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艺术高考 > 正文

[探索: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针对教育部提出的“质量工程”重点内容之一“特色专业”建设,分析了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研究和探索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目标,指出本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未来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立足矿业及海洋业,加强本学科教学及科学研究,突出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02-03
  
   一、引言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门研究信息的获取、测试和控制技术的工程性应用学科,学科研究的重点是信息检测、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信息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是对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测量与控制的技术基础。
  新中国建国初期,处于百废待兴、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当时国内许多骨干企业及国防工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先后有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相继筹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学科专业门类齐全。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把仪器仪表类11个专业进行专业合并,统一归并为一个大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这样使得测控技术及仪器成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唯一一个本科专业,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
  新的专业目录颁布后,各高校开始探索如何构建21世纪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逐步完善各具特色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二、特色专业的建设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1998年原本专业性很强的11个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使得许多高校关于仪器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变得较为模糊,简单地顺应“通识”教育的潮流,机械地调整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由于绝大部分学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学生专业培养仅局限在书本上,实验条件、实习条件匮乏,导致培养的学生无任何特色,正如很多学生反馈的信息一样“杂而不精”。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明确提出了“质量工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实施工程,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培养的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换,特色专业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建设特色专业已成为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我国目前设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等学校大概有150多所,既有211、985高校,如: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又有隶属于各省、直辖市及行业部门的地方重点院校,如:中北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等。
  三、构建基于机械类平台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山东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山东矿业学院,是原煤炭部一所重点院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学校并于2003年将主体院校迁至青岛市。学校经过60年的大力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早在1993年就设立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并开始招收“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的本科生。1998年教育部颁发新的专业目录后,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原“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修改为“测控技术及仪器”,并制订了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多年来我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经过几代教授学者呕心沥血地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科内涵得到了充实和提高,顺应了教育部专业调整及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修改培养计划,特别是1998年教育部颁发新的专业目录后,培养计划调整较大,着重加强了通识教育,无论是培养目标的制订,还是课程体系的安排方面,都体现了“基础厚,知识面宽”的人才培养原则,在一定时期内这一培养原则培养的人才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我国经济近年来高速发展,创新技术及创新产品成为我国现代及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创新技术及创新产品的源头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有具备大量的创新人才,才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创新技术,也只有具备大量的创新人才,才能真正生产出“中国造”的产品。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基础厚,知识面宽”,更应注重“能力强,素质高”。每一个人的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全才,使学生在任何一个方向都做到“能力强,素质高”。因此,特色教育在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中就凸显其重要性,也是各个高校未来人才培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1.基于机械类平台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目标。我校自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招收本科生以来,该学科一直设置在机电学院。学院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学科涉及“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机械学科在多年的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多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学科优势。结合我校的办学方针以及地域行业特点,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构建建立在机械工程大类平台上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有特色的学科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校形成的煤炭行业优势及近年来新形成的沿海办校的特点,构建基于机械类平台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本学科建设及培养计划调整的重要方向。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与信息工程和控制工程领域有关的传感技术、工业检测、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相结合的仪器和系统等方面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2.以科学研究为动力推动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需要较长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历程,特色的形成凝聚了本学科长期以来科学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了目前本学科在某些研究方向上在国内外的前沿研究水平。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主要依托本学科教师长期的科研积累与沉淀,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应立足于以下两个方面:①满足社会需求,重点突出行业与地域特色。积极发挥我校矿业见长的优势,培养适合矿业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技术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现代化矿井建设成为矿业发展的主流,摆脱了单纯依靠劳动力生产经营的落后局面,引进或自主研发了大量的先进高科技设备,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矿业的大力发展与转型,给我们带来了人才培养的新机遇,大力培养适合矿业先进设备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高级人才是我们建设特色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我校是沿海高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学校近年来与地方的科技合作越来越广泛,面向青岛择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我国最近又提出了着力发展沿海经济,大力建设大蓝色经济区的宏伟规划,这些机遇推动我们力争尽快调整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适合海洋产业链的本学科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方向,我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应该面向矿业,面向海洋业。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传统的培养计划进行系统的调整,不仅需要在理论课程体系上具有特色,而且在实践课程上更应突出特色。②大力发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尽快确立新的学科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前期的积累与沉淀,更需要未来在教学和科研上投入大精力,开展相关的研究,确立新的学科优势,以此带动特色专业的建设与深化。纸上谈兵的专业建设已经过时,学科优势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众所周知,天津大学在精密测试技术上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其专业建设就突出精密测试特色;清华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优势是精密机械,微运动成为其专业建设的特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优势是航天技术,面向航天航空的测控技术成为其专业建设的特色。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特色”,就是因为这些高校在对应研究方向上取得了较高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上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是全面的和前沿的,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易于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易于研究制造出“创新”产品。
  建立面向矿业、面向海洋业的特色专业是我校新一轮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计划修订的原则,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构筑新的教育平台。为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本学科的教师应加大相关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尽快创建新的学科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湘闽,罗小燕,蔡改贫,王幼华,姜志宏.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7(2):70-72.
  [2]卜雄洙,朱丽,牛国柱.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教育创新,2011,(6):153-156.
  [3]王伟,林顺英,代峰燕,刘志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32(2):136-137.
  [4]王燕,李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10(2):55-56.
  [5]黄良沛,朱萍玉,毛征宇,段凯.测控仪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112-114.
  作者简介:魏绍亮(1969-),男,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测控系教师,副教授。

标签:探索 学科 仪器 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