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作手法 > 正文

悟,数学课堂中的学生合作_数学课堂合作的有效性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小组合作学习是专家们倡导,老师们追随的、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当我们走进课堂就不难发现,很多小组合作学习仍停留在形式上。如课堂上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就涮地回头组成四人小组,抢着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建议,结果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另外,让学生站起来小组汇报时,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表现出共同任务中没有明确分工和落实个人责任,更没有体现出对每个成员完成任务而进行公正的评价。为此,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四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合作"意识,使学生想合作
  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如教《统计初步认识》一课时,让学生通过看课件的方式同时统计出某路段四种机动车的流量,并问学生"咱们行吗?"结果在没有分工的前提下,一个同学也没有把四种机动车的流量同时统计出来。当再问学生是否有办法统计时,教室里依旧鸦雀无声。为激起同学们的兴趣,于是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致讨论认为将班上32位同学按活动内容临时编排座位,分成8个学习小组为宜。并且每个小组成员作了分工:选好一名当班组长,负责组织(兼)汇报活动过程;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讨论或合作材料;同时在统计某路段四种机动车的流量时,与其他成员一样,负责统计出某路段四种机动车中的一种流量,做到"分工不分家" 的合作模式。
  通过合作,不但使学生想出了许多统计的好方法,而且使学生认识到合作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信息资源,更需要有能成为"知己"的学习伙伴一起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环境,将自己成为共同建立起合作学习群体中的一员进行相互协商和辩论。这种和谐式的交往与合作,不再使合作学习成为单纯的学习信息交流和研讨,更重要的是促进成员之间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性格的"磨合",健康个性的发展,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孕育。并懂得小组成员间不协调、不分享资源,没有目标任务的合作,只不过是一种虚合作、假合作而已。
  我们提倡合作与独立并重。合作以独立为基础,合作的双方不是一种听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和接纳。以围绕一个合作目标进行全身心地投入小组学习为契机,培育荣辱与共的合作意识,最终达成学生想合作的培养目标。
  二、构建学习小组,使学生会合作
  记得去年教《三角形认识》时,我事先按教学内容给小组分发了8(2、8、4、5、6、7、3、10厘米)根长短不一的小棒。为节省时间,按就近前后组合小组学习的原则,让学生任选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看哪个组围成的三角形个数最多?结果当我一宣布开始,学生就七手八脚抢着小棒摆放,没有一点小组合作意识。然而,通过小棒摆放后,组织小组讨论,说说三条边围成一个三角形有什么规律时,看似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其实,整个教室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叫一个同学代表小组汇报时,更是糟糕,即使说的,也是语无论次,说不到点子上。这样的教训,至今历历在目。但我从这次失败中体悟到:"使学生会合作,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是合作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那种就近前后组合或不作科学安排,任凭几个成员自由组合,他们在合作中就会七嘴八舌,群龙无首,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简如一盘散沙,谁也别想在合作中得到什么收获"的道理。
  教师应抓住、把握合作学习的契机,在小组构成上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按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等方面进行合理构建小组,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便合作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谋求共同发展。
  小组建成后,小组成员应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加深合作过程中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会合作,不断地去培育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
  三、教师参与合作,使学生乐合作
  每逢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我认为:教师不该等待,不该去干其他无关教学的事情。特别是当学生开展探索、质疑时,要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思路,酌情因势利导;当学生交流时,要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讲清自己思路和结论;更要当好活动的参与者,到活动中去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讨论焦点,认知进程,使学生乐合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教师应将多年来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让各小组成员明白:我们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集体中的一员,代表的是一个集体,负有承担共同任务责任的义务和共同分享成功的权利。
  四、运用激励手段,使学生勤合作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意思说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沟通师生情感交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今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往往过多地把评价和奖赏放在小组整体上(如一个小组奖一面小红旗或一朵红花)。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严重扼杀了个体的发展和在小组中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助长了学生"懒" 的思想。为此,笔者认为:(1)对于小组成员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2)对于小组的评价,坚持"以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个人成功"作为评价标准。这样,既利于学生自己对合作过程作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他人的评价),也有利于把学生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将激励评价成为鼓励学生勤合作、求发展的动力。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容易了解自己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找准自己在合作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存在问题,从而明确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同时,使学生懂得合作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型"人才的过程。

标签:数学课 堂中 合作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