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作手法 > 正文

在乐曲中为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常采用的写作手法

时间:2017-03-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乐曲中为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常采用的写作手法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与电影都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电影和音乐可称得上是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是听觉艺术,而另一个是视觉艺术。电影是文学、戏剧、绘画、文字等各式各样的艺术的综合体,而音乐只是一种声音的艺术。电影是现代科技产物,音乐也随着时代的脚步一直在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主要作用,然后具体分析了音乐对电影的诠释,主题的烘托和人物的刻画等方面。总而言之,电影离不开音乐。

中国论文网 /7/view-4044389.htm

[关键词] 音乐;电影人物;刻画

在电影中,倘若没有音乐我们不知道究竟是个怎样的状态,在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看无声电影,而如今要我们在无声跟有声这两个当中做选择,毫无疑问肯定会选择有声的。这就让我们看一看音乐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音乐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力,可以调节氛围,将观众带入独特的感情之中,它还具有表现剧中的人物形象、直接推动情节发展等不同的作用。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教父3》《愤怒的公牛》等都应用了马斯卡尼《乡村骑士》的序曲和过场音乐以及我们非常熟悉的电影《美丽人生》《肖申克的救赎》都应用了奥芬巴赫《船歌》以及电影《七宗罪》中巴赫《D大调第三组曲咏叹调》的应用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主要作用

从形式上来说,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它的表达形式是一连串的、有规律的声音,当然这跟语言或是大自然的其他声响是不一样的。它没有国界,没有语言障碍,只要能抒发情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流传。

音乐是电影中重要的造型因素。毫无疑问,音乐已经成为电影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配乐、主题曲、音效等。音乐艺术在电影中可以表达感情,可以叙事,可以促进情节发展。当然音乐不能不经深思就插入电影中,它必须符合电影主题的整体基调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补充画面无法向我们展现的内涵,让我们与电影中的人物紧密连接在一起。

音乐有自己特有形式的美感,既然是具有持久的价值, 时而忧郁,时而辉煌,亦庄亦谐,自然电影中,音乐也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风格以及艺术表现力,起到了抒发情感、渲染气氛以及描绘人物形象,为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又起到了加强影片节奏与揭示影片主题等重要的作用。

二、音乐对电影的诠释作用

音乐最初的意义就是抒发情感,表达感情。而在电影中,音乐的目的亦是如此。在电影中,音乐结合故事情节,结合人物表情,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出画面中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内心情绪,因此,音乐在电影中的表达作用、抒情作用、叙事作用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电影中的音乐具有指向性、情境性、局限性,主要原因源于电影的特殊性。电影的音乐结合故事情节、结合演员的演绎、结合一定的背景画面等表达具有指向性的情感。与普通的音乐不同,因为听者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效果,电影中音乐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一种特定情感的表达,其限制在故事情节中,具有局限性。电影中情感的表达是必须依赖于音乐的辅助的,当然电影中的音乐也脱离不了电影,它是电影中的主要“成员”,将要在电影中表达的情感通过音乐来体现出来,将音乐体现的感情与电影主题紧密连接,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程度。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通过电影的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享受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就少不了音乐的享受和情感的享受。音乐与电影主题的紧密联系就是这个目的。这种方式在迪斯尼的电影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迪斯尼在电影中甚至都会直接以歌曲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花木兰》中就用各种形式演奏主题曲,来表达情感,再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使情感的表达自然流畅,使人物形象饱满且鲜明。

而在中国的电影中,传统的乐器演奏的音乐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笛子轻快而动人,二胡沧桑而深沉,古筝优美而华丽。中国电影中有效利用音乐的特点,可以在电影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电影中情感的表达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塑造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内心世界、推动情节发展都有作用。在电影中将音乐与故事、画面有效地结合,并加以特殊的表达,可以使观众在理解欣赏音乐的同时,体验故事的主题与人物的情感。在《2001太空漫游》中明显突出的两首主题音乐都是来自古典音乐,分别为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著名的约翰·施特劳斯的华尔兹音乐《蓝色多瑙河》。对此库布里克曾经解释自己的意图:“我想它就像一场音乐的场景——一场机械的芭蕾舞剧。”这似乎是说关于影像与音乐间的抽象的气氛营造和节奏。但是从影片中该音乐出现的段落中不难看出,在太空船的旅程上集中了所有的音乐演奏,音乐用重复性的形式、以弦乐为主的明亮的音色、轻柔、优美、复古的旋律构筑了一个无重量的、梦幻般的、安静缓慢、秩序井然的理想新世界,呈现了一种如同音乐的乐观情绪。如同施特劳斯在创作该乐章时一样,库布里克又表现了人类的美好生存环境的希望。[1]

三、电影主题的渲染和烘托

——电影《七宗罪》中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的运用 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是著名的《G弦上的咏叹调》 ,由于其充满了诗意的旋律,使其在通俗名曲中广为流传。

与巴赫原曲相比较,《G弦上的咏叹调》具有表情和速度记号等特点,而编曲者也严格顺从着这两个特点。此曲以小提琴在低音弦的伴奏下开始,演奏出庄重而悠长的旋律,美妙且动听,在后边段发生了旋律的变化,以安静的气氛结束,当此曲首次在公共场所演绎后,便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每次听到仿佛置身教堂,安静而回旋,瞬间成永恒,闭上眼睛聆听,一切都可置身事外。[2]倾听这曲咏叹调,抚慰心灵。

