种上下句虽然也 成对仗,但意思一贯成为一句话,两句的开头或中间,往往有领 词或关联词,这叫做流水对。

看下面的例子: 口衔山石细, ① 唐?? 韩愈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心望海波平。

千寻铁锁沉江底, ② 唐?? 刘禹锡西寒山怀古 一片降幡出石头。

玉玺不缘归日角, ③ 唐?? 李商隐隋宫 锦帆应是到天涯。

此日六年同驻马, ④ 唐?? 李商隐马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回日楼台非甲帐, ⑤ 唐?? 温庭筠苏武庙 去时冠剑是丁年。

此地一为别, ⑥ 唐?? 李白送友人 孤蓬万里征。

遥怜小儿女, ⑦ 唐?? 杜甫 月夜 未解忆长安。

况与故人别, 46 ⑧ 唐?? 韩愈祖席 那堪羁宦愁。

第一章 诗 野火烧不尽, ⑨ 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吹又生。

有时三点两点雨, ⑩ 唐?? 李山甫寒食 到处十枝五枝花。

可怜无定河边骨, z 唐?? 陈陶陇西行 犹是春闺梦里人。

几人千里别, z 宋?? 文彦博华月 今夜九回肠。

一时花带泪, z 宋?? 陈与义雨 万里客凭栏。

上举诸例:① 的“山石细”对“海波平” ,形式极工整,意义则是“口 衔细山石想把海水填平” ;② 的“江底”是长江的底,“石头”则是 石头城(今南京市) ;③ 的“ 日角”本指唐高祖李渊的饱满额角, “天涯”却泛指天边(天尽头) ;④ 的“同驻马”指当时马嵬坡的六 军不发,“笑牵牛”则指李隆基与杨玉环七月七日在长生殿的定 情盟誓;⑤ 的“非甲帐”指作甲帐的汉武帝已死,“是丁年”指苏武 少壮之年出使匈奴。

以上五例中的对仗按理皆不可能相对,而 读起来却是如此工稳而自然,这就叫做巧对。

⑥ 是说在此地分 别后友人将像“孤蓬”一样飞向万里之外,两句诗实是一句话;⑦ 的“遥怜”直贯以下“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⑧ 用“况”与“那堪”把 上下句关联成一个意思;⑨ 的“烧不尽”和“吹又生”通过“不” 、 “又”两副词的关联,使两句一意贯下;⑩ 的“有时”和“到处”紧密 关联,也使两句意义一贯;z 的“可怜”领贯两句;z 两句写几人 今夜的离别相思;z 写万里作客的人凭栏看花在雨中开放。

以 上八例,形式上都是两句一联,实质上都是连贯的一句话,这就 叫做流水对。

与上五例的巧对都属于特殊的对仗。

此外还有些 特殊的对法,因不常见,就不多举了。

47 诗词及楹联写作 (九)比兴与用典 诗歌与散文相比,表现形式方面突出的不同点是:散文主要 要求逻辑性,而诗歌主要要求形象性。

因此,具体、形象、生动、 概括、简练、有寄托、有言外之意、有弦外之音等等,便成为诗歌 的篇章、词句之外必须注意的又一方面的技巧。

下面分两点来 谈谈。

比兴。

自从南宋朱熹在其所著诗集传中给赋、比、兴下了 定义之后,历代诗作家便奉为圭臬,即:“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 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也。”“赋”的道理简单而容易运用,凡直抒胸怀、叙事件、写景,都 属于“赋”的范畴,如唐 ?? 王勃的五绝山中 、唐 ??孟浩然的五律 过故人庄 、唐 ?? 王昌龄的七绝采莲曲 、唐 ?? 韦应物的七律 答李儋元锡(皆见后作品选) ,这些诗一读即懂,别无深文奥 义,就不赘言了。

“ 比”和“兴”往往结合使用,故常将“比兴”并 举,它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形象思维”有点近似,在诗歌表现的艺 术技巧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一首诗之所以出色,往往与比兴 手法用得高妙有关。

“ 赋”只要兴到笔随,一气呵成,一挥而就; “比兴”往往要经冥思苦索、千锤百炼始有所获,故“赋”多佳篇而 “比兴”多佳句。

下面举些运用比兴手法写出的好诗的例子: 碧玉妆成一树高, ① 唐?? 贺知章咏柳 万条垂下绿丝绦。

洛阳亲友如相问, ②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玉颜不及寒鸦色, ③ 唐?? 王昌龄长信秋词 犹带昭阳日影来。

抽刀断水水更流, ④ 唐?? 李白宣城谢崧ソばJ槭逶 举杯消愁愁更愁。

48 第一章 诗 水流心不竞, ⑤ 杜甫江亭 云在意俱迟。

蜡烛有心还惜别, ⑥ 唐?? 杜牧赠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⑦ 唐?? 李商隐 无题 蜡炬成灰泪始干。

乡心正无限, ⑧ 唐?? 赵嘏寒塘 一雁度南楼。

风暖鸟声碎, ⑨ 唐?? 杜荀鹤春宫怨 日高花影重。

浮云世事改, ⑩ 宋?? 苏轼次韵江晦叔 孤月此心明。

志士凄凉闲处老, z 宋?? 陆游病起 名花零落雨中看。

上举各联诗句中,大都用了比喻、象征、衬托、比较等比兴手法。

① 用“碧玉”比喻柳树,“绿丝绦比喻柳叶” ;② 用“玉壶冰”比喻、 象征做人为官的清白高洁;③ 用“寒鸦”飞“带昭阳日影”比喻、象 征失宠宫人冷落又嫉妒的心情;④ 用“抽刀断水”比喻、象征愁到 无计能消、无法可解的地步;⑤ 用“水流” 、“云在”比喻不追逐名 利而安于恬淡的思想;⑥ 用烛油流滴比喻、象征离人的眼泪; ⑦ 双举蚕丝、蜡泪,比喻爱情的坚贞、执著,除死方休;⑨ 用风暖、 日高、鸟声、花影的丽春光,反衬宫人的失意冷漠心情;⑩ 用变 幻的浮云和清明的孤月,比喻、象征自己忧患余生而又明洁的心 迹;z 用雨中零落的名花,比喻、象征闲处老去志士的凄凉心境。

用典。

用典也是诗歌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古人读书基本上 只有一门课,就是今天的古典文学课,尽管内容也不少,名目较 繁多,但目的简单明确(应付科举考试) ,用功专一(读古书和写 诗、文) ,所以古代的读书人,一般脑子里都装了不少古代文史故 49 诗词及楹联写作 事、前人名言隽语以及神话传说等等,这些也都是典故。

