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英语作文 > 正文

【会宁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会宁乡土文化作文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会宁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资源、红军长征的红色会师资源、尊师重教的金色教育资源。在会宁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借鉴、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在深层次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 会宁农村中学 思想道德教育 乡土资源
  
  一、乡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开发及其利用的政策依据
  乡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可资借鉴、开发和利用的本乡本土的自然、历史、人文、社会等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统称。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这里的“材”既可以理解为不同“材质”的教育对象,又可以理解为不同“素材”的教育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提出,基础教育课程要“改革忽视非正规教育的倾向”和“改革教材脱离学生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课程结构要“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这些都为乡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二、会宁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资源
  会宁历史悠久,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可以开发和利用非常丰富的本土历史人文资源,主要有会宁历史沿革、会宁历史文化遗址、发生在会宁的历史事件、会宁历史人物等。这些历史人文资源一方面可以丰富中学生的历史和人文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早在新石器时代,会宁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留下了以牛门洞遗址为代表的大量文物。作为“秦陇锁钥”的重镇,会宁曾为雍州之域,殷周为西羌所居,西汉置祖厉县,王莽时改为乡礼县,东汉初复为祖厉县。周太祖为西魏相时,置会州会宁县。隋改凉川县。唐属会州会宁郡,所辖会宁、乌兰二县。宋属会州敷川县。金属会州保川县,又置西宁县,属秦州。宋称“甘泉堡”。贞右四年西宁县升为西宁州,仍属会州。元顺帝至正十二年,“诏改会州为会宁州”。明洪武二年始置今之会宁县。清隶属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1913年改属甘肃兰山道。1927年废道后直属甘肃省政府。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期间,曾建县苏维埃政府。1949年8月12日,会宁解放,设会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22日,会宁分区易名定西分区,会宁为其属县。1985年8月1日,白银市恢复建制,会宁县改属白银市。
  在会宁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如牛门洞遗址、祖厉古城遗址、二十里铺汉墓群、王莽之父王曼墓、西宁古城遗址、武举城遗址、马明心教堂、铁木山砖照壁等。这些遗址记载着会宁不同时期的历史,反映了会宁不同时期的变化发展情况,是中国浩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宁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发生了较多的历史事件,如《汉书?武帝记》载:“(元鼎)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遂逾陇,登崆峒,西临祖厉河而还。”金国元帅郭虾蟆坚守孤城抗元三年,忠烈可嘉。《元和志》载:“后周太祖为西魏相,来巡,会师于此,土人张信謦资犒军,太祖大悦,因置州以会宁为名。”最为辉煌的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新的一页,也让会宁作为革命历史名城为全国乃至世界所认知。在会宁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有“直言切谏,不失谏官本色”,被朱元璋认为“有大臣体”的会宁县王庙乡蒲杏村的曹铭;有清宣统元年地方三百余众钦其行呈奏请以“寿硕德”旌表五品封典的会宁县郭城镇红堡子村的王在位;有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期间,开堡迎接、资助粮饷,与徐向前、杨尚昆等红军上层领导人多有来往的会宁县郭城镇红堡子村的王瀚;有《甘肃通志考》编纂者之一的会宁县老君坡乡苏堡村的苏绍泉(和胞兄耀泉、源泉称为会宁苏门三进士);有弃教从医,擅气功正骨,视病人如亲人的柴家门乡康河村人曹玉昆等历史人物,他们秉承“一代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祖训,为会宁增添了丰富而厚重的人文底蕴。
  (二)红军长征的红色会师资源
  会宁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圣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这一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和“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是历史赋予会宁这片热土的宝贵财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绝大多数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会宁的历史记忆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邓小平、李先念、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贺龙等9位元帅,徐海东、陈赓等8位大将,宋任穷、杨成武、洪学智、张爱萍等45位上将和136位中将、千余名少将,这些中国革命史上功勋卓著的赫赫人物,都曾会聚在这里,书写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宋平、张震等先后来会宁,缅怀先烈,视察工作;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时,刘思齐、邵华、罗东进、任远征等开国元勋子女情系长征路,不远万里来会宁追忆革命先烈,瞻仰会师旧址。特别是2007年2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专程来会宁瞻仰会师旧址、参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赞誉会宁是革命圣地,并深情地嘱托:要把革命圣地会宁建设好,确立了“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的历史定位。
