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作手法 > 正文

登楼写作手法

时间:2017-03-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赏析

>诗词五首赏析

【诉衷情】 陆游

【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 【主旨】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大意】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片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

【艺术特色】全词格调苍凉悲壮,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中的“觅封侯”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3分) 答: 1.“觅”是“寻求”“执著追求”的意思(1分)。

2.“觅封侯”借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觅取封侯”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执著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2分)。 (解释意思1分,答出用典故1分,答出表现内容1分) 二、词的上阕讲述了作者当年怎样的经历?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3分)

答:1.作者回顾了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1分)。2.“万里”和“匹马”对比...........,描述了出作者当年在战场英气勃发的场面(1分)。3.如今愿望并未变为现实,“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游说秦王........的典故...,表明诗人不得封侯、徒然无功。睡梦里出现的战斗场面,与眼前的甲胄尘封,满目凄凉形成强烈反差....。作者的情感由慷慨激昂的凌云之志转为报国无门的凄凉沉痛。(1分)。

三、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找出并结合全词简要赏析。(6分)(或: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三句。)

答:1.这三个词分别为:"未"、"先"、"空"。(2分。找对两个给1分,找对3个给2分。)

2.这三个词凝练概括,含意丰厚,流露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1分)。

3."未"字表达放眼西北,外敌未除的遗恨(1分);"先"字表达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1分);尤其一个"空"字,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1分。以上意思对即可)。 四、“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了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答:直抒胸臆或者直接抒情。(1分) 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2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

【写作背景】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主旨】本词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艺术特色】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

;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一、上阕作者登上北固楼,远眺神州大地,引发了怎样的感慨?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3分)

答:1.作者登楼远眺,中原大地已非我所有,引发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1分)。2.采用了反问..,语气强烈,纵观历史成败,往事悠悠,英雄已逝,意味深长(1分)。3.借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意..

,感叹千古兴亡无休无尽,一如江水滚滚东流,令人回味无穷(1分)。 二、下阕“年少万兜鍪”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1.“万兜鍪”使用了借代..的方法,拿头盔指代士兵(1分)。2.作者称赞孙权年少有为,雄霸一方,国力强盛。借此暗讽南宋朝廷软弱无能............

。(1分)。 三、全词有几次发问?有何效果?请自选角度品析。(4分)

答:三次。1.第一次发问:神州大地何在。虽未正面做达,但山河破碎是不争事实(1分)。2.第二次发问:问天下兴亡,借用杜诗....,用滚滚长江表达自己对历史兴替之感(1分)。3.第三次发问,问天下英雄,借用《三国.....志》中曹操夸赞孙权的典故............

,暗讽今天朝廷不如当年的强盛的东吴,当今皇帝也没有孙权的雄才伟略。也含蓄表达了作者希望有孙权这样的明君治理出如同东吴一样强盛的南宋,对抗外敌(2分)。(意思对即可)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作者简介】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写作背景】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友人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艺术特色】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一、结合秋瑾经历,自选角度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三句隐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3分) 答:这三句借用了陶渊明和李清照的诗词.............,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复杂心情(1分)。中秋佳节应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独自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孤寂之感(1分)。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能够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喜悦之情(1分)。 二、作者使用“四面楚歌终破楚”的典故有何用意?(2分)

答:1.作为女子身处封建家庭,秋瑾的处境极尽艰难。冲破家庭牢笼势必要受到家庭与社会的重重阻挠,所以秋瑾借用《史记》中“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的典故...........................来(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登楼写作手法)表达自己追求自由与独立人格的不易,以及能够冲破家庭藩篱的喜悦(1分)。2此典故也表现了中国此时列强进逼,中国前途危殆的现状(1分)。 三、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苦”、“强”、“殊”三字使用的妙处。(2分)

答:1.“苦”、“强”、“殊”表达了自己对八年奴仆不如生活的苦闷,内心对不能选做男儿身做一番事业的苦楚与遗憾(1分)。2.“殊”表达了秋瑾对贵妇生活的蔑视和不屑(1分)。 四、下阕“列”和“烈”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1.“列”是行列的意思,表达了作者不能身为男儿的遗憾和苦闷(1分)。2.“烈”是气节,有节操的意思,表达了秋瑾强烈的革命意志,塑造了秋瑾刚强的巾帼英雄形象,是秋瑾的自我写照(1分)。

五、下阕秋瑾连续两问,所表达出内心的惶恐与忧愁是否与“心却比,男儿烈”的刚毅形象矛盾?试分析。(3分)

答:不矛盾。1.正因为秋瑾个性刚强,“心却比,男儿烈”才会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但身处封建社会,一个女子踏上革命道路,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巨大压力和阻挠,前途与事业到底会有何人理解?所以发出“俗子胸襟谁识我”感叹(1分)。2.“青衫湿”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极言自己虽有雄心壮志,但无人同情支持的迷惘、忧虑之情,充满了对革命前途的担忧(1分)。3.连着两处发问,真实的反应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道路时复杂的思想感情。(1分)(意思对即可)