当他们 为文作诗时,这些典故都奔赴笔下,因而写出许多带有典故的文 章和诗篇。

今天我们为了继承发扬古代优秀文学遗产而读、写 旧体诗,有时难免接触到典故,那么用典的道理究竟何在呢? 大 致是:它能曲折、深刻、含蓄、精练、形象地表达某种复杂的思想 感情,或发表某些不便于直说的意见;同时使得诗句简整、工丽 而高雅,还很适宜于对仗,以突出近体诗的格律特点。

但是,用 典要注意必要和适当,过多或过于生僻,变成冗累晦涩,使人厌 烦、费解,那就不足为法了。

且看下面例句: 西陆蝉声唱, ① 唐?? 骆宾王在狱咏蝉 南冠客思深。

醉月频中圣, ② 唐?? 李白赠孟浩然 迷花不事君。

对棋陪谢傅, ③ 唐?? 杜甫别房太尉墓 把剑觅徐君。

清新庾开府, ④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 俊逸鲍参军。

势分三足鼎, ⑤ 唐?? 刘禹锡蜀先主庙 业复五铢钱。

怀旧空吟闻笛赋, 唐?? 刘禹锡 ⑥ 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旋着朝衣就东市, ⑦ 唐?? 杜牧河湟 忽遗弓剑不西巡。

不知腐鼠成滋味, ⑧ 唐?? 李商隐安定城楼 猜意g雏竟未休。

可怜夜半虚前席, 50 ⑨ 唐?? 李商隐 贾生 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一章 诗 塞上长城空自许, ⑩ 宋?? 陆游 书愤 镜中衰鬓已先斑。

上例各联的句子中:① 上句“西陆”言秋天,下句“南冠”言囚徒; 全联是说在秋天的牢房里,耳听蝉声,心绪低沉。

② 上联“中圣” 即饮酒,与下联“事君”相对,工巧又得体,借以赞美孟浩然的隐 逸生涯。

③ 的上句“谢傅”即晋名将谢安,安以爱下棋著称,下句 的“徐君”用春秋时吴公子季札挂剑于徐君墓的典故;全联表明 作者与房太尉(g)的深厚交情;太尉是当时国家最高军事首脑, 作者是其下属,如此用典故亦很得体。

④ “ 庾开府”即庾信,“鲍 参军”即鲍照,皆南北朝大诗人;作者用他们“清新” 、“俊逸”的诗 歌风格来比喻李白的诗歌风格,表示对李的高度推崇。

⑤ 上句 “三足鼎”指魏、蜀、吴三国,下句“五铢钱”代指汉代制度;合言蜀 先主刘备总想在三分割据的形势下努力恢复一统汉业;反映了 作者对于当时藩镇跋扈割据以及朝廷软弱的不满。

⑥ 上句用晋 向秀经山阳闻笛声而思念被害的友人嵇康、吕安而作思旧赋 的故事,下句用晋王质入山打柴观仙人下棋一会儿而斧柄已烂, 回家已过百年;总的是说好友的遭害或被贬,以及己身的废置日 久(23 年) 。

⑦ 上句用汉晁错被仓卒诛杀于东市的故事,下句用 黄帝升天时遗下弓剑的故事,叹息有识见的元载宰相无辜被杀, 有作为的宪宗皇帝溘然死去;总言唐王朝内忧外患局势岌岌可 危。

⑧ 全联用庄子 ?? 秋水惠子担心庄子来梁夺他的相位,被 庄子借鸱^g雏的趣谈大加奚落的故事,说明作者并不把功 名利禄放在心上而一任别人去猜疑的道理。

⑨ 用汉文帝并不能 真正重用像贾谊这样人才的故事,从反面慨叹自己有才不为世 用。

⑩ 用南北朝爱国名将檀道济来比喻作者自己年轻时的同样 壮怀,与下句的衰老相对,不胜今昔之感和壮志莫酬的愤慨。

从上举各联诗句来看,大都有深刻的含意,有的还有些不能 或不便直言的苦衷。

如果不运用这些典故,怎能获得如此效果? 51 诗词及楹联写作 同时,由于这些典故的精巧安排,也使得诗句工丽而典雅,这就 是古人作诗为什么爱用典故的一个主要原因。

比兴与用典在形 式与作用上,有不少共通之处,其目的都在于扩大加深诗的内 涵,增强诗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所不同的是,比兴多借助于 现实中的事物,而用典则多援引古人、古事、古语而已。

(十)夸张与对比 夸张。

夸张也是诗歌表现的一种重要手法。

因为文艺作品 要求形象性,而夸张就是为了扩大增强形象感。

当然,夸张要有 分寸,不能太失实。

比如把猪夸大成象,那是可以的,因为猪的 形体确有些类似象的地方,如:大耳长鼻、细尾、粗壮的身躯等; 但决不能把蚂蚁夸大成大象,那是既不成比例,又毫无相似之 处。

在我们现实生活的语言中,太高兴时不是也说“高兴死了” , 讨厌一个人时就骂一声“死鬼” ,这些都是语言中的自然夸张,并 不觉得奇怪;那么诗句里用点夸张词语,不仅允许,而且必要;特 别是浪漫主义的诗人,他们几乎都是夸张大师。

请看下面例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 ① 唐?? 李白将进酒 奔流到海不复回。

燕山雪花大如席, ② 唐?? 李白北风行 片片吹落轩辕台。

白发三千丈, ③ 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一 缘愁似个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 ④ 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 疑是银河落九天。

危楼高百尺, ⑤ 唐?? 李白夜宿山寺 手可摘星辰。

边庭流血成海水, 52 ⑥ 唐?? 杜甫兵车行 武皇开边意未已。

第一章 诗 南风吹山作平地, ⑦ 唐?? 李贺浩歌 帝遣天吴移海水。

天外黑风吹海立, ⑧ 宋?? 苏轼有美堂暴雨 浙东飞雨过江来。

上举各例,皆极度夸张:① 因为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黄河从 西北流来,好像来自天上。

② 形容燕山雪花之大,虽没有席子那 样大,但总比一般的雪花大些。

③ 白发再长也不会长到三千丈, 但如与次句连读就可知道不是真的发长,而是愁长(缘愁) 。

④ 言瀑布从高山上淌下,在幻觉中疑心是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 应注意一个“疑”字。

