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学习方法 > 正文

让学生在瑰丽的诗歌殿堂自由翱翔:振动诗歌自由翱翔的羽翼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所以高中语文教材,真正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是诗歌鉴赏。江苏高中语文教科书开设了“唐诗宋词选修”,充分诠释了当前新课改的方向。但我们的诗歌教学却陷入了尴尬。诗歌难讲,知识点难落实,许多教师感到讲授的深度很难把握;学生也感到非常不适应。教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堆积;还不会带领学生去涵泳、去感悟、去思索。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只是细究字句的修辞;还不会透过诗歌整体去体味揣摩“言外之意”“言外之象”,还没有产生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最富有浪漫气质的诗歌成了教学上的鸡肋,师生对诗歌的学习产生了排斥心理。如果诗歌对学生而言的确是味同嚼蜡,那么诗歌的教学将走向末路。我们都知道,诗歌的学习,能陶冶情操,濡染心灵,提高文学素养,将诗歌大量地选人课本,方向肯定正确。那症结何在?师生传统落伍的教习方式!新课改理念指导我们改革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去教会学生如何品读、鉴赏诗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育功能。
  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本文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图为诗歌的教学寻求一个探索方向。
  一、少齐读,重美读,以读带讲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单靠教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当然现在不可能这样去做。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太急功近利了,为了完成所谓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课堂上总舍不得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以讲代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以齐声朗读组织学生学习。因为其昂扬的气势,整齐的节奏,能让人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很浓。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齐读呢?在齐整的朗读声中又能感受多少美呢?
  某次听课时,教师让学生齐读一首欧阳修的《踏莎行》,全班同学把这首饱含离愁别恨的词读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且不说教师的表现,单就朗读而言,这时齐读就不妥了。诗词中对意境的把握是欣赏诗词的关键,意象把握得好了才有可能把握感情基调,这两者都抓住了,才能与诗人同哭,同泣,同笑,同乐。但是,洪亮昂扬的齐读朗读可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哀怨凄美的词,是齐声朗读能体会的吗?不,绝对不能。齐读将诗人的情感,诗歌的意境全部改变了,直接影响学生对此词的正确解读。不合适的齐读并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不同的诗歌,题材不同,感情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歌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美读。
  古语说“感之于外,受之于内”,因此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诗歌,为之感受去咀嚼诗歌。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我们可以浅唱、低吟,动情处放声高歌,让学生自然地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
  所以,诗歌教学,要多读少讲,在美读过程中获取美读感受,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交流感受,这才是真正的鉴赏。
  二、以“新”“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诗趣
  当下,大部分语文教师采取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的形式。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掌握生字词),熟悉内容;课上教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有关内容。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事变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我们何尝不能简化学生阅读程序,取消传统的熟读,让学生怀着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的课文的学习。
  通过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并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他们就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应该说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口。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对诗人柳永,学生可能不太熟悉,即便有些同学知道,对他的认识也可能只停留在表层。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地介绍柳永白衣卿相的故事,坎坷的经历及创作情况,学习《雨霖铃》一词时学生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在实际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会抓住契机,创新导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三、尊重学生个人理解,让答案丰富多彩
  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索。我们应该是为学生提供一条线索,给他们以启发,如同一艘导航的船,让学生在教师的助力下尽情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可以“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
  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作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出现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与当前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新教材的用意就是要求我们否定理解的单一性、概念化。
  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但是绝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例如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有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美情怀。但是不是所有婉约词都是这样呢?我们很熟悉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种胸襟和气度丝毫不让须眉。可见,对诗歌的理解是不能以概念来判定的。
  我们如果把诗歌鉴赏真正作为一项语文能力来培养,就应该提倡和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这样,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表现出来,从而充分显示主体参与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四、创造活动情境,促进教学
  中国古代诗歌成就非凡,楚辞乐府辉煌灿烂,唐诗宋词登峰造极。近现代中国,也涌现出无数才情卓越的诗人,如徐志摩、戴望舒、冯至、郭沫若等等,他们留给世界的经典作品,在物质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来读,仍然是那么美。那么震撼人心!在那专制黑暗的文革时期,对生活抱有信心和希望的人们也在手抄,在传诵。黎明的曙光来临之前,诗人们高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海子《亚洲铜》)。当下,浮躁的人们很少去聆听那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来感受心灵深处的丝丝颤动,那就让我们以校园为阵地,哪怕一分钟也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这些都是学生去很好地挖掘和品尝清泉的做法。以前学校举办一年一届诗词朗诵比赛,朗诵篇目古今中外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学生选定好内容后,绞尽脑汁想与众不同,有的跑很远的地方买适合的音像资料,有的不辞辛苦去借道具。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来的高涨热情与创新精神,让所有人惊讶。学生从朗诵比赛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提升了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参赛的小部分同学,带给全体同学的是诗词的魅力,美的享受。这充分表明:我们的学生就如同宝藏,有多少潜能等着我们去挖掘啊。
  无论怎样变革、创新,我们都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领学生在瑰丽的诗歌殿堂自由翱翔!
  作者简介:江苏省课阳市戴埠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标签:瑰丽 翱翔 殿堂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