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应用文 > 正文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羚羊木雕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羚羊木雕》是写的是一个家庭故事,内容比较贴近初中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文中充满了是是非非的矛盾冲突,在这一点上,如果教师把探寻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的讨论、辩论就可以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些正是课堂三维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容易被忽略或教学难度较大的地方,我在教这篇文章时主要从这些方面人手作了一些尝试。
  
  一、情境导入
  
  “老师面带微笑,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教室,这时迎面飞来一支粉笔头,正砸在老师粉红的脸颊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说到这里,我稍做停顿,并快速扫视学生,注意他们的反应,有学生在低声讨论,我没提问,而是继续往下说)“这位老师稍微愣了一下,然后轻轻捡起地上的粉笔头,把它放在粉笔盒里,开始了她的教学。这样的矛盾,在我们的身边时常发生,处理好了会“化干戈为玉帛”,否则,矛盾会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家庭纠纷的课文――《羚羊木雕》,期待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有好的收获。
  (在导入课文时,我不急不慢,张弛有度,力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习新课
  
  在默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选定几个自我推荐的同学起来朗读课文,教师也参与了朗读,充当文中的“妈妈”一角,其他同学评价。
  ②在朗读后,教师针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指正。
  ③师生共同对这次作出评价。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①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它涉及到了哪些人物?
  明确:这篇课文写了一件关于羚羊木雕的事,它涉及到父母、“我”、奶奶、万芳、万芳妈妈。
  ②在这场矛盾冲突中,谁是谁非?你是怎么认为的?
  明确:在这场家庭冲突中,作者倾向于父母不对,但“我”也有不对的地方,这一点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③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怎么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明确:上述问题有较强的主观性,尽可能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让学生结合朗读体验,分组合作、探究,讨论上述问题,并自由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主观体验及独特的感受和认识,教师要随时加以鼓励和肯定。对于课文的感知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讨论表现出来,当我发现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时,我便中止了这场讨论,为接下来的辩论作准备。
  
  三、课堂辩论
  
  展开辩论前,让学生自选角色,分甲(父母)、乙(我)、丙(万芳)三组。
  讲清辩论要点:摆事实讲道理,并根据自己所代表的人物身份,掌握好说话的分寸。然后宣布辩论开始。
  择取辩论中的代表性观点:
  甲方(父母)代表提出:小孩子互赠礼物是可以的,但要看是什么东西,羚羊这么珍贵的东西送给朋友不合适!
  乙方代表(“我”)认为:我认为只要是真心朋友没有什么不可以送。
  丙方代表(万芳)也认为:只要是朋友真心相送,我认为什么都可以接受。
  甲方(父母)代表又提出:那么如果是你的全部家产,你还愿意相送吗?
  乙方代表(“我”)认为:如果是真心朋友,就是送全部家产我也乐意!
  丙方代表(万芳)认为:假设朋友是真心的,我也愿意接受!
  甲方(父母)代表:就算你们什么都可以送,也得跟大人商量一下,你们这样做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乙方代表(“我”)认为:我们已经长大了,做事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自由,难道什么事都必须同你们商量吗?
  丙方代表(万芳)认为:我接受木雕,也未经父母同意,但我认为这是我们小孩子之间的事,大人不应该过问。
  在同学们的精彩的辩论中,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大家的见解令我吃惊、使我振奋!我意识到随着岁月的流逝,孩子们都渐渐长大了,做事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已经开始成了“小大人”了。
  针对辩论中出现的“我认为这是我们小孩子之间的事,大人不应该过问”,这一观点我又组织大家讨论:怎样处理好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同学们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最终达成共识:父母是我们最忠实的监护人,我们也要设身处地为父母想想,想想他们的感受,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理解自己,自己也要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学会和父母、他人共处,学会生活。这样,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本文德育目标。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回忆自己以往生活中与父母、他人相处的片段,交流以前的做法和学了本篇课文后有什么新的感想。并完成以下作业:
  
  1、想像“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形,模仿课文续写。(训练目的:把辩论引向深入。)
  
  2、假期回家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和父母交流,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会生活。(训练目的: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文字并不艰深,学生初读课文好象已经懂了,只是对人物的感情把握不够准确,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思想。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一下高涨,读的同学感情专注,听的同学津津有味,读完之后,“我”的委屈,妈妈的严厉生硬,爸爸的世故圆滑,奶奶的爱莫能助,万芳对朋友的真心一片……都鲜活地跳跃在学生面前。朗读结束后,我让大家发表对这件事的看法,并组织讨论,同学们纷纷要求发言,我因势利导,组织了这辩论,辩论中,同学们鲜明的观点,大胆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场辩论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教室成了“激情燃烧的战场”,“唇枪舌战”使得这场辩论真有些“刀光剑影”。有些同学已经显得有些“怒发冲冠”了,我见目的已经达到,便“鸣金收兵” 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一直是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教学目标,本人在这一节课中惊喜地发现,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跚跚而来,我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去感受这道风景的美丽,不论是课堂的分组讨论,还是集体辩论,丰富的情感、明朗的态度、令人深思的价值观,伴随着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发言,汇成一股清泉汩汩流淌,流进学生的心田,也流进我的心田,这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天堂,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吧!只有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才能拥有一方明净的天空,只有这样新课标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只有这样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我们才能用双手去托起明天的太阳。当然,这也为我以后的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我坚信,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这股清泉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涌出!

标签:羚羊 木雕 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