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异地高考 > 正文

设计教学法名词解释_中心问题发散式阅读教学法浅论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在庞杂纷繁的阅读知识体系中,如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设计有效精巧的问题,以点带面,实现教学目标和重点的最大突破,使学生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使他们的思维在最大程度上获得锻炼,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分析和探讨的。本文谈谈如何通过“中心问题”的辐射进行发散式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中心问题;发散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52-01
  
  1.对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忧思
  “全知全解”是阅读鉴赏的最高境界,但文学作品中的文字信息量如初春荡漾的汹涌潮水,个人凭着有限的视野和精力,想要真正达到“全知全解”,是很困难的。因而要让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做到这一点,无疑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然而我们看到,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往往肢解教材,“眉毛胡子一把抓”,力求把最多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自从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后,课堂教学容量大大增加,但老师们仍不遗余力地试图把自己“修为了几十年的语文功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链接给学生。教师把学生当成了“内存”无限大的“硬盘”,一切语文的、非语文的,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教参上的、教案上的……一股脑儿地往学生那里“复制粘贴”,全然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能否“撑”得下,“吃”得消。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富含创造力的艺术,而中学阅读教材中的名家名作,往往主题深刻、特色鲜明。如果什么文章都按部就班地来,如何突出文体特色?如何突出教学重点?而在“问题教学模式”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发问,学生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回答,似乎学生的思维活动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在学生的回答中找到了答案。然而,现实情景与期望总是相差太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硬伤”比比皆是。学生在教师 “面面俱到” 的启发下,结果却是“面面不到”,“广种薄收”成了语文课堂教学陷入的困境,学生理所当然地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兴趣。因此,我们在痛心疾首的同时,更需要深入分析和探究,努力寻求“疗救”的策略。
  2.中心问题发散式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
  2.1 理论浅释。夸美纽斯说过:“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想要实现这种教育理想,语文教学就必须走向简约。这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有足够的时空,语文教学才会达到真正的有效。要做到简约,阅读教学就必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大胆取舍,选择性地探究教材中的某一方面,实现“点”的突破。而这又取决于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教师巧妙的提问如平湖投石,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引发一连串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如何设计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以核心问题为主线,以点带面地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问题发散式教学”可实现其有效性。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即以某一个问题(知识点)为中心,然后派生出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小问题,从各个角度去启发学生思考,各个击破,那么中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挈领全局,攻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提问技巧,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使整个阅读教学贯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和轨迹,呈现出线性圆融的课堂结构。同时,这种提问法能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和角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重要的意义,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深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激发联想,开拓思路。
  2.2 实践探索。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有多种可能。因而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我仅以诗歌、散文和文言文三种文体教学为例,粗略介绍这种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效果。
  2.2.1 诗歌。学习《蜀道难》,我首先在导语中设疑:因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声名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杜甫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也是指这首诗而言的。李白以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的辞采,创造出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称本诗"奇之又奇",到底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这首诗奇在何处?(中心问题)
  接下来,我和学生共品这首诗,分别设置如下一些问题,让学生探讨并获得认识:这首诗共三段,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到底是怎样表现蜀道之难的?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蜀道的高峻?表现出什么样的艺术特色?(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浪漫主义色彩,语言奇。)第二段对景物的描写体现了什么样的意境?(雄奇险峻的意境,意境奇。)前二段的语言及意境构成了什么样的风格?(雄浑豪放的风格,风格奇。)
  “诗言志”,这首诗表达了担心友人旅途艰险,忧友人安居之难,掺杂了含蓄而执着的惜别之情外,是否还有言外之意?(第三段,作者可能借蜀道喻世途艰难,忧国事之艰,意蕴奇。)
  在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体味、品悟的基础上,我再小结:这首诗语言奇,意境奇,风格奇,意蕴更奇。正所谓“奇景奇语发奇调,千古奇诗耐思量。”
  2.2.2 散文。如品析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我先让学生找出郁达夫对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的主旨句(“文眼”),接着提问:为什么郁达夫对北平的秋情有独钟?他眼里的秋是怎样的?(中心问题)他是如何感受如何表现这种秋的意境的?在这“清、静、悲凉”的秋中融入了他怎样的人生体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郁达夫?(边缘问题)这种由中心向边缘辐射的提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质,以及本文“情景交
  (下转55页)

标签:教学法 发散 阅读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