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应用文 > 正文

民间习俗应用文

时间:2017-05-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主题导入语例子

人生感悟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感悟人生的哲理:《学弈》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两小儿辩日》让我们明白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匆匆》警示我们时间逝如流水应该倍加珍惜;《桃花心木》让我们领会成长应经受考验,要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惊心动魄的表演演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谛;五根手指诉说着“团结有力量”的哲理……

生活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人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书籍。当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去领悟人生时,就拥有了许许多多浪花般的梦、雨滴般的情,以及那一份份莫名的冲动和深深的思索……走向生活,感悟人生,你就会觉得“一枝一叶总关情”,你就会发现生命处处有禅机!

中华民风民俗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被作家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我们也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这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我国疆域广阔,有56个民族,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用你的笔描绘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吧!

我的理想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郝副营长正是靠着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崇高的理想,勇往直前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并为此英勇献身;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一生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他们所处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却是相同的,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无信不立,无志不远。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成功。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同学们,为了谱写你如歌的生命,赶快播下理想的种子吧!

自由作文,张扬个性

成长是我们生命的永恒的主题,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汇成了我们丰富的生活轨迹,带给了我们快乐、醉人、难忘、忧伤等不同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令我们的童年散发着迷人的气息,让我们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流于笔端,共同分享吧!本次习作不出题目,也不限制内容范围,自由表达。可以写最感兴趣的人、事、景、物,可以写想象作文,也可以写自己想写的其他内容。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这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习作,具有回顾总结的意义。除了自由作文,还建议编一本自己的作文选。本次习作给了我们广阔的自由空间,可以彰显自己独特的个性。

四、环保总动员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主题文章从多角度、多层面让我们认识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并让我们将环保意识扎根心中,并在日常行为中践行。我们不由得想要将环保的重要性告诉大家,号召大家都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所以习作安排了写环保建议书,正是我们的迫切需要。写建议书属于应用文,写时,要注意建议书的格式,而且要针对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既要指出问题的实质,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这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练习哦!

篇二:201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考研真题笔记分享

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201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考研真题笔记分享

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真题,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百科知识部分

28.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种的仪式和神持,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藏密),后流传于(青海)、(内蒙古地区)、(蒙藏附近的国家)等地。

29.(葛举派)又称(白教),是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

30.(萨迦派)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宗派。

31.(格鲁派)用活佛转世制度解决法位传承问题。

32.(达赖)和(班禅)是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

33.(无常)和(无我)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34. 小乘佛教:指初始的、传统的教派。

35. 大乘佛教:指后起的变化了的教派。

36. 三武一宗:历史上的灭佛事件主要有四次,被称为“三武一宗”,是中外文化冲突 的一种反映,也是三教对立、斗争的一种表现。

即: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37.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99年大题)

(1) 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2)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3) 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4) 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38.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39. 中国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尊崇(文殊、普贤、地藏、观世音)菩萨。

40. 佛教四大禅林:灵岩寺、国清寺、玉泉寺、栖霞寺。

41. 四大石窟: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

42.(乐山大佛)是中国第一大佛。

43. 中国开凿最早的大佛是(太原西山大佛)。

44. 大藏经:以佛教经典为主,也包括了印度、中国等佛教著述在内的大型丛书。

45. 石经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以石刻佛经闻名于世。

46.(佛指灵骨)指释迦牟尼的真身遗骨。

47. 道教的渊源:

(1) 原始宗教和巫术——行为基础

(2) 春秋战国时代产生“方术”——思想基础

(3) 阴阳五行学说——理论基础

(4) 黄老学说——名称来源

48. 道教的产生大体在(东汉中叶)。

49. 道教的基本特点:

(1) 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方术,其宗教理论和信仰素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风俗密切适应;

(2) 保留了历史上的自然宗教因素,而且还夹带着不少迷信成分;

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3) 它的宗教内容和传道组织包括了道家、神仙术和为人驱鬼治病的几个层次;

(4) 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标,以修生养性为现实利益,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50. 道教发展的原因:

(1) 道教所依据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本土产生的;

(2) 道教的传播手段与各阶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有关;

(3) 入道成仙的口号有相当的诱惑力。

51. 丹鼎派:由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祈求长生成仙为其特点。

52. 符录派: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特点。

53.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道教的某些活动含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对某些科学技术,如:冶炼、化学等做出了贡献;

(2) 道教的养身之道和引导之术,是现在体育健身活动的直接来源;

