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社会领域游戏化教学课程的探索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考试的重头戏。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学生害怕写作,面对作文题迟迟下不了手,觉得无话可说,也吃不准自己准备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其原因很多,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在中考、高考成绩的驱动下,急功近利的应试化作文的痕迹过于明显,作文与生活似乎脱离了关系。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钱梦龙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它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如何促使学生的作文生活化呢?
  一、明确作文教学目标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观念陈旧、认识模糊、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不少老师对作文教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不够全面,在作文教学中偏重于作文知识的传授、写作技巧的讲解,作文训练的目的就是应付考试。教师煞费苦心地出题,学生绞尽脑汁地写作,师生双方都感到苦不堪言。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作文教学的学科性质,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二、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就必须转变教师观念:从以教师传授为中心向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转变;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进行能力迁移转变;从陈旧、呆板的教法向现代化教学方法转变。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作者、读者、评价者,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极力发挥日记的作用
  学生阅历不深,阅读面窄,属于自己的东西少得可怜。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配合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他们观察周围生活的热情,从而达到增强他们的写作意识的目的。
  我一直要求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给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和事详细地记录下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人不离事,事不离人。人或事件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均可,过程要完整。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久而久之,我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在学生的习作中,总有一些作文让我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学生的日记多数为观察日记,学生记见闻、写感受,都建立在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观察的基础上。仔细观察使他们的日记真实具体,言之有物,而写日记又使他们逐步养成了留心观察、认真体验的好习惯。我在引导学生写日记时总是鼓励他们说:“把你最想告诉老师、告诉同学的事写出来。一天之中,你会看到很多,听到很多,想到很多,你就只选取印象最深刻的,详细地写。”于是,秋天到了,有写秋季的;桂花开了,有写桂花的;有的写和同学间的友谊;有的写和父母间的亲情;有的写风、写雨……五光十色的生活都涌向笔端,化成了朴素的语言,思维闪烁,真实感人。
  课内外阅读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便提倡学生在日记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读后感。这样既能积累写作素材、语言,又能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二)“写”作文与“说”作文巧妙结合
  常见有些学生课下侃侃而谈,写作文时却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平时不受拘束,思维敏捷;而作文时,由于条条框框很多,顾虑重重,反而写不出来。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我往往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命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当堂口头作文,看谁说得又多又好。学生有了兴趣,争先恐后发言,就连平时作文最差的学生都想说两句。说得好的,得到大家热烈掌声,积极性更高;说得不好的,也暗下决心,下次非说好不可。
  此外,我还选取能启发学生心智的话题进行演讲、辩论,如“老实人吃亏吗?”、“开卷有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学生活动前广泛搜集、筛选材料,确定主题;活动中注意倾听对方发言,选准突破口;活动后及时总结、共同提高。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同学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材料丰富了,见解深刻了,再让学生写下来,大家普遍感到容易多了。
  (三)充分体验写作的成就感
  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三言两语的点评称赞及抽象的分数肯定,已远不能唤起学生的写作激情。他们希望得到的是更大程度的肯定。这也是初中学生独立性的展现。
  我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至今已有很多学生的文章在《常州教育(希望版)》上刊出。每发表一篇我都大力表扬,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们能发表,你们一定也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文章的小作者的积极性,而且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同学们都把写作看成是向社会展示自己才华的好机会。
  发表文章毕竟仅仅占个人写作总量的很少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有不少好的作品来不及或没有机会发表。我为了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就装订个人作品集。好的东西就应该保留下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每过一个阶段,我就让学生挑选自己的优秀作品,发动家长,每人打印一本属于自己的作品专辑。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秀作品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和文意相联系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我奖励每一个做出作文专辑的学生,发表扬信鼓励他们,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生活是万花筒,生活更是聚宝盆。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常常启发学生面对作文题,多向自己问几个“为什么”,然后确定一个最佳思路,对生活中的材料进行组织。在按这一思路写作时启发学生多问几个“怎么样”,围绕中心进行具体的描述,把一个自然现象,一个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作为写作的切入点。实践表明: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作文基本克服了大而空的毛病,作文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标签:作文教学 生活化 探索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