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优美的句子 > 正文

人们任什么泪水尽情流淌_让“美”在语文课中尽情流淌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如何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充分感受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美的感悟中得到形成与发展呢?作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美”在倾听中体验
  
  我们知道,一个会学习的人必定是一个会倾听的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吸收信息,并学会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要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提高听的能力,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训练:
  1 丰富而又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语言的教学。教师丰富、而又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出口成章、字字玑珠,必然会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旁征博引名篇名旬、优美诗文,常常使学生感受到老师不是在讲课,而更是在进行艺术表演;自己不是在听课,而更是在进行艺术欣赏。
  2 声情并茂的范文朗读、齐读课文。
  教师范读或运用录音范读,让学生倾听,把握课文大意,也是让学生在美的感悟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教师的朗读基本功过硬,就可为学生做导演,教师声情并茂的范文朗读,会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老师的距离;教师娓娓动听的朗读,能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感到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聆听范文的朗读中初步去感受课文所带来的美。
  
  二、让“美”在说话中体味
  
  对学生的说话要求如下:在内容叙述上,注重完整性、条理性;在语言描绘上,做到生动而形象;在口头表达上,力求清晰而流畅。说话与写话是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的。“说”的能力加强了,“写”的能力才会提高,所以注重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学会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两方面做:
  1 创设说话的情境
  为了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说”的情境。如,为学生提供一幅优美的图画,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产生说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在这种美的情境中学会说,感受“能说”给他带来的喜悦。另外,还可为学生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在对音乐的享受中产生想说的欲望,说出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受,享受这种会说,能说的乐趣。
  2 营造说话的氛围
  主要方法有: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三分钟的讲演训练,指定一个说的主题,定期召开辩论会,让学生担任活动、会议的主持,开展社会调查,独立完成交际任务等。或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流畅地、有表情地说出自己看到的一篇文章、一件事情、一点感受,使其口头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让能说、会说的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感受一种成功的喜悦,也让其他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产生培养自己能说、会说能力的美好向往,并在说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让“美”在朗读中感悟
  
  “读”历来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对读书经验的总结。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让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1 要读出语言美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所谓语感能力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感悟能力。要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教师就要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如,准确的发音,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起伏变化等,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朗读能力。
  如教朱自清散文《春》中,理解作者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象,以表现季节特征的写作特点。从反复的读写活动中细细品味本文中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 要读出情境美
  语言所创造的情境美只有通过学生用心地朗读才能体会得到。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规范而丰富的语言情境中。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感知各种语言现象,从而丰富学生的感受,提高感悟能力。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悟、积累熏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这种美的语言情境中提高读的兴趣,发展读的能力。
  3 要读出思想美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美学的说法,不足为训。当然如果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对哈姆雷特的理解和评价。即使有一亿个读者也相信不会有一千个说法的。但是,那种在朗读中无法表达出来的内心所得到的感受,灵魂所得到的熏陶,却实实在在是每个人都不同的,而这种不同才是我们在阅读中所追求的境界或想要得到的效果。阅读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即便得到的结论是与别人不一样的,但阅读过程中的人生感悟、感情熏陶、思想历练却是只属于个人所有的宝贵财富。所以,接受美学这一观点的价值在于重视了个性与过程,而这正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所在。要在读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将学生的思想引入文章意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操的陶冶。因为阅读是一种融合了思想活动、感情熏陶、审美享受、语言感悟、章法体会于一体的综合活动,经过这样复杂过程而获得的才是真切、生动而深刻的东西。
  
  四、让“美”在写作中体会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焦点。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写作与生活的关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学生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创意的表达。
  1 美在情境创造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作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上要着重于点燃学生的纯真好奇心的火花,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增强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把写作变作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惬意的气氛中写出自己心理话。在创设情境时,老师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设计作文的题目。如班级、学校、当地社会上新近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热点话题等等,并要结合作文题创造与之相关的意境,让学生在不知不发中投入角色,联想所学知识,启迪潜在情感,渐进最佳状态。良好的写作境界,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触景生情,挥笔而作,一气呵成,文通字顺,情真意切。
  2 美在真情实感中
  毛泽东主席曾所说过:“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写起来就会有真情实感。作为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可以指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经历,引发联想,重现直观,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关照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也可以指导学生直接地去接触生活,体悟现实人生,引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感悟、体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有写观察过的事物,体验过的生活,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这是使作文言之有物的前提。在指导写作文时,要指导学生善于从自己的身边寻找材料。告诉学生作文的材料就在自己的身边。事实上,每天上学去,只要留心一下,仔细观察,你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发现。我们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每天的生活仿佛就是一个万花筒,它色彩斑斓,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心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标签:流淌 语文 尽情 课中