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音乐高考 > 正文

[“巧妙地”利用读写结合,让学生学会作文]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我们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挖掘小学语文瀑文的教育因素,掌握教学契机,踏踏实实地做到读写结合,潜移默化,抓住读写结合的最佳训练点,真正提高课堂效率,点滴入心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学会作文
  
   当前,某些学校的语文教学,采取作文课由一位教师专任,二语文老师只管上好语基课,这种现象,看似很“专”,但本人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语文教材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形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的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字里行间无不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无不蕴含着深刻的主题思想:从内容上看,或细腻深刻,或优美曲折,或悠远而令人遐想。因此,要珍视语文教材中的积极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点滴入心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把两者合二为一,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学生的写作水平稳步地提高。
   如何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呢?根据几年来的摸索,本人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发现典型,进行仿写
   学生在作文中常有叙述平淡,句式变化少,用词不当等毛病。而一篇文章中有很多不同特色的段落,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典型句式,段落进行仿写,这是一种融佳段鉴赏,实物观察,迁移仿写于一体的方法,十分有效。如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来阻挡他。”我有意把这个句子和“他挖了36个小时,没人来阻挡他。”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评议,感悟到作者匠心独运,让读者感受到这位伟大的父亲为寻找儿子,在废墟中挖掘的时间之长,挖掘之艰难。针对学生作文肤浅,句式变化少的特点,我以此为教学契机,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以下是仿写过程:
   l、请改写下列句子,突出人物当时心情。例句:我等了4小时,终于听到父亲的脚步声,谢天谢地,父亲回来了!”
   学生根据例句,马上能这样写:“我等了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谢天谢地,父亲回来了。”小小的一个句式变化,充分地表现出“我”当时等待父亲的时间之长,心情之焦急。
   2、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样的情境下能采用这种表达方式?学生通过模仿迁移,这样的仿写方法已扎根于头脑中,并能在以后的作文中适时运用,成为作文能力的一种积累,通过这样有步骤地从读到写的训练,使片段仿写训练收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撷取“概括”处,进行拓展。
   小学语文课文讲究潜词造句的精练,蕴含着无数底蕴,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地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些概括处进行“写”的训练。如在小学语文第九册古诗《秋思》的教学中,就可作“写”的训练,这首诗撷取家书就要寄出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中有一处高度概括的地方:“欲作家书意万重。”“意万重”是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高度概括了诗人全部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体现了诗句的凝练性。抓住此概括处,我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写的训练,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远离故乡诗人此时最想念的是什么?他在信中会写些什么?此时心情如何?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思想的闸门被打开,随手写来,便是一篇篇饱含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好文章。这样的拓展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训练了学生围绕中心进行作文的能力,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填补“空白”进行续展
   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语言,意味悠远深长,令人遐想,如果能进行合乎情理的“补白”,进行一次写段训练,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中心,人物品质,作者情感的把握,给学生一个充分想象的空间,更是一次绝好的练笔机会。
   如《凡卡》一文,以凡卡甜蜜的梦结尾:“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脚,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我抓住句尾的省略号,让学生想象,及时补自,写出凡卡还可能做哪些甜蜜的梦。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想象――想象凡卡梦见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守夜的快乐情景;让爷爷疼爱、照顾爷爷的情景;和乡下伙伴们游戏的情景……通过这样的补白练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是一次较成功的作文训练。
   四、把握文意,续编故事,即兴说写。
   教材所选编的课文,故事性较强,可指导学生大胆设想,续编故事,即兴说写,将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凡卡》这篇课文学完之后,许多同学就问: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收到信后爷爷会咋办呢?如果爷爷不能收到凡卡的信,凡卡的生活将怎样?……此时的学生,已被凡卡的悲惨命运所感染。抓住此教学契机,我围绕学生提出的种种疑问,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设想,组织学生展开热烈讨论,于是一篇篇续写作文新鲜出炉了。如:《信寄出以后》、《凡卡的幸福生活》、《凡卡的悲伤》、《控诉》这些文章,令人看后有悲痛、有欢快、有遗憾,无不流露出学生们对凡卡的同情和关爱,对不合理社会的不满和控诉。让学生在激情中写作,作文还会让学生感到无从落笔么?小学教材中,像《穷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都可做这样的续写练习。
   可见,语文学科中文章的内容、情节,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而作文教学又是目积月累的过程,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挖掘小学语文瀑文的教育因素,掌握教学契机,踏踏实实地做到读写结合,潜移默化,抓住读写结合的最佳训练点,既顾此又不失彼,既注意向学生传递知识,把好语言吸收的过程,又顾及到吸收的终端目的,真正提高课堂效率,点滴入心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间接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切实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行素质教育。

标签:作文 读写 学会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