⑤ 高到伸手可以摘下天上星星的楼,世界 上永远不会有的,但此楼之高当属事实,应注意一个“危”字。

⑥ 杀人流血再多也不能成为海水,无疑是夸张,但从中可以体会 到诗人对当时穷兵黩武政策的痛心疾首。

⑦ 风把山吹成平地, 天吴把海水移走,这当然是夸张;但应注意,这种夸张又是与神 话以及诗作风格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不得志的愤懑思想感情。

⑧ 风再大(如十二级台风)也不可能把海水吹立起来,但却表现 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和奇伟感受,艺术性非常突出。

对比。

对比是把正反两方面的事物用写实手法摆出来,让 读者自去辨识孰是孰非,孰善孰恶,孰该拥护或同情,孰该反对 或鄙弃。

在诗歌中,对比有各种形式,一般是上下两句作对比, 也有一篇中前后两部分作对比,还有就在一句中出现对比的, 如:“东家吃米我吃糠” 。

这种对比,最能给人以具体形象感,从 而唤起人们的强烈的爱憎思想感情,其艺术效果往往强于其他 表现手法。

例如: 战士军前半死生, ① 唐?? 高适燕歌行 美人帐下犹歌舞。

朱门酒肉臭, ②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3 路有冻死骨。

诗词及楹联写作 地不知寒人要暖, ③ 唐?? 白居易红线毯 少夺人衣作地衣。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④ 唐?? 李绅悯农(全诗)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父耕原上田, 子鄙较禄摹 ⑤ 唐?? 聂夷中田家(全诗)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种花满西园, 花发青楼道。

⑥ 唐?? 聂夷中公子家(全诗) 花下一禾生, 去之为恶草。

美人梳洗时, 满头间珠翠。

⑦ 唐?? 郑遨 富贵曲(全诗) 岂知两片云, 戴却数乡税。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⑧ 宋?? 范仲淹江上渔者(全诗)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⑨ 宋?? 梅尧臣陶者(全诗)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54 第一章 诗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⑩ 宋?? 张俞蚕妇(全诗)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上举句和诗中:① 把沙场战士的浴血奋战与帐里将军的荒淫生 活作对比;② 把达官贵人家吃不完的酒肉以至于腐烂发臭(或解 释为“香味” ,读 xiù 音) ,与路边累累冻饿死的人作对比,③ 把不 知寒的地偏得暖,与要暖的人偏受寒作对比;④ 把四海之内的田 土由农民耕种遍了(收获当然丰盈) ,与农夫却因无食而饿死作 对比;⑤ 把农民辛苦耕作稻谷尚未扬花,与官家已经修好粮仓准 备盛装稻谷作对比;⑥ 把公子种花爱花,与恶禾去禾作对比;⑦ 把美人头上的两片云(珠翠) ,与数乡的捐税作对比;⑧ 把爱吃味 美鲈鱼的人,与冒着生命危险在大风大浪里捞取鲈鱼的人作对 比;⑨ 把门前的土挖光了用来制作瓦坯的人却住不上瓦房,与十 指不沾泥土的人却住着鳞鳞屋瓦的高楼大厦作对比;⑩ 把城市 中身着罗绮的人却不是养蚕织布的人的不公平作对比。

上例中的各种对比,只是如实写来,作者并未发表任何议论,但 读了之后自然激起人的爱憎感情,艺术效果很突出。

当然,用对 比手法写这些诗时,作者首先得站在较为先进(那个时代)的立 场上。

如果作者只从个人功名利禄、闲情逸致或男欢女爱出发, 永远也写不出这样的诗,自然也用不上这种对比手法了。

夸张与对比,都是为了给人以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印象,都 有相通之处。

不过夸张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而对比却多 为现实主义诗人所采用,这又是二者不同的地方。

(十一)点眼与炼字 古人作诗很重视推敲,推敲即炼字(词) 。

一首诗中,每句中 的每个字都要炼到最妥帖为止,而特别把句中音节重点上的五 55 诗词及楹联写作 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称为“诗眼” 。

可以想象眼睛对人的重要 性,以及画家所谓画龙点睛的道理。

这实际上是五言句中最常 见的上二下三格和七言句中最常见的上四下三格;再从音乐节 拍的强弱来说,五言句的第三字居三拍中第二拍的次强音位置, 七言句中的第五字居四拍中第三拍的次强音位置,都是突出诗 歌音乐性的自然要求。

所以我们在读或写近体诗时,应多注意 这个“诗眼” 。

一般情况是,诗眼上应用形象、具体、生动、有力而 音调响亮的实词,或关联、对照、灵活、宛转的虚词,这叫做“点 眼” 。

只要诗眼点好了,全句甚至全诗都会很出色。

下面再看些 例子: 竹喧归浣女, ① 唐?? 王维山居秋暝 莲动下渔舟。

洗兵鱼海云迎阵, 唐?? 岑参 ② 秣马龙堆月照营。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一 孤灯然客梦, 唐?? 岑参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 ③ 寒杵捣乡愁。

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征 感时花溅泪, ④ 唐?? 杜甫春望 恨别鸟惊心。

映阶碧草自春色, ⑤ 唐?? 杜甫蜀相 隔叶黄鹂空好音。

花径不曾缘客扫, ⑥ 唐?? 杜甫客至 蓬门今始为君开。

一去紫台连朔漠, ⑦ 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独留青V向黄昏。

片云天共远, ⑧ 唐?? 杜甫江汉 永夜月同孤。

红袖织绫夸柿菱, 56 ⑨ 唐?? 白居易杭州春望 青旗沽酒趁梨花。

第一章 诗 永忆江湖归白发, ⑩ 唐?? 李商隐安定城楼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一院落花无客醉, z 唐?? 温庭筠经李征君故居 五更残月有莺啼。

残星几点雁横塞, z 唐?? 赵嘏长安秋望 长笛一声人倚楼。

玉虹垂地色, z 宋?? 石延年瀑布 银汉落大声。

岭上白云披絮帽, z 宋?? 苏轼新城道中 二首之一 树头初日挂铜钲。

饭香猎户分熊白, z 宋?? 黄庭坚戏咏江南土风 酒熟渔家擘蟹黄。

万里因循成久客, z 宋?? 陆游宴西楼 一年容易又秋风。

上举各例中,② ④ ⑧ z 为实词中的名词(下加黑点的字,下同) , ① ③ ⑨ ⑩ z z z z 为实词中的动词,z 为实词中的形容词,⑤ ⑥ ⑦ 为虚词。

仔细揣摩,这些诗眼上的字(词) ,不但用得精切,而 且都在音节重点上,读起来实词有形、有声、有力,虚词宛转呈 意,这就是“点眼”的作用。

(十二)禁忌与通融 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五言、七言近体诗,基本上定了型(并 行的古诗和后来的词、曲,那是另一问题) ,它的突出之点是整齐 美、节奏感和写作上的同一性。

