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学习 > 正文

毛泽东与学习

时间:2017-05-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向毛泽东学习什么

新中国60年:向毛泽东学习什么

毛泽东的名字铭刻在中华民族灵魂深处,毛泽东的智慧和丰功伟业集中着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全部奋斗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属于20世纪,也同样属于21世纪。今天,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向毛泽东学习什么?概括起来说,应该向毛泽东学习的是三种能力和两种精神。

一、学习毛泽东在迷惘中判断形势、把握方向的能力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出现过许多重大发展关头,也出现过许多发展的转折。在这些时刻,真正能把态势判断得非常清楚的人凤毛麟角,而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具有非凡判断能力的人。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怎么走?中国共产党应该把领导中国革命的重心放在哪里?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并没有错,但把它作为革命的具体模式加以运用,就会出现问题,而当时的党中央就是这样做的。“八七会议”后,党中央的领导机关迁到了上海,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目标就是要走北伐原来走过的那条路。事实证明此路不通。

就在“八七会议”前后,毛泽东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征求毛泽东的意见,看是否一块去上海,毛泽东回答说,我要到农村去,和绿林好汉交朋友。这样才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实践出真知”。毛泽东最初也没有自觉地要到农村去创建革命根据地。当时湖南省委命令秋收起义的部队会攻省会长沙,实际上还是搞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暴动。毛泽东是奉命执行的,但在领导起义的过程中,他很快就发现凭借起义军现有的力量,不要说去打省会长沙,就连浏阳这样的县城都攻不下来。于是,他说服大家,集结起义军剩余的部队,来到罗霄山脉中段,创建了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历史的发展并不是有一个主观的或者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东西预先设定在那里,一切都遵此进行,似乎这就是历史发展规律。毛泽东的过人之处,不是什么先知先觉,而在于大家都在实践之中,他能够比其他人更早地发现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出新的出路。我们判断形势,碰到迷惘之后,也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但是千万不要把它理想化,不要以为事情一来,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到将来会如何。我们的要求是,经过一段实践,力争比较早地做出科学的判断,把工作中的盲目性减少到最小。这就是毛泽东给我们的启示。

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面临着如何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十分落后偏远的地方,怎么能够凭借一支弱小的力量在敌人的缝隙中求生存、求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政治影响,使之波及全国?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做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决定。但下一步怎样把这个棋做活?有的主张往新疆方面发展,背靠苏联老大哥,打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但毛泽东不这样看,他主张向东发展,东渡黄河,到山西去,并向党中央提出了一个完整方案。他指出,东面的华北地区是中日民族矛盾的一个焦点,也是民族抗日呼声最高涨的地方,同时也应当是我们高举抗日义旗、有所作为的地方。但是,党中央内部大多数同志都不赞成这个方案。毛泽东非常耐心地说服了党中央的多数同志。

为了实现向东发展的目标,毛泽东派刘少奇到北方去重新恢复力量,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刘少奇不负众望,很快就掀起了全国性的“一二·九”抗日救亡高潮,同党中央在陕北的发展遥相呼应。

实际上,东征是一个战略试探。通过这件事,毛泽东又坚信一条,国民党的营垒内部是可以分化的。东征不久就有了周恩来和张学良的“肤施会谈”。这以后,西北逐渐形成了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的西北抗日大联盟的新局面。红军按照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实现了以发展求生存的目标。

通过西北抗日大联盟,又进一步验证了我们有力量做到逼蒋抗日。最终是张学良、杨虎城这两位爱国将领帮助我们实现了逼蒋抗日。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这是策略上的重大转变。没有这个转变,全国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可能迅速建立。这又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在社会大变动、大转变的时候,在出现一个新的变局的时候,就要看你有没有迅速地判明形势、当机立断、果断行事的能力。光判断形势还不行,还要善于在关键的时候在关键的地方助上一臂之力。西安事变是突发事件,但是它的酝酿确实是沿着一个历史的轨迹在发展,中国共产党确实是它的推动者。而西安事变的发生,极大地推动了整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进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驾驭形势、驾驭局面的能力,这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来说至关重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也有一个判断形势、把握方向的问题。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两极格局下,像新中国这样的弱国怎么办?毛泽东认真研究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中间地带”理论,做出了“一边倒”的决策。依据这一决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紧紧依靠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确保了我们的国际地位,使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有了外部保障。中苏交恶以后,我们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依托,这就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其实就是毛泽东提出的“中间地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外交实践的继续。后来,毛泽东把这一理论发展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我们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依托,到20世纪70年代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随后又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打开了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从这里,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把握住了

