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议论文 > 正文

运动后左胸隐疼【长时内隐与外显教学对运动技能掌握效果的实验】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利用运动技能学习的长时学习,考察内隐学习方式和外显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差异性,探索出两种教学方式下对实际教学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本质规律。
  关键词:长时;内隐与外显教学;运动技能;研究
  作者简介:郑素华(1970-),女,湖南桂阳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肖辉(1970-),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柳靖宇(1987-)女,河南开封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93-02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Reber在《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提出内隐学习概念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随之诞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内隐学习研究变得活跃起来,许多创新的内隐研究方法给内隐学习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元素,内隐学习的研究也变得深入。内隐学习经历了从外部到内部,从简单到复杂,从分离到协同,从理论到应用的研究[1],在运动领域也产生了新的研究亮点。本研究通过对运动技能学习的长时学习,进一步揭示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本质规律。
  一、研究目标
  本项目研究主要考察长时内隐学习方式与长时外显学习方式间在运动技能掌握效果上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探索出两种教学方式下对实际教学的影响,为将内隐教学方式如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一:长时内隐学习方式与长时外显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长时内隐学习方式在复杂技能学习效果优于长时外显学习方式;在简单技能学习方面不存在差异。
  研究假设二:长时内隐学习方式相比长时外显学习方式对内隐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差异。
  三、实验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本试验对象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大二公体健美操选修班4个(每班各30人),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班4个(每班各30人),班级由教师根据实验前一学期的学习状况选择基础基本相近的班级为实验对象班。
  (二)实验方法
  本研究为教学实验研究法,实验单盲教学实验方式。
  1.实验流程。教学实验周期为十二周,学习材料根据技术动作难易程度分成难度技术动作和简易技术动作,简易技术采用健美操三级操做为学习材料,难度技术动作采用五级操做为学习材料。实验前对四个班所有学生进行序列内隐能力测试,测试指标为低自信(内隐成分)再认正确率和自动提取贡献率(A)两个指标。教学实验周结束后测试运动技能成绩,测试内容使用健美操考试内容进行考试,实验结束后对序列内隐能力再次进行测试。
  2.内隐、外显学习方式教学设计。本研究将采取运动技能内隐学习研究范式设置教学情境,做为教学实验处理因素。
  所有处理因素全部变成教学思想,设定教学方案,按方案执行教学,使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处理条件下尽可能形成内隐和外显学习的分离,保证两类教学组在教学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以内隐学习成分为主,对照组以外显学习成分为主。
  3.实验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
   (1)运动技能掌握水平指标及测试方法:由于本试验采用的是单盲试验。为了更好反映运动技能掌握的程度,技术测试仅对技评分进行评分。评分采用教师组评分方法进行,由三名非任课健美操教师进行评分,各组别学生打乱后进行随机排列考核顺序,使评分教师无法知晓分组,达到评分的公平、准确性效果。
  (2)内隐学习能力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本实验的学习效果包括对内隐学习能力提高的效果评价。内隐学习能力测试采用Kushner、Cleeremans和Reber(1991)序列预测(sequence prediction)任务测试来判断序列内隐学习能力。本研究中对内隐学习能力采用低自信(内隐成分)再认正确率和自动提取贡献率(A)两个指标来反映。
  实验使用测试仪器为电脑一台。实验材料为已经编写好的一个程序,在可运行DOS的微机上呈现。
  实验采用个别试验法。试验总共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测试预备阶段):受试在指导语后进行一个简单的练习,目的是让受试熟悉并确认正确的选择反应时操作,为步骤二进行练习,练习软件名为:PRACTICE.EXE,练习刺激为16个随机刺激,与后面的测试无关。
  阶段二(SRT任务测试):该试验使用软件有SOC1.EXE和SOC2.EXE两个程序。测试过程包含15个组段,每个组段包括主序列(12次)的8次重复,共96次反应时测试,整个任务的测试反应时次数为:15个组段×1个组段次数(96次)=1440次。
  为进一步对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进行分离,本实验设计了两套分离方案进行。
  阶段三(分离方案1―外显意识性再认测试):调用程序名为REGO.EXE。该任务测试是通过被试对短序列的再认,反映出在SRT任务的意识性(外显学习)知识的程度大小(我们将自信分为6-9分定义为高自信,代表意识性认知,即外显学习成分;1-5分代表低自信,代表无意识认知,即内隐学习成分)。
  阶段四(分离方案2―PDP分离测试):该测试包含两次测试,测试的内容为同一个测试,软件名为SOC1TEST或SOC2TEST(如果在SRT任务中运用的SOC1测试,则在本测试中运用SOC1TEST。
  (三)实验结果
  1.运动技能内隐、外显长时学习对运动技能掌握水平的影响结果。实验教学周结束后,对各班级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技评,利用SPSS13.0进行两独立样本的均数差异性统计检验,得到以下结果(见表1,表2)。
  表1 内隐、外显学习对低难度运动技能掌握水平的结果比较表
  
  
  
  
  
  
   结果显示:在难度较低的学习材料上,公体学生、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效果上P>0.05,差异不显著,表明学生在内隐学习方式和外显学习方式长时学习过程中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2 内隐、外显学习对复杂运动技能掌握水平的结果比较表
  
  
  
   结果显示:在难度较高的学习材料上,公体学生两种学习方式学习后产生的学习效果差异非常显著,P0.05。
  四、结论
  (一)在长时运动技能学习中,内隐学习方式与外显学习方式发挥的作用受制于学生内隐学习能力和外显学习能力的影响,针对内隐学习能力强的对象采用内隐学习手段进行学习效果显著;而内隐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利用内隐学习手段学习效果将不理想。
  (二)在长时运动技能学习中,运用内隐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内隐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目的在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但由于教学中分离尚不够完善,影响了部分实验效果,然而实验对实际研究价值仍具作用。内隐学习的理论机制和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挖掘。
  
  参考文献:
  [1]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85-90.
  责任编辑 何颖萍

标签:技能 效果 实验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