(3) 道教的成仙思想和仙界构想,激发了作家和艺术家的想象力,丰富了文学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

(4) 在中国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中含有大量的道教内容。

54. 道教一般把(楼观台)作为最早的道观。

55. 道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方保护神。

56.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57. 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

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1) 信安拉是唯一的神

(2) 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3) 信天神

(4) 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

(5) 信一切都是由安拉决定的

(6) 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58. 五功:

(1) 念功

(2) 拜功

(3) 斋功(回历9月)

(4) 课功(“课功”的“课”的意思:信徒要交纳课税。)

(5) 朝功 (回历12月)

59. 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一般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派,中国的伊斯兰教 属于(前)者。

60.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约在(唐)代。

61. 番坊:唐宋时期,来华的阿拉伯商人逐渐增多,他们在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中起 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其中不少人就侨居在中国的京城和沿海城市。由于他们 信仰伊斯兰教,需要经常做礼拜,就比较集中地住在一起,形成“番坊”。

62. 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它的传播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成分,促成离回族的形成和各民族间的融合;

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2) 随着阿拉伯人的东来和伊斯兰教的传入,阿拉伯文化也进入中国,其中最重要的如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

(3)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63. 伊斯兰教建筑以(清真寺)、(塔)和(穆斯林墓地)最为常见。

64. 四大清真寺: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仙鹤寺、杭州凤凰寺。

65. 中国最大的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艾提尕清真寺)。

66. 基督教最早传入我国是在公元(7)世纪。

百科知识与中文写作

一:选择题 25*2'

1.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按时间顺序排列

2. 安溪铁观音产地省份

3. 汉朝主流书写字体哪两个

4. 限制价格会产生 A物价上涨、B物价降低、C供大于求 D过度需求

5. 中国人名解放军最高军衔

6. 出生于BC551-BC479年的是谁

7. 填诗词,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8. 蹴鞠指的是那项运动

9. 顺天意者兼相爱..... 谁的话?

10. 子不语怪力乱神 谁的话?

11. 质胜文则史,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谁的话?

1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提出“四因说”,指的哪四因?

篇三:深入理解

深入理解,正确引导

找出方法,提高效率

——关于2011年中考语文备考的一些想法

又是一年备考时,毕业班的老师又该忙碌起来。各种复习资料铺天盖地而来,鱼龙混杂,令人目不暇接。每人都说自己的资料好,更有绿卡、蓝卡、红卡等鼓吹自己是来自权威命题人的试卷,其实这些都是一种商业的炒作而已。如果正好有相同的文段出现,也只能说是一种巧合,谁都不可能真正猜中试卷的内容。然而,作为一线的老师,谁不想让三年的辛苦结出丰硕的果实呢?可现实是,有相当多的老师买来多种资料让学生练习,缺乏研究,不能掌握最有效的复习信息,其结果只能事倍功半。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吃透“课程标准” 的精神,因为它是命题的依据;其次,要至少研究三年来的命题特点,从中找出规律,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第三,要选择好资料,(两种足矣,千万不要超过三种)还要学会有选择地拼接试卷,这样更有针对性;第四,要熟悉自己的学生缺少什么,做到有的放矢;第五,要先抓好基础练习和古诗文练习,然后才是作文和现代文阅读的练习。下面我就近几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的命题情况做一点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广大教师进行交流,以期能够为大家打开新的思路。

一、近几年命题特点

综观近几年的试题和前些年相比,在总体布局不变的情况下局部发生了一些变化。这里面除了形式上、题量上发生了变化外,更主要的还是命题的选材更贴近生活,命题的形式更符合学生实际。全面摒弃了那种死记硬背的词语解释,注重考核学生的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启迪,突出语文学习方法的运用,侧重对语文学习过程的考查,突出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使语文实践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进一步凸现出来。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话,有言可发,有情可抒。引导学生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所谓不变是指:

1.因为中考试题会有形无形地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很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加上各地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些都为命题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把握命题难易的尺度,体现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五个“有利于”,就成了命题工作中必须首先考虑到的问题。而保持风格稳定,试题难易适中的命题思路是符合省情,符合教育部精神的。

2.命题依标扣本,公平、合理。试卷命题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说明与检测,凡涉及到课本的知识点,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命题。如:积累与运用中的基础知识题目和默写题目,古诗文阅读的大部分题目,课外名著阅读的题目等,都能从初中课标中找到依据。这对各种版本的教材来说,都是公平的,合理的,容易被全省所有考生所接受。