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再加上抓住发展中稍纵即逝的机遇,就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二、学习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善于理论思考、善于把握规律、把握本质的能力实践和理论之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不断总结经验、推动理论创新的党。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特别是能把经验的东西上升为规律和本质的东西。为什么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只能是毛泽东呢?道理就在这里。但是,毛泽东创立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别人的经验。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由实践创造转化为理论创造,既是集体智慧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的思想结晶。这是一个辩证法。

著名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诀”就是集合了当时许多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形成的。毛泽东刚到井冈山的时候,先到宁冈做社会调查,在上山之前先摸清井冈山周围的社会、民情、政治、经济情况。他在调查研究中得到了一条重要的经验。他后来跟大家说,从前井冈山有个“山大王”叫朱聋子,朱聋子打仗很有一套,同官兵打了几十年交道,总结出一条经验,叫做“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这句话启发了毛泽东。他把这句话改造了一下,叫做“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军队不会打仗还是不行,但是死打硬拼也不行。在总结经验方面,毛泽东很有心,也很用心。后来,他又总结井冈山斗争和万安农军打游击战的经验,提出了十二字诀:“敌来我去,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朱毛会师后,井冈山地区红军的力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很快,在毛泽东和朱德的共同总结下提出了十六字诀。原先的“敌来我去”变成了“敌进我退”,后两句“敌驻我扰”、“敌退我追”都没有变,很关键的是在这两句话之间加了第三句话:“敌疲我打”,把原先的“十二字诀”升华了。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不像土匪武装,不是为了占山为王,而是要解放全中国、实现革命理想。光打游击、只图生存,不是红军作战的目的。这十六字诀,表面看十分简单,却充满了辩证法,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后来我军一整套战略战术都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在历史的延续和发展之中,毛泽东这种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并把它们上升成为系统的理论的能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毛泽东还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他虽然一天军校也没有上过,却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战略家、军事家。很多人写回忆录,说毛主席是常胜将军。毛泽东自己却说:哪有什么常胜将军!我学打仗是怎么学的?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就是从失败中摸索怎样才能打胜仗。遵义会议是党和红军转危为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照一般人的理解,这以后中国革命就会一帆风顺了。事实并非如此。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之后指挥的第一仗,也就是青冈坡战斗就失利了。这才有了被刘伯承元帅称作妙笔生花、用兵如神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的“四渡赤水”之役。而这个妙笔生花的范例,是从败笔开始的。先有败笔,

才有妙笔。关键是毛泽东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成功之道。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作为肩负党和国家发展重任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坚韧不拔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时刻做好遭遇挫折、遭遇风险的准备。要有超出常人的承受能力,要有处变不惊、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能力。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要善于总结,特别是要善于从理论上总结,透过现象把握规律、把握本质。

三、学习毛泽东识人、用人、团结人、爱护人的能力

毛泽东在识人、用人、团结人、爱护人方面十分突出。他曾经讲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者的责任,第一是出主意,其次是用干部。他还把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作为我们党的基本组织路线。

毛泽东对邓小平一直是刮目相看、爱护有加,作为接班人之一来精心培养的。1956年党的八大的时候,他提名邓小平作党的总书记,曾经这样评价邓小平,说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还特别提到,他是在党内经过斗争的。这个评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考察干部的一些关注点。当然,毛泽东对邓小平也有不公正的地方,这就是“文化大革命”初期把他打倒,“文革”后期又错误地发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但是,在林彪事件以后,毛泽东决心起用邓小平,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承认“文革”整人整错了,就像他后来对邓小平说过的,对“文化大革命”要“三七开”,错误一个是打倒一切,另一个是全面内战。像毛泽东那样当时在全党全国全军都享有崇高威望的领袖人物,能够这样承认自己在用人问题上有失误,错用了林彪,整错了人,那也是很不寻常的。在1976年江青等人利用“天安门事件”要开除邓小平党籍的时候,也是毛泽东坚决反对,批了一句话:保留党籍,以观后效。这件事从根本上来说,他对邓小平判断错了,但也为后来保留了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非常关键。