这种形式的利和弊,千余年来已 有定评,但不管怎样,它确给诗作者带来一定的不自由。

因此, 近体诗作者既恪遵写作原则,又想出些比较灵活自由的办法来。

下面只就禁忌与通融两个方面简略谈谈。

1畅 禁忌方面 (1)忌失粘。

近体诗“粘”的规则必须严格遵守,否则诗再好 57 诗词及楹联写作 也是不合律的“拗体” 。

凡绝句中第二三句,律诗中第二三、四 五、六七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同,否则便是“失粘” ,且看 下例: 脉脉广川流, △ 驱马历长洲。

△ , (此两句失粘) , 驱马虽戎服, 鹊 蝉噪野风秋。

△ ――― 唐?? 上官仪入朝洛晓行 单 属国过居延。

△ (此两句失粘) 征 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 △ 长 萧 都护在燕然。

△ ――― 唐?? 王维使至塞上 暮 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两句失粘) 此 明月明年何处看。

△ ――― 宋?? 苏轼中秋月 元载相公曾借箸, △ 宪 (此两句失粘) 旋见衣冠就东市, △ 忽 58 牧 第一章 诗 白发丹心尽汉臣。

△ 唯有凉州歌舞曲, △ 流 ――― 唐?? 杜牧河湟 (2)忌孤平。

所谓“孤平” ,即不论五言或七言句中只有一个 天下乐闲人。

平声字(韵脚的平声字除外) 。

一般说来,五言句中的第一字,七 言句中的第一、三字是可平可仄的;但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 浦花。

浦客, 女在, 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式中,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 , 字绝不能可平可仄,一定要用平声字,否则就犯了“孤平” 的禁 忌。

这一规则,从唐代以来的近体诗作者都是严格遵守的,特别 是那些大家、名家,几乎无有例外。

如果要问个为什么? 那就是 一句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字,读起来便拗口,吟起来也不成声调, 从而大大降低了我国诗歌传统音乐美的艺术效果。

这点对今天 不搞旧体诗歌的人来说,是无多大意义的,但对一些还爱写旧体 诗的人来说,则非特别重视不可。

(3)忌重复。

一首近体诗中最好不出现重复的字,特别是在 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字绝不可有重复;但由于内容或修辞的特 别需要而故意重复者不在此限。

例如唐 ?? 元稹的行宫 : 寥落古行 宫花寂寞红。

白头 闲坐说玄宗。

四句之中三重复“宫”字,意境和作用却各不相同。

又例如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一: 愁作 强看 山川如剡县, 风日似长沙。

59 诗词及楹联写作 四句中两提“秋浦” ,说明作者对此地印象的特别深刻,以及作客 之愁和看花的勉强。

除此而外,一切重复的字或词应力求避免。

2畅 通融方面 (1)孤平的当句拗救。

凡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 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式中出现了孤平情况(五言第一字,七言 第三字是仄声)而又不能更换时,就在当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 五字的位置上用个平声字来补偿,例如: 木落雁南渡,北风 △ ――― 唐?? 孟浩然早寒有怀 不敢高声语,恐惊 △ ――― 唐?? 李白题峰顶寺 上寒上人暮寒又生。。。。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 △ 处来夕阳?。

再青水长。。

――― 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野船着岸偎芳草,水鸟带波 △ ――― 唐?? 朱庆余南湖 (2)拗句的对句相救。

一种是: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式 第四字和出句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第六字出现了拗的情 况(当“平”却用了“仄”) ,必须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 位置上用个平声字来补偿。

例如: 林表明霁色,城中 △ ――― 唐?? 祖咏终南望余雪 野火烧不尽,春风 △ ――― 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病身最觉霜露早,归梦不知 △ 宋?? 王安石葛溪驿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 △ 60 ――― 宋?? 陆游夜泊水村 第一章 诗 另一种是: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式第三字和出句七言“平平 仄仄平平仄”句式第五字出现了拗的情况时,可在对句的相同位 置上用个平声字来补偿。

例如: 挥手自兹去,萧萧 △ ――― 唐?? 李白送友人 况与故人别,那堪 △ ――― 唐?? 韩愈祖席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 △ ――― 唐?? 杜甫蜀相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 △ 马鸣宦愁。。

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 (3)特定位置的平仄互换。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和七言“仄 满楼。

好音。

仄平平平仄仄”这两个句式中(一般多在律诗第七句的位置上, 也偶有在绝句第三句的位置上) ,五言的第三、第四两字和七言 的第五、第六两字可以互换平仄位置,仍为正格。

例如: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五律第七、八句) △ ――― 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 五绝第三、四句) △ ――― 唐?? 罗隐雪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七律第七八句) △ ――― 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蛱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七绝第三、四句) △ ――― 唐?? 王驾晴景 从上举诸例来看,近体诗的禁忌颇多,但可以通融的地方也不 少,这里只是举其一般而常见的。

此外,如律、绝诗首句入韵的 可押邻韵,律诗最后一韵有时也可押邻韵(旧称“孤雁出群格”) 。

又如,律诗颔、颈两联必须对仗,但有时却让首、颈两联对仗而颔 61 诗词及楹联写作 联不用对仗;甚至有的律诗中只有颈联对仗(多在中唐以前)等 等,也都算正格,有时还是名篇(前者如唐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 任蜀州 ,后者如唐 ?? 崔颢的黄鹤楼) 。

这些规定,不但方便并 灵活了作者的诗笔,还丰富了诗歌声律的内容。

近体诗之所以 至今一息尚存,不能说不与它的繁难而美好、严格又松动的艺术 特色和技巧有一定的关系。

第六节 写诗的特殊方法 如果说上举的作诗一般方法是平川大道,那么下面所介绍 的将是捷径小路了。

不论是平川大道还是捷径小路,最终达到 写好诗的目的却是一致的。

大凡做一堆问或习一种技艺,都 必须经过学习、模仿的阶段,所以作诗必先读诗。

一个学诗的 人,在口诵心唯的过程中,不但学得了许多有关诗歌的一般知 识、理论和写作方法,同时还自然地掌握其中一些比较适合己意 的特殊心得技巧。

等到提笔写诗时,这些心得技巧有时竟会超 越一般写作方法而帮助你出奇制胜地完成写作任务。

凡读过中 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人大都知道有篇唐 ?? 王勃作的滕王阁序 ,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可是这两句为摹拟南北朝后期大诗赋家庾信的三月三日华林 园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成,却鲜为 人所知;所不同的是庾写春色而王绘秋景。

