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移民 > 正文

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有效路径|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十多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最近几年,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呈现更加迅猛发展的态势,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下一个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发展,文化消费品的数量与消费者的真实需要之间,以及文化消费品的质量与消费者的精神期待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与脱节。应通过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组织、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业技术和文化产业品牌等多个方面的升级,实现文化产业供给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加快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集聚化发展,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进程。
  [关键词]文化产业;支柱性产业;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121-04
  一、引言
  十多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逐渐从产业的幼稚期走了过来。目前,文化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据统计,2004年和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439亿元和7630亿元,现价年均增长速度为22%,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现价增长速度,比同期服务业现价年均增长速度高出2.6个百分点。但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文化消费品的数量与消费者的真实需要之间以及文化消费品的质量与消费者的精神期待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与脱节,成为制约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文化产业升级,推动文化产业供给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高,从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来激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将会大大加快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进程。
  目前,关于文化产业升级的研究尚停留在一个较狭窄的视角中,还没有形成针对文化产业升级全面、系统的具体分析框架与成果。因此,本文试图从扩大文化产品的供给视角来探究通过文化产业升级实现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有效路径。
  二、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特征
  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已明确,在经历全球经济危机后,文化产业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地位越发突出。国家做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战略决策,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呈现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
  文化产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与第一、第二产业的比例趋于合理。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630亿元,占同期GDP的2.43%。影视作品、动漫游戏产品、数字娱乐产品、图书、报刊等文化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有的地方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2009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9亿元,占全市GDP的12.3%;营业收入5985.7亿元,同比增长10%;从业人员114.9万人,同比增长7.3%;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的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批发零售、房地产、商务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二)文化产业内部的结构不断优化
  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与相关层之间的结构亦趋向合理。从全国范围分析,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等四个类别在内的文化产业“核心层”,截至2008年底,共有从业人员332万人,拥有资产8331亿元,2008年营业收入5775亿元,实现增加值2512亿元(比2004年增长107.6%)。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主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的外围层,截至2008年底,共有从业人员248万人,拥有资产9319亿元,2008年营业收入6140亿元,实现增加值2181亿元(比2004年增长247.6%)。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层”,共有从业人员455万人,拥有资产9837亿元,全年营业收入1.533万亿元,实现增加值2664亿元(比2004年增长92.6%)。
  (三)文化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文化生产要素的组合与文化生产的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文化生产力得以释放,文化产品的质量明显提高,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有了重大突破,文化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与丰富,涌现出一批文化精品项目,不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创造了诱人的经济利益。文化产业中的经营性单位数量明显增加,新兴文化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大量骨干文化服务企业涌现,广告、传媒、电视网络公司、出版和报业集团、影视制作等行业的大型企业和集团化经营已初具规模,市场壁垒逐渐消融。鼓励和引导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效果明显,在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调动了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
  (四)提高文化产品供给水平的利好因素不断被挖掘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性安排下,各种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文化产业发展遇上千载难逢的好环境。如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水平实现历史性的提升,相当数量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被挖掘开发利用,成为当地的一张金名片。原创作品、知识产权与品牌价值备受重视,涌现一批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原创文化作品。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高科技向文化产业渗透、融合,整体产业链条向上下游拓展延伸,衍生出更多新颖的文化产品。三网融合突破体制性障碍,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将成为文化产业进人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五)文化消费继续平稳增长
