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心理承受能力

时间:2017-05-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012-02-09 本文行家:种田能手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现实,因而也必然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心理学家发现,心理素质优良的成功者,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面对现实从容不迫;第二,兴趣广泛;第三,有控制外界事物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社会环境,确保心理健康、心态平衡?

1、生活要有目标。不断地完成既定目标,同时创立新目标,并为之坚忍不拔地努力奋斗。

2、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微笑的目光、平静的心态去看待一切,建立健康、愉快、丰富的生活模式。

3、有多元思维方式。面对同一种境况要有多种考虑和选择。

4、不断地充实自己。把环境的变化看成是迎接挑战和再学习的机会。不要在瞬息万变的事物面前惊惶失措,愁眉不展。

5、做命运的主人和生活的主要参与者。把兴趣、精力倾注于目前的事业中,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

6、遇事不慌,致力于问题的解决。通过回顾和全面分析,发现目前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

制定解决的对策。

--------------------------------------------------------

一个人用全局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时候,他将拥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而过分集中于一件事上的得失,其心理承受力必然低下。

人们不禁要问,现在人怎么了,心理怎么这样脆弱?的确,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竞争、失业、情场上的失意、生意场上的败北,等等,无不给人们的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尤其需要一种崭新的态度和理智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面对同样的挫折和失败,为什么有的人能坦然面对,成就了一番事业,有的人则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出现沮丧、失望、甚至是绝望呢?这里除了知识、机遇以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心理素质问题。有句话说得好:2 1世纪最重要的是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素质,比素质更重要的是心理承受能力。那什么是心理承受能力呢?我们又如何增强自已的心理承受能力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除受生理遗传因素影响外,更多的受社会和价值观念的制约。生理遗传因素主要指个体的精神、情感类型及其表达方式;社会和价值观念影响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一句话,心理承受能力就是对挫折和失败的认知态度,承受限度和应激能力。

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健全的人格就是自立、自强,和永不气馁、永不屈服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存在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以及快乐和痛苦两种选择。成功当然使人快乐,但失败并不完全是痛苦的事,如果能从失败中找出教训、探索出成功的路子,何偿又不是快乐的事。而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只希望成功,而不接受失败,这叫作“输不起”,这是心理不健全的表现,因为它违背了事物的两分法,事实上这部分人在谋事之前就输了一半。再说,人们对失败的体会往往局限于于事无补的痛苦和追悔之中,或者是默默地忍受之中,再不就是以过激的行为来回避矛盾、解决矛盾,似乎跳楼自杀或跳桥自杀是最好的选择,殊不知这是错上加错,是—种心理崩溃的表现。难道就没有其它的出路?当然冷静下来,或过一段曰子,再回头看这些事,事情远没到这种程度,或者根本不值得一提。所以,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是我们抗御挫折和失败的基础,只要精神不垮,事情总归有回旋的余地。

弹性和毅力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韧度。在自然现象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在一场飓风之后,有的大树连根拔起,有的则拦腰折断,而那些幼小的树苗尽管被刮得前俯后仰,事后却安然无事。这让我们想到,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需要有—定的弹性。这种弹性体现在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对结果有个充分的估计,而且是正反两方面的,既不要一厢情愿地把全部的希望都押在成功的赌注上,更不可期望值过高,这样把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控制在我们感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当然,这不等于我们被动地去接受失败的结果,而恰恰相反,敢于承认和面对挫折与失败,并把挫折和失败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或把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这正是智者的表现。当然,天下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待挫折和失败要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由它产生的力量就是毅力。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失败了一

千多次,他没有气馁和失望,在回答别人冷嘲热讽时说:“不,先生,我只证明这一千多种材料不适合。”在他的心目中,只要试验下去总归能找到一种适合的材料,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获得了成功.

应激能力是战胜挫折和失败的法宝。部队中有句俗话叫,“新兵蛋子怕枪响,老兵油子 最怕战前的沉默。”因为真正的仗打起来,一切紧张和害怕都烟消云散,这时人处在高度应激状态,想的是怎样消灭敌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样需要我们高度应激。应激能力既包括我们编制计划时,制定的各种预案和对策,也包括对预案外的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对能力。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尽管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考虑得很多很周全,但总归有些事我们不能完全预测,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随机应变能力。它既需要一种处事不惊,遇事不慌,镇定自如和举重若轻的气概,更需要一种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提高自己的应激能力,只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挫折和失败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教材。所以,如能从失败的痛苦中,品尝出快乐来,并把它转化成有利因素,那才是上乘的思(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心理承受能力)想境界。(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挫折和失意,有过紧张和不安:有事业受挫、亲人离别、疾病缠身、同事误解,甚至出现被侮辱被伤害的现象,尤其是我们基层官兵还面临着“对父母难尽孝心,对妻儿难表爱心,对工作不能分心,对升迁要有耐心,想后路总是揪心”等压力。可以说,我们现在是人生最艰苦的时期,也是肩上担子最重、心理压力最大的时期。能否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是关系到我们能否丢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干好工作,争创一流的关键,也是关系到每个同志能否保持身心健康,始终保持旺盛斗志,积极投身基层全面建设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认识和了解心理压力的形成和特征,正确对待各种心理压力,及时消除和缓解心理压力,从而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一、心理压力形成的因素和基本特征