可以设想当王勃作 此文构思成句时,庾文的“ … … 与… … 齐飞,… … 与… … 一色”这 样的句式,便自然地现于脑中而泻于笔下,加以宏壮的时代气氛 和个人的轶群资性,使王句青出于蓝。

又如宋 ?? 晏几道有一首 62 临江仙词,上阕最后两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传为千古 第一章 诗 佳句,而这两句却来源于晚唐翁宏的残春小诗:“又是春残也, 如何出翠微。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可是翁诗寂寞无闻,晏 词却流誉千载,情况和上述庾、王相似,而晏词还直接抄搬翁诗。

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漫游中登上湖北武昌黄鹤楼,诗兴大 发,但看到了也是当时名诗人崔颢已先有了题诗(黄鹤楼七言 律诗) ,非常佩服,考虑到自己再写未必胜过崔诗,于是便打消了 题诗的念头,但一种争强比胜的思想却是存在的。

于是写了一 首鹦鹉洲的七言律诗,并不满意。

后来到了金陵(今南京市) 登上了凤凰台终于写下了一首也有名的登金陵凤凰台诗,这 首诗也是押十一尤韵,不但内容、格调和一些词、句与崔诗相似, 而且崔诗的颔联不对,李诗也故使第二句与第三句失粘。

但据 后世人的评论,仅就这两首诗来说,崔诗终胜于李诗。

于此可见 技巧摹拟之作有时青胜于蓝,有时则未必。

大诗人尚且如此,其 余更不待言。

以上仅举古人在一般诗文写作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单就 诗歌的写作来说,情况就更为微妙,更加复杂了。

下面分别举出 两点并结合一些具体例子来看看。

一、内容近似与格调模仿 烽火照玉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① ――― 唐?? 杨炯从军行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63 ――― 唐??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 诗词及楹联写作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② ――― 唐??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 唐??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予报国心。

③ ――― 唐?? 崔颢赠梁州张都督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雪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 唐?? 戎昱塞下曲 64 第一章 诗 中途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

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④ ――― 唐?? 刘禹锡途中早发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唐?? 温庭筠商山早行 晴暖感余芳,红苞杂绛房。

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

梦罢收罗荐,仙归敕玉箱。

回肠九转后,犹有剩回肠。

⑤ ――― 唐?? 李商隐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 宋?? 宋祁 落花 一条万古水,向我手中流。

临行泻赠君,勿临细碎仇。

⑥ ――― 唐?? 刘叉赠姚秀才小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尝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 唐?? 贾岛剑落 65 诗词及楹联写作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 唐?? 贾岛题诗后 ⑦ 世间何事好,最好莫过诗。

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

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

始拟归山去,林泉道在兹。

――― 唐?? 杜荀鹤苦吟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 唐?? 上官仪入朝洛步月 ⑧ 坪佳可游,既近复能幽。

林里栖精舍,山间转去舟。

雁飞江月冷,猿啸野风秋。

不是迷乡客,寻奇处处留。

――― 唐?? 张说和尹懋秋夜游岷 坦腹江亭卧,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⑨ ――― 唐?? 杜甫江亭 逦迤前冈压后冈,一川桑柘好残阳。

主人馈饷炊红黍,邻父携竿钓紫鲂。

静极却嫌流水闹,闲多翻笑野云忙。

有名不那无名客,独闭衡门避建康。

――― 唐?? 韦庄山墅闲题 66 第一章 诗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⑩ ――― 唐?? 李商隐泪 寒风易水已成悲,亡国何人见黍离。

枉是荆王疑美璞,更令杨子怨多歧。

边笳暮应三挝鼓,楚舞春临百子池。

未抵索居愁翠被,圆荷清晓露淋漓。

――― 宋?? 杨忆泪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嫦娥寡,天寒奈九秋。

z ――― 唐?? 杜甫 月 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

玉钩还挂户,江练却明楼。

星河澹欲晓,鼓角冷知秋。

不眠翻五咏,清切变蛮讴。

――― 宋?? 苏轼江月五首其五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z ――― 唐?? 白居星醉中对红叶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 宋?? 苏轼纵笔三首其一 67 诗词及楹联写作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z ――― 唐?? 司空曙金陵怀古 北客相催发,一日举千帆。

遥怜庾开府,岁晚望江南。

――― 宋?? 杨雯北客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z ――― 宋?? 王安石春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宋?? 苏轼春宵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z ――― 宋?? 陆游马上作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以上所举近体诗30 首,每两首由于内容或格调近似成为一组, 共 15 组。

其中:① 俱写从军报国,杨诗颔联、王诗颈联以及两诗 末联,从含义到词句均极相似,豪情满怀,壮志凌云。

② 俱写久 别重逢又欲别的悲喜情景,两诗颔联与末联含义均相似。

③ 俱 颂扬为国戍边的忠勇豪迈精神,两诗颈联含义及格调亦相似。

④ 俱写鸟声、人迹、桥霜等晨征情景,温诗颔联似出于刘而胜于 刘。

⑤ 两诗内容虽同,但气韵与格调有别,宋华艳而李精妍,特 别是两颔联,意略同而味相异。

⑥ 俱写豪侠之情,刘用“比兴”婉 而形象,贾用“赋”直而爽快。

⑦ 俱写苦吟,贾诗前两句和杜诗颈 68 联,实为作诗成功的真谛,不可目为夸张。

⑧ 两诗俱写景,如把 第一章 诗 上官诗的后两句与张诗颈联相比,摹似之迹显然,但张未能胜 蓝。

⑨ 俱写闲适,杜诗颔联与韦诗颈联含义相似,但由于杜之胸 次高,才力厚,韦纵学之亦未能胜蓝。

⑩ 俱写泪,俱以前六种泪 与第七种作比较,而杨出于李很明显;但章法虽奇却似猜谜语, 聊备一格,实不足为法。

z 俱写江月,不仅情景相似,而且用韵 及一些词句亦略同;但苏诗故为拗体,通首失粘,仿杜而未能得 体。

z 两诗后两句俱写醉貌如春而实非春,能于趣中寓悲,虽模 仿而势均力敌。

z 两诗俱同情庾信羁留异国老死不归,言少意 多。

z 两诗俱写春夜,一写春色恼人,一写春情娱人,意虽有别 而格调韵致颇相似。

z 俱写“出墙红杏” ,但陆景美而味淡,叶趣 多而意深;可见大家之诗未必皆佳,小家未必皆不佳。

二、形式巧合与词句因袭 吹笛关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

z ――― 唐?? 杜甫吹笛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忆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 宋??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69 诗词及楹联写作 往年西谒谢玄晖,尊酒流连醉始归。

