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阳光高考 > 正文

中国历代主席 [中共历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动力观之比较]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从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从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动力观”,中共历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国内国际环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观,然而重视和依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作用的思想一直贯穿其中,也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共历代领导集体;动力观;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027-02
  社会发展动力观决定着社会发展思路、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动力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形成了各具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它们之间既有显著区别,也有相同之处,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以物质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剖析,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阐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并提出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恩格斯晚年更是针对马克思对社会中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未以更多关注和对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历史作用阐述的比较零散的情况,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及一批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中提出了著名的“合力论”,完善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基础上,深刻总结了中国和共产国际的历史经验,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科学概念,并科学地分析了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性质,把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基本原理运用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为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形成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但是在毛泽东的晚年,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的错误不断发展,提出了阶级斗争动力观,对矛盾的理解越来越偏狭,他把矛盾无限扩大化、绝对化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而且造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沉痛的教训。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纠正了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动力观,是对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在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并且着眼于基本矛盾问题的重新认识和具体解决方法上,他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存在基本矛盾,即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又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具体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从而形成了邓小平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思想。邓小平认为改革正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中心环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和根本动力。但是,要不断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不断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就必须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生产力从具体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拉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序幕。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的新实践和新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具创造性的认识,这就是紧紧抓住改革的精神实质,在新的实践中实现创新的灵魂作用。创新是改革继续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具体体现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尤其是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动力观,其中“以人为本,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观,“发展生产力第一要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合成动力体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合力观,而“统筹兼顾”是驾驭和综合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动力各要素的根本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动力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共同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共历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观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虽然形式内容各异,但是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所有动力观的共同基础。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作了中国化的概括,他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建国以后,毛泽东始终坚信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事业是由人民群众来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在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毛泽东认为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推动生产力的跃进是决定性的战略路径,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能源所在。他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加群众运动将是万能的武器”。毛泽东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另一项内容就是坚持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他看来,整个世界历史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因此要不断地开展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让他们焕发忘我劳动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来达成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主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同时邓小平强调通过改革来完善各项制度,为人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以此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内蕴含着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深刻的理解与关心,他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方式就是通过实现人民群众自己利益的方式实现的。因此,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将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可以说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很好地诠释了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观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泽民同志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出发,提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的体现,更是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体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深刻洞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人们创造一个平等发展和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要坚持以人为本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尊重并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基础,是他们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在于人,只有从历史规律实现的特殊性上理解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从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找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标签:历代 社会发展 中共 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