美国导演David Fincher选用《G弦上的咏叹调》在其执导的电影Seven(《七宗罪》)中,这也是《G弦上的咏叹调》首次出现在电影中,David Fincher用它来衬托气氛。从电影《七宗罪》的反响来看,David Fincher使用《G弦上的咏叹调》是正确的选择,《G弦上的咏叹调》将电影的寓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更加深入人心。暴食、懒惰、贪婪等分别对应于电影中的七宗罪,伴随着大卫·密尔斯和威廉·沙摩塞在苦苦寻找犯罪线索,昏黄灯光的图书馆,他们在仔细查阅着资料,《G弦上的咏叹调》的音乐徐徐响起,将图书馆的氛围和电影要表达的感情完美地展现给观众,立刻将全场观众带入一种庄严而悲痛的情感中。同时此时的音乐也将两位警官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密尔斯是一位从外地调来的警官,他一直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他所看到的社会乱象,正义感依然存在于他的心中,他单纯地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改善人们的罪恶和黑暗,他最大的致命伤就是火爆、急躁的个性。[3]相比较而言,沙摩塞有十几年的任职经历,办案经验数不胜数,他对于人性的罪恶感到无能为力,十几年的办案经验使他深知人们的冷漠和犯罪是不会那么轻易改变的,最坏的情况是可能愈演愈烈,在临近退休的日子里,尽快离开这个罪恶的城市是他最大的梦想。

这个时候新调来的警官密尔斯,高傲自大,性格冲动,缺少工作经验,而他的前辈沙摩塞,作风严谨,办事老成,这两个人搭档,显而易见,必将水火不容。《G弦上的咏叹调》的适时出现更好地诠释这部电影的名字,使人们脑海中浮现出人类受难的情景。同时让我们对电影的主题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个被遗弃的肮脏的城市中,孕育着贫困和冷漠。

四、音乐能够刻画电影中人物的性格

并且可以准确立体地塑造人物形象 高度概括人类最微妙的心理状态和丰富的感情体验是电影中音乐发挥的最大作用。用音乐来刻画人物内心情感、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4]例如,在姜文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我们可以听到浓浓的《乡村骑士》这首音乐,随着这首音乐的播放使观众能够了解当时“文革”的背景,在耀眼的阳光、遍地红旗中出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是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伴随着冲动、爱情、优质、失败和成长,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剧中的马小军,厌倦学校生活,讨厌学校,但却时常挂念他心仪的女孩米兰。逃学闹事是这群军人子弟每天都会做的事,当外面的世界闹得翻天覆地的时候,他们依然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阳光,悠然自得的感觉油然而生。

恰如其分地运用电影音乐,可以使电影中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背景音乐的使用充分烘托出当时的气氛,将电影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导演常常使用源远流长的长调来表达沧桑的情绪,从而展现出浓郁的历史质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可以展现出激昂的情绪;在电影创作中很好地运用背景音乐,能够营造出电影所要表达的气氛,使观众观看影片时如临其境,同时也使电影升华到另一个境界。

五、结 语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的成员之一,是电影的连接桥梁,电影音乐的好与坏,关系着音乐对整部影片是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看了不少电影的我们,当然知道每一部电影有多首的音乐来相衬,电影从诞生伊始就没有离开过音乐,就算在默片时代,也会有现场乐队根据情节演奏不同的乐曲来配合画面内容,伴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音乐更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法,无数的电影原声音乐也留给观众极深刻的印象。比如梅尔·吉普森导演的《勇敢的心》中悲壮的苏格兰风笛,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中催人泪下的弦乐与爱尔兰哨笛的协奏曲,都成为永恒的记忆。这些音乐不仅感染了观众,也使影片的内容升华。

不难看出,能够准确、到位地运用音乐的电影的导演大都是对音乐较敏感和有着较深音乐底蕴,且对电影中的配乐有着自己的发言权。我们可以用一句通俗的用语来说电影音乐是电影精髓之一。电影的创作同音乐天衣无缝地配合,使影片荣登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拥有了无与伦比的艺术美丽。在电影这条漫长的发展道路上,电影音乐持续不断的更新具有更大的意义,它在电影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电影音乐使视听与电影人物形象更加完美地结合,在听觉上完善了视觉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电影创作中很好地应用音乐可以展现出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更好地认识音乐能把电影人物刻画得更加生动,从而更好地表达电影的主题,使观众更好地欣赏电影。

[参考文献]

[1] 刘蕊.电影音乐中古典音乐的发展与应用[J].电影文学,2010(08).

[2] 孙作东.论音乐在电影中的叙事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3] 胡杨树.电影音乐现代技法对电影的诠释作用[J].大舞台,2012(07(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在乐曲中为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常采用的写作手法)).

[4] 高娟.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1(21).

在乐曲中为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常采用的写作手法

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她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作者描写她胜利时轻松愉快的神态,拍拍灰土的动作,既表现了山野对歌时活泼欢快的场面,更赞扬了朴素的劳动妇女的聪明机智。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作者着力描写她们稚嫩的略带沙哑的嗓音,是为了突出山路漫歌时的淳朴本色美。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只见他牙齿早脱光了,但却能十分热情地整本整套地唱歌。唱的内容不仅有爱情故事,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像个“歌库”。作者对吹鼓手的描写衬托了村民们参加盛会的热情,同时也写出云南歌会代代传歌这一特色

标签:如何刻画人物性格 刻画人物性格的片段 在乐曲中为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 常采用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