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优美的句子 > 正文

【有效课堂:将信息技术只用于“整合点”】 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意义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我校的一位青年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先后进行了两次试教,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听课的教师一致认为第二次的执教更有效。我就两节课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对比与反思,发现“有效”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实实在在地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的“整合点”,而不是牵强附会。
  所谓“整合点”,通俗来说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可以是知识点,也可以是支持能力发展、情感生成的过程和方法。下面就撷取课例的主要教学环节,进行比较与反思。
  ● 两次执教,不同收获
  教师在两次执教中都采用了多媒体技术。第一次执教中,教师更多地发挥了多媒体的展示功能,而第二次执教中侧重于多媒体技术的交流沟通功能,两次执教收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1.第一次执教过程
  (1)了解塑料的广泛应用。教师通过多媒体归类出示了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的图片,其中包括:垃圾桶、路边电话亭、三角警示牌等公共设施;药瓶、输液管、输液瓶等医药用品;饮料瓶、塑料袋、保鲜膜等商品包装,并提问:“这些塑料制品你们都认识吗?还能举出同类的例子吗?”由于这些图片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因此学生发言踊跃。
  (2)讨论塑料的优点。教师请学生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图片,结合生活经验想一想,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
  (3)塑料知识的拓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塑料的来历(发明者:贝克兰德);塑料的发展(抗菌塑料、纳米塑料等)。
  2.第二次执教过程
  (1)了解塑料的广泛应用。教师请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塑料做的?再请学生在书包里找一找有没有塑料做的东西,并提问:“你能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塑料制品吗?”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数据,说明我国的塑料制品生产总量逐年增长。
  (2)讨论塑料的特点。①分组利用实验物品探究塑料制品的特性(方法提示:可以用看、捏、摔、掂等方法与别的材料进行比较)。第一组:玻璃杯、塑料杯、不锈钢杯;第二组:铁尺、木尺、塑料尺;第三组:竹管、铁管、塑料管;第四组:竹篮、布袋、塑料袋。②教师出示选择题:
  如果老师想买一个盆子放在教室里供大家使用,该选择()。
   A木盆 B塑料盆 C搪瓷盆 D不锈钢盆
  (3)塑料知识的拓展。塑料在你们家长的工作中有多重要呢?它又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呢?请你们把从家长那里了解到的信息,或者从网上找来的资料放在一起进行交流。
  ● 对多媒体教学的比较与反思
  1.精选:实实在在用好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已得到普及,它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兼容,的确扩大了课堂的信息量,然而不加选择,无论什么内容都用多媒体来呈现,这种华而不实的举动也是要不得的。
  本课的教学中,“塑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生活中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且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也不是本课的重难点,第一次执教中,教师利用网络搜集了各种有关塑料的图片,并在课堂上分门别类地一一呈现,这固然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但其中有些东西,学生虽看见过却没使用过,不能调动他们的兴趣、激发其情感。况且,这些由教师设置好的类别也框死了学生的思维,不分层次的列举也浪费了许多时间。第二次执教时,教师让学生在教室、书包里寻找实物,这样的教学设计来自于学生最真实亲切的生活,学生立刻显得兴致盎然,互相比试起谁找到的塑料制品多,这一做法不仅使知识从生活中得来,而且在无形中教育了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要留心观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从生活中找到的塑料制品,当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原来离不开塑料时,教师适时地用媒体出示相关数据,说明我国的塑料制品生产总量在逐年大幅度增长。这样的设计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虽少了多媒体的花哨演示,却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2.精当:实实在在组织讨论
  在有些课堂中,小组讨论完全流于形式,学生根本没有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求知的快乐,例如,在本文第一次执教中,教师让学生对着屏幕上的图片来讨论塑料制品的优点,学生还是停留在意象的层面,凭记忆来叙述,是空对空的交流,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不高。
  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在游戏、表演、各种竞赛等感性活动中,儿童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满足了其好动的天性。作为“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品德与生话课程就应充分体现这种理念。显然光靠多媒体展示图片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因此,在第二次执教中,教师对小组讨论进行了很好的组织,以实物代替图片,又一次落实了生活教育的理念,而且教师在讨论前,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可以用看、捏、摔、掂等方法把塑料与别的材料进行比较,学生有了探究的过程,他们的讨论就不仅仅停留在经验叙述的基础上,而是有了切身的体会,所以探究过程中,学生充满激情,讨论时,明显带着发现的快乐。
  此外,第一次执教时,教师只让学生讨论塑料制品的优点,这仅仅是突出了本课的重点,而第二次执教中,教师让学生讨论的是塑料制品的特点,学生就发现塑料制品有优点,但是也有缺点,如白色污染、存放食物时有危害等,而且它的坚固、颜色鲜艳等优点都是相对而言的。教师适时地利用多媒体给出一道选择题,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和材料特点来作出判断和选择,这又进一步体现了“学是为了用”的思想,进一步把品德课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3.精巧:实实在在进行拓展
  德育过程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因此,新课改强调要开发课程资源,学校应着力改变德育的封闭性,把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结合起来,逐步构建起开放的校内外结合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教育作用。
  在本课的第一次执教中,教师自己费了很大的工夫,从网络中下载了一些材料来给学生读一读,的确对学生的知识有所拓展,但由于教师本身所了解的材料知识有限,并不能很生动地进行解说,所以,学生读过之后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第二次执教中,教师充分利用每位家长的专业优势,让学生与家长交流或一同上网查阅资料,家长在介绍时就有切身体会的传递,显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可信,然后再到课堂上来一起讨论,在知识的碰撞中,学生的视野就开阔得多了。所以知识的拓展有多种渠道,可以把相关人士请到教室,可以利用网络让学生去查阅,也可以布置题目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究……而不应该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
  总之,品德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一定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实实在在落实每一个环节。给学生一方空间,让他们去发挥;给学生一份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这样的品德课堂才能演绎出知行合一的精彩。

标签:信息技术 课堂 整合 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