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艺术高考 > 正文

【让我们迎向太阳】迎风迎雨向太阳歌曲

时间:2019-02-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说我与《诗刊》,《诗刊》对我不薄;讲《诗刊》与我,我对《诗刊》怀有一份感激之情。   《诗刊》自1979年2月号发我的叙事诗《呼声》至今,从老一辈的正副主编、编辑,到今天《诗刊》社的诗友们,待我始终是师长加挚友。他们喜欢我的真诚、直率、朴实;同样,我也喜欢与他们在一起的平等、交心和不设防。
  我的家乡绥阳县,是诗歌之乡,新老写诗和发表过诗的人,不下1000人,若再加上爱诗、读诗、上台朗诵和会创作民歌的人,至少在5000人以上。诗乡绥阳人对《诗刊》社有一种亲切感,他们都为自己的诗能上《诗刊》而荣耀。《诗刊》社的编辑和曾在《诗刊》社工作过的诗人从1978年起始至今,至少有20余人次到绥阳为诗作者进行过辅导或举办讲座,《诗刊》还专为诗乡绥阳开辟过“诗乡专辑专栏”,《诗刊》社的领导和编辑们为诗乡作者的改稿和通信,加起来,我想不下1000余次。也许因此,艾青、臧克家、贺敬之、李瑛、严辰、邹荻帆、张志民、刘章、雷霆、王燕生、朱先树、牛汉、谢冕、晏明、高洪波、吉狄马加、叶延滨、李小雨、李松涛、聂鑫森、张同吾、寇宗鄂等近200多位国内著名诗人都相继到过绥阳或给诗乡题词鼓励,这是诗乡绥阳的荣幸。说真的,这也是《诗刊》社历届领导和编辑支持和关心而结出的硕果。 再说我与《诗刊》,从我在《诗刊》发表《呼声》开始,我每次到《诗刊》社,从领导到编辑都是那么的热情,有掏心掏肺的谈心,有毫不保留的指教,更有对我无私的支持。曾有先贤说过:“成功是巧,是天。失败是我,是自己。”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有天赐良机。而失败,往往是自己的过失。我还认为,人都是天,也是地。瞧那“天”字,自己先要是“人”,加“一”横知恩知遇并敢担道义,之上再加“一”横,即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有一种对未知的敬畏感,而为“天”。地呢y就是别怕“土”,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父母有孝敬之心,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为人为文。于此,人于天地之间,便可养太和之气。《诗刊》创刊50周年,我已57岁,应是知天命的年纪,知天命,才更珍惜《诗刊》赐予我的良机和关怀。我更想说的是,《诗刊》社爱惜人才与弘扬中国诗歌精神的那份真挚,是难能可贵的。我还想,这也应该是我们的诗人之心。
  诗人之心是什么呢?说“比溪流大的是江海/比江海大的是宇宙/比宇宙还大的是诗人的心/因诗人有一颗包容万物的仁爱之心//我想说,其实诗心不必太大/是一滴水,或一卷云/能滋养人类――收获一穗‘天涯若比邻’/也很值了。”
  写到这里,我还想对《诗刊》与诗人们说几句心里话,也是对“家”里人说。诗,是让人回家,诗歌创作的过程,是人文精神回家的过程。诗歌从民间走来,逐渐被贵族化甚而成为追求人生攀升的阶梯……诗离民众越来越远了,诗歌该怎样走近生活,走近民众?诗人是否应快些走出个人情绪化的圈子,别再相互各持偏见,诗该为人类或是给这个民族留下点什么多作些思考,诗歌毕竟不是自我玩乐的玩具,亦非停留在浮泛的抒情层上自我感觉良好。在安徽马鞍山举办的首届中国诗歌节上,提出了诗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统一的论题。我认为,继承不是复古复旧,超现实更非远离现实,而是应该从传统文化到今天多元化相杂糅中提炼出中国文化新的内涵。我们的诗歌,是否也应为如何建立新型的道德伦理体系做点什么?还有就是中国诗歌当今拥有的是什么?缺失的是什么?该如何从中国诗歌的变异中找到召回读者、召回我们的诗之心等等在《诗刊》上展开讨论,别怕过激的观点和说法。有道是,老天爷造人时,造了两只耳朵,是让我们多听少说,人学会聆听就会聪明起来。我一直在想,我们的《诗刊》作为“国刊”,应起到头脑的作用,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良知,灵性与活力,应是我们中国诗歌的生命力。
  唯得其神而忘其形,诗之大言也。
  再就是,真诗永远朴素,一如真理永远风尘仆仆。
  同时,我还认为,诗又是一种抚摸,抚摸什么,用以心换心去抚摸人类的灵魂。人的灵魂是什么?本质上是食色与七情六欲和人的精神,去抚摸一个自然人的本真,社会人的心灵。这本真与心灵是什么?是这时空与宇宙间最本质和内核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就是天人合一中的那个“一”字。一生“二”,二加上“人”读“天”,“人”若冲破“二”读“夫”,一介武夫是也。可见,诗还得把握好度。
  作为一个诗人还得知晓,人类站在今天这个点上,一是突破空间的阻隔去寻求现代人所需的物质与能量,比如对太空的探寻;二是返身进入时间的隧道去传统中寻求精神与美德,以期寻回精神的家园。然诗又毕竟是写人或人写的,诗,是把人心翻开,去滋养那淳朴善良,去抚慰那伤痛与伤口,去叩问生命的质量,去叩问灵魂。
  我想,诗人都明白,理想与现实,永远是一个不等式,千万别用野心去抹杀良知。诗人也应更清楚,为了生命和将来,活得坦坦荡荡,多思考我是谁,我为何存在。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很快就知肉体的生命是这样短暂,有形的躯壳于日月之中瞬间即逝。谁能储存时间呢?诗能。诗知天堂是善者之心的敞开,是情之步履踏着晨曦迎向太阳。
  让我们迎向太阳,共同捧出一颗光明磊落之心给百姓审读吧!
  
  弘扬民族文化 壮大文学队伍
  
  全新版《中国诗萃》隆重征稿
  
  ●《中国诗萃》为世纪之光文化传播中心十五年来倾力打造的著名文化品牌,以公正、严肃、兼容、大气为宗旨,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严谨务实的编辑阵容、全国稳定的百余处二级发行渠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连续十年编选十卷并在十卷本基础上精选出版四卷本《中国诗歌十年》,海内外数千位诗人走进队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及良好的声誉。现第二个十年第二卷暨2005―2006卷《中国诗萃》隆重征稿,设三大版块:新诗、散文诗、旧体诗,关注新人,力鼎名家,每位诗人来稿不低于二十首(旧体诗六十首,附百字左右个人创作简历),欢迎文朋诗友赐稿。本卷大16开本,1000个页码,内文80克双胶纸,硬精装外加护封,人选者有少量助销义务。该卷已被出版社列入重点图书,并由中国图书网站海内外文坛全方位展示中国诗歌这一实力方阵。●《新纪元文丛》系列丛书征集书稿,由国家出版社出版。世纪之光文化传播中心始终坚持先进、正确的文化方向,走正版精品之路,高质量低价位,有意出版个人专集的文友可函索出版简章及相关资料。
  地址:272300山东鱼台新一路?文化中心总裁卜一。

标签:让我们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