曲槛柳浓莺未老,小园花暖蝶初飞。

喷香瑞兽金三尺,舞雪佳人玉一围。

今日乱离寻不得,满蓑风雨钓鱼矶。

z ――― 唐?? 罗隐寄前宣州窦尚书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下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 唐?? 韦庄忆昔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z ――― 唐?? 白居易春题湖上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后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 宋?? 王禹寒食 70 第一章 诗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z ――― 唐?? 沈缙杂诗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唐?? 宋之问途中寒食 上国多离别,年年渭水滨。

空将未归意,说向欲行人。

雁度池塘月,山连井邑春。

临歧惜分手,日暮一沾巾。

z ――― 唐?? 周贺长安送人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 唐?? 于武陵赠卖松人 71 诗词及楹联写作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

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曲怨关山月,消道路尘。

所嗟李树,空对小榆春。

z ――― 唐?? 李峤送金城公主适西番应制 图画失天真,容华坐误人。

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亲。

泪点关山月,衣销边塞尘。

一闻阳鸟至,思绝汉宫春。

――― 唐?? 梁献 王昭君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z ――― 唐?? 李白苏台怀古 蕙帐金炉冷篆烟,故山春草几芊芊。

只今惟有潇湘月,万里相随照不眠。

――― 金?? 刘著闺情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

z ―――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北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 唐?? 鱼玄机送卢员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z ――― 唐?? 王昌龄 出塞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72 ――― 唐?? 李白客中作 第一章 诗 已分将身着地飞,那羞践踏损光辉。

无端又被春风误,吹落西家不得归。

z ――― 唐?? 韩愈 落花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 唐?? 李商陵为有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暮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z ――― 唐?? 李白与贾舍人至泛洞庭二首其一 时人应怪我何求,白尽从来未白头。

磅礴昆仑三万里,不知何地可埋忧。

――― 宋?? 陆游 书忧 飞花尽逐五更风,不照先生社酒中。

输与新来双燕子,衔泥犹得带残红。

z ――― 宋?? 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 黑甜偏至五更浓,强起侵星敢小慵。

输与山云能样懒,日高犹宿夜来峰。

――― 宋?? 杨万里明发泷头 自闭长门几经秋,罗衣湿尽泪还流。

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管北宫愁。

z ――― 唐?? 裴交泰长门怨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行人惟拜汉文陵。

――― 唐?? 许浑经秦皇墓 73 诗词及楹联写作 长川几处树青青,孤驿危楼对翠屏。

一自上皇惆怅后,至今来往马蹄腥。

z ――― 唐?? 贾岛马嵬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 唐?? 李商隐有感 春雪满空来,触处是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干是真梅。

z ――― 唐?? 东方虬春雪 飞蝶捎风絮,鸣禽恋午檐, 不知春去未,但觉绿阴添。

――― 宋?? 赵汝燧伤春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z ――― 唐?? 王维 上平田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 唐?? 皇甫冉猃岽涸 狎鸟携稚子,钓鱼终老身。

殷勤嘱归客,莫话桃源人。

z ――― 唐?? 刘长卿送子嵬扬州四首其四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 唐?? 宫人韩氏题红叶 74 第一章 诗 荒田一片石,文字满青苔。

不是逢闲客,何人肯读来。

z ――― 唐?? 姚合石碑 别来十二月,去到漏天边。

不是因逢闰,须知己隔年。

――― 唐?? 李频游蜀中简友人 南楼夜已寂,暗鸟动林间。

不见城郭事,沉沉惟四山。

z ――― 唐?? 韦应物夜望 西风吹急景,美人照金井。

不见面上花,去恨井中影。

――― 唐?? 曹邺金井怨 出槛亦不剪,从教长旧丛。

年年到朱夏,叶叶是清风。

z ――― 宋?? 陈亚惜竹 渔家临水住,春尽无花开。

年年谢流水,流得好花来。

――― 宋?? 邵定渔家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z ――― 唐??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弦吹绝无声。

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

――― 唐?? 李代康 自君之出矣 竹深喧暮鸟,花缺映春山。

z ――― 唐?? 岑参邱中春卧寄王子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75 ――― 唐??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及楹联写作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z ――― 唐?? 李瑞听筝 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 唐?? 刘长卿斑竹 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

z ――― 唐?? 卢Q南楼望 衰鬓千茎白,他乡一树花。

――― 唐?? 司空曙玩花与卫象同醉 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

z ――― 唐?? 张说南中别蒋五岑向青州 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

――― 唐?? 张子容贬乐城尉日作 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

z ――― 唐?? 王维同丘员外秋宵寓直 百年流水尽,万事落花空。

――― 唐?? 韦庄哭麻处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z ―――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

――― 唐?? 王维送严秀才还蜀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z ――― 唐?? 储光羲题嵘先朔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

――― 唐?? 崔曙缑山庙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z ――― 唐?? 李白谢公亭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76 ――― 唐?? 白居易江楼望归 第一章 诗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z ――― 唐?? 杜甫旅衣书怀 风雨落花夜,山川驱马人。

――― 唐?? 赵嘏东归道中 诗成流水上,梦断落花间。

z ――― 唐?? 钱起送夏侯审棱书东归 春归江海上,人老别离中。

――― 唐?? 皇甫冉 逢庄纳因赠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z ――― 唐??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唐?? 李商隐乐游原 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

z 唐?? 张乔送友人许棠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唐?? 崔涂除夜有感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z ――― 唐?? 李颀望秦川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 宋?? 梅尧臣梦后寄欧阳永叔 一声拨谷桑柘晚,数点春锄烟雨微。

z ――― 唐?? 皮日休夏首病愈因招鲁望 更被鹭鸶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 唐?? 韦庄稻田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z ――― 唐?? 章碣焚书坑 不将寸土封诸子,刘项由来是匹夫。

77 ――― 宋?? 钱惟演始皇 诗词及楹联写作 万事因循今白发,一年容易即黄花。

z ――― 宋?? 王安石愁台 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 宋?? 陆游宴西楼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z ――― 唐?? 沈崞独不见 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

