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学习 > 正文

文化节目热播现象的思考 对中学生“反学校文化”现象的思考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反学校文化”是指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一种文化形式。价值观的混乱、流行文化的冲击、学校管理的权威化、课程内容的失当、家庭教育的欠缺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等是造成“反学校文化”出现的原因。我们应建立一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改变教育机构的制度化和权威化,提高青少年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的能力。
  关键词: 中学生 反学校文化 类型 成因分析
  
  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国内的研究者在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中倾向于对学校文化正面功能的探讨,较少涉及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反学校文化”。较之国外对“反学校文化”现象深入系统的研究,国内对青少年的“反学校文化”现象还只定位于一种学生亚文化的消极方面,或仅视为个体心理层面的一种观念与行为偏差。
  一、反学校文化的涵义
  “反学校运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那时起,西方学者就开始研究“反学校文化”这一现象。英国学者戴维?哈格里夫斯(David Hargreaves)认为:学校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文化亚群,即捣乱型和学习型。[1]后者学习目的明确,勤奋努力,成绩优良,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前者学习则具有功利性,他们把学习作为达到一种目标的手段。他们常在学校“混日子”和“消磨时光”,逃避艰苦的学习,结果演化成真正的反学校文化。
  保罗?威利斯(Pawl Willis)认为学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能够适应学校要求,他们对知识与思想世界感兴趣,愿意接受教育,形成“乖孩子”。另一类则抵制和反对学校的目标,贪图享乐,破坏公物、偷窃,形成“小家伙”,最终发展为反学校文化成员。[2]
  我国学者张人杰指出,青少年“反学校文化”在实质上是校园主流文化中根本价值观的异化。校园主流文化其实是指社会赋予学校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学校以此实现其“青少年社会化”的功能。我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不断变动,各阶层文化理念也十分不同,必然会对校园文化中原有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与冲击,使学校文化的内容与主体产生冲突,结果逐渐演化出“反学校文化”现象。
  二、反学校文化的类型
  有学者根据学生对学校根本价值的异化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事实上的价值取向根本背离形式上的价值取向;第二,某一群体对学校价值取向的根本背离形式的对抗;第三,来自教育系统的外部的冲击。[3]我们根据学生的情意和行为把中学生“反学校文化”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偏激型。
  此类型学生对学校行为相当反感,出现不服从权威的态度和行为,企图打破学校的秩序与规范。常表现为公然藐视教师权威并会与其产生正面冲突。
  (二)消极型。
  此类学生以消极的方式抵抗教师和学校体制,表面上遵从学校,以敷衍的方式行事,实际上在心理上却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目标。这种类型的学生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似乎也十分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对学校的主体价值观有一种强烈的对抗和否认。
  (三)自残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以伤害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对学校的不满。这类学生大多数性格非常内向,甚至自闭,这种性格的形成大多与幼年的生活有关。他们在得到自己认为不满意或不公平的待遇时,会做出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严重者甚至会危及自己的生命。
  (四)逃避型。
  此类型学生反抗学校的方式较为缓和,不愿采取与学校正面的对抗方式。然而,他们既无兴趣遵守学校规范,又无意努力追求理想,无所事事。他们认为学校生活是空虚无聊的、令人生厌的,在学校学习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
  (五)玩乐型。
  这类学生常以打闹、恶作剧等方式对抗无聊、枯燥、权威的学校文化。这类学生的主要特征是追求快乐,他们忽视责任感,轻视学校的教育目标。
  三、中学生“反学校文化”成因分析
  中学生“反学校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的。戴维?哈格里夫斯认为学生反学校文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劳工阶级的没落和学校功能的平庸化。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这两个原因已不能确切解释现代反学校文化的形成。我们认为中学生“反学校文化”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社会原因。
  1.社会的大变革导致价值观念的混乱。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仅社会生活发生了改变,而且各种价值观相互冲击。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涌入社会,使其原本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猛烈冲击,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在相互冲突,青少年由于个体的不稳定等特征,其在成长的阶段中更容易迷失方向。
  2.社会流行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
  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文化的渗入和交融都会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现今社会的流行文化追求人的个性与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人的主观感受与情感体验,具有浓厚的感官娱乐成分。因此,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因盲目追求流行文化而变得浮躁,过于崇尚外表,喜欢炫耀。
  3.网络传媒对学校文化的影响。
  当今,网络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传递方式,使信息传播的速度性、效率性和多元性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我们也能看到网络的负面作用,正是因为网络的“无所不能”,让很多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东西在网上就能轻而易举地拥有。因此,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交友、色情和暴力,长久下去,就会变得习惯于逃避现实,在虚拟的世界中乐不思蜀,愈加排斥学校教育。