篇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就是在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时所运用的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注意五大方面:一是表达方式,二是表现手法,三是行文结构,四是材料取舍,五是修辞方法。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方式。而就古代诗歌来说,抒情方式比较常见。抒情方式包括作者对人物、事件、景物等直接表明喜恶态度的直接抒情,以及托物言志、寓景于情的间接抒情。

从表现手法(亦指写作手法)看,有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相生、动静相衬、景情理合一等等。在实际的创作中,上述手法往往又是综合运用的,只不过在具体的诗歌中各有侧重而已。

从行文结构看,有统摄、总领、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照应等。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全诗围绕“喜雨”展开,以春夜雨为特定对象,以“喜”字为贯穿前后的诗脉,层层叙写,虽不见一个“喜”字在诗中出现,但无处不显露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从材料取舍看,有主次、详略、繁简等等。材料是构成文章的血肉,材料的详略取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用意。

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排比、反复、比拟、夸张、对偶、借代等等。在实际的运用中,多种修辞往往一起连用。

一 修辞手法

2、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座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

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诚然,诗人是有些醉意了: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诗文主旨)。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句子解释),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对仗、映衬(与下句的关系)。

“别秋江”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修辞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诗文内容主旨),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艺术效果),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 (句子解释),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艺术效果)的情景。

3.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

4.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2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1)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

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

,抒发了诗人心

① ②)

(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或:(1)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

(1)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或:(1)三四两句运用互文的手法。

(2)这两句中“青苔”与“虹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 都是互文交错。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暗示

象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并非一夕。 (内容:情感、意境)

(3)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

(效果)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

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这评语很精到。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 “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

4、[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 两诗都着一“望”字。

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

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

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2) 两诗都写到了“山”。

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

柳诗曰“尖山似剑”,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凄苦的思乡诗,诗中表现的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令人不忍卒读。同时这也是一首哀怨诗,诗中所表达的被贬谪的愤激不平让人肝肠寸断。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来描述思乡的感受。在诗人眼里。海边的尖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在一点一点割着诗人愁苦的心肠。特别是秋天季节,草木变衰,自然界一片荒凉,登山临水,触目伤怀,更使人百端交感,愁肠欲断。是什么使诗人如此柔肠百结、肝肠寸断呢?下面两句通过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道出了原委:“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如果把自己的愁肠割成千万份,把自己的身子化成千万份的话,当随风飘落在山峰上的时候仍然注视着一个地方——故乡。这就把诗人埋藏在心底的被贬远离家乡的抑郁之情,不可遏止地倾吐了出来。

中国人安土重迁,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更是久远而浓烈。在历代都有无数的思乡诗,但是把思乡之情写得如此凄苦,如此令人心碎、不忍卒读的还不多见。这与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性情有关。

柳宗元出生于一个先世显赫却日见衰落的官僚家庭。他才情很高,二十岁即进士及第,但在仕途上却极为坎坷。他参加了王叔文集团主持的“永贞革新”,不久王叔文集团失势而瓦解。他先被贬到荒凉的永州任司马,十年后,又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市)。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但也因此而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文。写这首诗时,他在贬地柳州任刺史。当时的柳州被认为是蛮夷之地,被贬于此是对他的极大打击,他心中自然郁积了难以排遣的苦闷。不过柳宗元还是在此励精图治,给当地做了不少好事,被称为“柳柳州”。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怎不令人愁肠寸断?难以排遣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间,如刀剑、似海雾,刻骨铭心,遥无涯际,印证着诗人遭受贬谪的苦难人生和无端悲愤。这种悲愤无法排遣。难以消除,任凭锋利的剑芒把自己一点一点地割碎,一点一点地散落在异乡的山峰上凝视故乡!

李德裕是杰出的政治家,武宗李炎朝任宰相,在短短的秉政六年中,外攘回纥,内平泽潞,扭转了长期以来唐王朝积弱不振的混乱局面。可惜宣宗李忱继位之后,政局发生变化,白敏中、令狐绹当国,一反会昌时李德裕所推行的政令。他们排除异己,嫉贤害能,无所不用其极;而李德裕则更成为与他们势不两立的打击、陷害的主要对象。其初外出为荆南节度使;不久,改为东都留守;接着左迁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再贬潮州司马;最后,终于将他窜逐到海南,贬为崖州司户参军。这诗便是在崖州时所作。

篇三:大学语文

等艺术手法《东山》,就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东山》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诗的开篇,以开门见山,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思乡的间接

