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应用文 > 正文

培养兴趣,传承经典,滋养人生:心中有风景,人生有诗意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是培根在随笔《论求知》中的经典阐述。在我国,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典诗歌到现代诗歌,名篇佳作美不胜收。特别是古典诗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形象生动、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是小学生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好教材。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正因为古典诗歌中有我们汲取不尽的营养,所以《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要求背诵150首古诗。但对于初学古诗的小学生来说,背这个数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学生诵读古诗文本身是一种文学积累,积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小学生又没有很强的自觉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不加重视。怎样才能使学生坚持不懈地学古诗,变被动为主动呢?本人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经久不衰,让经典的魅力永存呢?我们一年级组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奖励激发兴趣
  儿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一人读古诗文较难,大家一起读,则兴趣将会大大提高。为此,我们一年级组把课标后面附有的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印成小册子,发给学生,人手一册。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接受能力有限,我们要求他们每个星期至少会背一首古诗,上不封顶。每天早读课的20分钟用来读古诗。先由老师带领孩子读,当然,如果有学生会读的,就请他做小老师,带领全班的孩子读。小老师可以获得一些物质奖励,比如一支笔,一个本子等等。大多数孩子看到别人做小老师领读时很神气,还可以获得奖励,自然心生羡慕,诵读古诗的欲望被点燃,学习古诗的兴趣自然而然变浓了,课间都可以见到他们读诗的身影呢。几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诵读古诗的习惯。早晨一到学校,他们就会拿出小册子大声地读起来。
  二、参与感染兴趣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刚开始有的孩子未进入状态,我们和家长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了解经典的魅力所在,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一首古诗我们都要求孩子读给家长听,不会读的,可以请家长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不懈,家长的行为感染了孩子。到后来有些家长兴致很高,甚至和孩子一起读古诗文,还互相比赛呢。一家人兴致高昂,这也成了最好的亲子活动。
  三、成就延伸兴趣
  孩子天生都有一种炫耀的心理。当他知道一点东西的时候,他是恨不得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很了不起。当孩子会背一些古诗,他也是非常想显示自己很了不起的,所以教师要维持其成就感。记得班级里有一个孩子,他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做事拖拖拉拉。但是有一天,当我询问学生谁知道关于“风”的诗歌时,他竟然会背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且请他做小老师带领所有的孩子读诗。他当时很开心,那天的课也听得格外认真。从那以后,每次读诗他都很投入,读得愈来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呢。因此,教师如果赏识孩子,这样也会让他们得到一种成就感。
  四、故事激励兴趣
  如何让孩子保持浓厚的兴趣呢,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身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故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在学习古诗文时,适时地引入某段背景故事或诗人轶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时,可以讲讲“推敲的由来”;如在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前,可以讲一讲张继赴京应试落举,心情郁闷而写下此诗的故事,并由于此诗张继的名气远远大于当时中举的举人;在学习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可以跟学生讲讲王安石反复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当然在学完某首古诗后,让学生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编成故事,也能很好地激发兴趣。
  五、活动推动兴趣
  中国有着许多传统节日,结合“儒家经典进校园”活动,我们开设了主题诵诗系列活动,教师节的时候,让学生诵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等赞美老师的诗句;中秋节的时候,让学生诵读“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描写中秋的诗;重阳节诵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诗句。在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中,学生既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又积累了优秀的古诗文。真是一举多得。在学校组织的“儒家经典读书汇报交流活动”中,我们一年级组的《说唱经典》获得了一等奖,学生参与活动,获得肯定,学习古诗的兴趣更浓了。
  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子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这一切,都能把孩子们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成为点燃创造性的生命灯火。只要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用心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让古诗文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古诗文的滋养和熏陶。

标签:滋养 传承 兴趣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