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音乐高考 > 正文

高举自主创新大旗,建设科技创新城市:高举大旗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总结合肥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可以概括为“形成一套机制、创新三大举措、产生显著成效、探索一条路径”。   坚持改革创新,以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形成一套机制
  合肥市科技局2009年改革时合并创新办被赋予全市自主创新的职能工作,承担新职责以来,着力以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管理、政策、经费三大改革。
  思想定位上实现四个转变。勇于解放思想,努力推进职能转变:一是职能定位从多元化科技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转变,在管理上把科技部门作为经济类职能部门,强调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二是工作重点从点上项目科技向面上产业科技转变,改革原有科技计划体系,建立普惠制的创新政策体系,强调直接为企业服务;三是工作模式从部门小科技向综合配置资源的大科技模式转变,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强调直接面向全社会资源;四是工作方式从管理科技向服务科技理念转变,建立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强调直接考核服务绩效。科技工作始终牢牢站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融合产业转移,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政策管理上创新机制体系。一是建立高层次组织领导机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市自主创新领导小组组长,谋划指导自主创新思路、规划,统筹各部门协调推进创新工作;二是出台《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面向全社会兑现政策,采用后补助方式注重绩效,定期修订强化约束导向;三是建立科技指标评价体系,量化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R&D投入等纳入政府目标考核。
  经费使用上率先改革创新。改革传统科技三项费内涵概念及使用模式,创新形成全国唯一的政策性资金使用模式。一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资金总量,由改革前科技三项费的4000万元增加到自主创新资金6亿元;二是取消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制度,将前期性研发投入改为注重绩效的后补助政策兑现;三是将研发项目投入转变为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平台、成果产业化、市级高新企业、专利标准、科技人才、投融资税收综合性政策补助。四是科技部门管理经费上升到科技、财政、审计、税务综合管理政府性政策资金。
  坚持创新引领,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强化三大举措
  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合肥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现代产业基地的重中之重,确立了“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按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思路和模式。
  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一是政策推进模式。通过重点创新产品“首台首套”政府示范引导等政策,实施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双试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全国领先,进而拓展到光伏和LED产业发展。二是引进合作模式。加速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转移融合,对京东方、美的等重大引进项目,强力推进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建设,同时积极引进中电科、中建材、中航研发产业基地项目。三是平台集聚模式。整合资源建设公共安全研究院,创建中组部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吸引一批人才团队开展研发与成果转化,建设量子通信、北斗导航等产业项目。四是原始创新模式。如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等企业以一批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加速培育形成产业链。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五个一”推进模式: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一个研究院,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攻克共性技术难题;组建一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集政、产、学、研、中介、资金等要素及一批产业化相关人才;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发展一批骨干支撑企业,出台一项专项扶持政策。促进平板、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并快速增长。
  探索新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按照“研发、转化、交易、服务”原则,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示范核心区“一中心三基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55万平方米已基本建成。一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面向四大服务“资源集聚服务、展示交易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着力实现六大功能“科技成果展示、科技成果交易、科技创新服务、科技中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科技创业辅导”,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二是借鉴台湾工研院等模式,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语音、平板、光伏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明确产业化方向,实行动态绩效考核,最终形成公益性、开放式、非盈利法人实体。三是狠抓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建设平台总中心,贯通资源集聚和要素输出通道;建设完善技术交易市场,贯通创新需求和创新供给通道;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贯通产业链和创新链通道。通过围绕需求抓转化、集聚资源抓转化、开拓市场抓转化、创新机制抓转化,努力实现资源集聚的“进口通畅”和成果转化的“出口通畅”。
  探索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导向开展工作,取消科技成果鉴定、科技项目前期评审等环节,坚持以市场认可和项目实效为支持依据;政策兑现坚持窗口受理、部门联审、确保政策兑现公平公开公正;简政放权,行政注重政策研究和绩效考评,整合相关具体事务转交社会中介机构开展服务。二是积极推进国家股权激励改革试点,认真落实科技成果处置与收益权改革、税收激励改革等政策,围绕激发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吸引人才政策、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科研经费分配管理等改革,重点以企业各类创新平台、研究院、高校院所研发机构为载体,率先推进中电科38所、循环院等开展股权试点。三是抓住国家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机遇,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启动政策性拨款预贷款(基金宝)专项工作,成功引进安徽首家国外创投机构(SPARK)。积极推进高新区“新三板”试点,29家企业与券商签订协议,其中11家完成股改。
  坚持目标导向,推进创新要素向企业和产业集聚,产生显著成效
  近几年,自主创新实现“三个突破、三个提高、四个翻番”。
  三个突破: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实现突破,平板、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现已集聚京东方、赛维LDK等企业582家,实现产值规模1200亿元。二是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实现突破,实现部门资金向政府资金转变,正探索无偿科技投入向部分有偿转变。三是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实现突破,初步建成“一中心三基地”,启动运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
  三个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7.8%提高到23%;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由65%提高到8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由1.74%提高到2.13%,提高0.39个百分点。
  四个翻番:三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9倍和1.5倍,年均增长42.83%、36.26%,2011年分别达到3080亿元和802亿元。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3倍、7.2倍,年均增长59.33%、101.62%,双双突破万件。创新平台载体数增长1倍,年均增长38%,达到368个。在肥服务的院士和“千人计划”人数增长1倍,院士达到60人,千人计划人数29人;引进高端人才数增长2倍,年均增长74%,达到3439人。
  三年来,合肥创新实力不断提升,位居2011年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排名第19位。“最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等3项成果入选20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据英国《自然出版指数2010中国》,合肥的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第四。自主创新产品加速涌现,诞生了国内第一台直写式光刻机、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第一台4G基带芯片原型机等。
  坚持先行先试,深化和拓展“创新推动”战略,探索出一条路径
  2004年,科技部批准合肥市为全国唯一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自主创新工作在全国率先创造出多个第一。2008年10月,以合肥为龙头,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出台皖发〔2008〕18号文件支持试验区建设,2009年国家批复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10年,合肥市成为首批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创新型城市”双试点。2011年合肥获批国家企业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试点、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回顾合肥创新之路,一是从内涵上进一步深化,从单一的科技管理体制向管理、政策、经费综合体制创新深入。二是从外延上进一步放大,从单一的城市自主创新,拓展到发挥合肥龙头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合芜蚌乃至全省自主创新。三是从着力点上不断拓展,从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重点拓展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改革成果”向产业集聚。合肥科技创新正实现由城市创新向区域创新、科技单项创新向综合体制创新的嬗变。
  (作者系合肥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标签:自主创新 高举 科技创新 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