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丰富的联想,它也许是国风中想像力最为丰富的一首诗,诗中有再现、追忆式的想像(如对新婚的回忆),也有幻想、推理式的想像(如对家园残破的想像),于“道途之远、岁月之久、风雨之凌犯、饥渴之困顿、裳衣之久而垢敝、室庐之久而荒废、室家之久而怨思”(朱善),皆有情貌无遗的描写。而放在章首的叠咏,则起到了咏叹的作用,这咏叹就像一根红线,将诗中所有片断的追忆和想像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浑融完美的艺术整体

《湘夫人》

《离骚》的基本内容就是表现诗人对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的斗争。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从篇首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女须之婵缓兮”到篇末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是诗人对已往历史的回溯。《离骚》后一部分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两者相比,《离骚》是瑰丽的幻想与爱国的忧愤,表达了一种不屈的高洁与壮美。《湘夫人》与《湘君》是美丽的爱情,动人的传说。在文章之外表达了爱情的坚贞不渝,誓死相随的凄美。所谓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区别就在于此。前者远凌驾后者,只因后者令人落泪的并非《湘夫人》《湘君》其作品本身,而是其中典故。

诗中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大致有几个层次?答:全篇依托水神祭祀中降神、迎神、娱神、送神四个基本步骤,大致可分为四节:第一节写湘君似乎看到湘夫人飘然降至湘水北岸的小洲,但期约未遏,心中充满忧伤。第二节描述湘君对湘夫人的焦灼期待和反复追寻,表现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第三节铺叙湘君筑室水中以迎接湘夫人的情景,显示出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无比向往。第四节写湘夫人终究没有来,湘君十分遗憾地将衣物投入水中,以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

《语录十三则》

《秋水》

本文通过寓言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今人的启迪是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 本文用什么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

本文是用形象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的。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以此展开说理,阐明文章主旨。

其次,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设置了一段对河水与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文章的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使抽象的结论蕴含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3、 试析本文类比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在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了类比和对比的论证方法,因而使得

通常比较抽象的议论也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1)类比:北海若在第一次答话中用排比句将井底的青蛙、夏天的小虫、乡下的书生进行类比,说明受生活环境局限的人难以理解这环境之外的大道理。北海若在第二次答话中用另一个排比句把智者对远近、今古、得失、生死的看法列举出来,通过类比,让人知道智者看待事物所持的相对主义的观点。

(2)对比:本篇首段河景与海景的对比,暗示主题,并对河伯与北海若的不同认识境界起陪衬作用。另外河伯以水多自夸,北海若则把自己看作大山中之小石小木也就是一例典型的对比论证。

《行行重行行》

。“浮云”、“白日”是比喻。古代常以日喻君,夫妻和君臣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是可以互换的,隐喻君王的“白日”可以喻指丈夫。而“浮云”则是指迷惑丈夫(“白日”)的客观情景。正是这“浮云”使得“白日”(丈夫)“不顾反”。设身揣度思妇的心情,这“浮云”当是喻指丈夫在外的另有所爱之人。前人说本诗的所谓“昏君”、“佞臣”之说可以休矣。

“不顾反”就是不念返,不想返家,是什么使得他不想家呢?就思妇想来,首先她想到的,且可能性最大的当然是另有所爱。作此揣想,此二句怨中带怒是意中必然。语意承“胡马”二句的怨而不怒,感情上则更进一层,由怨而怒了。

《白马篇》

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不惜为国捐躯的青年英雄形象。开头二句,以白马奔腾如飞的形象,既写出游侠儿骑术的高超,同时也振起全篇。“借问”等四句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宿昔”以下八句,热情描写游侠儿的高超武艺。他的不同凡响的骑、射、狡、勇,正是来日杀敌立功的先决条件。“边城”等六句,写游侠儿驰骋战场、奋勇杀敌的英武气概。“弃身锋刃端”至最后,描写游俨儿报效国家、不怕牺牲的心理活动。此诗艺术构思完整,层次清楚,中间“宿昔”等八句写游侠儿的高超武艺,描写细致,笔力劲健,且多用偶句。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曹植诗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较高成就。

本篇的写作同曹植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曹植有远大的抱负,生平念念不忘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本篇中的游侠儿不妨看作诗人的自我写照

《饮酒》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不愿同流合污,

《登江中孤屿》

《登楼赋》

文中抒发的忧思的内涵是如何逐步深化的?):①.赋的起首写道“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一个“忧”字,奠定抒情基调,并通贯全篇,一笔到底,始终不懈。②.接着,第一段写登临所见,在写景之中透露了些许“忧思”的信息;第二段,开头四句集中写作者胸中“忧思”既深且广:遭逢乱世堪忧,羁于客地堪忧,飘零日久堪忧??而这种由社会动乱和自身遭遇相互纠结盘郁而成的“忧思”,已到了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孰忧思之可任”)。于是乡国之思自然涌出,襟怀大开,忧思之情倾心尽吐。下面笔势顺转,以折进之法,写山高水长之远景,藉古人古事,书穷达不变之乡情。而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切。③.第三段,对思乡之情作深一步的开掘,揭示了“忧思”的深层政治内涵。作者