――― 唐?? 刘方平新春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z ――― 唐?? 张谓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 唐?? 崔涂春夕旅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z ――― 唐?? 僧刘己早梅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 宋?? 林逋山园小梅 以上从z 到z 这40 组诗及诗句中,有的属于写作方法的相似, 如:z 中杜诗首句提出“风月” ,颔联即承“风”承“月”写下;苏诗 首联次句提出“鸿” 、“泥” ,颔联即承“泥”承“鸿”写下。

z 中罗诗 以“往年”开头,韦诗以“昔年”开头,两诗第七句都用“今日乱离” 四字,摹拟痕迹很明显。

z 中白诗以“湖上春来似画图”起句,以 下具体描述“似画图”的春景;王诗以“今年寒食在商山”起句,以 下具体描写商山寒食情景。

有的属于语意、语态的相似,如:z z 两组诗中各诗的颔联和z 中两诗的颈联。

有的属于两诗相同 位置的语辞的相同,如:z 两诗中的“只今唯有” 、z 两诗中的“如 相问” 、z 两诗中的“但使” 、z 两诗中的“无端” 、z 两诗中的“不 知何处(地)” 、z 两诗中的“骑马” 、z 两诗中的“一种” 、z 两诗中 78 的“一自” 、z 两诗中的“不知” 、z 两诗中的“借问” 、z 两诗中的 第一章 诗 “殷勤” 、z 两诗中的“不是” 、z 两诗中的“不见” 、z 两诗中的“年 年” 、z 两诗中的“ 自君之出矣”“思君如”等,都是近体诗中惯用 常见的语辞,这中间有无意暗合,也有有意模仿,但诗人们有时 采取这种方式来写作,总比全由自己发挥创造性来得方便、稳 当,以及有其可行的优越性。

像前举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 霞”两句,如不出自模仿,恐怕很难获得如此出色效果。

从z 到 z 中每组的两联诗,或意义相似,或格调相近,或词语和语态相仿, 总之,都不失为佳词名句,都能供作诗的人以有利借鉴和摹拟。

综上所述,写诗的特殊方法确是一条写诗的捷径,但也须在 多读、多领会的基础上才可望收到效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比提起笔来随便写反而难些。

这种捡便宜的作诗方法也只能 偶一用之,绝不能当作是惟一的。

须知从诗经到汉乐府、古诗 19 首、唐诗宋词,它们之间看不出有任何模仿痕迹,可说都是戛 戛独造,而它们的伟大与不朽也正在于此。

今天我们为了研究 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学遗产,探索内容与形式和理论与实践而写 作旧体诗,这和古人写诗以求功名利禄的目的和要求有着根本 的不同;即使有所摹状和抒发,也须以反映现实、强调创新为主。

因此,这条模仿因袭式的捷径小路,走得好或可青出于蓝,走得 不好便成了画虎类犬;特别是在自己诗读得既少,写诗的工夫又 尚未到家之时,还是以暂缓走这条路为佳。

第七节 近体诗的吟诵 古代读书人的学习生活,大都艰苦而枯燥,所谓十载寒窗, 磨穿铁砚,青春作赋,皓首穷经。

于是便对客观上具有音乐性的 诗,在念读中自然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散文的读法,这种读法早期 79 诗词及楹联写作 叫做“诵”(如孔子说的“诵诗三百”论语 ?? 子路) ,诵,近似后世 较有节奏的朗读。

再到后来,特别是近体诗形成之后,又由“诵” 发展到“吟”(或吟诵) ,吟,就与平仄、押韵、对仗等紧密相关了, 吟,还代替了读诗与作诗。

如:“ 吟诗作赋北窗里”(唐 ??李白答 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新诗改罢自长吟”(唐 ?? 杜甫解闷) ,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 ?? 贾岛题诗后) ,“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唐 ??卢延逊诗) ,“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 (唐 ?? 杜荀鹤苦吟)等等。

似乎凡涉及诗都离不开吟。

那么何 以如此呢? 那就不外:① 通过唇齿喉舌的规律生理活动容易读 熟、记牢诗;② 能涵泳玩索诗的深层意味;③ 可以弥补人的自然 生理要求的音乐美感之不足。

这样吟来,自然会给枯燥的读书 人带来一些活泼情趣和劳中有逸的感受。

再从写诗来说,作用 更是积极的。

我们懂得并重视了平仄声在近体诗中的无比重要性后,对 于近体诗的吟诵就有了门径和基础。

从古到今吟诵诗的方法因 地域和传习的不同而大同小异,但有一个共同遵守的原则,那就 是,利用并发挥平仄两声在诗句中各自的音读优势。

即平声音 调能拖长而平稳,仄声的音调可抑扬,其中的入声尤具短促的特 色;再能在诗眼(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上的字多加注意并用 力,然后抗坠疾徐地吟诵并领会起来,久而久之对于读、写诗都 有莫大的帮助(前人所谓的“推敲” ,除了意义外,也都与吟诵有 关) 。

凡四字句等于音乐上的两拍子,五字句等于音乐上的三拍 子,七字句等于音乐上的四拍子。

故凡吟诵时可以边吟边暗打 着拍子。

下面就举些例诗来吟诵吟诵。

凡加圆圈之字为平声韵 脚,加黑点之字应扬声重读,加波状线为拖音长短之标记。

一般 平声字可拖一拍子时间,韵脚字可拖长两拍子,最后的落韵可拖 长三拍子。

又非叶韵句尾前一或前四字如系平声,也可拖长两 80 拍子。

第一章 诗 1畅 五言绝句 (一)平起,首句入韵格: 鹫翎 金仆 , 燕尾绣蝥 。

独立杨新 令, 千菅 共一 。

――― 唐?? 卢纶塞下曲(六首之一)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格: 稻陂 方渴雨, △ 蚕箔亦忧 。

更有难知 处, 朱门 惜牡 。

――― 宋?? 陆游春早得雨( 二首之一) (三)仄起,首句入韵格: 春日在天 , 天涯 日又 。

莺啼 如有泪, 为湿最高 。

――― 唐?? 李商隐天涯 (四)仄起,首句不入韵格: 昨夜三更 后, △ 娥 堕玉簪 。

△ 冯夷 不敢受, 捧出碧波 。

――― 宋?? 王禹咏白莲 2畅 七言绝句 (一)平起,首句入韵格: 81 诗词及楹联写作 秦时 明月汉时 , 万里长征 人未 。

但使龙城 飞将在, 不教 胡马度阴 。

――― 唐?? 王昌龄 出塞(四首之一)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格: 苏州 司业诗名 老, △ 乐府皆言 妙入 。

看似寻常 最奇崛, 成如 容易却艰 。

――― 宋??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三)仄起,首句入韵格: 一道残阳 铺水 , 半江 瑟瑟半江 。