团结干部,爱护干部,就要搞“五湖四海”,就要能容人,有海一样的胸怀。延安整风的时候,陈毅想对毛泽东诉说自己受饶漱石排挤的冤屈。毛泽东对他说:如果你要谈华中抗战的经验,我可以召集个会议,让你谈三天三夜。如果你要谈与饶漱石的问题,我看还是一句话也不要提。毛泽东和陈毅是故交,怕他想不通,还在4月9日专门写信开导他,说:“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碍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05页)这里,最值得牢记的就是最后两句话: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这应当是毛泽东长期总结的经验之谈。记住这句话,对领导干部来说,可以说会终身受益!其实,毛泽东也正是在不断克服自身弱点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并磨炼成为全党拥戴的人民领袖的。

毛泽东对于反对过自己却证明是反对错了的同志,也非常注意团结。1964年6月,

毛泽东在谈到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五个条件时,特别讲到:要能够团结大多数人。所谓团结大多数人,包括从前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不管他是哪个山头的,不要记仇,不能“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的经验证明,如果不是“七大”的正确的团结方针,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胜利。当然,后来在干部路线上,毛主席也犯了严重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这个沉痛的教训,应当牢牢记取。

四、学习毛泽东不迷信、不盲从,勇于探索、善于探索的精神

毛泽东有两句话,影响至深。一句话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另一句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从这两句话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实际作用来看,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关键看你如何把握,如何运用。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去实现现代化,的确是前无古人的伟业。这样的伟业,非有敢想敢为、勇于探索的精神不能支撑,非有大气魄、大手笔不能成就。这是时代使然,使命使然。

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时候,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时候,毛泽东就敢于打破对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具体模式的迷信,敢于打破对共产国际指示的迷信,勇于独辟蹊径。而在当时,这样做是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的。他曾经讲过:主要是三次“左”倾路线时期,给我的各种处分、打击,包括“开除党籍”、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赶出红军等,有多少次呢?记得起来的有二十次。可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有时是要冒极大的风险,要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无私才能无畏。毛泽东很喜欢这句话,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毛泽东还经常谈到一条自己的切身体会,那就是人有的时候是要有压力的,被人将了一军,不甘心,不服气,反倒把压力变成了探索的动力。毛泽东在瑞金时期遭到王明“左倾”错误的排挤,被人讥讽为“狭隘经验论”,认为山沟里头没有马克思主义。这反倒成为激励毛泽东发奋研读马列主义著作的动力。在遵义会议上,有人挖苦毛泽东就是凭着一本《孙子兵法》指挥打仗。毛泽东长征到达陕北以后,便认真研读中外军事著作,并认真总结五次反“围剿”的成败得失,写成了军事战争史上的名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革命战争年代有个勇于探索、善于探索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同样有这个问题。而且,这个任务更加艰苦、更加复杂。国民经济恢复以后,党中央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搞第一个五年计划。现在我们说要破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当年我们连计划经济为何物都没有见识过。怎么办?就得老老实实地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党中央作了一个特殊的决定,就是让陈云、李富春,后来还有周恩来总理,分别率领政府代表团到苏联取经。这个举措,在工业化建设起步时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迷信,出现了全盘照搬、模仿的偏向。这就成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篇二:毛泽东学习方法汇集

毛泽东学习方法汇集

毛泽东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是他成为伟人、作出丰功伟绩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数十年的读书生涯中,毛泽东积累了渊博的学识,也有着丰富的学习经验。毛泽东常常论及读书与学习,其相关思想非常丰富。毛泽东是怎样论读书与学习的呢?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学要胜古人。在毛泽东早年所作的《讲堂录》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在现实中,毛泽东也确实是才胜今人,学胜古人。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立志探寻宇宙的大本大源,想读尽天下书。从1920年开始,毛泽东到北京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书刊后,就开始潜心钻研,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并完成世界观的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他依据中国国情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于革命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创立了伟大的思想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把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并且,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继孙子兵法后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峰。同时,毛泽东在哲学、诗词、书法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二、积学贵有恒。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期曾立言以身心之修养、学问之研求为主,用功读书,持之以恒。他写过一副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化用明代学者胡居仁所撰的对联)。这副对联体现了毛泽东对积学贵有恒精神的称道。毛泽东之所以成就为哲学家,是他终生注意研习哲学的结果。例如在延安时期,已是中1

