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一年级作文 > 正文

拉尔夫_阈界理论视角下“典型美国佬"拉尔夫的身份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阈界理论包括分离、过渡和融合三个阶段,具有反复性、暂时性和模糊性等特点,运用阈界理论对华裔作家任碧莲的小说《典型的美国佬》中主人公拉尔夫的身份变化进行分析,进而挖掘他身份转变阈界过程中家庭观、家长作风和男尊女卑的心态、传统中国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主义膨胀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只有在两种文化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才能实现更好的融合。
  关键词:阈界理论;拉尔夫;文化
  [中图分类号]1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1)04-0092-04
  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的处女作《典型美国佬》自1991年发表以来,引起了学术界对主人公拉尔夫在中美两种文化语境中遭遇的自我建构和文化身份问题的热烈讨论。拉尔夫从一个一心向学的留学生转变为白手起家的商业投机者,其文化属性和身份的界定从不同视角有不同的阐释。有人认为主人公一家呈现了文化属性的双轴性。也有人从霍尔的文化属性理论角度解读并认为出身于一种文化并不意味着不变的文化属性和身份,拉尔夫在一定阶段选择了一定的文化属性和身份。也有人认为拉尔夫在投机生意失败时已经不具备任何文化属性和身份。总之,现有对拉尔夫身份的讨论只是着眼于某一阶段,缺乏完整的、辩证的认识。方红认为华裔作家中的任碧莲、赵健秀等的作品具有阈界、突破两难境地与颠覆性想象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与他们所处的阈界位置密切相关。方红进一步指出,美国少数族裔作家是在促进沟通与交流过程中确立其地位的。他们既了解美国主流文化,又熟悉本族裔的文化传统,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边缘地位与多重文化传承,借助表达以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和接纳。方红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从阈界艺术角度讨论文学作品的学者。
  本文从阈界理论角度客观全面地阐释拉尔夫文化属性和身份变化的过程,并从该理论的特点出发为他身份的流变寻找注解。拉尔夫身份的反复流变恰恰说明阈界过程的暂时性、模糊性、反复性和不可知性。只有经过反复的阈界和融合,才能确立其在主流文化中的文化属性和自身身份。
  一、阈界理论简介
  阈界是著名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VictorTurner)首先提出的概念,最初是指部落社会中的成人礼仪或在季节交替时的典仪,此时人们打破常规,体验无序与颠覆状态,尝试重新组合典仪中的文化元素。根据精神心理学的定义,阈界是指精神处于两种不同心理阶段的中间状态,或“门槛”状态,这种中间状态具有社会身份的紊乱、等级观念的复苏和阈界结果的不确定等特点。根据人类学家的解释,阈界是指历史、社会、政治世界里身份转变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集合。
  简而言之,阈界是一个过程,包括分离、过渡和融合三个阶段。根据阈界理论之父特纳的阐释,当一个人被置于一个完全陌生或不同于原先的环境中时,就会产生身份的分离,并且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无身份状态,即阈界状态。此时,这个人没有文化身份,没有社会身份,亦没有归属感,伴随有一定的反社会情绪和混沌的心理状态,就像流水之萍,沧海之粟,欲归之而不得,欲走之亦无道。无状态便是阈界最好的注释。然而,几百年前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就已提出,处于进化论末端的人类早已学会了根据环境的不同而适时调节自身以适应环境的本领,因此阈界状态最终会被融合取代。融合,从狭义上来细分,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或许是两种身份选择了其中的一种继续生存,或许是中和了两种身份的相似点而在这种身份的重叠中继续生活,亦或许是两种身份的冲撞产生了新的身份而生活。阈界状态是短暂的,却在不停反复的发生,而且阈界的结果不可知。
  二、阈界理论下人物身份的变化
  拉尔夫的阈界过程通过一次反复后最终实现真正融合,故可看作经过两次阈界,从分离、过渡到融合、再分离、再过渡和再融合。通过讨论文本中各阶段起始和结束的时间,可以看出拉尔夫身份转变的轨迹。
  1.分离
