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异地高考 > 正文

语文课可以搞哪些活动 [语文课堂优化教学四秘诀]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课堂是师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主要渠道。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逐步实现素质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吃透教材,提升教材解读层面。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媒介和物质载体,是促进师生互动的文本。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程度。因此,教师备课时对教材要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反复琢磨,问个究竟,要理清教材中的编排线索,明确重点段落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细节上学会推敲,包括关键词语、插图、提示语等。这样才能挖掘教材的深度,拓宽教材的广度,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总揽全局、驾驭教材,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一课主要讲述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同样教学这一课,有的教师参考《教师用书》仅抓住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以后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来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而有的教师除了让学生体会到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外,还引导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的盘古从沉睡中醒来后“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感受盘古无所畏惧、勇于开拓的精神、从第三自然段中的盘古怕天地还会合起来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体会盘古坚持不懈的精神。很明显,第二种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可谓“入乎其中”,所以才能在教学中精选取舍、找准重点。可见,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深刻,越得心应手,也就越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精设问题,利于学生思考把握。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教学时教师切忌面面俱到,把教材分解得支离破碎,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围绕重难点,整体把握教材,灵活使用教材,抓住教材中的“主线”,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去体验教材所涌现的意蕴、情感。例如二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只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诗中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让学生读读、议议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马上就抓住“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词,结合插图理解了诗意。这样,削枝剪叶,抓住主干,不用逐字、逐词、逐句繁琐的解释,学生学起来能抓住重点,很快就感悟到诗的意境,体会到秋天独特的韵味。
  又如五年级下册《金钱的魔力》一课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后因拿出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故事。一次下校调研,适逢一位教师教学这一课,教学时,教师从复习本单元学习目标(即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鲜明形象)导入新课,教师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导读问题:“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托德和店老板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想一想从中你能体会到他们是怎样的人?”,结果,学生在交流时因忽略了自己所找的语句是人物在见到百万英镑前的还是见到百万英镑后的描写而难以准确无误的体会到他们的性格,教师不停地通过发问“你找到的是他见到百万英镑前的还是见到百万英镑后的?”来引导,使得课堂教学事倍功半。如果教师这样设计导读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托德和店老板在见到百万英镑前、后的不同动作、语言、神态,通过对比你能体会到他们是怎样的人吗?”,学生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把文中托德和店老板在见到百万英镑前、后的不同动作、语言、神态通过对比,不难体会到他们的势力。可见,问题必须精心设计,精彩的提问不仅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也更能满足学生探索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思考最应该思考的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三、激发兴趣,提供学生展示平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于学习数学而言,语文内容都比较新颖有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根据课文内容与学生特点,关注全体,力求灵活多样,富有情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下活动、游戏,在情绪高昂的氛围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趣,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口语交际《找春天》时,设计了这样几种活动:①找――课前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寻找春天并搜集描写春天的词、句。教学伊始就让学生汇报,相互交流词语,以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②背――有感情地背诵描写春天的诗文,如《咏柳》、《春晓》等,让学生在优美的诗句中感受春天的美丽。③画――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用手中的彩笔绘出春天的景物。那青青的小山、绿绿的小树、嫩嫩的小草,那红艳艳的花儿、清凌凌的河水、绿油油的田野……无不让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④讲――讲一讲有关春天的故事,可以是童话故事,也可以是自己在春天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或开心的,或烦恼的都可以。⑤唱――唱一首春天的歌,有唱《春天在哪里》的,有唱《小燕子》的,有唱《我们春游去》的,学生边唱边舞,尽情抒发对春天的热爱。⑥写――用几句话把春天的美写下来,可以是一段记叙性或抒情性的描写,也可以是顺口溜,尤其鼓励学生写诗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⑦护――引导学生知道了美,欣赏了美,创造了美之后,还应该引导学生懂得如何保护美:让学生说说自己能为保护大自然做些什么?显而易见,这样的一系列教学设计是经过精心提炼的,颇具匠心,极具情趣性、交际性、艺术性和创新性,让所有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尽情展现自己,正体现了语文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特点。
  四、拓展延伸,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教师使用教材要“出乎其外”,即要能“跳得出来”,只有跳出教材看教材,才能拓展教材的广度。因而,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教学要注重沟通课堂内外,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与社会活动接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北京》一文,为了让学生对祖国首都有更多的了解,设计了“话北京”语文专题实践活动,内容十分广泛:话北京悠久的历史,说北京的名胜古迹,谈北京的风土人情,叙北京的风味小吃,讲北京的繁华富饶,议北京的发展变化……学生可灵活选择。选择材料的途径也多种:翻阅书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上网浏览,请教他人,甚至可以上北京旅行游览……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需要自由选择,可独立完成,也可几个同学合作完成;汇报的形式也丰富多彩:录音、录像、照片、实物、编辑小报、撰文写诗、绘成图画、歌唱……就是这样课堂内外紧密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才逐步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才逐渐加厚加宽学生的人文底蕴。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由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因此,优化课堂教学就必须优化它的相关因素和各个环节,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标签:秘诀 优化 语文课堂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