3.试卷结构相对稳定。相对稳定的试卷结构对考生来说,会有利于稳定考生心理,见卷

民间习俗应用文

不惊,使考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因此近几年来试卷样式没有大的变化,还是分为四个部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

4.试卷选材传递时代精神。语文试卷的命题选材既不刻意与时事政治挂钩,跟风追逐热点,把语文卷变成政治卷,又不可避免地受当年国家大的政治形势的影响。所以命题选择的材料一定来自当年的现实生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注重思想性、教育性和语文性的结合也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如2008年试题选材中的“加油,中国”宣传画,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材料作文的主题就体现了鲜活的时代感,

(二)所谓变化是指

1.知识点的考查,稳中有变,覆盖面更大。在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部分知识点的考查往往会略有调整,如:积累与运用中每一年都有一题在调整变化。如:2005年的“微型阅读”、2006年的“解说汉字”、2007年的“排序”、2008年的“看图写话”、2009年的“以‘爱护地球’为主题写一段话”等。现代文阅读中,除了记叙文每年必考之外,对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的考查是经常变化的。如:2008年和2009年分别考的是说明文《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和《速冻食品也新鲜》2006年和2007年考的分别是议论文《谈汉字》和《年轻人要更善于反省》。即便是记叙文,其选材也是有变化的。2008年前所选材料多为学校生活或家庭生活,2009年就选择了有关社会生活的《前方遭遇塌方》。这样稳中有变,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避免单一化和片面性,避免猜题押题,有利于全面复习,具有较好的导向性。

2.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试卷中引导学生注重把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十分重要。如有关汉字书写的题目,就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青年志愿者的题目以及名著阅读和读书摘录、作批注等题目,涉及到的内容都是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遇到的事情。通过考查,检验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检查考生是否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也是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一种尝试。文言文的课内外比较阅读,则考查了学生把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古诗文阅读在课标范围内,变化不大。文言文命题在稳定中也有一定变化。如在选文上,采用了在课内文段之外,精选课外文段与之相配的命题方法,检查了学生对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对古诗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等方面。

4.作文开放有度,命题形式每年都有变化。作文题目的设计尽量考虑到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写作水平,题目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每一年作文的命题情况如下: 2006年分别是命题作文《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和以“交流”为话题作文;2007年的作文题分别是:《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限制性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2008年两篇作文分别是命题作文《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和新材料作文。(①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②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③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2009年的作文题目分别是命题作文《逆耳忠言助我行》和新材料作文。(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太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吃吗?”“不!”苹

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二、常见题型及解决办法

积累与运用

1.汉字注音。一般情况下,选自不会超出课本的范围。错误的字多见于多音字、形近字以及容易误读的字,因此复习时应注意这些字的训练。

2.汉字的书写和辨析。汉字的辨析题所选材料基本是课内所学或者常见的短语,错误多见于同音字、形似字。汉字书写题也是近年来必考的试题,练习时一定要求学生不能涂改,要书写认真,同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

3.修改病句。这类试题除了2007年没出之外,是每年都出现在试卷中的。但从命题情况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颠倒、词语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等,其中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学生得分率相对较低。这道题近两年往往放到材料分析题中,作为一种类型出现。

4.古诗文默写。从命题情况看,试题从来没有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必背篇目的范围。我们通常把古诗文默写的考试题型分为填空式默写、简答式默写、理解式默写、积累式默写、应用式默写等。这道题的关键是书写正确,不写错别字。

5.材料分析题。这类试题的选材很有特点,就是所选材料都和中学生有关。但我们也不能排除今年选择社会关心的其他热点话题,比如,今年上海世博会的话题等。就近年命题情况看,大概有以下类型:(1)概括内容,提炼信息;(2)解释词语;(3)理解分析;(4)语言表达;(5)修改病句;(6)读拼音写汉字;(7)理解含义;(8)拟写标语等。由于牵涉到了阅读能力的考查,所以一般来讲学生的得分率不高,需引起注意。

6.名著阅读。由于是全省统一命题,所以命题时就必须考虑到最薄弱的地区的教学情况和最困难学生的学习现状,通常情况下这道题不会超出课本附录上对名著的简介、节选的内容。其题型会每年发生变化,但会和其他省的题型基本一致。