盼望黄河水清,王道一平,可以驰骋才力,实现抱负;原来他的“忧思”绝非关乎一己的乡土私情,而是一种无法实现经邦治国理想的苦闷和怨愤。

本文的景物描写对抒情作用?):①.首段写异乡风光:地势开阔,山川秀美,物产富饶,以乐景来反衬心中哀情。②.末段写傍晚景色:日惨风萧、兽狂鸟倦、原野寂寥,这便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凄怆。前后景物描写,即景生情,寓情于景,一乐一悲,相互照应,真切的反映出作者愁绪步步加深、忧伤至极的过程。

作者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在文中的含义?):出处我觉得不重要,省略??(共有八个典故:①.北弥陶牧;②.西接昭丘。这两个典故暗示作者未遇明君的困难处境。③.尼父在陈;④.钟仪楚奏;⑤.庄舄越吟。这三个典故表达作者强烈的思乡心情。⑥.河清难俟;⑦.匏瓜徒悬;⑧.井渫莫食。这三个典故表达了作者盼望国家统一,准备报效国家,却又担心自己虽然品德高洁,而不被重用的悲伤情感。)试分析“王粲登楼”的典型意义?):①.用以表达思念故乡的情感;①.用以表达怀才不遇、宏图难展的悲愤。

《亥下之围》

《项羽本纪》“垓下之围”中,作者主要描写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和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各突出了项羽英雄末路、多情无奈(霸王别姬)、勇猛无比、恃勇自负(东城快战)以及宁死不屈知耻重义(乌江自刎)等性格特点。

为什么司马迁要把项羽传归入本纪?):①.司马迁拥有十分开阔的眼界与开放的历史观,他不以一时的成败去论英雄;②.虽然项羽不是帝王,但实际上他却行使着帝王的权力。 司马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其中最主要的是选择影响项羽命运发展的细节,具体描述项羽既是一位叱咤风云、气盖一世的英雄豪杰,更是一位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悲剧英雄。

霸王别姬时,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插入情意缠绵的悲歌别姬一段细节,使情节发展急徐有致,节奏疏密相间成趣,表现出了项羽英雄末路、情深无奈的侠骨柔肠。

东城突围中,项羽虽兵剩无几,却能连斩数将,此处细节描写,展露了其勇冠三军、力挫群雄的勇猛英姿。

兵退乌江,本可渡江以期东山再起,但项羽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展现了他宁死不辱、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

这三个细节描写,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达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 试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用司马迁的话讲就是)①.背关怀楚(背弃关中,怀念楚地);②.放逐义帝而自立;③.怨王侯叛己;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还有一点也值得考究⑥.项羽身边的领导层人员少,而且关键时刻领导层内部出现分歧。)

《春江花月夜》

2.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以月为主体。

这首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以月为主体,逐渐展现春、江、花、夜神话般迷人的景色。诗情围绕着明月的初升,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前起后收。“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用月统摄群像,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体现出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渭水川田家》

书上

《燕歌行》

《长恨歌》

1.关于此诗的主题,历来有争议。有“讽喻说”,有“爱情说”,有“双重主题说”,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一谓讽喻说,一谓爱情说,也有双重说。被后人奉为古代长篇歌行的绝唱。

我们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双重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有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即第一段、第二段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诗的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重色”二字就表明了“刺上”的意味。“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金屋妆成矫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对李隆基不理朝政、淫乐贪色显然是讽谕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还在欣赏歌舞,“渔阳 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批判讥讽的态度显而易见。

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白居易作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对君王虽有所讽谕,但“忠君”思想是难以动摇的,李隆基作为君王,其爱情落得如此悲剧下场,诗人寄予深深同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从“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面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这些诗句里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倾向。结尾部分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虚构了杨贵妃亡魂再现的故事,这里也表现诗人对李、杨爱情的极大同情。

如描写杨玉环选入宫中的美貌娇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仅两句诗就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情态。。“归来池苑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读来流畅、明白、上口。而且词句优美,比喻贴切、生动。像“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等诗句对仗极为工整,音律和谐。我喜欢“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原因:①.归来时池苑仍然,美景依旧,但江山社稷不稳,美人却已捐生,帝王孤身一人,除却可以思念马嵬坡前的那三尺孤坟,有的仅且只是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孤寂感。②.秋雨绵绵,伤情无限,一代君王在秋风中老去,然而,对美人的思念去永远无法消释。

标签:手法 写作 登楼 登楼翻译 登楼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