所谓心理压力,就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的环境中,一时无法消除的一种被压迫的心理感受,我们把它称作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引起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物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因素。我们平时感到尖刺的噪音、刺眼的亮光等物理刺激均会引起诸如烦躁、不安、焦虑等心理压力。同人类认识活动相联系的某些事件(如工作、学习)造成失望、失败等现象则是引起心理压力最重要的心理和社会原因。我们要研究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指这方面的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由生活事件所形成的心理压力原因很多,根据心理学家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

1、人生本能。人类是有着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高等动物,人类在生存活动中有着生物和生理上的自然属性,都希望自己有吃有喝,穿着漂亮,住得宽敞,企盼自己在生活上过得舒适、安逸、幸福美满。但客观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受到客观条件和人类思维活动的局限。一旦事物的发展与人类的本能(或愿望)产生差距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

2、上进心强。上进心强的人,往往追求生活和工作上的目标比较高,由于目标不容易达到,一旦现实与追求的目标有差距时,就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如我们有的干部平时好学上

进,工作认真负责,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想争第一、创一流,而一旦经过奋斗,通过努力没有实现既定的目标时,就容易泄气,造成心理压力。

3、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人,对待任何一种事物,其要求都相当高,希望它们至善至美,没有任何缺陷和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哪怕是极小的问题,都容易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造成挫折感,导致心理压力。

(二)心理压力的基本特征

心理压力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l、客观性。心理压力的客观性,就是体现在它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不管你是学生,还是工人、农民或者是干部,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你生活在偏远落后的山村,还是生活在繁华喧闹的现代化高度发达的都市,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不如意、不顺心的事,都会承受心理压力。

2、阶段性。我们每个人从童年到老年的整个人生历程中,无时不充满着心理压力。这种在人们不同的年龄阶段,所显现出不同的心理压力,就是心理压力的阶段性。

3、渐进性。造成心理压力都会有一定的过程。当我们在遇到某种外界环境的刺激时,如果不加以释放和消除,心理压力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沉。如我们在工作中,由于某一件事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而使自己误认为领导对自己存在偏见,如果自己既不能正确对待,又不能找领导去解释,就会使自己产生“自己在领导心中无地位”、“领导处事不公平”等错误认识,对领导逐渐从不理解,最后可能还会发展到一有意见、情绪或怨气就憎恨领导的局面,加大了自己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工作。渐进性特征还表现在心理压力有着由强而弱逐渐衰减的过程。比如,我们在遇到心理压力时,如果自己能正确对待,并且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释放,那么心理压力就会由沉重到轻松地逐渐衰减,直到完全消除。

二、面对心理压力所表现出的错误态度

当前,在部队,面对心理压力的错误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畏惧

就是在心理压力面前,表现得极端的软弱,一提起它就会有如临大敌之感,仿佛心理压力就是一只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吞灭掉。

(二)回避

就是面对心理压力采取消极躲避的办法,以此来缓解心中的不安。经常回避压力的人,实质上是意志最薄弱、立场最不坚定的人。这种人,在人生的长河中不但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可能遭到人们的唾弃,事实上,一个人在生活上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回避压力,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压力最终得不到释放,即使你回避了某一个压力,但新的压力会随之而来。总之,人的心理压力是永远回避不了的。

(三)焦虑

焦虑就是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在心理压力面前表现得烦躁不安、紧张恐惧、判断力降低;焦虑还会伴随着生理反应,如心闷、恶心、失眠等。造成人体自身免疫力下,为其它病菌的侵入埋下了祸根,如表现出易患感冒和各种传染性疾病,甚至发生癌变。美国健康福利部曾作过这样的统计,心脏病是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几乎占总死亡人数的50%,而心

脏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心理压力过重,焦虑过多,紧张恐惧,导致血液胆固醇增高,血压上升和为了缓解压力吸烟酗酒等,焦虑严重的人,还可以直接诱发精神分裂症。

(四)放任

就是在遇到心理压力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和职业要求不相称的行为。放任,容易使人产生消极的处世态度,使本来应该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一个人变得精神萎靡、缺乏自信和拼博精神,严重者,还会导致人格的变态。

三、消除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正确途径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请加忍耐,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就要来临。”这首诗曾经使许多人爱不释手,并且给许多处于忧伤、愁苦、烦恼中的人以激励和启迪。实际上,这首诗告诉了我们,遇到心理压力时,应该采取忍耐和乐观的态度,生活中,许多人就是靠着这种态度,度过了心理压力扑来时的内心焦虑和混乱状态,使自己重新走向了新生,走向了宁静的人生之路。对基层干部来说,要消除心理压力,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一)要有宽广的胸怀

