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异地高考 > 正文

企业用人难现状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我县企业的用工需求逐年增加,而符合条件的劳动力相对短缺,“用工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县企业乃至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近期,我中心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带着如何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对县城开发区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
  [关键词]用工难 用工环境 人力资源建设
  一、企业“用工难”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县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继续存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不适应岗位需求的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力市场呈现“就业难”与“用工难”并存现象。出现“用工难”的单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集中在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纺织、服装、鞋类制造、电子装配等行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现象,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如我县爱德士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注资1000万美元,厂区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外商合资制鞋企业,自2004年建厂开工以来,一直因缺工问题困扰企业发展。目前只有一个车间,3条生产流水线,力争上第四条流水线,满员要1300―1400人,现只招收了700多名员工,缺员500多人,严重影响公司的生产发展。而公司在山东枣庄、椎宁的分厂,鞋面部生产由于当地劳动力充足,员工本地化,人员较稳定。
  二、企业“用工难”的原因分析
  1 经济持续增长与劳动力负增长的矛盾。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大量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也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县近几年来,人口出现负增长,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和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减少,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二是我县是全国教育先进示范县,每年的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大部分都升入职中、高中、大学继续学习,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外地发达地区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吸引,实现了跨省、市流动就业,这在客观上也分流了我县的劳动力。三是我县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部分失业人员由于就业观念、怕吃苦等原因,不想进工厂。
  2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矛盾。我县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多,大量产业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企业聚集在同一地区,需要的又是某种特定劳动力,这就容易造成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在文化和技术结构上,企业更多的是需要有文化、懂技术的工人,而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技术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成为制约劳动者实现就业的一大屏障。
  3 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存在既相互一致,又相互矛盾的关系。从长远看,两者应该是相互一致的。但是,从短期看,两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企业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社会效益不一定有利,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部分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忽视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缺少人文关怀、文化生活单调、内部管理不规范、外地员工及子女的住房、教育等问题,这些导致职工队伍不稳定,企业留不住人。
  三、缓解企业“用工难”的对策与建议
  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拓展公共就业服务职能。针对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一是要及时做好用工调研,对全县各类企业需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导企业合理确定招工条件,扩大招工范围,引导企业与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建立用工合作关系,以满足多种人才的需要,缓解供求矛盾;二是加强与外省市的劳务协作,加大引进外来劳动力的工作力度,缓解企业“招工难”矛盾;三是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拓展信息平台,切实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发布,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服务,尽快建立企业公众信息定期调查披露制度,增加企业的透明度,为劳动者选择就业单位提供参考和依据。
  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营造良好的用人氛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国内外成功的企业,他们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建设,都有专门管理和研究人力资源的部门。企业要切实解决“用人难”问题,必须从劳动力最关注的要素去研究和分析,要从企业长期发展愿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等深层次上去考虑目前和今后企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有效提高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价值,设法为员工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所需要的劳动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留得住,并安心工作,乐于工作。
  3 提高科技竞争力,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度。从目前劳动力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劳动力不可能“无限供给”,我县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逐步显示出它的疲态。因此,大力鼓励技术创新,加快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逐步使企业过渡到走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道路,以减少对劳动力的过度依赖,是缓解企业“用工难”的关键之一。另外,在招商引资项目中,把技术含量高、社会和生态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作为首选,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缓解“用工难”,也可以从战略上来提高本县的科技竞争力。
  4.整合就业培训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一是对直接培养一线劳动力的职业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加大宣传、引导和扶持力度,确保其结合市场需求,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校企联合办班、定单式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素质和技能,从根本上化解企业“用工难”的矛盾。二是要贯彻落实国家相关培训补贴政策,用好用足培训补助资金,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培训、学到技能、转移就业;对企业新招用的跨省份外来农村劳动力利用校企联合培训模式,以用人单位为主及时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尽快适应企业用工需求。
  5 改善劳动用工环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是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力量,建立网格化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体系;加大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重点查处不办理用工手续、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随意克扣、拖欠工资等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来劳动力来我县就业,进一步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劳动环境,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平等的市民待遇。

标签:用人 对策 现状分析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