国共产党主席的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一书时,曾亲笔作了3000余字的摘录,还致信艾思奇虚心求教。

三、书要反复读。毛泽东提倡读书要“三复四温”。在日常生活中,毛泽东对喜欢读的书,一遍又一遍地研读,一次又一次地加深理解。每读一遍书,他习惯在封页上画上一个圈。从中南海故居保留下来的书籍中,可以看到许多书的封页上画有四、五个圈。有些书,页面上留有红、蓝、黑各色笔迹的圈划批注,这是毛泽东不同时期反复阅读留下的手迹。一些重要的马列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史类以及文学类的著作,他更是反复研读。如《联共(布)历史简明教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都读了10遍以上。对于《红楼梦》,毛泽东读得更仔细,并且至少读过10种不同版本。

四、广收博览。读书广收博览是毛泽东一贯提倡和践行的。毛泽东在给秘书林克的信中曾这样说:“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于你我都有益。”这句话其实也是毛泽东的经验之谈。他自己的读书范围就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西方社会科学名著到马列主义著作,从古代作品到近人新作,总之,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报刊杂志,都在毛泽东的涉猎范围。

五、系统钻研。毛泽东提倡博览群书,同时又提倡认真研究、系统掌握书本知识。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更是号召系统研究。他曾指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他还强调:“从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

2

六、勤动笔墨。勤动笔墨是毛泽东读书时的一大特点。毛泽东在读书时常常在书页上圈圈点点,勾勾划划,留下自己的心得或评论。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研读德国伦理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毛泽东就曾在书页上写有12000字的读书批注。在领导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为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所读过的哲学教材书页上都留下了许多阅读符号,如横线、竖线、斜线、波浪线、三角、方框、圈、点、勾、叉及问号等。此外,毛泽东在读书时,还细心地改正了原书中一些排错的文字和标点符号。在建国以后,毛泽东读书时作批注亦不少。

七、学思结合。毛泽东这一主张与孔子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一致。青年时期毛泽东就曾批评学而不思的陋习。他说:“吾国二千年之学者,皆可谓之学而不思。”与这种陋习相反,毛泽东在读书时善于独立思考。尤其是在读历史书的时候,毛泽东把所读之书放置在一个恰当的历史背景中,注意把握所读之书形成的时代特点、社会条件和作者的成书条件、写作动机、指导思想和目的,弄通读透书的内容。他以自己特殊的价值取向,从书中鉴取历史兴亡之道,通过品评历代政事,臧否人物,吸取经验教训,悟出自己所需的为政方略,并在同古人的对话中激发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

八、不闭门求学。毛泽东主张,求学要结合社会的实际,不但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他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赞赏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之道。正是为了践行开门求学原则,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曾利用假期考察湖南农村。北伐战争期间,毛泽东于1927年专程赴湖南考察湘潭、长沙等五县的农民运动,并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是在广泛和深入调查农3

村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九、学离不开问。毛泽东认为学习不仅要善于读死的书本,还要善于读“活”的书本。他主张学孔夫子的“每事问”。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批评许多领导者,一接任新的工作就喜欢宣布政见,一遇到困难就叹气、恼火,而不知到自己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他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说:要了解情况,“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

十、要善于挤和钻。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曾说:学习可以想法子解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这就是向木头“挤”,木头让了步。另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毛泽东是“挤”和“钻”精神的提倡者,更是实行这种精神的模范。青年时期他曾在路灯下看书,甚至躲在厕所里看书。建国后他日理万机,工作十分繁忙,但仍利用饭前饭后、节假日、旅途间隙读书。1975年,毛泽东的眼睛做手术后,视力有所恢复,又开始了大量阅读,有时竟然一天读上十几个小时,甚至躺在床上量血压时仍手不释卷。

十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毛泽东曾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事实上,毛泽东对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这两者都作出了表率。学而不厌首先表现在毛泽东长年坚持阅读马恩列著作及许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文学、史学等专4

著。毛泽东同时是诲人不倦的导师。无论是在湖南一师附小任教,还是在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讲课,毛泽东都能深入浅出,讲得非常生动、活泼,且循循善诱。

十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毛泽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家,他明确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不仅把理论与实践比作箭与靶的关系,更把对理论的应用或实践本身看作是更重要的学习,故他提倡在实践中学习。

