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音乐高考 > 正文

[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实现对策探析] 独生子女社会化原因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的主流是令人满意的,但也存在不容乐观的现状。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环境方面均有需要改进之处。文章试图从道德教育理念、方法和教育合力三个方面探索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独生子女;道德社会化;道德教育;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117-03
  积极推进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的主流是令人满意的,但也存在不容乐观的现状。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环境方面均有需要改进之处。因此,在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增强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有效性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道德教育理念的转变:从强制灌输到尊重学生需要
  作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经济生活上过多地偏重子女。在感情生活上,一切以孩子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一切围着孩子转。独生子女的成长既依赖于父母,又独立于父母。独生子女作为受化者独立性的发展却常常受到施化者的阻碍。一方面由于施化者对受化者要求独立自由的本质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施化者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强行灌输给受化者,结果剥夺独生子女道德自我成长的机会。
  过去我们往往只从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来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很少考虑如何来满足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需要,致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外在的东西”,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远没有成为大学生的自觉需求。其实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内在规律与学生的需要的发展规律是相吻合的,所关注的重点应是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完善与发展,以体现特殊的人本关怀价值。近几年来,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进行了许多改进,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从本质上认识学生主体性需要方面进行的方式方法改进还不太明显。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必须要研究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需要,灌输他们需要的东西,只有建立在独生子女大学生需要基础上的灌输才能收到实效。
  人是社会的主体,但人的主体地位不能只作认识论的理解,而应作存在论的理解,即应把社会理解为人的社会,是人为的社会和为人的社会,社会的一切都与人的存在和活动内在相关联。因此要突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本关怀价值,高校人本关怀的一个重要前提与基本要求就是承认、尊重、理解“每个学生都是人”,“要把学生当人看”,学生都有人的需要,为此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要坚持教育主体性原则。教育是育人,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要以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通过说服教育、示范引导与提供服务,倡导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道德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等主体属性;要在人人都有自己的需要这个基础上来合理地理解和解决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以高校特有文明的方式来对待独生子女大学生,注意把握好独生子女大学生个体内在价值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时注意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从根本上增强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有效性。
  二、道德教育方法的更新:从单纯讲授到生活体验
  独生子女大学生思维敏捷,新事物、新方式的接受比较快,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需要大量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与道德实践。生活体验是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得以生成及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运转的基本形式或途径。因此,在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中,要使道德教育主体的大学生置身于生活,道德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道德教育活动贯穿于生活。
  (一)在生活体验中深化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认知
  生活世界是构成大学生各种德性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道德教育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才能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人格涵养功能。由于生活性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每天必须面对和关注的重要问题,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方式能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以自己的理解、想象等去直接感受、体味、领悟生活的真谛,在生活体验中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不断纠正道德认识上出现的偏差,对现实生活中的正反两方面的道德现象作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实现道德认知的不断深化发展。
  (二)在生活体验中激发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增强,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而且需要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培育。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调研、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智力扶贫、勤工俭学、参观访问等社会活动中,经历不同的道德情境,接触众多鲜活的事件,了解不同的社情民意,把道德理论、社会现实和自我情感融合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同时,也只有通过生活实践,他们的道德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满足,才能真切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并逐渐激活、丰富、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感。
