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学习方法 > 正文

贵州工业强省战略成就 “工业强省”战略下贵州工业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确定合适的主导产业对于贵州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建立包含10个变量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贵州省17个大工业产业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了不同于官方的关于贵州工业中10大主导产业的结论。
  关键词:主导产业;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01-03
   2010年10月召开的贵州省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中指出,“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工业是实现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的关键”、“贵州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那么,在众多工业部门中,贵州省应该优先发展哪些产业?或者说,哪些部门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巨大从而具备了成为主导产业的潜质?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主导产业的理论综述
   (一) 主导产业的定义
   对主导产业的经典定义来自于罗斯托(1962)。罗斯托在他的著作《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国民经济部门分为:主要成长部门、补充成长部门和派生成长部门。关于主要成长部门,他认为“在这些部门中,革新创造的可能或利用新的有利可图的或至今尚未开发的资源的可能,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中其他方面的力量的扩充。”[1]此定义被研究者广泛引用。
   (二)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理论
   国外著名的有筱原三代平的“收入弹性基准”与“生产率上升基准”、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基准”、“环境标准”和 “劳动内容”基准。筱原三代平认为主导产业应具有高收入弹性或者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或者两者兼具。赫希曼认为主导产业应具有同其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系数高,生产链条长,对优化产业结构影响大的特点。“环境标准”和 “劳动内容”基准由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提出。环境基准是指选择污染少、不会造成过度集中问题的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内容基准是指那些能提供安全、舒适和稳定的劳动岗位的产业优先发展。
   国内的主导产业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导产业理论的运用从国家层次转入区域层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2]。国内学者参照国外著名学者的研究设计了自己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如周振华(1992)提出“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瓶颈效益基准”,陈刚(2004)提出“创新率基准、生产力上升率基准、需求弹性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规模经济性基准”等。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对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政府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各指标含义的解释
   1、区位商 qij=■
   qij:区域j部门的区位商。eij:i区域j部门的产值。ei:i区域的总产值。Ej:全国j部门的总产值。E:全国的总产值。
   区位商指标反映区域比较优势。一般而言,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是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小于或等1时,认为是自给性部门。区位商越大,则该产业的竞争优势就越明显。
   2 、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Fj=■
   感应度系数Ei=■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
   3、需求的收入弹性
   Ed=■
   ?驻d代表某行业需求的变化,在本文计算时将采用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衡量。?驻PI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收入弹性系数越大,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该行业的需求变化也越大。
   4、产业的市场占有率、销售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就业吸纳率
   某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某产业一区域的产值额÷该产业国家产值总额。
   销售利税率=利税总额÷销售净收入*100%。该指标主要衡量某产业对地区税收的贡献。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每人)=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产业的就业吸纳率=某产业年平均就业人数÷该产业总产值。
   5、行业总产值、就业人员数
   这两项指标主要反映某行业已有的规模。
   (二) 行业的初选与相关数据的说明
   在近年来的《贵州统计年鉴》中,一般把工业细分为近40个行业。对所有的行业进行分析:一来数据量太大,二来也毫无必要性。因为有的行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太小,显然不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潜质。所以本文在根据有关指标进行计算前,先对各工业部门进行了初选。
   以2010年该行业工业总产值/所有工业总产值>1%为界,本文认为应纳入工业主导产业选择视野的行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一共17个工业部门。这里可以看到,初选出的产业基本包含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大力倡导发展的“十大振兴产业”。
   三、贵州工业中主导产业选择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由于前文提到的10项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联关系,很难直接用来进行工业主导产业的综合评价。所以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法对贵州省17大工业产业的10项指标(X1区位商、X2产业的市场占有率、X3销售利税率、X4全员劳动生产率、X5产业的就业吸纳率、X6行业总产值、X7行业年均就业人数、X8影响力系数、X9感应度系数、X10收入弹性)进行分析,以确定贵州工业中的主导产业。
   本文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主成分法提取的初等载荷因子矩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率和旋转的因子载荷阵见下表:
  表1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
  表2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
  ■
   由表1可看出,3个公因子累计解释了89.162%的方差。因此,这3个因子足以概括了大部分的样本信息,这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从表2可以看出,主因子Z1在是反映比较优势和生产率的指标,主因子Z2是反映就业和收入弹性的指标,主因子Z3主要是反映产业关联的指标。在SPSS中,利用regression(回归法)可以直接求出各主因子的得分。最后,利用公式:
  Z=4.296*Z1+2.918*Z2+1.702*Z3
  可求出最后的得分。见表3。
   综上所述,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排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电
  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10大行业极有可能成长为贵州工业中的主导产业。因此,本文分析的结果与贵州“十二五”提出的“十大振兴产业”略有差异。
  
  
  参考文献:
  [1]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 叶安宁.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 刘志彪、安同良.《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林海明、林敏子.主成分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应用辨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9).
  [6]黄新建.“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工业重点产业的选择[J].南昌大学学报,2011,(05).

标签:工业 贵州 主导产业 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