可怜 九月初三 夜, 露似真珠 月似 。

――― 唐?? 白居易暮江吟 (四)仄起,首句不入韵格: 荷尽已无 擎雨盖, △ 菊残 犹有傲霜 。

一年 好景君须 记, 最是橙黄 桔绿 。

――― 宋?? 苏轼赠刘景文 3畅 五言律诗 (一)平起,首句入韵格: 深居 俯夹 , 82 春去夏犹 。

第一章 诗 天意怜幽 草, 人间 重晚 。

并添 高阁迥, 微注小窗 。

越鸟巢干 后, 归飞 体更 。

――― 唐?? 李商隐晚晴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格: 疏枝 横玉瘦, △ 小萼点珠 。

一朵忽先 变, 百花 皆后 。

欲传 春信息, 不怕雪埋 , 玉笛休三 弄, 东君 正主张 。

――― 宋?? 陈亮梅花 (三)仄起,首句入韵格: 犬吠水声 , 桃花 带露 。

树深 时见鹿, 溪午不闻 。

野竹分青 霭, 飞泉 挂碧 。

无人 知去所, 愁倚两三 。

――― 唐??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83 诗词及楹联写作 (四)仄起,首句不入韵格: 沙岸残春 雨, △ 茅檐 古镇 。

一时 花带泪, 万里客凭 。

日短蔷薇 重, 楼高 燕子 。

惜无 陶谢手, 尽力破忧 。

――― 宋?? 陈与义雨 4畅 七言律诗 (一)平起,首句入韵格: 清江 一曲抱村 , 长夏江村 事事 。

自去自来 梁上燕, 相亲 相近水中 。

老妻 画纸为棋 局, 稚子敲针 作钓 。

多病所须 惟药物, 微躯 此外复何 。

――― 唐?? 杜甫江村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格: 谢公 最小偏怜 女, 自嫁黔娄 百事乖 。

顾我无衣 搜荩箧, 泥他 沽酒拔金 钗 。

野蔬 充膳甘长 , 84 落叶添薪 仰古槐 。

第一章 诗 今日俸钱 过十万, 与君 蒙奠复营 斋 ――― 唐??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一 (三)仄起,首句入韵格: 一上高城 万里 , 蒹葭 杨柳似汀 。

溪云 初起日沉 阁, 山雨欲来 风满 。

鸟下绿芜 秦苑夕, 蝉鸣 黄叶汉宫 。

行人 莫问当年 事, 故国东来 渭水 。

――― 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 (四)仄起,首句不入韵格: 佳节清明 桃李笑, △ 野田 荒垅只生 。

雷惊 天地龙蛇 蛰, 雨足郊原 草木 。

人乞祭余 骄妾妇, 士甘 焚死不公 。

贤愚 千载知谁 是, 满眼蓬蒿 共一 。

――― 宋?? 黄庭坚清明 85 诗词及楹联写作 第八节 长律、六言诗及古诗简介 前面我们讲了五言、七言律绝诗,下面先简介一下长律(又 称排律) ,它的写作和要求都和五言律诗一样,只是把颔、颈两联 延长下去,无论多少句,最后来个结尾,与律诗的尾联一样(例诗 可看精读篇中的杜甫的清明诗) ,由于长律的篇幅长对句又 多,写起来既费力又欠灵活,故历来的诗人们很少写它。

次谈一下六言诗。

由于每句六言的诗,只能有固定的三个 双音词组,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大大减弱,不像五言、七言句中多 了一个单音词可以灵活运用。

下面举点例子来比较一下: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 唐?? 王维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唐?? 杜甫绝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宋?? 朱熹春日 以上三首诗都是写的春日景色,但杜、朱两人的诗读起来不仅美 好,而且灵动而自然;王诗写得也很美好,但读起来总有些难于 吟诵之感,假如把杜的五言改为六言: 迟日江山美丽,春风花草真香。

泥融飞来燕子,沙暖睡着鸳鸯。

86 再把朱诗改成八言: 第一章 诗 胜日寻芳泗水之滨,无边光景一时俱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貌,万紫千红总是好春。

改后两诗的意思和情景俱未改变,可是诗味则相差太远,甚至不 像诗而像文了。

为什么我国的诗歌向以五七言为主,六言很少, 八言绝无。

这只能从诗与乐结合的传统来理解,属于专题研究, 且不去谈它。

但有一点必须注意,这个六言句在“词”和“赋”里 却大显身手了。

这也是我国古代韵文的一个特点。

再谈谈古体诗(古诗) 。

我国诗歌从汉魏以后至隋唐以前基 本上全是五言(也有极少数杂言) ,从唐代起才有了纯粹的七言, 而且逐渐扩大起来,成为与五言诗并行不悖的诗体,而且在格律 诗中显得很突出,很为诗人们所运用。

就整个诗坛来说,有格律 精严的近体,也有五言、七言及杂言的古体,不论古体或近体,押 。。。

韵是共同要求的。

古诗的押韵也和近体不同,它的句子不拘长 短,可通押平声韵,可通押仄声韵,还可以平仄转韵。

就平仄和 对仗来说,古诗不要求,用平仄对仗也不妨,这正是古诗的历来 传统。

因此,写古诗比写近体诗自由得多,可以三五句,也可以 几十上百句。

特别是它的自由转韵,使一首诗灵活生动,起伏开 合,抑扬顿挫,叙事写景抒情,都超过了近体诗。

下面且举点例 子来看看。

( ○ 代平声韵,△ 代仄声韵)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 当君怀旧日,是妾断肠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 ――― 唐?? 李白春思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决d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87 ――― 唐?? 杜甫望岳 诗词及楹联写作 白日登山望烽火 ,昏黄饮马傍交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 野营万里无城郭,朔雪纷纷连大漠。

△ △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泪眼双双落。

△ 闻道玉门犹被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 ――― 唐?? 李颀古从军行 上举三诗,李白诗全押平声韵(枝、时、帏) ,杜诗全押仄声韵(了、 晓、鸟、小) ,李颀诗押平仄转韵(河、多〔平〕 ,郭、漠、落〔仄〕 、遮、 ,应将性命逐轻 车、家〔平〕) ,李白六句,杜甫诗八句,李颀诗十二句。

可见古诗 的句式不拘,平仄、对仗也不讲,韵却是要押的。

这只是几首简 单的举例。

此外古诗还发展到长篇的“歌行体” ,如白居易的长 恨歌 、琵琶行等,更丰富了古诗的内容。

谈古诗较详点,可参看后面“精读诗词选”中陆游古诗长歌 。。。

行后附录。

88 第二章 词 第一节 读词与填(写)词 诗和词是我国古代韵文苑里迄今尚未凋谢净尽的两朵古 葩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标签:耕荒的写作背景 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 朝耕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