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中的眉意象浅谈王颖|花间集中的意象有哪些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眉是中国古代关于美的一个象征,在《诗经》中就有“螓首蛾眉”,枚乘《七发》中有“皓齿蛾眉”都是女子美好温婉的象征。《花间集》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具有明显回避现实倾向的浪漫主义风格,其词风艳丽香软,多描写闺中妇女的日常生活情态,自然也不乏描写眉意象的词。词作对眉意象的千姿百态,倾注了词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是分析词境、了解词人心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花间集》;眉;温庭筠;韦庄;牛峤;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从先秦开始,文学作品中就已经有了描写“眉”的作品,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就有“螓首蛾眉”;屈原在《离骚》用“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将自己比作美貌的女子……这些都是以眉作象征表现女子的温婉美好。晚唐时形成的《花间集》收录的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词人的五百首词。其词风香软艳丽,题材多是春情闺怨、思妇怀人,围绕闺中妇女的日常生活情态展开描写。其中自然也不乏描写“眉”的词作,作品通过对“眉”的千姿百态的描写,倾注了词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是分析词境,了解词人写作特点及心理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花间集》中包含“眉”字的词共有61首,涉及词人12人,分别是:温庭筠13首、韦庄9首、薛昭蕴1首、牛峤8首、张泌3首、毛文锡1首、和凝、4首、顾?7首、孙光宪5首、魏承班4首、毛熙震2首、李?2首。词中或写愁眉表现女子闺怨怀人,或写柳眉、山眉寄喻女子的美丽,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试做分析。
  一、 以“眉”代女子
  中国的诗词以含蓄见长,诗人词人写女子往往不会直接出现“女子”等字样,而是通过写女子的某一特点如眉毛、眼神、手指、头发、服饰来代替。《花间词》有不少的词,以“眉”代写女子,如温庭筠的《杨柳枝》其四: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于半入楼。[1](P12)
  这首词写宫女望柳自伤,然而词中没有“宫女”字样,而是用“眉黛”作为借,眉黛二字说明了词中描写人物的身份,也足以见宫女的年轻貌美,用“眉黛”代替宫女蕴藉含蓄,旨味道悠远。还有韦庄的《荷叶杯》是一首男子思念女子的词作,词中以“一双愁黛远山眉”写女的面容的较好,男子花下怀人,却再也不能相见,“远山眉”写出了女子的美,“愁黛”是女子皱眉的样子,那么女子为什么会皱眉呢?我们想也许是男子还念女子的同时,女子也在思慕着这位男子,又或许是男子心里想着女子,期望着女子也能同样地思念他,因而愁眉不展,意境绵远悠长,读来百般滋味。
  二、“眉”的形态
  古代女子画眉是一种时尚,因而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审美取向,花间词人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当时女子画眉主要有小山眉、柳眉、连娟眉、檀眉、月棱眉五种形态,这五种形态在《花间集》中均有反映。
  宋代的陶谷在《清异录》中写道:“五代宫中画开元御爱眉,小山眉,五岳眉……小山尚行,得之宦者窦季明。”[2](102)《花间集》中写小山眉的如顾?的《遐方怨》:“嫩红双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再有,如韦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惟思”。此外还有孙光宪的《菩萨蛮》其三“眉共湘山远。怎奈别离心,近来尤不禁。”毛熙震的《河满子》其二,“笑靥嫩疑花坼,愁眉翠敛山横。”都是对女子小山眉的描写。
   写柳眉的有,魏承班的《渔歌子》“柳如眉,云似发”, 李?《望远行》其二“露滴幽庭落叶时,愁聚萧娘柳眉”,温庭筠《定西番》其二,“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把春景与人面自然地结合起来,“柳如眉”既写了春柳,又写了人面。温庭筠《南歌子》中的:“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是连娟眉的描述,这种眉眉心几乎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古代画作中可以见到具体形象。牛峤《女冠子》其一“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月如眉。”词中写男女的幽会,男子眼中的女子,绿发高髻,细眉深靥。月既是对眉形的描述,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对女子如月光一般皎洁明亮的比喻。
  三、以“眉”诉请
  花间词人写的词,多以一个“情”字为中心,闺阁春情也好,相思怀人也罢,都围绕着“情”来展开。所以“眉”意象在《花间集》中自然也是诉请的一种媒质。
  1、闺怨春情
  温庭筠善写闺阁之情,其中《菩萨蛮》其一,“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闺怨的典型代表。词中写写闺妇懒洋洋的起来,慢吞吞的梳洗,而后又写她贴花弄发时的细致、讲究,满篇皆是春思闺怨,然而却藏而不露。张泌《浣溪沙》其四“依约残眉理旧黄” 这首词写一女子终日闲愁。上片写女子在暖风晴日的早上,残眉懒画,翠鬟不整的倦慵神态。下片写她整日闲折海棠,纤手拨弄,似赏非赏,斜阳独倚等这些细微的动作,以显示她的愁思不尽。全词突出了女主人公春日困于情网的倦怠神态,入木三分。[3]张泌笔下有关“眉”的词作多写女子的思春时的百无聊赖,与其他词人的“皱眉”、“颦眉”的愁思略有不同。
  2、相思怀人
  温庭筠的“眉”词主要“眉淡”,也就是因为不化妆,或者懒化妆而使得眉色浅淡。如《更漏子》其四,其中“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词中描写女子因为想念而又不能相见的愁思萦绕心头,故而面色憔悴,连眉色都淡了许多。按说“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古代女子最美的标准,那么这位女子的容貌为什么会如此“不堪”呢?这一方面证明她的思念之苦,以致损伤精神;另一方面,说明女子因“行客未归”,而无心妆奁,不施脂粉、懒画蛾眉,必然容颜憔悴。[4](P226)
  除温庭筠外其他词人基本都是写“敛眉”来表现愁思。如牛峤《菩萨蛮》其六:
  绿云鬓上飞金雀,愁眉敛翠春烟薄。香阁掩芙蓉,画屏山几重。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啼粉污罗衣,问郎何日归?[1](P65)这首词写空闺念远。上片开头两句,从“发”、“眉”写女主人公的形象,突出她的“愁”。“香阁”二句写外界对她的感受,空闺独守,唯对画屏重山。下片“窗寒”二句写她寂寞难耐,一夜不眠的景况。最后两句由前面的“同心筐”想到远行的丈夫,不禁罗衣泪湿,更不知丈夫何时能回。结尾二句写得又娇痴,又苦恼,形态逼真。
  3、眉宿衷肠
  女子画眉,或为春思,或为怀人,然而也有女子因为丈夫远行,从此蛾眉不扫,借此对丈夫表白。如韦庄《清平乐》其四:“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词中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女子对丈夫的依恋与忠贞,“不画蛾眉”是女子的表白,是极富有生活的真实感的。
  《花间集》中除了直接出现“眉”字词,还有许多用其他字眼代替“眉”字的词如“颦”“、蛾”、“黛”、“绿”、“翠”、“碧”等。通过对《花间集》中眉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花间词人的审美标准,最关键的是,这些审美趣味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代表一种怎样的情感倾向。或是蛾眉淡扫的闺怨,或是低眉不语的娇羞,又或是敛眉垂泪的怀人,这些都是词人笔下颇具意蕴的妙笔之作。
  参考文献:
  [1]赵崇祚辑.李一氓校.花间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
  [2]孟晖.花间十六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9.
  [3]沈祥源等.花间集新注[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4]张红等.温庭筠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1.

标签:意象 浅谈 花间集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