  会宁境内有闻名全国的红军会师旧址,有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的红军会宁会师纪念塔,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唯一全面反映长征历史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1996年,国务院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宣部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由120多名将军题词、全国规模最大、主展将帅题词最多、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题名的“将帅碑林”,由徐向前题写馆名的“红军联欢会址”和“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与红军会宁会师旧址遥相呼应,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题写园名的“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以及“大墩梁革命烈士陵园”和“慢牛坡革命烈士陵园”,构成了甘肃省内规模最大的红色旅游景区。另外,还有红军部队先后在会宁战斗留下的20多处战斗遗址、1000多件革命文物。
  以上资源是共和国先驱者探求真理、追求进步、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和不畏艰险,坚定执著、不甘落后、追求进步、迎难而上、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的真切体现。这些精神和“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传统文化和会宁严酷的自然条件相融合,铸就了“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会宁精神”。正是这些精神,对广大的会宁学子而言无疑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激励着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志存高远。
  (三)尊师重教的金色教育资源
  厚重的历史遗存铸就了会宁人崇文修德、吃苦耐劳的秉性;丰富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会宁人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据甘肃地方志记载,会宁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传统,自古有“家有万石粮,不如一子在书房”的教育理念,文庙门前的一副对联历经百年至今保存完整:“一代文王滋兰育蕙华夏地,至圣先师点石成金祖厉城。”仅明、清两代,会宁就出文武进士20名,文武举人115名,贡生369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公派赴日本留学的几十人中就有两名是会宁的进士。民国时期,会宁有大专院校毕业生69人,赴日留学生4人。明清迄今,苏、万、柳、杨、秦等大户全都是以文化立位兴业的。有人指出,这些情况,对于一个偏远省份的偏僻县区来说,是可以和才子云集的江南省县相媲美的。值得一提的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了6万多名学子,涌现出数万名本科生,数千名硕士研究生、数百名博士研究生,闻名遐迩,被誉为“高考状元县”、“西北教育名县”、“状元故里、博士之乡”,出现了贫困落后的经济承载着庞大教育的“会宁教育模式”、“会宁教育精神”和“会宁教育现象”。①
  要理解会宁教育,开发和利用会宁教育资源,离不开一个字:苦。在会宁,苦是一种教育精神,更是一种教育资源,是会宁现象的精髓。这种苦,饱含了会宁学子九载熬油、十年寒窗之苦,饱含了会宁家庭砸锅卖铁投资教育之苦,饱含了会宁人民勒紧裤带接济亲友之苦,饱含了会宁各界“踏破铁鞋”的发展探索之苦。这种苦,是严酷自然条件作用的结果,也是会宁人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这种苦,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果,是解放思想、穷则思变和对苦尽甘来的寄托,是与时俱进、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体现,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学习精神的表现。这种苦,更便于学生理解愚公移山、匡衡凿光、囊萤映雪、红军长征等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更利于学生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更能激发会宁人践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会宁精神”。把苦作为教育资源,在教育广大农村中学生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明确会宁教育的累累硕果是持之以恒的结果,是会宁各界长期坚守的结果,也是耐人寻味的结果。开发和利用会宁教育资源,就是要让会宁农村中学生明确苦的缘由、忍耐苦的过程和探寻苦的出路,关键是懂得苦乐转换、贫富转化的辩证法。
  
  注释:
  ①牛郁贤主编.会宁校史(序一).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1.
  
  参考文献:
  [1]陆喜元.贫困与教育:甘肃会宁现象剖析.西北人口,2006,(3).
  [2]牛郁贤.会宁校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3]会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会宁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标签:乡土 利用 思想道德教育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