有着宽广胸怀的人,无论对待什么样的挫折都能泰然处之。镇定自若,他的心理压力就会相对减少、减轻。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就是这种典型。1936年冬,陈毅同志被敌人围困在江西的梅林山中。他因伤病躺倒在草丛中间,随时都有落入敌人手中的危险。当时,因围困时间长,他和部队只能靠吃野草充饥。就是在这种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身患伤病的极端艰难、危险的情况下,陈毅同志没有被吓倒,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意思就是说,死并不可怕,成就伟业就很有牺牲,如果我死了,也要到阴曹地府召集已经牺牲的同志聚集十万人马,把作恶多端的反动派给消灭掉。这些慷慨激昂的诗句,表现了革命家视死如归、豪迈乐观的宽广胸怀。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在面对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是绝对没心思写出这么豪迈的诗句的,这是因为,心胸狭窄的人遇事爱斤斤计较,只要是遇到一点——哪怕是极小的困难,也会心事重重,心理压力极重。这种人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而看不到前进道路上的光明,在心理压力面前,往往感情用事,走向极端。如何培养宽广的胸怀?

l、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宽广大度的心理品质,绝不仅仅是待人的宽厚大道,而且也包含着对科学文化的容纳百川。只有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了,待人才会更加宽厚,遇事才会更加明理,对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心理压力,才能做到宽容大度。

2、要有坚定的信念。就是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坚信未来是美好的,从而在压力面前树立必胜的信心。美国杰出的思想家史坦利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蕴含着解决的种子”它强调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每一个问题内部都自有解决的办法,因为压力是由问题所致。我们身边的许多成功人土,他们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在各种压力面前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压力、获得成功。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鼻子尖下的一己小我,只满足于个人,那么,无论你以美貌还是以才智傲视他人或以个人谋取名利,自认为是潇洒,其实都是渺小的。人应树立远大理想,不为个人眼前的名利而折腰,真正使自己宽容大度。

篇二: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除受生理跗因素影响外,更多的受社会和价值观念的制约。生理跗因素主要指个体的精神,情感类型及其表达方式;社会和价值观念影响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一句话,心理承受能力就对挫折和失败的认知态度,承受限度和应激能力。

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健全的人格就是自立、自强、和永不气馁、永不屈服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我们做任何事都存在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以及快乐和痛苦两种选择。成功当然使人快乐,但失败并不完全是痛苦的事,如果能从失败中找出教训、探索出成功的路子,何偿又不是快乐的事,而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只希望成功,而不接受失败,这叫作“输不起”,这是心理不健全的表现,因为它违背了事物的两分法,事实上这部分人在谋事之前就输了一半。再说,人们对失败的体会往往局限于事无补的痛苦和追悔之中。或者是默默地忍受之中。再不就是以过激的行为来回避矛盾,解决矛盾,似乎跳楼自杀或跳桥自杀是最好的选择。是一种心理崩溃的表现。难道就没有其它的出路?当然冷静下来,或过一段日子,再回头看这些事,事情远没到这种程度,或者根本不值得是一提,所以,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是我们抗御挫折和失败的基础,只要精神不垮,事情总归有回旋的余地。

弹性和毅力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韧度。在自然现象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在一场飓风之后,有的大树连根拔起,有的则拦腰折断,而那些幼小的树苗尽管被刮得前俯后仰,事后却安然无事,这让我们感到,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需要有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体现在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对结果有个充分的估计,而且是正反两方面的,既不要一厢情愿地把全部的希望都押在成功的赌注上,更不可期望值过高,这样把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控制在我们感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当然,这不等于我们被动地去接受失败的结果,恰恰相反,敢于承认和面对挫折与失败,并把挫折和失败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或把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这正是智者的表现。当然,天下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待挫折和失败要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由它产生的力就是毅力,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失败了一千多次,他没有气馁和失望,在回答别人冷嘲热讽时说:“不,先生,我只证明这一千多种材料不合适。”在他的心目中,只要试验下去总归能找到一种适合的材料,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获得了成功。

应激能力是战胜挫折和失败的法宝。部队中有句俗话叫“新兵蛋子怕枪响,老兵油子最怕战前的沉默。”因为真正的仗打起来,一切紧张和害怕都烟消云散,这时人处在高度应激状态,想的是怎样消灭敌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样需要

我们高度应激。应激能力既包括我们编制计划时,制定的各种预案和对策,也包括对预案外的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对能力。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尽管我们在制定计划的考虑得很多,很周全,但总归有些事我们不能完全预测,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随机应变能力,它既需要一种处事不惊,遇事不慌,镇定自如和举重若轻的气概,更需要一种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提高自己的应激游泳,挫折和失败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教材。所以,如能从失败的痛苦中,品尝出快乐来,并把它转化成有利因素,那才是上乘的思想境界。

篇三:如何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如何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用实例引导思考

1、 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 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 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 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 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 全班交流。

4、 教师小结

二、拿镜子照自己

1、 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 学生交流

3、 点拨

三、 看录象激起兴趣

1、 播放录象

2、 学生阅读材料

3、 学生讨论

四、 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

五`老师总结: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签:承受能力 心理 心理承受能力测试 心理承受能力差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