  我国文化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新兴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新娱乐消费方式使“大规模复制与传播”转向“大规模定制与传播”,进而使每一个消费者都掌握了具有工业规模的文化原创、复制和传播工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及消费方式,激发了旺盛的国内文化市场需求。“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国际文化贸易逆差正在逐年减少。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全年营业收入为2.7244万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2.6802万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98.4%。
  三、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基本内涵要求
  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应当在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产业关联性和产业融合度方面具备基本条件,表现“三高一强”特点。
  (一)产业经济比重高
  一般而言,一个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才能称之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同样,这一指标是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约 束性硬指标。目前,这一指标离5%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据统计,2009年我国GDP为34万亿元,若分别按照GDP年增长率9%至10%预测,“十二五”期末,即2015年我国GDP约为62万亿元至66万亿元之问。据此推算,到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只有超过3万亿元,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才能达到5%。这就意味着“十二五”时期全国文化产业每年增加值的增量要超过4000亿元,几乎相当于2005年一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显然,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但任务也相当艰巨。
  (二)产业集中度高
  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产业的空间组织形式往往与传统产业类似,总体上也大多趋向于产业集聚的特点。由于文化产业是以人的“创意”为核心来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的,除了遵循产业空间集聚的一般逻辑之外,文化产业的要素集聚也呈现出与一般产业集群不同之处。尤其是不同层次的文化产业具体门类,如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各类不同层面,文化产业门类的空间集聚方式、发展战略和集群网络组织等多个方面凸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遵循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具有个性化强的特点的创作生产规律基础上,还必须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兼顾个性化与集约化、分散化创作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关系,鼓励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文化产业要素集聚,实现规模化与集聚化发展。
  (三)产业关联度高
  文化产业真正良性发展轨迹应该是依赖于完整的和高水平的产业链建设,其产业链包括了从文化资源的挖掘、保存、开发和利用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从生产到传播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文化产业一旦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文化产业不仅自身规模与实力得以壮大,而且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链各个环节都会受益。通过对文化产业链核心环节,即文化内容生产(如新闻、资讯、影视、动漫、游戏、演艺)等环节的优化,形成文化产业链的优质“血液”,并向前端(如广播电视、电影、演艺、考古、印刷等设备制造业)和后端(如电视机、计算机、手机、阅读器等终端设备制造业)输送,带动与文化产业有较多联系的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度的产业效应,实现与相关产业的共同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
  (四)产业融合性强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自身能创造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与其他传统产业有效融合,使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得以继续保持。我国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传统产业的转移、拓展、升级和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为之服务的文化产业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如以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改造提升建筑、装饰、包装等传统产业已被人熟知,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市场需求。通过文化产业的催化,传统产业将加速脱胎换骨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使得高新技术的运用与传播有了精神的灵魂支撑。同样,高新技术成果使得文化产业新产品与新业态不断涌出。这充分说明文化产业的“无边界融合”特性决定了文化产业的促生并有赖于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使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路径思考:产业升级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便是产业的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不仅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上的投入越来越大,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的普通百姓也开始有余财、余力、余暇去享受当代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文化消费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然而巨大的潜在需求并不能有效实现。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甚至还存在大量无效的文化产品供给。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化的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从文化市场供给角度来看,集中表现在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两个方面存在着多个因素约束。其中,在供给方面表现为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组织、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业技术、文化产业品牌等影响文化产业发展因素的长期困扰。因此,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必须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文化产业供给的能力与水平,才能扭转这种不平衡的局面。
  通过文化产业升级来提高文化产业供给能力,实现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着力点应在于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文化产业核心层、相关层与外围层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各类文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因此,文化产业的升级将会大大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而来自于扩大供给的产业自身发展需要,将成为文化产业升级的主观动力。
  (一)文化产业政策升级