从学习毛泽东《实践论》中“知与行”谈如何做好政府办工作

《实践论》一文是根据中国历史和革命战争的具体材料创造性地解决马列主义哲学问题的典范,是毛泽东同志杰出的哲学论著之一。虽然它产生于七十多年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丝毫没有减弱和降低它的科学价值。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的分析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知与行”的关系,向当时的中国人民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层面上的重点知识,并且取得了深刻的影响,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

读了实践论有很多的感想,《实践论》是一部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的反映社会,反映生活的著作。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实践又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5

篇三:谈毛泽东的读书与学习

谈毛泽东的读书与学习

这两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叫《毛泽东谈读书学习》。书中列举了种种毛泽东读书学习的趣事,从中我被毛主席嗜书如命的精神深深地折服。毛主席读书可以说比常人吃饭睡觉还平常。如果说“读书即休息”的观点让人佩服的话,那么毛主席说的“换着书读就等于休息”,“一种脑力劳动换另一种脑力劳动也是休息”的观点就更让人敬佩了!主席解释说:“人的脑子这么大,功能这么复杂,感觉、思维、视听一定是各有分工啊!我看文件累了,换换报纸,看政治累了看看文艺小说,看诗词累了看看自然科学,看文字累了看看小人书,我看累了还可以听听京剧唱片,我可以视力换听力,听力换语言,大脑的潜力很大,我只活动一部分,让另一部分休息。”

真是佩服毛主席,他反对一些干部消闲时打麻将,跳跳舞,他主张读书学习。书中很多时候写到毛主席给某某人推荐某书,甚至该看什么版本的都说的很清楚。因此,毛主席平时和人谈话时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小王,最近在看什么书啊?”而且很多次中央会议座谈会上,毛主席都会引用各种典故,结合各种历史人物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好像什么都懂,除了哲学、历史、诗词,他还学习外语、自然科学。我就在想这么多东西,一个人真么能看得过来呢?答案就是两个字“挤”和“钻”。毛主席从没有消闲的时候,他休息的时间不是按天算的,而是按一周休息多长时间算的,平均一周休息30小时,有时35个小时。毛主席养成了晚上工作学习的习惯,尽管他下了决心要“按太阳办事,不按月亮办事”,但是仍然改变不了这个早已养成的习惯。有一次,毛泽东看书熬到天亮,警卫员封耀松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小声说道:“主席,芋头烧好了,您现在要吃吗?”毛泽东放下手中的笔和文件,双手搓搓脸说:“噢,想吃了,拿来吧。”看着主席肯吃了,封耀松暗暗高兴,悄悄地退了出来。大约过了十分钟,屋里的呼噜声隐隐又起,而且听起来似乎与往常有点不同,封耀松轻轻地走进去,原来主席睡着了,嘴里还嵌着半个芋头,另一半还抓在手里!

毛泽东理发时也不忘记学习,他不会干坐着让人服务。每当读到有趣的情节时,他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咯咯的笑声,头也不停地前俯后仰。这时理发师也不敢要求毛泽东的头不要乱动,而只能随着毛泽东看书的姿势为他理发。为此,毛泽东对理发师周福明说:“你办你的公,我办我的公,我们两不干扰。”

毛泽东不仅在家时读书,而且外出考察时也不忘读书。据毛泽东的图书管理员逄先知(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毛泽东与学习)回忆:1959年10月23日,毛主席外出考察工作需要一周时间,走之前主席特别指示他要带走一些书籍。下面是书目的部分清单:

《资本论》、《马克思文选》(两卷集)、《政治经济批判》、《自然辩证法》、《列宁文选》、《联共党史》、黑格尔著作、欧文傅立叶圣西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荀子》、《韩非子》、《论衡》、米丁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河上肇《政治经济学大纲》、《六祖坛经》、《大涅槃经》、《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梦溪笔谈》、《鲁迅全集》、科技方面的书籍、字帖、字画、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不下百本。这些书籍种类繁多,涵盖各个领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这么多的书也许是不可能的事,但毛泽东读书的习惯可见一斑。 最后总结几条毛主席读书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不动笔墨不看书。

为学之道,先薄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换着书看就等于休息

博采群尖,采撷最香最美的只是硕果

不厌其烦,反复阅读,举一反三,学思结合、

经世致用,学用一致

拜师结友,不耻下问,乐于旁问,永不自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