  地域观念上,分离始于拉尔夫离开中国到达美国之时。拉尔夫离开了中国,也告别了在中国的自己――张意峰。签证的过期让拉尔夫始料未及,同时也加速了他与过去身份的分离。拉尔夫自己都未曾发觉,他已逐渐不是过去的他。
  书中拉尔夫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状态:他觉得他不仅失去了未来成功的可能,连同他赖以生存的过去也在不断消逝。当他的教授因为怀疑他的不纯目的而拒绝帮助他时,拉尔夫甚至想到了以自杀这样极端的方式来终止这些痛苦。地下室的生活经历暗示了拉尔夫处于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以及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地带无身份状态,这都为其随后坠入阈界状态埋下了伏笔。
  2.过渡(阈界)
  根据张子清关于阈界艺术的论述,阈界是指少数族裔在社会和社会结构中所处的模棱两可的状态。身处东西文化的夹缝中,感受着两种文化带来的冲击和隔阂,拉尔夫承受着阈界带来的痛苦。
  张家人的阈界状态从特蕾萨(拉尔夫的姐姐)将拉尔夫解救开始,延续到他们全家搬去带花园的洋房之前。赖伯疆提出少数族裔在新环境中通常会经历文化身份、法律身份以及血脉身份的冲突。Hall则对少数族裔的文化身份有更详细的解释,他认为,文化身份存在不稳定性,会随着历史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这一阶段,张家人开始称周围的美国人为“典型的美国佬”,并将不道德、不具典型性的单个美国人行为统统归结为“典型的美国佬”,这一带有嘲笑意味的昵称反映出张家人被排斥于美国社会之外的心理状态。他们唯有通过这种消极的抵制,才能战胜阈界所带来的疼痛。
  3.暂时的融合
  融合意味着找到两种文化拉力的平衡点。此阶段的起点是张家人开始叫自己为张家佬,意为美国的中国佬,一直延续到拉尔夫获得终身教职。此时张家人的生活已经变成了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花园洋房、汽车、终身执教、孩子。拉尔夫积极地融入美国社会,同时也不愿完全丢弃身上中国特色。家庭感给他带去了精神的庇护,也保留了他中国文化的成分。短暂的融合和成功并不能说明张家已经完全融入了美国社会。阈界的反复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张家再一次经历新的阈界过程。
  4.第二次分离
  第二次分离最初可追溯到拉尔夫与格洛夫的第一次见面。格洛夫所推崇的物质主义和金钱崇拜诱使拉尔夫一步一步丧失自己,最后沦为金钱的奴隶。在格洛夫的引诱下,拉尔夫甚至放弃了终身执教而一意孤行地开起了炸鸡店。归顺于极端个人主义浮华的外表下,拉尔夫之前建立的价值观又一次开始分崩离析。楼下的办公室成了此时他束缚自己的第二个“地下室”。他没日没夜地在那里做着假账来逃税漏税,从而实现格洛夫灌输给他的“白手起家”梦。
  文化身份的转变在这一阶段特别明显。前一个阈界过程中,拉尔夫始终保留着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特征,表现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以及牢不可破的家庭观。然而,在格洛夫腐朽的物质主义诱惑下,拉尔夫逐渐放弃了这种思想而投奔于通过不法手段获取钱财的极端物质主义 洪流中。
  5.第二次过渡
  这一阶段没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是终止于拉尔夫撞伤特蕾萨。因为炸鸡店的不安全因素,拉尔夫关闭了炸鸡店,他的白手起家梦也随之破灭。格洛夫故意让拉尔夫误会他和其妻海伦之间有奸情,直接导致拉尔夫失控撞伤特蕾萨。海伦最终也因为房贷和特蕾萨的医药费问题而出售了他们居住的洋房,搬去了一处公寓。拉尔夫此时已再一次失去身份和社会地位,这正是阈界过程的暂时性和反复性之体现。
  6.第二次融合
  这一次融合发生于拉尔夫赶去医院的路上,其时他被告知昏迷的特蕾萨已经苏醒。与其说这是一次融合,不如说这是一次精神境界的上升。就在去医院的路上,拉尔夫第一次意识到,美国并非他想象的那样毫无约束,自由也是有界限的。他重新认识了美国,同时也再一次发现了家庭对他的重要。与前一次融合后的文化身份相比,这次的拉尔夫具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人生价值观,成为了更现实、更完整的人。中美文化在他体内得到了更好地融合,可以想象,拉尔夫在精神层面已经完成了第二次阈界的过渡。
  三、影响拉尔夫阈界进程的因素
  文化因素在阈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通过潜意识影响我们说话、思考、行动的方式,并影响或决定我们日常生活的模式。所以,我们的语言、观念和行为都是文化的表征,通过研究这些可以揭示文化暗含的作用力并且用来比较中美文化在阈界过程中的拉力。这些文化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消极因素阻碍阈界进程,积极因素则促进阈界进程。只有主动汲取两种文化的积极因素,才能加快阈界进程并确立新的文化属性和身份。