  目前,全国许多省市都完成了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尽管都力图在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但是仍然有发展思路单一的问题,大部分产业政策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动用财政资金推进产业发展,奖励、资助、贴息等方式全部用遍。在产业政策推动下,各地“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不断涌现,各种文化节庆活动不断举办,开展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动辄就投入大笔资金。但产业发展环境并无显著改善,企业继续向政府要政策、要资源,而在财政资金支持下营造出来的发展氛围,还需要财政资金的后续投入才能维系,企业与政府之间进入持续博弈。因此,文化产业政策的升级重点应该是要及时调整政策导向,将政策导向逐渐由鼓励产业发展向规范产业发展转变,这需要政府转换思维与理念,更多地扮演好产业发展引领者的角色,从依靠单一经济手段的简单管理思维中解放出来,制定好法律法规,加强产业监管,培育好市场,建立公共的支撑服务体系,理清切实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产业政策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二)文化产业组织升级
  我国文化产业呈现高度分散生产、高度市场竞争的格局,存在大量文化企业,但单个企业实力有限,整体效益不佳,更难以与国际文化产业领域的大鳄抗衡。据统计,2008年末,文化产业中平均每个法人单位有从业人员22人,平均每个非法人单位有从业人员11人。文化产业组织升级迫在眉睫,需要将企业松散化向集团化转换,从产量经济向规模经济转换,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发展。中国文化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国产电影年产量400多部,跟美国相比相差不到100部电影;国产电视剧1.5万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生产量;国产动画生产13万分钟,也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的出版物、报纸发行量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但数量优势并 没有带来竞争优势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以电影为例,国产电影产量大概相当于美国电影产量的80%,但票房收入是美国电影在全世界创造的1.5%,这意味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规模太小、影响太小、竞争力太弱。另外,中国文化企业大多是单一专业机构,要不从事演艺,要不从事报纸,要不从事电视。要不从事电影,较少进行跨行业并购,无法整合成资源集约化、业务多元化、经营全球化的现代化文化企业航母;而国外的大型文化集团,如时代华纳、维亚康姆,都是跨领域经营的航空母舰。中国文化产业要发挥要素集聚优势,建设符合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必然是文化产业组织升级的趋势。
  (三)文化产业市场升级
  目前,全国统一市场还没有形成,条块分割问题依然严重,行业跟行业之间不能打通,级别跟级别之间不能打通,所有制跟所有制之间不能打通,发展环境依然不顺,很难进行资源优化。因此,文化市场的升级必须着眼于由分割的市场向统一的市场转变,要建立竞争有序的全国统一文化市场。国内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表现为产品竞争十分激烈,但是真正的生产主体大多不进入市场,因为这些生产主体或者是事业机构,或者是国有企业,市场封闭而不垄断,难以形成市场集中度,很难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所有的国有文化机构的转制,如演出团体、电影厂早已实行改制,2011年140多家出版社进行转制,广电业正在推进的制播分离,目的就是想让主体进入市场。国家推进解决三网融合问题的决心,是要解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但最终目的也在于打破广播电视与电信长期分割市场的局面。因此,只有破除市场限制,文化市场的主体才能真正进入市场。
  (四)文化产业技术升级
  文化产业与科技进步有着天生的粘性。历史证明,每一次科学技术的突破,两者高度融合的特性都会导致文化产业的一次飞跃,科技不仅推动经济波动起伏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波动起伏发展。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周期的不断缩短,以高新技术手段为载体的文化产业生长周期也在不断缩短。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作为强大的动力。高新科技在文化产品中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等各方面得以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文化产业技术升级,就是要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建立起自己的文化技术标准体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发达国家借助高科技使文化产业腾飞,抢占了文化产业的制高点:《阿凡达》电影等运用高科技的动画设计和音像技术,几乎征服了全世界影坛;百老汇音乐剧创造中的科技含量之高,是许多传统表演艺术无法比拟的,从表演场景的高技术装置,到高品质的灯光、音响效果,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我国文化产品在制作、加工、传播和欣赏等环节中高科技成分与发达国家相比便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有着巨大的空间。三网融合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升级的绝佳动力与机会。技术的创新与融合,导致了产业形态的创新,有效推动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将有利于广电和电信行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拉动行业整体投资规模,加速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发展速度。从目前业务来看,最先受益的将是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业务。IPTV、手机电视在标准之争等局限因素消失后将进入规模性发展阶段,未来2-3年将有可能出现50%~100%的快速增长。
  (五)文化产业品牌升级
  全球化格局下,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文化产业资本的相互流通,加上彼此间的合作、利益间的驱动、技术间的互动和人才间的交流,文化产业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于一些拥有知名文化产业品牌的发达国家来说,其品牌呈现出相当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为产业链提供了利润更大化的品牌效应。但文化产业品牌既不完全是企业品牌,也不完全是产品品牌,文化产业真正的品牌价值全部体现在创意人才,创意大师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品牌。2003年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动漫大奖后,其本人便成为日本动漫的一个代表符号。目前,国内输出最好的电影基本都是张艺谋的电影,他甚至导演一个歌剧《图兰朵》都能创造很高票房,以他为领袖的“印象”创作团队也在全国各地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成为各地旅游产品的一大卖点,成为提升当地文化产业的强有力的助推器,在电影、大型活动、舞台表演和旅游文化产品的跨界艺术创作中实现既叫好又叫座,实际上就是他个人品牌的价值的充分体现。我国台湾文化产业的成功发展经验之一也是大力培育了一批有市场号召力的创意大师。因此,要求在品牌战略上从注重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培育转向于更多地将资源集焦到注重创意大师人才品牌的建设上来。
  注释:
  ①③④国家统计局《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摘要)》,网址:http://www.stats.省略/tjfx/fxbg/t20100514_402642459,htm,2010年5月14日。
  ②温源《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首都第二大支柱产业》,载于《光明日报》2010年9月29日。
  ⑤左惠《文化产品供给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至107页。
  ⑥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至190页。
  ⑦尤芬、胡惠林《论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载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66至73页。
  [责任编辑:唐玉萍]

标签:支柱产业 国民经济 路径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