  (三)在生活体验中磨练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人的道德意志产生于生活实践,也只能在实践中磨练。日常生活是锻炼道德意志的基本途径,独生子女大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亲历社会中各种难以避免的矛盾和冲突,通过角色训练、自我识别、社会认同、极限发掘等行为操练,能学会支配自己的情感,有效克服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干扰,约束和纠正自己道德行为中不正确的成分,增强个体的包容力、判断力、受挫力。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使他们在切身体会中内化道德行为规范,领悟道德真谛,磨练道德意志,不断提高道德水准。
  (四)在生活体验中养成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它需要在知、情、意基础上通过一定训练才能形成。道德教育应直面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大学生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发挥道德情感的支撑作用和道德意志的定向作用,在生活中进行具体的、丰富的道德训练。渗透于生活中的道德教育能培养大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养成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被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社会化水平。
  三、道德社会化合力实现:从单一到整合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个人道德人格即道德社会化的完善程度始终取决于整个社会及其社会关系的完善程度,且这两者是同步的。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 会化是其所处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大学生个体主观努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从多个途径出发,达到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目标。
  (一)实现社会、学校、个人的整合
  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充分调动广大社会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起步于家庭,再步入学校,进而迈向社会,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渗透、共同作用的过程。要使三者形成道德社会化的合力,社会的价值导向、政策导向和执政的政治集团的意志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必须从社会的大系统着手,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系统性教育,无论是学校、家庭、社会都要利用一切场合和时机宣传,通过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手段来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创建良性的外部环境,以便使学校的教育与家庭所倡导的、社会所弘扬的道德三位一体,辩证统一,有效整合。
  (二)继续发挥家庭的联系作用
  社会道德调控之所以可能对个体起作用,其有效性与个体受到的家庭教育直接相关。家庭教育为个体成为社会角色造成了粗坯,起着始启的定势作用。家庭教育不仅对少儿起作用,还将其触角延伸至个体的青年甚至中年。从这个角度来说,独生子女大学生虽然异地求学,但和家庭的各种联系仍然紧密。家庭的道德化状况对其影响不容忽视,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是应有之意。家庭成员要意识到自己担负着家庭中道德社会化的参与者,尤其是父母,要明确自己担负着道德社会化的执行者的责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道德觉悟、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为子女的道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并且作出表率。
  (三)重视学校德育的主导地位
  众所周知,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行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学校德育工作对于个体道德社会化非常重要。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品质缺陷的表现各不相同,学校道德教育在重视学生群体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个体。首先,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要了解熟悉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各种情况(家庭、社会交往、个人气质与性格等),摸清其已有的道德品质现状,对独生子女大学生个体做到心中有数。其次,道德教育目标个别化。在保证独生子女大学生达到学校道德教育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品质缺陷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不同时间的阶段目标,以保证道德教育的目标适合不同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个体。再次,道德教育模式个别化。学校德育工作者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不同个体情况,从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制定出适合不同独生子女大学生个体的不同道德教育模式,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开展个别化的道德教育。最后,道德教育过程个别化。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者要注意发现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以及临时出现的各种不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道德教育过程的科学性。
  (四)充分利用同辈群体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辈群体,又称“同伴群体”,是由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个体组成并进行直接或间接互动的非正式群体。作为伴随青少年成长的普遍的人际环境,同辈群体具有其他道德社会化执行者难以替代的独特话语权。大学生同辈群体正处于特殊阶段,其生理和心理结构尚欠完整,在其成长过程中,学生间的相互影响难免出现良莠不分的现象。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积极部分,也要注意其消极部分。在学校教育中,需要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分化瓦解消极的同辈群体,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同时要以强化德育为核心,抑制和转化消极的大学生同辈群体。在大学生同辈群体中,有厌学逃学的,有痴迷电脑网络的,有从事传销等违法行为的,对这些消极的大学生同辈群体,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这些学生的人格,决不能歧视。要关爱这些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父母离异等家庭不幸福的学生,要付出“父爱、母爱”,使之叛逆心理得以平衡,逐步使他们向积极健康方面转化;要抓苗头,防患于未然。少数学生有反社会心理,他们可能会出现违纪行为,甚至触犯法律,危害社会。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动机,尽早解除他们的群体。另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引导利用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培养核心人物成为同辈群体中的道德榜样。同辈群体道德榜样具有巨大的能量。群体道德榜样的效果远高于个体道德榜样。如果说个体道德榜样还带有随机性或然性的话,那么群体道德榜样则具有必然性,它的集团优势具有压倒性影响,加速了同辈群体成员的认知、理解、接受和付诸道德实践。其一,同辈群体道德榜样内部互动能够促成群体价值取向走向同一。其二,同辈群体道德榜样与其他人的互动将有助于对其他人产生影响。这种巨大的道德力量共同整合成人们主体意识中的自尊感,并逐步完善、净化和提升自身人格,成为屏蔽道德荒漠化的坚实防护林。
  [参考文献]
  [1]刘远传,社会本体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春雪,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影响的心理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9)
  [责任编辑:陈梅云]

标签:探析 独生子女 社会化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