  1.家庭观(中国文化的积极因素)
  合家团聚在所有中国人心里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人们即使旅行远方或定居异乡,依然盼望着有一天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任何事都无法将一个中国人与他的家庭分开。小说中,拉尔夫坚持家庭观,这是将他与中国文化捆绑的纽带,并不能通过简单的脱离家庭观来实现其阈界过程的转变。
  在拉尔夫第一次阈界的过程中,他依旧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当他和海伦打算买一所大房子时,他先征询了姐姐特蕾萨是否会和他们一起住,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才做了决定,因为他始终认为家人是应该住在一起的。这时,在中美文化的角逐中,中国文化仍处于上风。但是,当拉尔夫进入第二次阈界过程时,他所有的中国信仰都被拜金主义冲击得支离破碎,他不再珍惜他的家庭,反而将其视为自己的负担。然而,家庭观的丢失并没有帮助拉尔夫更快地融合人美国社会,只是加快了他身份的丧失。
  2.家长作风和男尊女卑的心态(中国文化的消极成分)
  经过几百年封建思想的浸润,许多中国家庭中家长作风仍然存在,它意味着对父母的无条件服从。
  拉尔夫是家长作风的一个牺牲品,这是因为拉尔夫初到美国,他唯一的目标就是获得一个学位,完成他父亲的心愿。拉尔夫不分昼夜地学习,并不是为了知识本身,而是为了得到父亲的一句赞扬。当拉尔夫得知共产党取代国民党控制了全国的时候,他开始幻想自己的父亲被共产党的士兵所杀害。这暗指了在拉尔夫的内心深处,他异常厌恶父亲所施加给他的无形的压力而试图逃避。拉尔夫娶了海伦并孕有两个女儿,此时他便成了家中的“父亲”,他变得和他父亲一样总是大吼“我可是家里的父亲”!这句话的深意便是:只有我才有这个家的最终发言权。
  家长作风是封建思想不可避免的产物,它不被任何文化所推崇。家长作风无法与任何其他文化所融合,自然也阻碍了阈界进程的发展。拉尔夫不但是家长,更是男性家长,所以他认为他姐姐和妻子都必须仰视他,服从他,尽管她们在很多方面比他优秀。
  3.传统中国教育的影响(中国文化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消极成分)
  传统的中式教育只注重结果而不注意过程。而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弊端是它使得受教育者成为低情商的人。拉尔夫开始去美国的目的明确,就是要拿到博士学位。但是拿这个学位做什么,他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等他都不甚了了,以至于他在离终身教职头衔只有一步之遥时,转而经营承包炸鸡店,并以失败告终。在事业上如此,在家庭生活方面,当面对挫折和阻碍时,他选择逃避和放弃。他对待婚姻的态度和保护自己的自尊的方法也都不成熟。
  4.个人主义(美国文化的核心)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极,吸引着所有靠近它的物体。拉尔夫也被这种思想所吸引,为它的自由和无限可能所着迷。
  对拉尔夫而言,个人主义意味着在美国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他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然后实现他白手起家的梦。他深深迷恋于格洛夫向他描述的个人主义,虽然他所说的只是在个人主义外表下的拜金主义和机会主义。尽管这种个人主义被曲解了,它仍然以一种正面引力的作用加速了拉尔夫融入美国社会。
  一方面,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作为一个正面的加速器,加快了主人公融入美国社会的阈界过程。它是一种将人物从旧的文化拉入新的文化的拉力。另一方面,极端个人主义则是拉尔夫第一次融合失败的原因。
  与此同时,张家移民到美国并在美国生活十年之久,很自然,他们在语言和思维方面都在逐步经历阈界,即从完全中文交流过传统中式节日,到渐渐用英文交流,有时甚至想不出中文如何表达。另一方面,他们开始过美国的节日,除了中国的新年,他们还庆祝圣诞节,而且是拉迪奥城音乐厅的常客。
  四、结语
  拉尔夫处于中美两种文化之中,每一种文化都试图将主人公固定在自己文化那一边。只有通过平衡两种文化的拉力,主人公才能最终通过阈界过程,达到融合的目的。和其他华裔移民一样,拉尔夫经受着两种文化的作用,摆脱母国文化非但不能加速他越过阈界,融入美国社会,反而使他退回分离阶段,需要重新认识母国文化的精髓,重新定位于美国社会。经历了这样的反复过程,拉尔夫最终和美国其他移民一样,必将成为色拉碗中的一分子: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去其糟粕),又汲取了美国文化的精华,是“典型的美国佬”。

标签:美国佬 视角 拉尔夫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