7.这是一类每年都会发生变化的题。2005年是微型阅读,2006年是解说“采”字,2007年是排序题,2008年是看图写感想,2009年是按要求写话。那么,今年还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变化肯定的,问题在于会有什么题型出现。从全国几年来的命题情况看,常见的题型还有:成语运用的辨析、标点符号的运用、语句的连贯衔接、句式的转换变化、根据文意填写句子、关联词连句子、解说图画、选词填空、诗句朗读、巧对对联、应用文运用、文学常识辨析、按规定写座右铭、写主题语提创意、写民间习俗及历史掌故、写评价语等。

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试题一般涉及情节思路、内容分析、人物特点分析、描写方法及作用、词句的理解及赏析、语言特点分析、题目的作用、文章所引起的感想及所受到的启示、补充内容等。

1.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或作用。如:2005年第12题,2006年(1)第10题、第11题,2006年(2)第8题、第9题,2007年第9题、第11题,2008年第9题、第10题。

解释语句含义的题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带修辞的。可以将原句转化为含本体在内的完整比喻句,去掉比喻成分,留下的本体即答案。比如“梨样的苹果”(2)带言外之意的。一般围绕中心或人物性格特点回答即可。(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3)难懂的句子:用解词的方法进行解释,就可以回答准确了。

句子的作用包含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1)内容的方面,可以结合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进行回答。

议论句、抒情句的作用:一般有点明中心(开头);强化主题(结尾);“表现(揭示)文章的主旨(突出文章的中心),抒发某种感情,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等”等回答。

描写的作用:①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暗示主题

“景物描写。描写了?的景色(画面),渲染了?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②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一般用这样的方式组织语言:“(动作、语言等)描写。通过?描写,表现出人物?特点(感情、心理)”

(2)结构的上的作用又可分为: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①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设悬念;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作铺垫。

②中间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起到对比或烘托作用

③结尾:照应开头(照应题目);与开头相呼应;点明中心(揭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题);若有省略号:意犹未尽,令人回味

2.分析人物。如:2006年(1)第10题、第12题,2006年(2)第6题、第9题,2007年第10题、第12题,2008年第8题、第9题、第10题,2009年第10题。

回答这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描写进行分析,绝不可以空谈。从近几年的选文情况看,所选文章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基本上和主流社会所推崇的优秀品质有关,所以我们不妨在这方面多下一点功夫,有备无患。

3.分析情节,概括内容。如:2005年第13题,2007年第8题,2008年第7题,2009年第7题。

完成概括内容(全文;局部)的题的主要方法:(1)人物+事件(有几个情节,或者写人物

心理活动的几个阶段时,要注意回答完整)(2)选用原文中心句(开头或结尾);(3)原文词句简单组合;(4)各部分要点分别概括,再联合段意。

注意:试题是填空时,一定要依据所给的范例进行总结;如有字数限制的,要先写草纸上,再压缩,最后写到试卷或答题卡上。

4.分析语言及修辞手法和作用。如:2005年第11题,2008年第9题,2009年第9题。

分析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和作用可采用“基本作用+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目的”的方法进行回答。

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句子好在哪里,分析句子的语言,赏析句子的试题在回答时:(1)分析关键词--动词和形容词要分别从它们的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容词形容事物的形状、状态、性质,增加文章的文采;动词刻画人物动作、神态等。(2)“××”、“××”等词用的好,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动作或形态(根据文章内容来写),表现了人物??感情。

5.开放性试题。如:2005年第14题,2006年(1)第13题,2006年(2)第10题,2009年第11题。

回答这类试题,一定要紧紧结合文章的中心或者人物的优秀品质回答。

6.分析题目。如:2006年(1)第9题。

当文章题目比较含蓄,有双重含义时,当文章题目为物品时,当文章以人物为题目时,容易出有关题目的试题。这类题的答案通常是:以??为线索组织材料,推动情节,揭示主题;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推动情节,揭示主题;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如果文章的题目有双重含义时,要从字面和内在含义两方面来回答

(二)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一般分别考查标题的作用、采集信息、说明的内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延伸探究的能力等。

1.采集信息(特点、用途等)。如:2005年第15题、第17题,2008年第13题。

回答这类试题首先要弄清楚题目问的是全文还是局部,然后才能回答。回答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漏项,而这又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注意附加的内容不能忽略,换句话说,就是中心距之外的内容不能忽略。

2.说明方法及作用。如:2008年第14题,2009年第13题。

这类题必考,回答是可以套用一下模式:此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具体地、生动地、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结合句子说出具体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