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阳光高考 > 正文

警世通语【亡国之思,警世之语】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王朝,在如日中天的盛唐之后,便是历经安史之乱的重创而疮痍满目、力图恢复的中唐,又过七八十年,便是夕阳无限好而只是近黄昏的晚唐了。在晚唐的渐次苍茫的暮色中,杜牧,是一面迎风而舞、拯救危亡的旗帜。在晚唐的文坛与诗坛,杜牧是领袖,也是唐代的最后一座高峰。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世代簪缨之族。高祖杜崇悫、曾祖杜希望均为一代名臣,祖父杜佑任顺宗、宪宗两朝宰相,封岐国公,又是撰写了《通典》这一历史著作的史学家。杜牧的父亲杜从郁虽然早逝,也曾官至驾部员外郎。生长在如此高门大族、官宦人家,有的人会成为百无一用的纨绔子弟,如同今日横行霸道令人侧目的“官×代”或“富×代”,但杜牧年轻时即继承家学,博览群书,发扬家风。他胸怀大志,不仅具有出色的文才和诗才,而且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尤为留意,还曾重新注释《孙子兵法》十三篇。大和二年(828)杜牧进士及第,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以后历经仕宦,任黄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外郡刺史,最后官居中书舍人。杜牧虽具政治家与军事家的宏才伟抱,却郁郁不得志――在旷日持久的牛(牛僧孺)李(李德裕)党争中,他屡受权相李德裕的排挤,加之他任性率真,热情豪放,本质上不是一个政客而是一位诗人。
  杜牧为晚唐大家,诗、赋、古文均系一时之选,书画亦精。其手书《张好好诗》现存故宫博物院。其名作《阿房宫赋》写于他刚过弱冠未中进士以前,史识与文采齐飞也齐辉,当时就轰传人口,今日仍让人百读不厌。其写诗,崇尚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众体皆擅,诗风豪迈高华,英爽俊拔,与李商隐齐名,日寸称“李杜”。为与前贤杜甫区别,人亦称之为“小杜”。今日之读者特别是年轻人,大都只知道他的那些风流浪漫之作,如《赠别》之“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如《寄扬州韩绰判官》之“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但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他的更多的诗作,介入时代,反思历史,针砭现实,表现了世风日下中古代优秀读书人的道义与胆略,显示了在藩镇割据、外侮频繁中维护国家一统的正义立场与坚定信念。他晚年曾将自己的许多诗文付之一炬,今日存留的只占当时的十之二三,由其外甥裴延翰手编为《樊川文集》二十卷,从这些焚后余灰中,我们仍可读到一位忧国忧民文采飞扬的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采。”人所熟知的《过华清宫》不就是反思与针砭的诗证与实证吗?
  杜牧的《泊秦淮》一诗,自被选入蘅塘退士孙洙所编的《唐诗三百首》之后,便成了该著名选本最著名的诗篇之一,以后层见迭出的名家选本都不敢将它遗忘。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武宗李炎会昌六年(846)。当日寸杜牧由池州刺史转任性州刺史,秋冬之际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泊舟秦淮而赋此名篇。
  “秦淮”,即秦淮河,源出自溧水、句容二地,穿过南京市西城流入长江。相传秦始皇南巡,有方士说五百年后金陵有王者气,秦始里为断王气故命工民凿运河,疏通淮水,故名秦淮。金陵是六朝故都,秦淮河两岸更是酒家成币,歌楼林立,历来是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纸醉金迷之地,时至晚唐依然如故。“烟笼寒水月笼沙”,首句描绘的是秋日秦淮的夜景,空间是天上的明月、地上的寒水与白沙。这种修辞句式称为“互文”,与王昌龄《出塞》首句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相同,意为“烟月轻笼着寒水也轻笼着河沙”,其迷离朦胧的意境的创造,因两个“笼”字音韵谐婉的连用与恰如其分的妙用而完成。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点明时间与题目,并且交代“酒家”,此为诗人眼中所见,水到渠成地引发下文。“商女”有三解:一为温柔婉淑之女,一为商人之妇,一为以卖唱为生的歌女。根据诗中的“酒家”背景,应以指歌女为是。“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是前代亡国之君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歌曲,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被视为亡国之音。时近三百年后,秦淮河畔的商女竟然仍在酒家歌唱此靡靡之曲,此为诗人耳中听闻。第三句以“不知”陡转,正言反说,第四句以“犹唱”逆接,将历史的亡国之恨与现实的醉生梦死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国事日非、国运江河日下的深沉忧虑,也表现了诗人对享乐至上、娱乐至死的权贵们的犀利批判。
  亡国之思,警世之语,这就是《泊秦淮》的价值与光芒。现代作家郁达夫1913年所作《金陵怀古》有云“登尽江南寺寺楼,平桥烟柳晚笼愁。可怜灯火秦淮市,曾照降幡出石头”,不就是对杜牧诗歌价值的再造与光芒的延长吗?

标签:警世 亡国 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