  (二)学校原因。
  1.学校管理的权威化。
  现今我国学校大多采用一致化的管理方式,权力相对集中,学校管理呈现出明显的权威性。通常老师和学生不敢公开质疑学校的规定和制度,有时甚至一些合理要求也难以得到满足。有些学校为了达到升学目的,采取封闭式教学,将学生禁锢于高墙之内。这种过分严格的管理方式不仅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压抑了其个性的发展,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抵制情绪,造成更严重的“反学校文化”的行为。
  2.课程内容的失当。
  据“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的结果表明,有46.5%的中学生认为“大多数老师授课完全重复课本上的内容”,有61.8%的中学生认同“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大量演练习题,同时介绍各种解题方法”。
  虽然我们已经实行了课改,但由于时间较短,某些科学理论和实践还欠成熟,人力、物力等资源也非常有限,造成现在的教学改革还不够彻底,很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并没有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这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抗行为的产生。
  (三)家庭原因。
  1.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容易导致叛逆性格的形成。
  有学者认为:“中国家庭对青少年的束缚是导致青少年反抗家庭进而反抗社会、反抗政治的深层次原因。”[4]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采取了不适当的方法,比如:使用暴力,忽视关爱,很少或者从来不和孩子交流,管得太死或是放任自流,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心理的不健康。当他们不能承受压力时,就会把积累的不良情感发泄出来。当他们来到学校,自然也会把这种情绪带到学习生活中,反学校文化的心理也就随之出现。
  2.社会贫富悬殊,利益分配不均,导致教育失衡。
  社会大转型时期,社会贫富悬殊,利益分配不均,社会的分层日益明显,教育也有所失衡。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和父母的职业取向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孩子在家庭和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挑选学校的范围相对广一些,而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会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选择范围相对狭小,更有一些家庭无法供子女上学,让其子女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使一些学生感到在学校中得不到公平对待,也助长了学生“反学校文化”情绪。
  (四)个人原因。
  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他们心理的成熟跟不上身体的成长,身心无法相互适应,充满了很多矛盾。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心理上的矛盾,内心闭锁与渴望理解交流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的矛盾,自以为是与自卑之间的矛盾,等等。心理学研究还认为,当中学生头脑已经形成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对社会行为规则的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需要,叫做意义障碍。[5]出现意义障碍会导致中学生行为的不良变化,在情绪上变得急躁和不稳定,常常感情用事,不计后果,容易形成逆反的性格。
  四、解决对策
  “反学校文化”虽是对学校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反抗,但对于单一化、高度集中的学校文化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学校文化应该是包罗万象、多姿多彩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在应对这一现象时,应该保持平和宽容的心态,寻找多条路径,促使“反学校文化”的良性发展。对于青少年“反学校文化”不能进行简单粗暴的压制和消除,而是要有针对性地疏导、指引,使之起到促进青少年成长和自我建构的作用。
  (一)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价值观在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建立一种能体现国家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伦理规范与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体系,正确引导青少年。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只是被笼统地包含在学校德育中,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实现教育的成就。我们应当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赋予历史、生物等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功能,使价值观教育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之中。
  (二)要改变教育机构制度化、权威化和单一化的现状。
  教育工作者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每个学生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学校对其权益的保障。
  (三)提高青少年文化批判、文化反思的能力。
  在这个信息时代,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全球化的态势,这在促进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带给人们更多文化选择的同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各种观念与思潮相互交织、良莠不齐。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培养青少年对文化的判断能力,使之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文化意识、文化行为和文化产品时,有能力依据自身的价值观辨别某种文化的善恶和真伪,树立积极向上的文化信念,从而规范自身的文化行为。
  
  参考文献:
  [1]钱扑.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彭小虎.反学校文化现象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3]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刘应君,秦国文.从控制理论看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2).
  [5]李本友,林鸣,林泽玉.成因与对策:中学生反学校文化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0).
  
  (李雅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标签:对中 现象 思考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